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蔬菜中分离纯化出72株乳酸菌,从中筛选出30株亚硝酸盐降解率在85%以上的乳酸菌,并将其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获得5株对胃酸和胆盐有较好耐受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以及16S rDNA测序鉴定,5株乳酸菌均为植物乳杆菌。对这5株菌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JLSC2-6生长繁殖旺盛,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能好,功能优良,且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接种JLSC2-6发酵泡菜,测定发酵过程中泡菜的pH值、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发现,JLSC2-6发酵泡菜的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与自然发酵泡菜相比显著下降。因此,植物乳杆菌JLSC2-6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发酵菌株应用于发酵蔬菜。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降解菌系的筛选及降解稻草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分离的11株纤维素降解菌为材料,采用滤纸崩解法和透明圈法,初步筛选出4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将这4株单菌进行两两组合.研究混合菌系在9d内的CMC酶活和FPA酶活与单菌发酵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混合菌发酵CMC酶活和FPA酶活均优于单一菌株;同时筛选出一组具有高降解能力的混合菌体系;并对该混合菌系降解稻草的最...  相似文献   

3.
从鱼塘沉积物中驯化、筛选出能以氯霉素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好氧混合菌CSFO,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和进一步筛选得到了对氯霉素有较好降解效果的纯菌株CSFO-3,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和7 d生长及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代的驯化,筛选出的好氧混合菌CSFO在底物浓度为100 mg·L^-1时7 d的降解率为28.96%,分离纯化得到的CSFO-3菌株7 d内降解率达30.01%,其菌液在降解4 d时菌密度达最大,该菌株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Migula),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同源性达99%.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基础平板培养法和富集培养法,从河南烟叶表面分离筛选尼古丁降解菌。结果表明:采用基础平板培养法分离出来的30个菌株中,有效菌株仅占所分离菌株的60.0%,对尼古丁降解效率大于30%的仅有6株菌(37℃,24 h)。而富集培养法分离出来的30个菌株中,有效菌株占所分离菌株的比例达93.3%,对尼古丁降解效率大于30%的有14株菌,表明富集培养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分离筛选尼古丁降解菌的理想方法。经初步鉴定,分离到的2株具有较高活性的尼古丁降解菌分别为短芽孢杆菌(B.brevis)和侧孢芽孢杆菌(B.laterosporus)。  相似文献   

5.
从农用植物酵素液中筛选对梨黑腐皮壳菌(Valsa pyri)具有抑菌活性的细菌菌株,明确其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潜力,以梨黑腐皮壳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牛津杯法从分离自农用植物酵素液的细菌中筛选拮抗菌株,并分析拮抗菌株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防病效果。结果表明,从农用植物酵素液中分离的68株细菌中初筛出15株对梨黑腐皮壳菌具有抑菌作用的细菌,占分离菌株数的22.1%,抑菌率为41.25%~74.14%。经过复筛,4个菌株(gjfn2、gjfn4、PFN41、PGY-FX67)的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滤液抑菌率分别大于70%和60%,显著高于其他菌株。采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gjfn2、gjfn4和PGY-FX67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PFN41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4个拮抗菌株发酵液和除菌发酵滤液对梨黑腐皮壳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gjfn4、PFN41菌株发酵液及除菌发酵滤液对梨黑腐皮壳菌分生孢子的抑制率36 h均可达到100%,并使梨黑腐皮壳菌菌丝形态畸形、弯曲、末端膨大。离体枝条法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发酵液防效均达到79%以上,除菌发酵滤液防效均达到73%以上,其中gjfn4菌株的防效最佳,其发酵液、除菌发酵滤液及除菌发酵滤液50倍稀释液对梨树腐烂病防效分别均达到84.79%、81.57%和67.27%。由此表明,从农用植物酵素液中筛选获得的拮抗细菌菌株具有防治梨树腐烂病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6.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为工业化生物处理受苯酚类污染的工业废水及污染物提供理论指导,采集长期受苯酚污染的污泥,通过选择性增菌、驯化、平板分离、摇瓶复筛等方法从中分离高效降解苯酚菌株。获得一株可耐受高浓度苯酚(2.0g/L)且具有高效降解苯酚能力的假单胞菌(PD3),该菌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温度30℃、苯酚浓度小于0.5g/L。通过调节工业废水及污物中苯酚浓度(小于0.5g/L),可利用分离的假单胞菌(PD3)在上述最适条件下对苯酚进行降解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于柑桔果醋酿造的专用菌种,提高果醋品质,以自然酸发酵的柑桔醋液为菌源,利用钙平板筛选性能优异的醋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及产酸量、产酯量、耐酒精度、耐温性能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检测。结果共筛选出41株醋酸菌,其中ZY.C4和ZY.A5菌株产酸量较高,经鉴定分别为苹果醋杆菌(Acetobacter malorum)和恶臭醋杆菌(Acetobacter rancens),均不产生肠毒素。ZY.C4菌株的产酸产酯能力、耐温性能和耐酒精能力均优于ZY.A5菌株和对照菌株沪酿1.01,其最适发酵时间为5 d,最佳发酵温度为31℃,最适初始酒度为7%;传代5次性能稳定,适合于柑桔果醋酿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肉食性蚂蚁爪哇扁头猛蚁工蚁颊下囊内含物中放线菌的组成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蚁巢单头工蚁颊下囊中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9株不同的放线菌。链霉菌为优势类群,有6个菌株(A2、A3、B1、B3、B4、B5),菌株B1、A3和B5在3个蚁巢中均有分布,平均分离频率较高,分别为93.3%、80.0%和53.3%;菌株C1为微杆菌属,分离频率达到100.0%,菌株A1为冢村氏菌属,分离频率为80.0%,菌株C1和A1在3个蚁巢中均有分布。菌株B2为拟无枝酸菌属,仅在2个巢中分布,分离频率仅为26.7%。利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对9株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菌株B2(拟无枝酸菌属)以及菌株B3、B4和B5(链霉菌属)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B4的发酵液对8种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尤其对杨树溃疡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核桃黑盘壳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达到100.0%,显示出极强的抑菌效果,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产亚硝酸盐还原酶低温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快我国酸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本研究利用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对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集的8份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进行筛菌,共分离低温乳酸菌17株。经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评估,获得5株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能力的低温乳酸菌,通过测定菌株亚硝酸盐酶活力获得了1株高产亚硝酸还原酶的低温乳酸菌R11,该菌在含125 mg/L NaNO2的MRS培养基中诱导48h,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为68.4U/mL。菌株R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冷明串珠菌(Leuconostoc gelidum),命名为Leuconostoc gelidum R11。发酵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低温生长性能和产酸能力。因此,L.gelidum R11是1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发酵性能优良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酸菜低温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10.
从市售红曲中分离筛选四株红曲霉,通过铁矾显色剂显色法筛选出降解胆固醇能力最强的菌株M2,采用单因子试验进一步探讨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研究表明:降解胆固醇能力最强的M2菌株的最适宜接种量为8%,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在4~6之间。  相似文献   

11.
以甘肃庆阳地区自然发酵的辣椒酱为材料,采用平板透明圈、分解亚硝酸盐试验对发酵优势菌种进行初筛,通过产酸能力、产亚硝酸盐量进行复筛,并通过发酵菌株耐盐、耐温、耐酸、产酸等耐受性试验对自然发酵辣椒酱优势菌种进行了分离、筛选及鉴定.结果表明:初筛获得18株菌株中6株可产生透明圈,其中Q3菌株透明圈直径最大、产酸能力好,发酵液pH值、亚硝酸盐含量可降至4.63、0.54mg/kg;Q3菌落呈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呈凸面,边缘整齐,黏滑,不透明;革兰氏染色、糖发酵、甲基红试验呈阳性,过氧化氢酶、运动性、明胶液化、硫化氢、吲哚反应呈阴性;16SrRNA鉴定属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12.
胡静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41-17743
[目的]筛选出繁殖速度快、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以及经济成本低的优势菌种。[方法]采用诱变和富集培养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改良,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极强的菌株。将株菌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碳源及盐度的培养基中培养,分析其对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照射1min时平板上的菌落数最多,照射时间〉6min可见极少数菌落或几乎不见菌落生长。挑选诱变后的菌落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筛选出3株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极强的菌种。但倘若培养基中不合糖,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就变弱。[结论]不同的紫外诱变时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以及碳源对菌株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均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适合橙汁果酒发酵的菌种,从橙汁发酵醪液中纯化出酵母菌,采用杜氏管法、CO2失重法及感官评定法进行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发酵醪液中分离出4株酵母菌,经过初筛及复筛得到一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等优良特征的酵母菌,编号为 FJ-20,鉴定为酵母属的绮丽酵母。该菌株对酸的耐受能力为 pH2.5,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为10%vol,对氯化钠耐受能力为11%,对蔗糖的耐受能力为35%。该菌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发酵产香浓郁,适合作为橙汁低纯果酒的酿造酵母。  相似文献   

14.
高产醋酸菌的筛选及其形态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天然发酵醋醅中分离得到了32株醋酸菌,经初筛、复筛产酸试验,筛选出了J4和J82株醋酸菌.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始发J4菌株,经分离筛选获得产醋酸能力高的醋酸菌J4-1和J4-4,产酸量分别为85.44 g/L和87.56 g/L,J4-4产酸量比菌株J4(84.19 g/L)提高了4%,并对J4-4菌株的形态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三种农用抗生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的真菌菌株,利用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抗生素降解真菌富集驯化培养,分离纯化耐受真菌,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以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菌株抗生素降解能力进行检测,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筛选到4株抗生素降解真菌KS248、KS256、KS257、KS272,分别鉴定为轮状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其中,菌株KS248、KS256、KS257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降解能力;菌株KS272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降解能力。在抗生素初始浓度1500 μg·L-1、30℃、150 r·min-1条件下避光培养7 d后,菌株KS272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能力最强,降解率分别达到40.29%、10.59%,菌株KS256降解磺胺二甲嘧啶能力最强,降解率达到18.53%。筛选出的菌株均具有2种及以上抗生素降解能力,对抗生素的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且随着抗生素浓度增加,菌株对各抗生素降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鉴定出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出高絮凝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筛选出的菌株。[结果]通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初筛后,从供试土样中共分离到14株具有絮凝性能的细菌,经复筛后得到5株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70%)的絮凝剂产生菌,其中1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后絮凝活性仍很稳定(絮凝率始终〉90%),其标记为TS-1。TS-1菌为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且菌体内无类脂物质如聚β-羟基丁酸。TS-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故将该菌定名为Bacillus TS-1。[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菌株可用于淀粉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鉴定出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出高絮凝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筛选出的菌株。[结果]通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初筛后,从供试土样中共分离到14株具有絮凝性能的细菌,经复筛后得到5株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70%)的絮凝剂产生菌,其中1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后絮凝活性仍很稳定(絮凝率始终〉90%),其标记为TS-1。TS-1菌为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且菌体内无类脂物质如聚β-羟基丁酸。TS-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故将该菌定名为Bacillus TS-1。[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菌株可用于淀粉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8.
李萍  王东阳  许云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9):1589-1593
[目的]筛选出具有甲醛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为甲醛降解菌的产业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分离甲醛耐受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耐受菌的形态特征,显微观察其孢子结构;采用rDNA-IT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测菌丝湿重来绘制其生长曲线,采用蛋白显色法测定甲醛浓度的变化.[结果]分离纯化出1株甲醛耐受真菌J-5,其培养特征、显微特征与曲霉属(Aspergillus)相似;18S rDNA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菌株J-5与曲霉属的6个株系为同一类群,所处类群中18S rDNA基因序列两两之间的相似值均在76%以上.J-5菌株最大可耐受甲醛浓度为2000 mg/L,可在192 h内将浓度为1560 mg/L的甲醛降解到100 mg/L以下.J-5菌株在培养0~96h内生长缓慢,但甲醛浓度下降迅速,当甲醛浓度下降到400 mg/L后,菌株生长迅速,甲醛浓度下降缓慢.[结论]分离筛选出1株甲醛降解菌J-5,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真菌,其在生长调整期对甲醛的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涂志英  徐玉  余山  严御风  黄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62-20465
[目的]筛选酵母发酵工业废水生物降解菌,研究该菌株降解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方法]以宜昌市某企业发酵工业废水为唯一碳源,通过选择性富集、驯化和划线分离纯化,从宜昌地区污泥中筛选得到菌株SA,采用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进行特性鉴定。以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降解发酵工业废水最佳条件。[结果]经鉴定,菌株SA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spp.)。由正交试验得出菌株SA降解宜昌某企业发酵工业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pH值6.0,底物浓度600 ml/L。在最适降解条件下,菌株对发酵工业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3.1%,表明该菌株的矿化能力较强。[结论]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降解发酵工业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植物化感自毒化合物降解菌,更好地防治作物连作障碍。[方法]利用化感物质香草酸为唯一碳源,通过平板分离技术和液体培养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花生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降解香草酸的目的菌株V-5。对V-5进行底物降解范围的检测,并对其进行形态、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V-5菌株可以降解多种酚酸,其降解率分别为香草酸99.93%、对羟基苯甲酸99.85%、肉桂酸17.44%、丁香酸90.04%、苯甲酸98.69%、阿魏酸38.89%;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水解精氨酸,同化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酸盐、癸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苯乙酸,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非常相似。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V-5菌株与恶臭假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因此鉴定所分离的酚酸降解菌V-5为恶臭假单胞菌。[结论]该研究为深入开发应用植物化感物质降解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