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缬草田杂草防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成河  吴云  吴志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40-3740
缬草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医药和工业上的珍贵原料。恩施是缬草的主产地,每年因为杂草危害造成的损失很大,增加了药农的投入成本,同时对药农的积极性也有一定挫伤。根据缬草的生理特性,对缬草田杂草的防除技术进行了一定研究,提出了缬草田杂草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缬草(Valeriana fauriei var.dasycarpa Hara)不定根生长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通过改变培养基蔗糖、氮源和磷源浓度,研究其对缬草不定根的生长和缬草三酯类、缬草烯酸类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浓度为60 g/L时最适合缬草不定根的生长以及总缬草三酯类和总缬草烯酸类的生产。NO3-/NH4+为1∶1时,不定根生长量和缬草三酯类以及缬草烯酸类达到最高。改变培养基Na H2PO4浓度时,缬草不定根生长均比不添加Na H2PO4时旺盛,但高浓度的Na H2PO4抑制了缬草三酯类和缬草烯酸类的合成,Na H2PO4为基本培养基的0.3倍时,不定根生长量最高,达14.89 g/L,增长率也最高,达到16.18倍,缬草烯酸类也达到最高产量为13.88 mg/L。  相似文献   

3.
缬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成河  吴云  吴志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52-1052,1074
缬草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医药和工业上的珍贵原料。具镇静安神、止痛、改善微循环的功效。恩施是我国缬草的主产地,笔者对缬草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美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0956-10957,10959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种类、盐强度对缬草不定根生长及其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缬草三酯和缬草烯酸类合成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HPLC分析方法,考察培养基种类、盐强度对缬草不定根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缬草三酯和缬草烯酸类合成的影响。[结果]综合考虑不定根的生长速率和有效成分含量,确定B,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培养基盐强度发现,高盐强度不利于不定根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合成。[结论]该试验确定了缬草不定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B,培养基,为缬草的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不同采集时期的北缬草中生理活性成分含量,以确定北缬草根茎的最佳采集时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采集的北缬草根茎中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缬草三酯类成分和缬草烯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9月份采集的北缬草根中缬草烯酸类总含量最高,为13.125 mg/g,其次为7月份采集的;缬草三酯类成分以4月采集的根茎中最高,9月份采集的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确定了北缬草根茎的最佳采集时期,为北缬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宽叶缬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关键技术.[方法]通过引种栽培,观察宽叶缬草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宽叶缬草生长发育规律.[结果]环境条件、田间管理措施等对宽叶缬草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建设规模化宽叶缬草人工种植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就缬草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使缬草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中国缬草的大面积种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中总缬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缬草素在5~25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该方法回收率为98.94%~ 101.07%,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缬草中总缬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蜘蛛香不同部位中总缬草三酯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喜荣  罗俊  杨军  田弋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84+9106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以缬草三酯为标准品,在测定波长256 nm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结果]缬草三酯在5~25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精密度RSD为0.07%,稳定性RSD为0.77%,重复性RSD为1.73%,平均回收率为99.55%;蜘蛛香根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为3.048%;蜘蛛香根茎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为2.219%;蜘蛛香根茎及根中总缬草三酯的含量为2.676%。[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从缬草中萃取精油,研究了原料粒度、温度、压力和时间对萃取分离过程的影响,获得了直接从缬草中提取缬草精油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贵州宽叶缬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确定贵州宽叶缬草兼顾地上部分和药用部位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宽叶缬草药用部位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黔产宽叶缬草适宜采收期。[结果]芦丁在0.010 0~0.080 0 m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02%,RSD值为2.01%。不同采收期宽叶缬草药用部位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呈动态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4月份、3月份,7月份采收的宽叶缬草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宽叶缬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7月份为宽叶缬草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贵州宽叶缬草现阶段产业开发中存在优良繁育材料的种苗繁育和品种退化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从种子选育、根系分蘖分蔸和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3个方面探索宽叶缬草产业开发过程中种苗繁育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棚栽下的种子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利用适当浓度的NAA处理过的1/4根系可以降低成本;1/2MS+2,4-D0.4mg/L+6-BA8mg/L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很有利。由此提出了宽叶缬草应尽快建立采种基地,并选择生物学性状较为优良的种群根系作为分蘖分蔸繁殖材料,加强愈伤组织诱导与其次生代谢产物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照诱导萃取缬草天然香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微波辐照诱导萃取技术的原理及技术要点,并列举了国外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技术的专利实例,进行了该项技术应用于提取缬草有效成分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欧洲缬草不定根诱导及悬浮培养的理想条件,以欧洲缬草无菌苗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源激素IAA、NAA、IBA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外源激素对不定根悬浮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定根诱导过程中,茎段为外植体要优于叶片,NAA要优于IBA和IAA,MS+0.5 mg·L-1 NAA是诱导不定根的理想培养基,不定根诱导率最高达94.44%。不定根悬浮培养过程中,RCM是理想培养基,其不定根收获鲜重达7.80 g·L-1,收获干重达1.46 g·L-1,干物率为18.73%;0.5 mg·L-1 NAA是理想外源激素,其不定根收获量最高达33.56 g·L-1,增殖倍数最高达24.51。该研究建立的欧洲缬草不定根高效培养体系可以短期内获得大量不定根,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曾宪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93-15393,15422
报道了广东省2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它们是草木犀Melilotuaofficinalis(Linn.)Pall.、紫花大翼豆Macroptilumatropurpureum(DC.)Urbanl。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宽叶缬草根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萘为内标物,以浓度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为色谱柱;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化室温度为200℃;柱温为150℃;载气为氮气;尾吹30 ml/min;进样量2μl。[结果]在色谱条件下,乙酸龙脑酯与内标物萘及其他挥发性成分的分离效果良好,乙酸龙脑酯浓度在0.393~3.14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8%,RSD为1.1%(n=9)。[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宽叶缬草根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