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4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荚而不实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大豆荚而不实是阻碍黄淮平原生态类型区大豆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10多年研究,基本弄清了该症发生的机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其结果是:大豆荚而不实大致可分为矮缩、徒长和中间三种类型,这主要是一种因土壤缺硼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据相关分析,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大豆单株空秕荚率呈显著负相关(r=-0.4628*),籽粒含硼量与单株空秕荚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597**),无论何种质地的土壤,其有效硼含量与籽粒含硼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95**)。发生荚而不实的环境因素有土壤缺硼、迎茬栽培、施肥不当、气候条件和品种原因等。其主要防治措施为增施硼肥、合理轮作倒茬、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优化施肥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迎茬夏大豆荚而不实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黄淮平原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下,夏大豆迎茬1~4年,单株空荚发生率增加8.8~35.3个百分点;大豆减产12.1%~44.9%;迎茬年限与单株空荚发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95※※;单株空荚发生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945**。夏大豆迎茬每增加1年,单株空荚发生率约增加8.8%;单株空荚率每增加1%,大豆约减产43.6kg/hm2。迎茬造成大豆荚而不实和减产的生理生态效应为:株高降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及粒重减少,百粒重降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不良变化,根腐病、霜霉病及灰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生程度加重;土壤速效性磷、钾、硼等大量、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明显亏缺;根系生长受阻,根系活力下降。预防迎茬大豆荚而不实的措施有:合理轮作倒茬;选用耐迎茬商豆1099等优良大豆品种;氮磷钾硼肥平衡施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3.
在豫东平原夏大豆产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和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夏大豆增产216.0~486.0kg/hm2,平均增产幅度为15.6%;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784-1和ABT生根粉5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其中又以三十烷醇的增产幅度最大达21.1%.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的生理生态效应有:减轻单株空荚发生率;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增强大豆根部酶的活性,提高固氮量;促进大豆光合作用;减轻迎茬的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夏大豆应用调节剂的适宜品种及其使用浓度分别为三十烷醇0.5mg/kg、784~1200mg/kg和ABT生根粉5号5mg/kg;于播前拌种或在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洒,均是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豫东平原砂壤土生态类型区麦田,初步探讨了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及病虫灵等5种杀菌剂,强筋小麦千粒重提高0.8~1.9g,产量增加147.6~471.3kg/hm2,平均增产5.4%。于小麦抽穗后喷洒1次杀菌剂效果较好,增加喷洒次数以后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同生育期应用杀菌剂,基本上不影响强筋小麦的品质,其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杀菌剂种类及喷洒次数。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基本不影响其品质指标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其中又以三唑酮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一般增产8%以上,千粒重提高2g左右,生产中可以考虑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大麦高产开发过程中,对大麦与短季棉两熟栽培进行了试验和示范,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备的良好效果,颇受棉农欢迎。我们经过系统地观察和调查,认为大麦与短季棉两熟栽培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豆荚而不实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近十年来,我县多次发生大豆大面积“荚而不实”症,轻则减产一成,重则甚至绝收。1977年,宋集乡1000多亩大豆因此亩产仅20公斤;1982年,全县因此而减产250多万公斤,已成为发展大豆生产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豫东平原夏玉米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根据1986~1989年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资料,论述了提高夏玉米制种产量及种子质量的10项技术措施,为平原区夏玉米制种提供了技术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豫玉1号(原名商单3号)是河南省商丘地区农科所1982年育成的玉米单交种,1986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玉1号夏播生育期89天左右,株高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条件下夏大豆荚而不实发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模拟旱境条件下,大豆各生育时期空秕荚率都有所增加,产量显著降低,其中以结荚至鼓粒期最为严重。干旱胁迫可使植株水势下降,光合作用减弱、有益酶类活性降低,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受阻,严重抑制植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青贮玉米制种产量,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玉米品种豫青贮23施肥量、播期、密度、多效唑用量、人工辅助授粉次数与制种产量的关系,建立高产制种技术措施数学模型。结果表明,5个制种技术措施对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密度人工辅助授粉次数施肥量多效唑用量播期。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经模型分析,制种产量达6 500 kg/hm~2以上的优化方案为:施N 256.3~284.9 kg/hm~2、P_2O_5 139.8~155.4 kg/hm~2、K_2O 174.8~194.3 kg/hm~2,播期4月12—13日,密度9.29万~9.65万株/hm~2,多效唑627.0~729.0 g/hm~2,人工辅助授粉2.3~2.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