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酚棉籽蛋白为去壳棉籽经液—液—固工艺提取的高蛋白、低棉酚的蛋白质饲料,该工艺既避免了常规工艺制油过程中,蛋白因受热变性而降低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同时又解决了溶剂萃取法中溶剂分离和回收之问题。本试验旨在比较脱酚棉籽蛋白替代奶牛精补料中45.45%的豆粕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牛的选择:选取胎次、泌乳天数、泌乳量、体重相同或相近的黑白花奶牛15对进行配对试验,试验牛的基本情况见表1。1.2试验方法:试验组用脱酚棉籽蛋白替代对照组精补料中45.45%的豆粕,两组牛只…  相似文献   

2.
脱酚棉籽蛋白是采用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ZL00134520.6)生产的一种新型的优质饲用蛋白,它是棉籽经过去油、脱酚等新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金黄色粉末状蛋白质饲料。与普通棉粕相比,脱酚棉籽蛋白的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结构平衡,游离棉酚含量低,营养价值较高。用“奶牛专用脱酚棉籽蛋白”分别在新疆、北京、天津、宁夏等地进行大面积奶牛饲喂试验,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明显提高,同时改善了奶牛体质,降低了发病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由于其来源广泛,以及与豆粕的相对性价比,可长期作为奶牛精饲料中稳定的组分之一而固定下来。现在北京三元、内蒙古伊利以及宁夏、天津、新疆等地的奶牛养殖企业正在推广使用这种棉籽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3.
脱酚棉籽蛋白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脱酚棉籽蛋白在肉鸡日粮中对豆粕的替代效果,本试验选用1日龄的健康肉鸡990羽,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3%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6%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9%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12%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棉籽蛋白替代豆粕对肉鸡的生长效果与其添加剂量有关。但是肉鸡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与添加剂量的线形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粮中添加3%~9%的棉籽蛋白组与对照组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成活率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添加量达到12%时,前期的生产性能较低,其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全期来看,前期添加6%的脱酚棉籽蛋白和中后期添加9%的脱酚棉籽蛋白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没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加工工艺及特点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新型优质饲用蛋白。普通棉粕含有较多的游离棉酚,其不仅降低了日粮中赖氨酸的利用率,同时对畜禽的毒害主要表现为影响造血功能,造成贫血致使动物生长受阻,同时还影响动物的繁殖机能,造成动物不育。脱酚棉籽蛋白的游离棉酚含量通常在400mgkg以  相似文献   

5.
棉籽粕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素的饲料蛋白源,蛋白含量高达30─50%,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氨基酸组成接近理想蛋白质。我国是产棉大国,棉籽粕资源丰富。然而,棉籽粕含有棉酚毒素,其中游离棉酚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是主要毒性物质。试验证明,棉酚除对反刍动物没有影响外,对人和其它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这就限制了棉籽粕的利用。世界各产棉国都在研究棉籽粕脱酚方法,但是都未见有工业化生产的报道。我们根据国内外有关脱酚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产品:TG─l型脱酚剂。这种脱酚剂以FeSO_4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少量增效剂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脱酚棉籽蛋白按比例替代饲粮中豆粕,探讨脱酚棉籽蛋白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消化能、粗蛋白和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一致的情况下,脱酚棉籽蛋白的添加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P>0.05),高量添加极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并不影响其他血液生化指标(P>0.05)。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优良安全的育肥猪日粮植物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7.
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产品是一种新的蛋白饲料,具有蛋白含量高,能量高,游离棉酚低,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等优点,其中营养成分有益于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创造出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评定猪对脱酚棉籽消化能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并比较脱酚棉籽蛋白(DCP)与豆粕(SBM)之间差异。选用体重(36.2±1.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头,采用套算法、双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日粮分别为脱酚棉籽蛋白日粮、豆粕日粮和基础日粮,每个拉丁方阶段包括5 d预饲期、5 d正式期,整个试验共30 d。结果表明,脱酚棉籽蛋白、豆粕消化能含量分别为12.41 MJ/kg、13.62 MJ/kg。脱酚棉籽蛋白、豆粕中粗蛋白表观消率化分别为73.35%、82.05%,表观可消化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7.92%、35.45%。脱酚棉籽蛋白是新型蛋白质原料,其消化能含量为豆粕的91.11%,粗蛋白表观消率化为豆粕的89.39%,可消化粗蛋白含量为豆粕的106.99%。脱酚棉籽蛋白在猪饲料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影响棉籽粕KOH蛋白质溶解度的因素。利用实验室优化方法和生产实际应用测定低温棉籽粕加工过程中影响物料KOH蛋白质溶解度的因素。结果发现,物料KOH蛋白质溶解度的主要损失在脱脂、脱酚、干燥、蒸脱阶段。在实验室优化的脱酚阶段,逆流萃取方法较浸泡法的溶解度更高,提取温度不能超过55℃,长期存放的脱酚液对物料KOH蛋白质溶解度更高。生产过程中在保证棉酚合格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新甲醇浓度和循环液浓度,可提高物料KOH蛋白质溶解度。在干燥阶段要适当提升1#-3#盘式烘干机烘干温度,减少有机溶剂对物料蛋白质变性的影响;蒸脱烘干阶段应当尽量降低直接蒸汽压力、蒸脱机四层温度,从而减少湿热蒸汽对物料KOH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棉籽和棉胚的KOH蛋白质溶解度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研究表明,选择新鲜的原料、采取逆流萃取的方法、严格控制溶剂萃取脱酚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较高的棉籽粕KOH蛋白质溶解度。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集了不同来源的豆粕、棉粕和脱酚棉籽蛋白样品,测定它们在0.2%KOH溶液中的蛋白质溶解度(Protein Solubility,PS),比较两种豆粕品质的优劣以及探讨PS法评价棉粕、脱酚棉籽蛋白品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带皮豆粕PS范围为78.01%~81.27%,去皮豆粕PS范围为85.00%~86.59%,去皮豆粕的品质优于带皮豆粕;棉粕PS范围为52.24%~66.56%,脱酚棉籽蛋白PS范围为56.60%~64.72%,PS法评价棉粕或脱酚棉籽蛋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适宜评价棉粕或脱酚棉籽蛋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对15~35 kg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体重为(14.32±1.49)kg、日龄基本一致的杜长大三元商品去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4种饲粮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20%(4.9%脱酚棉籽蛋白组)、40%(9.8%脱酚棉籽蛋白组)、60%(14.7%脱酚棉籽蛋白组),4.9%、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脱酚棉籽蛋白在饲粮中的比例分别为4.9%、9.8%、14.7%。试验全期共33 d。结果显示:1)试验各组在日增重与日采食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都达到600 g以上,与对照组相比,4.9%、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日增重分别降低1.7%、4.6%和0.7%;4.9%、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升高0.08(P〉0.05)、0.1(P〉0.05)、0.15(P〈0.05)。2)试验血清生化指标表明,4.9%脱酚棉籽蛋白组谷丙转氨酶高于9.8%脱酚棉籽蛋白组,约高31.4%(P〈0.05);4.9%脱酚棉籽蛋白组谷草转氨酶含量高于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分别高38.6%(P〈0.05)、56.5%(P〈0.05);试验各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脱酚棉籽蛋白替代(20%、40%)豆粕对15~35 kg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明显不良影响,在生产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新型的优质饲料蛋白。脱酚棉籽蛋白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游离棉酚含量小于400毫克/千克。且其氨基酸组成与理想蛋白平衡模式接近。通过大量饲养试验和生产应用证明。棉籽蛋白可替代豆粕,玉米蛋白粉、鱼粉等动、植物蛋白。广泛应用于牛,鸡、猪和鱼等畜禽及水产饲料的生产之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子方法研究猪在肥育期用脱酚棉籽蛋白全部代替豆粕,对猪屠宰性能、肉质和风味的影响。选用36头健康、日龄相近、体重(63.09±4.64)kg的杜长大三元商品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6栏),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组饲喂玉米-脱酚棉籽蛋白饲粮。结果发现,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对猪的胴体性能、肉质指标、感官评定肉风味指标无显著影响,表明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安全的可替代豆粕的蛋白质原料。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32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处理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脱酚棉籽蛋白等蛋白替代豆粕提供30%、60%和100%的粗蛋白。试验周期49d,观察脱酚棉籽蛋白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质风味及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饲粮代谢能、粗蛋白和蛋氨酸水平一致,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相当的情况下,用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可以取得黄羽肉鸡在玉米—豆粕型常规饲粮条件下的饲养效果,且高水平添加脱酚棉籽蛋白对肉鸡屠宰性能、肉质风味和饲粮养分利用率均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脱酚技术、产品标准、营养价值以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对脱酚棉籽蛋白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后,对鲈的生长、鱼体成分、消化率、能量代谢的影响,以确定脱酚棉籽蛋白在高档水产饲料中应用的可能性,为脱酚棉籽蛋白作为水产饲料蛋白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以(5.04±0.02)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15.2%、30.5%、46%和46%的脱酚棉籽蛋白以替代0%(D C P0)、25%(D CP25)、50%(D CP50)、75%(D CP75A)和75%(D C P75)的鱼粉蛋白,其中D C P75A组参考D CP0组进行氨基酸平衡。经过8周的饲养,对鲈鱼的生长情况、鱼体营养成分、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影响棉籽相关产品中游离棉酚检测的因素,本实验通过苯胺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脱酚棉籽蛋白游离棉酚含量的差异;利用苯胺法检测添加棉酚类似物、油脂氧化、黄酮类物质和糖类对游离棉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液相法检测脱酚棉籽蛋白的游离棉酚比苯胺法的结果显著偏低(乙醇萃取偏低85%,丙酮萃取偏低89%,P <0.05);棉酚氧化后,高效液相法比苯胺法结果偏低30.15%(P <0.05);油脂氧化会使游离棉酚检测结果增加6.35倍。由此可见,苯胺法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游离棉酚结果偏高,棉酚类似物、油脂氧化、黄酮类和还原糖类物质都能影响苯胺法检测游离棉酚。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早已深入人心。“科技创新”是2006年的流行语。“科技创新”成败取决于科技成果能否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能否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中棉工业公司和清华紫光集团等股东共同创立的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棉紫光)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走出了一条稳健经营,高速、持续发展的企业成长之路。1997年,中棉工业公司与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棉籽脱酚工业化生产技术。1998—2000年,经过新疆乌苏等地的2年试验,顺利打通棉籽脱酚生产线,棉籽脱酚深加工技术开始进入实质应用阶段;2001年,棉籽脱酚深加工整套工艺已日渐成熟,成套设备、工艺技术开始推广,并逐步进入升级应用的快车道。2003年1月获发明专利证书。截至到2006年,中棉紫光已累计建设了25条生产线、具有80万t的棉籽加工能力,可年产高品质脱酚棉籽蛋白30多万t。与国内众多知名大型企业希望集团、六和、大北农、伊利、三元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中棉紫光作为一个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其快速、健康成长的奥妙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拉近镜头,看得更真切、更仔细一些。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采用一种新的提取工艺,一次抽提棉籽油、去除棉酚、制取饲料蛋白,出油率高,蛋白含量多,且无害无毒。这一重大成果被专家评价为“国内首创”。清华大学紫光集团工程化学部的研究人员,用液——液——固三项提取新工艺,同时提取棉油并脱除棉酚,使棉酚含量达到饲料的要求。这一工艺省去了传统方法温度较高的蒸、热、榨、烤粕三道工序,从而使棉籽蛋白含量提高48%,提高出油率3%。据测算。一个年产  相似文献   

20.
脱酚棉籽蛋白因为加工过程中有脱壳工序,粗纤维含量极低,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和淀粉相对较多,且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乳糖)、三糖(棉籽糖、水苏糖)、多糖、淀粉等组成非常全面,可溶性好。棉籽蛋白中磷含量也非常丰富,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使之能够迅速繁殖到足够的数量,从而充分合理地降解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