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仕章  蒲家宁 《油气储运》2002,21(10):22-27
在管道顺序输送成品油过程中,随着混油段的移动,管内输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某时刻管道的输量将由各站间供能(开泵方案),耗能(沿程阻力)以及高程决定,使用优化模型,研究了以寻求最大输量为目标的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问题,给出了计算实例,旨在获得运量多,混油少以及能耗低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管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主泵运行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绍军 《油气储运》1999,18(12):8-10
以格-拉成品油管道昆仑山口泵站的技术改造为例,探讨了顺序输送多咱油品的管道泵站的主泵运行方式,通过对主泵并联运行和串联运行的各项参数计算,比较,指出了当顺序输送不同油品,且各油口的输量相差较大时,主泵运行采用串联比用并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氨是一种高效的储氢介质,在“无碳未来”愿景下,其有望成为未来化石燃料替代品。鉴于氨相对稳定的液态储运形式,利用在役成品油管道构建绿氨-成品油综合运输系统,对绿氨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介绍了中国绿氨产能分布情况、各运输方式的优劣性及在役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的潜力;从输送介质特性、长输管道系统结构、管材与设备、管输工艺、水力计算方式、运行压力与流速安全共6个方面进行了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系统适应性分析;考虑了绿氨与成品油运输环节的耦合特征,并就“西氨东送”“北氨南运”的供需格局提供了绿氨-成品油综合运输系统规划设想。【结果】随着绿氨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管道成为首选的长距离运输方式,加之在役成品油管道输送负荷率不足,在经济效益的推动下,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极具潜力;理论层面上,成品油管道与已有液氨长输管道系统相似性高,部分特殊需求可通过工艺或设备改造满足,在制定合理的压力、流速控制策略前提下,在役成品油管道增输液氨的系统适应性整体较强,应进一步采取实验手段验证其可行性。基于此,对绿氨-成品油综合运输系统规划、多种运输方式协同优化、液氨管输运行边界落实及管输批次优化4个方面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戴福俊  吴迪 《油气储运》1995,14(3):22-26
抚顺至营口鲅鱼圈港成品油管道(简称南输管道),长240km,有三个输油站,为了实现泵机组的优化运行,通过调整机泵数量和型号的合理配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分析了冬、夏季管道内油品的平均输量,根据雷诺数确定油口的流态区间,计算出了不同油口的平均摩阻损失。泵机组的配置要求是:①应保证输量;②各输油站的出口压力不大于5.88MPa;③入口压力控制在0.196 ̄0.882MPa。通过管路和泵站压力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管道运行能耗和环境污染,对西部原油管道进行节能减排优化,并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按无节流阶梯输量下优化配泵方案计划油品外输;对干线分输方式进行优化改造,采取输油主泵前生产库分输方式;冬季运行时,首站加热炉燃油改天然气;在首站原有加热系统基础上,增加一套油油换热器;控制冬季油品外输热处理温度,优化加热炉配炉等,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全线耗电量和加热炉耗油气量,降低了压能和热能损失,节约了管道运行开支,缓解了管道运行压力,降低了管道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6.
东辛含硫油管道经济运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好民 《油气储运》1998,17(4):41-42
东辛含硫油管道实际输量只有设计输量的60.8%,致使输油泵出口节流现象严重,输油泵和加热炉效率低,造成了能源浪费。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技术方案。通过分析优选,认为泵叶轮车削比较适合该管道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车削后泵的额定工作参数,介绍了车削后各站库泵的运行组合情况及运行效果,并提出了几种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7.
曾多礼 《油气储运》1998,17(7):13-15
对格拉输油管道经济运行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低输量运行;②泵机组不是在最佳效率区;③定量控制、调节阀调节耗能过多,节流损失大;④旁接油罐“大呼吸”损耗大;⑤设备及管理方面有欠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①增输一些成品油;②优化运行泵机组;②在具备良好安全保护和自动调节装置的条件下,采用密闭输油流程;④合理控制运行参数,更新设备,提高管道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南输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油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1):2-6
对实际运行的南输成品油管道中油品切换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每次油品切换后混油量及混油长度不完全相同,分析了油品切换、流态变化、管路特征、机泵匹配等因素对顺序输送混油的影响,指出输量小、流速低、混油界面运行时间长是南输成品油管道混油量偏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长输管道运行优化分析过程所涉及的泵特性约束问题、不同性能泵并联适用性判断和并联特性方程的数值方法。应用数值方法编制的分析软件,可以根据泵型特性对由泵配置所决定的所有可能运行组合方式进行快速适用性判断,在排除不满足设定约束值和因性能差异过大而不宜采用的组合方式后,可以结合输量范围和管路特性,确定实际可用的并联方式。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为选择最佳泵组合和泵型合理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志华  沈主平  朱培明  高锦伟  马建朝  马建和 《油气储运》2012,31(5):366-368,375,406,407
独乌成品油管道在设计输量520×104t/a的工况条件下运行,应用在线工业性增输减阻试验成果,首站加注5mg/kg减阻剂,可以实现"一泵到底"的运行方式,平均流量增加200m3/h;首站加注10mg/kg减阻剂,在同样的工况下平均流量增加260m3/h,同时节约了大丰泵站的运行费用。经过测算,首站加注超过15mg/kg减阻剂运行不经济,仅通过增大减阻剂加注量的方式将输量提升至520×104t/a以上的潜力有限。在首站启2台给油泵+2台输油主泵,在大丰站启2台输油主泵,同时在两站加注减阻剂,可将独乌管道输量提升至630×104t/a。  相似文献   

11.
成品油顺序输送交替过程中摩阻损失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道输送成品油过程中,沿线压力的变化主要是由管道特性的变化和不同密度油品在管道中交替产生的,某时刻管道的流量将由各站间供能(启泵方案)、耗能(沿程阻力)以及高程决定。随着混油段的移动,管内流量必然会发生变化。结合实例,对不同油品在管道中交替时摩阻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有初始混油的成品油管道,叙述了当量管长法在管道终点混油量计算中的应用,得到了管道终点混油量与初始混油量间的关系,分析了管径和流量变化对管道终点混油量的影响。对采用各种混油量计算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给出了各公式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秦京输油管道运行方式的经济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彬  任增军 《油气储运》1999,18(9):36-40
由于电价不断上涨导致燃油价格大幅度下降,使热输管道的能耗成本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的能耗价格体系中,是否继续通过严格控制进站温度来降低能耗成本及如何更合理地制定运行方案,就这些问题对秦京输油管道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对淡同油电价格下各种运行方式的单位能耗成本及运行方式进行了比较,对经济进站温度进行了测算,给出了经济的泵组合运行方式及最佳进站温度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某海底天然气管道的运行状况,保证天然气海管的安全运行,通过建立天然气海底管道仿真模型和腐蚀预测模型,分别对水露点含水量状态和饱和含水量状态下的不同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天然气海管流动参数分布规律、流型、积液量、水合物生成以及管道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含水状态下,海管运行参数均在设计范围之内,且均无水合物生成;水露点含水量状态下积液量几乎为0,管内流型为单相流,仅立管处有轻微腐蚀;饱和含水量状态下积液量较大,管内流型为分层流,整个管道均会发生中度腐蚀。该分析结果可为海底天然气管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成品油管道调度计划制定中应考虑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南管道调度计划的制定实例,介绍了制定成品油管道调度计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批次、输送顺序、市场需求、泵的最小连续稳定流量、流量计工作范围、管道最小输量约束和各站场的罐容约束等7个主要因素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指出只有着重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简化人员的计划编制,制定出合理、高效的分输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前,SCADA系统已成为现代油气管道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管理成品油管道系统,结合现场需要,对SCADA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介绍了成品油管道实时应用软件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各个软件的程序框图和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长距离油,气,水管道混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洋油田的开发中,若在海上建立多个开采处理平台,来处理井液(含油、气、水)是极不经济的,于是提出了多相流的管道输送问题,即将末处理的井液输送到岸上,然后进行处理。国外多相流管道混输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海洋油田的开发,这项技术也可引入荒漠油田及滩涂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曲慎扬 《油气储运》2006,25(11):19-22
工作压力是油气管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管道的技术经济条件影响很大,如何确定它非常重要.列出世界上一些陆上油气管道的主要技术参数,进一步阐明了油气管道工作压力的特点,即输油管道工作压力决定着管道的建设投资;一般情况下,输油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宜太高;输气管道的最佳工作压力与管道建设投资及输气经营费用有关;一般情况下,最佳工作压力趋向高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量的爆发式增长,LNG接收站外输管道里程不断增长,出站压力随之持续增高,对压缩机、高压泵等设备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青岛LNG接收站为例,针对外输压力的变化,提出对其4台高压泵增加4级叶轮的改造方法,并对改造后外输高压泵的性能变化及其对LNG接收站工艺运行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改造后的高压泵扬程、轴功率、效率随着流量增加的变化趋势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高压泵增加叶轮后,其扬程、轴功率、效率、电流均显著提高,其中3台高压泵的运行参数可满足LNG接收站现场实际需要,另外1台即使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出口压力仍明显偏低;气化器、HIPPS(High Integrity Pressure Protective System)系统、外输管道高报压力及联锁值均需随之上调,接收站高压区连接法兰出现了多处泄漏,应加大巡检频率和力度;当LNG接收站高压泵性能不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应该尽量选用性能相近的泵。研究结果可为高压泵的国产化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已被广泛用于油轮装卸油、扫舱、火车卸槽、油罐车和飞机加油等场合的自吸式离心泵,由于使用介质和使用工况与试验介质和工况并不一致,给用户的选用造成困难,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为此,论述了自吸离心泵的自吸性能,分析了油料储运过程中自吸性能的变化关系。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常用油类的自吸性能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油船码头和火车卸槽装置常用油类允许的最长水平管道长度和允许的垂直管道的安装高度。通过实例计算,较详细地给出了不同型号离心泵在油船码头卸油和火车卸槽时,水平、垂直管道在不同长度与不同高度下常用介质的自吸高度与自吸时间,为用户选型和合理使用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