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土地是城市国有资产中最具活力、最具增值潜力的有形资产。提高城市土地供应配置绩效,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以乌鲁木齐市为例,从土地的结构配置效应、土地经济效应及土地公平配置效应方面,选取17个评价指标构建乌鲁木齐市土地供应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乌鲁木齐市2006~2010年土地供应配置绩效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判断其土地供应的合理性,有效性,对城市土地供应做出综合绩效评价。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为乌鲁木齐土地供应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阜康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但是阜康市周边的土地大多为农民集体所有,城市发展在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原有建设用地外,必须征收部分农民集体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从农民自身社会地位、社会环境、土地市场的经济环境、现行的制度法律法规环境等方面,剖析征地冲突产生的原因,从社会、经济、制度、行政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旨在解决阜康市的征地冲突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使增减挂钩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达到城乡公平发展的目标,应用城市土地供需模型和帕累托最优模型推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合理性,分析增减挂钩模式促进城乡公平发展的困境。结果表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通过规范的土地市场交易实现,规范、高效的土地市场有助于从经济上督促城市开发者主动集约用地,从收入上引导农村经营者主动节约用地;同时,良好运作的土地市场也极大地改善着政府的公众形象,城市投资向农村分流成为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部3月10下发《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明确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商品房用地出让、打击囤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全方位加强土地市场监管:同时通过土地竞买人资格审查、严格规范土地出让底价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门槛。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82-184
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测度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从《山东统计年鉴(2015)》等数据中选取了与城市土地利用潜力高度相关的10项指标构建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SPSS19.0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密切相关,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高度相符。  相似文献   

6.
随着阜康市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建设和工业化推进不可避免地征收农村土地。阜康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居民点用地粗放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保护面临着形势严峻的挑战。农村居民点整理将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对加快阜康市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和现代乡村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原则和思路的研究,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提出了适合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关于推进阜康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策建议,为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以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协调好经济增长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阜康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阜康市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分形模型,计算了阜康市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阜康市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面积-周长双对数关系显著,即阜康市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形结构客观存在;各土地利用类型图斑的分维数存在差异,分维数最大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1.4096,最小的是耕地,为1.0986;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性指数中,耕地的稳定性指数最高,为0.4014,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稳定性指数最低,为0.0904;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分维数为1.2403,偏离随机运动值较大,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总的趋势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着重围绕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对阜康市中沟村农用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提高阜康市农用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也是人们对土地研究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以无锡市为研究对象,以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江苏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分析了无锡市2005~2014年10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及结构变化,并运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1)研究期间内无锡市土地利用结构有所变化,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点及工矿、林地面积增加,牧草地、未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和园地面积减少。(2)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对居住地、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的需求。无锡市在协调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发展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相似文献   

10.
土地闲置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华  孙鹏举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4):345-347,369
2010年3月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出,2010年3—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8月19日国土资源部通报了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情况,整治过程中,发现违法用地面积近1.26万hm2,其中,闲置土地占90%以上,已成当前最大问题。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房地产用地中土地闲置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危害,并对如何预防土地闲置、盘活已闲置土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需要大量的城市用地,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会给城市土地供应带来很大的压力,仅靠新增用地发展城市建设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只有转变城市土地粗放开发管理模式,逐步向信息化利用的方向转化,才能实现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粗放经营,在用地规模上表现为总量失控,扩展过快;在用地结构上,表现为各类用地布局不合理、产值低;在城市用地的建筑容纳能力上,表现出较低的水平。城镇土地信息利用与优化配置主要通过土地资源的数量、空间、用途和时间四要素,实现每一种要素的合理化,即土地数量结构的合理性、土地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土地的相对稳定性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有土地征收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阜康市失地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令人担忧。解决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讲,事关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切身利益。从宏观层面来讲,它关乎我国未来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车鑫  李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82-9485
根据2008年扶余县完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对扶余县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分布进行统计,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发现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地域差异明显、土地产出水平相对较低、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比重偏低、林地比重较高、建制镇面积增加较多等特点,继而针对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扶余县未来土地发展趋势及合理利用土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土地征收制度实施绩效进行分析,遵循指标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相对性和科学性原则,运用目标法,从经济效应、社会公平和用地结构三方面筛选22个评价指标构建土地征收制度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选取土地征收制度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土地征收制度实施绩效进行评价,找出影响土地征收制度的障碍因素,为土地征收制度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城市土地供应政策对土地利用效果的作用机制,提升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运用R型因 子法、加权线性和法,从城市土地供应配置的合理性、城市土地供应执行力和城市土地供应效益三方面构建城市土 地供应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城市土地供应政策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 土地配置基本合理,土地供应的执行力成效显著,土地供应经济效益较好,土地供应社会效益亟需进一步改善.研 究认为提升城市土地供应绩效水平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供地结构合理化;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控制土地 自然供给;以“两规”为导向,尽快制定和完善城市土地供应计划体系;引入3S技术,实现城市土地供应管理科学 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政府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直接开发或进行前期开发后储备,并以公开招标、拍卖方式按需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  相似文献   

17.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城市、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点占地比重虽大,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存在的问题主要:建设用地规模外延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城中村、空心村”改造成效不显著,农村居民点用地稳中有升;城市建设用地重外延扩大,轻内部挖潜;工业园区数量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政府行为不规范,未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充分发挥土地市场的效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河北省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地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一、征占用林地预测分析(一)2008—2010年征占用林地情况分析宜阳县2008—2010年征占用林地4宗,分别为国家西气东输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矿山开发项目、洛卢高速公路项目,共征占用林地78.48 hm2,年均占用林地面积26.16 hm2。(二)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对林地的需求分析1.城镇建设用地。根据《宜阳县土地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320 hm2,比2009年增加1087 hm2。根据宜阳县历年建设用地审批数据统计,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中林地的比例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值法分析了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及其变化,采用相关系数指标、增量分析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度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与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较低,在1998~2007年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逐步提高,经历了由粗放到一般集约的4个阶段;城市土地集约度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与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0.969、0.884、0.949、0.960;增量分析表明: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工业用地减少833.28 hm2,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984.56、354.48、98.29、421.23 hm2;通过构建集约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土地会变得越来越稀缺,要保证城市的发展就需要城市土地的稳定供应,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推进闲置用地的处置工作,合理利用土地。从乌鲁木齐市的实际情况着手,提出了一些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从闲置用地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入手,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力求为闲置土地的处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路,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保障土地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