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灵芝菌丝发酵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a(NO3)3,接种培养7d后发现,不同2的La^3+均能影响灵芝菌丝生长期间的各种胞外酶的活性。0.005mmol/L的La^2+即可促进菌体胞外蛋白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的活性,以0.500和1.000mmol/L时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0.500和1.000mmol/L的La^3+可提高α-淀粉酶的活性,而高浓度(2.000mmol/L)的La^3+cf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泌乳期泌乳早期(0~3周)干乳期最大耐受量铁5050501000铜101010100锌404040500锰4040401000钴0.100.100.101000硒0.300.300.302碘0.600.600.2550钼0.500.500.506铬0.500.500.501000氟10101050(陈清华,摘自《饲料广角》)奶牛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mg/kg)@陈清华  相似文献   

3.
选180只良凤雏鸡,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饲喂不同水平氯化胆碱饲粮,在4周龄和8周龄时分别称重和测定血浆中T3、T4水平。结果表明,良凤肉鸡前期(0-4周)、后期(5-8周)饲粮分别添加750ppm和500ppm氯化胆碱可促进生长,而对血浆T3、T4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肉用仔鸡在不同生长阶段下(1~2周,3~6周,7~8周)纤维素酶的应用效果。试验分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的纤维素酶。结果表明,试鸡在3~6周的日增重在各个日粮间差异不显著;7~8周时,低酶水平与高酶水平相比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酶水平增高鸡的增重也提高,饲料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5.
肉仔鸡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可消化蛋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含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升高(P<0.01),料肉比降低(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P<0.01)。0~3周龄期间,公鸡日粮蛋氨酸总需求参数为0.50%,表观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2%,真可消化需求参数为0.46%;母鸡则分别为0.46%,0.38%,0.42%。继续增加蛋氨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效应(P<0.05)。  相似文献   

6.
选用180羽AA雏鸡,进行了为期49d(前期1 ̄21日龄,后期22 ̄49日龄)的饲养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GXC)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表明,添加GXC使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66%(P〈0.05)和9.79%(P〈0.01),料重比降低了4.76%(P〈0.01),干物质、粗纤维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0.58%(P〈0.05),25.  相似文献   

7.
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用500羽1日龄上海101商品黄鸡,在玉米-糠麸-菜,豆粕型日粮中分3个有效磷水平(1~28日龄,0.45%,0.36%,0.27%,29~60日龄,0.36%,0.29%,0.23%),添加植酸酶(400pu/kg)设5个处理,进行肉用仔鸡生长性能和磷利用率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有效磷水平日粮添中植酸酶,能提高体增重及饲料利用率,在玉米-糠麸-菜,豆粕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受日粮有效磷水  相似文献   

8.
淮南麻黄鸡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对淮南麻黄鸡1 ̄180日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和非线性曲线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公、母鸡在60日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之后公鸡则明显高于母鸡,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状态,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淮南麻黄鸡公鸡的生长曲线(R^2分别为0.9989和0.9998)和母鸡的生长曲线(R^2分别为0.9951和0.9981),但Gompertz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体重  相似文献   

9.
选用180羽母绍鸭雏鸭或生长鸭,分别在0~4,5~12,13~18周龄阶段进行了3次氮平衡试 验,研究了9个不同粗蛋白(CP)系列的等能伺粮对绍鸭生长期氮存留率(NRR)的影响。结果表明:绍鸭 对食入的CP的氮存留率显著(P<0.05)受日龄及伺粮CP水平的影响。经回归分析表明,在20~22,62 ~64,18~120日龄的氦存留率与饲粮CP呈显著的负相关(P<0. 05)。在一定的饲粮CP水平范围内, 氮存留率随试鸭日龄的增大而下降;在相同的日龄内,氮存留率则随饲粮CP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根据 结果分析,绍鸭在0~4,5~12,13~18周龄的饲粮CP分别为19.03%,15.57%和12.69%时氮存留率 最高。  相似文献   

10.
粗酶制剂对鹅生长及某些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选用24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和试验2组。饲以大麦(占45%)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1%的Biokyowa商品粗酶制剂。试验期为7~60日龄,每周称量体重和记录采食量。60日龄时由翅静脉采取血样,分离血浆用激素测定。结果如下:试验组体重自3周龄起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周增重于2~5周龄显著提高,且该期间的采食量增加,料重比略为下降;血液中GH、IGF-I含量较对照组高36.63%(P〈0.05)和66.55^(P〈0.01),β-END却下降了51.66%(P〈0.01);试验组的TSH、T3水平较对照组分别高24.39%(P〈0.05)和16.81%(P〈0.05),而T4水平却低18.33(P〉0.05),T3/T4比值升高。以上结果表明:添加粗酶制剂不仅能改善生长鹅对大麦日粮的消化,而且影响机体的代谢激  相似文献   

11.
目标:(1)保持种用体况,提高母猪繁殖力,延长种猪使用年限。(2)以合理的饲料投入获取最好的生产水平。群别阶段采食方式饲料种类饲喂量(公斤)备注种公猪100公斤或180天后青年公猪限饲公猪料3.0配种期增加饲料0.5公斤或加喂一至两枚鸡蛋成年公猪限饲2.5后备母猪90公斤、180天前自由采食生长猪料目标:不肥不瘦种用体况:配种前肥瘦分圈90公斤、180天后至配种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妊娠母猪料2.5公斤左右妊娠母猪前期(配种至怀孕80天)限饲1.75~2.0前后期母猪分别饲养后期(怀孕81天至预产前…  相似文献   

12.
鸡蛋增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3周龄产蛋鸡,按50mg/kg、110mg/kg、170mg/kg、230mg/kg和290mg/kg锌水平将锌剂MZ加于鸡配合饲料中作鸡蛋增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鸡蛋增锌效果极显著(P<0.01)。对照组、试验组蛋黄含锌量分别为39.63μg/g、69.21~85.42μg/g,试验组提高62.0%~115.5%,以加锌170mg/kg组蛋黄增锌最高;加锌剂MZ还显著(P<0.05)提高了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6.7%~35.5%,料蛋比降低29.5%~30.0%。  相似文献   

13.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氟罗沙星及环丙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分别为(32.0±1.21)mm和(33.1±1.59)mm对鸡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8.8±1.53)mm和(29.5±1.60)mm。按25,50,100mg/L的氟罗沙星及50mg/L的环丙沙星饮水给药。连续用药3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46.7%,66.7%,96.7%,46.7%,而攻毒不给药组雏鸡死亡率为100%氟罗沙星治疗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鸡大肠杆菌(O50)菌毛抗原液气雾免疫与菌毛油乳苗皮下免疫的效果。油乳剂疫苗皮下免疫与菌毛液气雾免疫攻毒后的发病率分别是13.33%和20%,病变差异不显著(P〉0.05),而阳性对照组攻麦发病率为80%,病变差异显著。结果,鸡大肠杆菌菌毛液气雾免疫与菌毛油乳剂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5.
圈养大熊猫种群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熊猫的圈养种群在1936年~1999年12月31日期间的变化,从野外共捕获大熊猫272只.繁殖225只、死亡361只、释放10只、现圈养大熊猫126只(雄性54只、雌性72只)。国内外圈养大熊猫共繁殖150胎、 225只(雄性66只、雌性77只、未知性别82只)、单胎77胎(5l.3%),双胞胎71胎 (47.3)3胞胎2胎(1.4%).活到1岁以上的105只、存活率为46.7%,单胎的存活率为66.2%,双胞胎的存活率为36.6%,3胞胎为33.3%。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性比为1:1。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产仔期主要在每年的8月(30.49%)和9月(48.88%)。占全年的 79.37%。圈养繁殖大熊猫、雌性( N=15)开始繁殖的年龄是 (5.7±l.l)岁,雄性(N=3)大熊猫(5.80±0.58)岁。根据圈养大熊猫的生命表计算出圈养种群的净增长率R0为 0.209,世代周期 T为 9.187a。内禀增长率λ为-0.170,周期增长率λ为 0. 844。圈养种群的数量在 1936年~ 1999年12月31日期间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16.
用断奶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进行含油菜籽(含油菜籽分粉碎、制粒和挤压3种加工方法)、菜籽粕和菜籽饼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CF)、干物质(DM)和总能(GE)的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试猪在仔猪阶段,5种饲料原料消化率的变化范围,CP为77.5%~79.8%(P≥0.05),CF为85.1%~87.3%(P≥0.05),GE为59.3%~63.o%(P≥0.05);在生长猪阶段,5种原料的CP消化率在82%~83%之间(P≥0.05),CF和DM的消化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含油菜籽的GE消化率(66.5%)显著高于菜籽饼(62.6%)和菜籽粕(62.7%)(P≤0.05);在育肥阶段,含油菜籽的GE消化率(68.5%)明显优于菜籽粕(64.2%)(P≤0.05).从断奶仔猪到育肥猪阶段,含油菜籽的CP消化率约增加4.1%~4.4%(P≤0.05),而CF和GE的消化率分别增长4.5%~4.6%和6.2%~6.4%(P≤0.05).比较含油菜籽的3种加工方法,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基本相似(P≥0.05)。  相似文献   

17.
用探针33.6分析豫农白猪Ⅰ系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探针33.6分析了豫农白猪Ⅰ系(16头)、长白(20头)、大约克(14头)、杜洛克(20头)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Ⅰ系的DNA指纹图谱相似系数F值为0466,高于长白(0.380)、大约克(0.371)和杜洛克(0.383),达到了较高的遗传纯度。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Ⅰ系与杜洛克之间差异最大(0.710),与大约克之间差异最小(0650),与长白之间遗传距离为0.670。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苗1680只,分为7个处理,处理A喂基础日粮,处理B、C、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的蛋氨酸,处理E、F、G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的甜菜碱,前期和后期基础日粮中的蛋氨酸分别为038%和033%;试验结束时,每处理选6只鸡,采血分析血浆尿素氨(BUN)的含量,并做屠宰试验,分析胴体品质。结果表明:在1~21日龄,处理E效果较好,其增重与处理D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处理B、C差异极显著(P<001);在22~44日龄,处理E的平均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与处理B、D差异不显著,在这两期中随着甜菜添加量的继续增加,生产性能都下降;鸡的BUN含量也说明22~44日龄的蛋氨酸和甜菜碱的添加量都以005%为好;各处理的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甜菜碱各处理的腹脂率与处理A及后期含适量蛋氨酸的处理B差异不显著。结果证明甜菜碱可代替肉鸡日粮中24%左右的蛋氨酸,而对胴体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饲喂高铜日粮对肉仔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饲喂高铜日粮对不同性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内仔鸡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用1日龄AA肉仔鸡150只,公母各半。基础日粮采用玉米──豆饼型日粮,试验期共8周,分3个阶段进行(1~2周、3~6周、7~8周)。试验以硫酸铜为外加铜源,补铜水平分别为8mg/kg(C组)和100mg/kg(T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鸡生产性能没有因高剂量补铜而得到改善,肝脏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羽毛、鸡空体铜浓度和体铜沉积率则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长1m,内径2mm,内装5%OV-107/GasChromQAWDMCS(150~180目)的玻璃柱,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对三唑酮和甲基异柳磷进行了定量分析,其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014、0.008和0.33%、0.77%,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8%和98.7%~1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