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里格气田储层具有层位多、层薄、跨度大、隔层条件差、水层多等特点,常规的压裂工艺已无法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该气田的增产增效。通过多年不断研究与实践,在苏里格气田逐步探索出"加砂-停泵-加砂"和"加砂-暂堵-加砂"两种二次加砂压裂工艺模式。选取了苏里格气田S区块的3口直井,这3口井目的层均为盒8段且砂体厚度及含气性相当,3口井的压裂工艺模式分别是常规模式、加砂-停泵-加砂模式、加砂-暂堵-加砂模式,在相同的施工参数及压裂液体系下,从最终的试气效果对比可以看出二次加砂压裂工艺明显优于常规压裂工艺,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后续的储层改造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上热采井打捞筛管出现的穿孔与腐蚀现象,为探求热采筛管损坏因素及机理,在热采高温井底环境下,利用自主研制的冲蚀试验装置,运用冲蚀试验方法,模拟不同阶段井底温度、压力、流量和含砂量等因素,分别对不同筛管基管材质与过滤材料进行冲蚀试验。通过对筛管试验前后微观及形貌分析,得到高温热采井底环境下筛管冲蚀因素影响规律及损伤机理,并提出筛管材质优选、防蚀及结构改进措施。改进后筛管防砂成功率达100%,有效生产时间超过1000d,经受了2轮次热采考验,达到了延长防砂有效期的目的,为热采井增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何进宇  田军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98-8500,8511
[目的]验证土壤抗旱保水剂对压砂地种植甜瓜的增产效果。[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压砂与节水补灌条件下2种保水剂的效果。[结果]在压砂种植3年的压砂田与节水补灌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提高苗期表层土壤含水率绝对值1.40%,相对值9.86%;提高开花坐果期表层土壤含水率绝对值1.94%,相对值15.16%。施用保水剂甜瓜出苗提前1~4 d,整个生育期提前5~8 d,平均增加单株叶片数22.88%。与无保水剂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可提高产量450~1 275 kg/hm2,平均增产980 kg/hm2;增产幅度在3.5%~9.9%之间,平均增产率为7.6%。经过回归分析,求得最高产量保水剂适宜用量为75~90 kg/hm2。[结论]压砂地施用保水剂具有明显蓄水保墒、促进甜瓜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温裂缝性凝析气藏压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棚深层系特低孔特低渗高温裂缝性凝析气藏压裂的难点,研究确定了压裂液配方。根据压裂裂缝温度场模拟计算结果,研究了变浓度压裂液优化设计技术,既可保证压裂施工携砂的需要,又可实现压裂液的迅速破胶和快速返排,避免对储层的伤害;研究了在前置液中段塞式加入粉陶降滤技术,解决了压裂过程中砂堵的难题,从而保证压裂效果。通过压裂设计优化及配套斜率式加砂和裂缝强制闭合技术,提高气井的产能。现场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储效果,为安棚深层系凝析气藏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运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豫东平原砂壤土生态类型区麦田,初步探讨了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及病虫灵等5种杀菌剂,强筋小麦千粒重提高0.8~1.9g,产量增加147.6~471.3kg/hm2,平均增产5.4%。于小麦抽穗后喷洒1次杀菌剂效果较好,增加喷洒次数以后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同生育期应用杀菌剂,基本上不影响强筋小麦的品质,其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杀菌剂种类及喷洒次数。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基本不影响其品质指标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其中又以三唑酮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一般增产8%以上,千粒重提高2g左右,生产中可以考虑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砂生槐种实害虫对砂生槐种子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林芝、拉萨、日喀则砂生槐自然分布区研究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itiana)种实害虫对砂生槐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库的害虫寄生率高达70%,寄生性昆虫为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刺槐小蜂(Bruchophagus onois(Mayr));整个种子库的发芽率为29.35%,正常种子的发芽率为50.3%;豆荚螟寄生完全阻断种子的发芽,发芽率为0;刺槐小蜂取食寄生的种子发芽率为9.4%。完好种子和不同昆虫寄生种子纵径、横径和质量有显著差异,与正常种子相比较,豆荚螟和刺槐小蜂寄生均使种子体积减小;豆荚螟和刺槐小蜂寄生引起种子的质量损耗分别为49.13%和39.30%。说明昆虫寄生对砂生槐种子有明显的影响,是影响砂生槐种群更新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2000型压裂机车组技术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型压裂机车组由压裂泵车、仪表车、配液撬、压裂酸化管汇车、MC-75混砂车、输砂车和供液车等组配而成。它是装有底盘的移动泵注设备,可以高压、大排量泵注酸液和压裂增产处理液。为保证该机组的良好运行,介绍了各组成的主要技术性能,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了跟踪调查与评价。调查结果发现,各设备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某油田为典型低丰度油藏,目前18口水平井实施压裂增油措施,压裂增产效果较好,但井间差异明显,部分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为搞清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针对某油田18口水平井老井,采用压裂效果分类研究的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增控制储量大、连通方向多、裂缝布局合理、地层能量充足的水平井通常有较好的压裂效果,这为下一步水平井措施治理和精细挖潜提供了依据,对实现水平井的二次高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试验及示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4年5~9月,在宿州、固镇田间小区试验和肥西县等大面积示范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拌砂盖种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比乳油剂型提高近2倍(或有效利用率提高近2倍);用微胶囊剂3000~4500g/hm2有效成分拌砂盖种,可以较好地控制全生育期花生蛴螬的危害,防治效果、保果率和增产效果分别在91.5%、75.0%和11.1%以上,有望使花生蛴螬防治方法实现重大变革,即由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变为高效、安全、简便、省力。  相似文献   

10.
渤海油田的老井经过常年开采,普遍具有地层压力匮乏、漏失大和出砂严重等特点。详细阐述了单层砾石充填防砂工艺的相关内容,包括工具结构和功能、工艺参数的确定、携砂液的选用和施工步骤等关键点。现场实际作业表明,实施单层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后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在渤海油田修井作业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渤海油田疏松砂岩稠油油田大修井数量逐年增加,大修过程中漏失修井液可能与地层流体配伍性较差,造成乳化堵塞、水锁等伤害,油井近井地带细粉砂等颗粒极易在油井再次投产时侵入砾石充填层,降低防砂有效期等。为此,进行了泡沫吞吐工艺在大修井中的应用研究。室内试验评价(配伍性评价、起泡力和稳定性评价)优选出作业用起泡剂类型QP-2,使用浓度0.1%。泡沫吞吐现场作业排出物粒径分析表明,泡沫吞吐主要处理近井地带的细粉砂,对地层破坏作用微弱。目标油井作业后,日产液量及日产液指数得到了大幅提高,泡沫吞吐工艺降低了近井地带的表皮系数,并结合砾石充填防砂方式,延长了大修井防砂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2.
由于海上平台作业空间和承重受限,高压及设备多、大、重所带来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低以及潮差对半潜式平台升沉等因素影响,在海上平台对低孔低渗油气藏进行储层压裂改造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惠州XX-2井是中海油的第一口压裂测试油井,通过该井压裂测试的成功实施,形成了压裂管柱补偿技术、压裂管柱重复试压技术、压裂测试施工配套技术和地面出砂处理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海上半潜式平台进行储层压裂改造测试作业提供了实践经验,对突破海上低孔低渗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覆砂条件下,保水剂具有更明显的抑制蒸发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外蒸发桶模拟实验,研究了在覆砂与不覆砂条件下,三种浓度保水剂对砂壤土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覆砂条件下,浓度为0.1%、0.2%、0.5%保水剂的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5.70%、20.20%、25.65%,说明加入保水剂后可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浓度越大抑制蒸发效果越明显;在覆砂条件下,未加保水剂的土壤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减少了87.08%,当分别加入保水剂浓度为0.1%、0.2%和0.5%时,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了90.47%、96.20%、96.32%,在覆砂条件下,保水剂浓度由0.2%增加到0.5%时,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增加不明显,得出保水剂浓度为0.2%时,在三种保水剂浓度之间最为经济合理,说明"覆砂+保水剂"模式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且累积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对数关系,该研究结果为西北旱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压砂西瓜枯萎病为靶标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Biolog-ECO微平板法和田间穴施方法,研究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的促生防病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穴施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植株具有促生长作用,对枯萎病防控效果和增产作用明显,其中防效达77%以上,增产率达15%以上;且能够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使西瓜根部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尖孢镰刀菌(病原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呈现先减少后缓慢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增高,微生物代谢活性较强,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施基质200 g/穴对压砂西瓜植株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防病效果差于单施生物有机肥100 g/穴,对压砂地土壤可起到疏松作用。总体来讲,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明显促进压砂西瓜植株生长,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脉冲加砂压裂过程中,支撑剂的有效铺置是形成高速油气渗流通道及获得高裂缝导流能力的基础条件。针对物理模拟实验受装置承压能力、泵注排量和材料成本限制等缺点,应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携砂液与中顶液交替注入时的流动状态,分析了不同黏度比、注入速度及脉冲间隔时间对支撑剂铺置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携砂液与中顶液黏度比,通道率与支撑剂有效铺置距离减小,支撑剂簇团分散效果变差,现场施工时黏度比不宜超过5;注入速度增大,支撑剂有效铺置距离和通道率增大,但支撑剂分散性变差,综合考虑通道率和砂团分散效果,折算现场合理施工排量为3.2~4.3m3/min;过短或过长的脉冲间隔时间均不利于有效渗流通道的形成,脉冲间隔时间为整个脉冲周期的0.5~0.6倍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搜集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运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研究生物质炭施用对我国农作物产量和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平均增产幅度为15.1%,其中旱作作物平均增产16.4%,水稻增产10.4%。试验土壤和生物质炭材料本身的理化特性与田间管理方式均会影响生物质炭施用下作物的增产幅度。土壤酸碱度和质地是影响增产幅度的重要因素:强酸性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作物增产幅度显著高于中性和碱性土壤;黏土和砂土中施用生物质炭作物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壤土。生物质炭生产过程中的炭化温度对作物产量有重要影响,当炭化温度高于550℃时,作物增产不显著。生物质炭施用显著降低了农田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量和稻田甲烷(CH4)排放量,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13.6%和15.2%。土壤酸碱度和质地显著影响N_2O减排幅度;生物质炭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的减排效果显著高于酸性土壤,而在强酸性土壤中N_2O减排效果不显著;不同质地土壤中N_2O的减排效果表现为壤土砂土黏土,壤土减排量达33.9%。氮肥施用量高于150 kg·hm-2时,N_2O减排效果显著。稻田土壤施用生物质炭N_2O减排效果优于旱地。土壤质地和酸碱度显著影响稻田CH4排放对生物质炭输入的响应,强酸性或砂性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CH4减排效果明显,其减排幅度分别为46.1%和25.9%。我国农田中施用生物质炭,有利于达到增产和固碳减排的效果。今后生物质炭的农田施用应优先选择施用到酸性、黏性或砂性等肥力较差的土壤中,优先选择旱作农田;生物质炭制备时应将炭化温度控制在550℃以下。  相似文献   

17.
海上油田储层胶结强度低,泥质细粉砂含量高,出砂迫使油井频繁作业,操作费用增加,甚至停产。针对海上出砂井及油层特点,应用适度排砂与防砂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先期排出近井地带储层细粉砂,解除污染。后期应用压裂充填防砂技术,改善储层物性,降低渗流阻力,延缓出砂风险。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海上某油田出砂井治理中,作业成功率100%,产能提高2~3倍,稳定生产超过600d ,累计产油约15×104 m3,显示出较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压砂西瓜施肥技术试验总结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原县种植的压砂西瓜的吸肥特性和土壤供肥能力,探讨在同等条件下不施肥与施不同肥料对海原县压砂西瓜的增产效果。试验证明,在海原县压砂西瓜主产区的中等肥力条件下,不论施哪一种肥料,压砂西瓜的生长都比不施肥的压砂西瓜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盐碱地不同砂滤料暗管排水对水稻生长和土壤盐分的影响,以水稻秋优88为试验材料,设细砂粒(F1)、细砂粒和细碎石1∶2(质量比)混合(F2)、细碎石(F3)3种暗管砂滤料,分析不同暗管砂滤料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偏生产力及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2处理有利于0~60.0 cm土壤排盐,改善水稻根系环境,对水稻生长及产量促进效果最为明显。F2处理下,水稻拔节期叶片SPAD值较F1、F3处理分别提高10.24%、8.67%,抽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高于F1、F3处理,稻谷产量较F1、F3处理分别提高21.82%、15.29%;在试验末期,F2处理0~60.0 cm各土层电导率均显著低于F1、F3处理,其中F2处理0~20.0、20.1~40.0、40.1~60.0 cm的土壤脱盐率分别为68.72%、58.82%、45.96%,脱盐率显著高于F1、F3处理。所以,在土壤重度盐碱化地区,选用细砂粒和细碎石1∶2(质量比)混合作为暗管排水砂滤料有利于降低土壤盐分,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0.
金属网布筛网是含砂油气田生产最常用的挡砂工具,含砂液流必然会对防砂筛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冲蚀破坏,严重影响油井或气井的正常生产.针对防砂筛管几何结构复杂、冲蚀模型选择难等问题,基于流场相似理论提出了一种柱状多孔结构简化几何筛网模型,并以油井生产运行工况数据为依据优选了适宜的筛网冲蚀预测模型.在模拟中把油水考虑成均相,油水混合物密度采用含水率的加权平均来计算,油水混合物黏度按照具有较高精度的Mcadams公式计算.模拟结果与筛网喷射冲蚀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ZHANG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较小(16.57%),而DNV模型与OKA模型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较大(26.4%和36.34%);DNV和OKA模型冲蚀区域比较集中,与试验结果不符,ZHANG模型下筛网的冲蚀相对发散,与室内试验比较相符.简化的几何筛网模型和优选的ZHANG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井下筛网的选型、生产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