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3次调查显示防效均在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防效。在辣椒炭疽病发生初期使用,间隔7 d施药1次,共喷药3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常规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为对照,研究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不同剂量对苹果褐斑病、炭疽叶枯病引起的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后7 d,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2 500倍液对苹果褐斑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84.32%,极显著高于常规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处理;施药后3 d,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2 500倍液对苹果炭疽落叶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80.40%,与常规药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柑桔黑点病与溃疡病综合防治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综合防治柑桔黑点病和柑桔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在伦晚脐橙果园内比较了6个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王铜悬浮剂400倍+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99%矿物油300倍的药剂处理,防治柑桔溃疡病和柑桔黑点病的防效分别为76.3%和92.5%;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的药剂处理,防治柑桔溃疡病和柑桔黑点病的防效分别为79.9%和89.9%;上述2个处理比其他4个处理综合防治效果更好。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倍+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也有较好的综合防治效果,均可轮换作为综合防治柑桔黑点病和溃疡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作为试验材料在保护性施药条件下进行防效试验,探讨其不同剂量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并观察其对柑橘叶片发病率、梢发病率、落花落果率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 500倍液、2 000倍液、2 500倍液、3 000倍液的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对柑橘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的防效较好,防效达到93.15%。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利用喷雾法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3∶2和1∶1进行复配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1和1.57;其他配比的增效系数在0.91~1.41,表现为相加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质量比3∶2进行混配(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5.0、166.7和250.0 mg/L时对核桃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80.0%以上,分别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25 g/L+嘧菌酯2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62.5、216.7和325.0 mg/L时的防治效果相当;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0 mg/L的林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L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 mg/L的防治效果稍低。【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3∶2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45%醚菌·腈水悬浮剂、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开展香蕉黑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6种施药倍数,对香蕉黑星病的防效均大于60%,其中45%醚菌·腈水悬浮剂1000-1500倍液的防效达76.96%-81.90%,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的防效相当,且防效均显著高于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和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50%吡唑醚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EW、80%戊唑醇WG、10%多抗霉素B WP、80%乙蒜素EC对甘草叶斑病的药效和使用浓度以及甘草的安全性。结果表明,80%戊唑醇WG 5 000倍液、6 000倍液、7 000倍液,50%吡唑嘧菌酯2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750倍液第二次药后10 d对甘草叶斑病的防效都在80.99%以上,防治效果明显。在生产中有推广应用前景,但应主要与预测预报相结合,掌握好施药适期。  相似文献   

8.
2010-2011年进行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1000~2 000倍液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3次施药后l0d防效为75.25%~87.43%,其1 000倍液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微乳剂l 500倍的防效,其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1 500倍处理相近,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新药剂,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使用浓度为100001 500倍.  相似文献   

9.
黑斑病严重影响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但其防治用药目前登记较少。本研究在铁皮石斛黑斑病发生初期,分别施用吡唑醚菌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5种药剂,调查叶片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施用30%吡唑醚菌酯1 000、1 500倍液,45%咪鲜胺1 000、1 500倍液,25%嘧菌酯1 500、2 000倍液,防治黑斑病效果较好;施用40%苯醚甲环唑1 000、1 500和2 00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1 000亿芽孢·g-1)每667 m2施用20、30、40 g时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使用30%吡唑醚菌酯1 000~1 500倍液、45%咪鲜胺1 000~1 500倍液、25%嘧菌酯1 500~2 000倍液防治铁皮石斛黑斑病,为铁皮石斛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次药后,36%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43 g/hm2处理的效果最好,防效为84.19%;40%苯醚甲环唑?肟菌酯悬浮剂180 g/hm2处理和325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43.75 g/hm2处理的防效次之,分别为82.23%和82.13%;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g/hm2处理的防效最差,为71.59%。建议生产上上述复配药剂轮流交替使用,以达到高效防治西瓜炭疽病和减少病菌抗药性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甜瓜白粉病发病初期,以清水为对照,进行了23%氨基.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3000倍液,防治甜瓜白粉病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3%氨基.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倍液,能较好地控制白粉病,用药后15天防效达到85%~90%,高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和40%氟硅唑乳油3000倍液。针对甜瓜花果期病害规律,提出白粉病等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4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2.8%肟菌酯·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 875 倍液、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 875倍液隔7 d施药2次,第2次药后7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达93.7%~94.8%,乙嘧酚防效较差,仅为75.6%。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它们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质量比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038 8、0.358 3、0.612 9、0.530 1、0.232 6、0.232 8、0.329 6μg/m 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3 000倍液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防治效果排序为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简称复配剂)高浓度复配剂中浓度复配剂低浓度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因此,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增效作用最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5种药剂对苦瓜炭疽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对苦瓜炭疽病,无论是从速效性还是从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对炭疽病防效更优.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苦瓜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5.
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给油茶造成严重的危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25%吡唑醚菌酯EC表现最好,其EC50为0.005mg/L,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其EC50分别为0.0973 mg/L和2.0681mg/L;田间小区试验中,25%吡唑醚菌酯EC2000倍液防效最好,为85.02%,其余依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和75%百菌清WP800倍液,分别为83.06%、80.07%、75.05%和60.42%。可见,上述5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的结果基本一致,生产上可作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防治茶树炭疽病的高效、安全、低毒和环境友好的防控药剂,选用5种化学杀菌剂和4种生物杀菌剂开展了茶树炭疽病防治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茶树炭疽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5种化学杀菌剂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0%~82.6%和65.1%~83.5%,4种生物杀菌剂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2%~68.6%和36.4%~67.3%;5种化学杀菌剂中以处理1(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6%和83.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处理4(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250倍液)和处理5(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末次施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8%和79.7%,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除处理1以外的其他处理;4个生物杀菌剂中以处理9(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90 g/667m2)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末次施药后7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6%和67.3%,与化学杀菌剂处理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处理2)...  相似文献   

17.
为威宁大黄梨梨黑星病的化学防治药剂选用提供依据,设置田间试验比较10%苯醚甲环唑WG、430g/L戊唑醇SC、40%唑醚·咪鲜胺EW、75%肟菌·戊唑醇WG、70%丙森锌WP、80%代森锰锌WP和50%克菌丹WP 7种药剂不同浓度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 6 000倍液和7 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WG 2 500倍液和3 000倍液、40%唑醚·咪鲜胺EW 1 000倍液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89.02%、83.30%、85.11%、74.61%和78.60%,以上药剂可交替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性,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2020年梅雨期长、阴雨天气多的情况下,连续用药3次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仍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次调查防效均在7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建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与24%腈苯唑悬浮剂3 200倍液交替使用。本结果可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登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4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2.8%肟菌酯·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 875倍液、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 875倍液隔7 d施药2次,第2次药后7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达93.7%~94.8%,乙嘧酚防效较差,仅为75.6%。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望江县杨湾镇近年来部分桃园桃树疮痂病危害较为严重,造成桃果品质大幅下降,无法销售,严重影响了桃农的收益。为了探索望江县桃树疮痂病的林间防治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在杨湾镇开始了林间防治试验。试验表明:4种药剂对桃树疮痂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3%戊唑醇悬浮剂5500倍液喷雾、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倍液喷雾、40%氟硅唑乳油9000倍液喷雾,可以完全实现无病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