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竹木混交林改为毛竹纯林经营后的林分生长动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别在1974年和1984年实施清除混交乔、灌木,把原竹木混交林改为毛竹纯林经营的两片毛竹林分内,于1985年各设立固定标准地20块,自1985年至1995年对改造后处于自然肥力条件下的林分不同生长阶段的毛竹纯林的生长指标,进行为期11a的观测,结果表明:在竹木混交林改成毛竹纯林后的较长经营期中,各生长因子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新 竹个体数量增长和粗度下降期(1-4a),主要特征是林  相似文献   

2.
竹木混交林的科学经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针对福建长期以来盲目推广毛竹纯林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特别是加速了天然阔叶林的毁灭,严重阻碍了天保工程的实施,毛竹病虫害,雪压,冰挂危害日趋严重。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分析毛竹纯林和竹木混交林的生境差异和经营特点,经营条件,提出怎样根据竹木混交林的类型,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经营方案,实行生态培育和生态系统管理,确保竹木混交林丰产稳产,生态平衡趋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目前毛竹主产区盲目扩大毛竹纯林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探讨了竹木混交林的经营方式,为林农科学合理经营现有竹木混交林,实现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不同毛竹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位于浙江省富阳尖山的集约经营毛竹纯林(含垦复)、天然起源的毛竹木荷混交林,在2004年春季采集不同林分下0~10,20~30,40~50 cm^3个层次的土壤容重圈样品,测定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水分常数).结果表明,3类林分土壤总孔隙度是42.98V%~66.45V%,其中非毛管孔隙占总孔隙1/6~1/2,通透性良好.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之比值为未垦复毛竹纯林(3.07)>垦复毛竹纯林(2.20)>毛竹木荷混交林(1.66),因而,毛竹木荷混交林土壤通气状况好于垦复毛竹纯林,未垦复毛竹纯林通气状况相对较差.若以0~50 cm层次着眼:毛竹纯林田间持水量8.43~30.02 mm,毛竹木荷混交林为3.76~48.94 mm;毛竹纯林最佳含水率下限为12.45~88.01 mm,毛竹木荷混交林为46.05~115.20 mm.毛竹木荷混交林的水源涵养潜力和改良土壤结构作用优于毛竹纯林,垦复之后的毛竹林土壤通透性显著提高,但蓄水量又小于相似立地条件下的毛竹纯林或竹木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毛竹阔叶树、毛竹马尾松混交经营模式经营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竹木混交经营模式能够提高竹林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林地土壤结构与水分性状,从而维持了竹林良好的土壤肥力水平,有利于毛竹个体生长发育,提高经营效果。与毛竹纯林模式相比,混交经营模式中毛竹的平均胸径、杆材生物量均高于毛竹纯林,且杆材质量优于毛竹纯林。建议今后大力提倡竹木混交经营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经营模式毛竹混交林土壤肥力性状及其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混交能改善土壤表层孔隙和通气状况,竹阔混交林土壤较毛竹纯林疏松,竹阔混交林比毛竹纯林有较大的持水能力;竹阔混交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防止地力衰退;毛竹混交林地上部分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总持水量以半天然竹杉混交林为最大,达5.3321t·hm^-2。  相似文献   

7.
重建竹木混交林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调查分析了建瓯市靛墩村经营毛竹纯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建竹木混交林的一些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同人工经营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人工经营毛竹林:集约经营毛竹纯林,杉-竹混交林和粗放经营毛竹纯林,对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探讨人工经营对毛竹林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在3种类型林地中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土壤容重表现为集约经营竹林>杉-竹混交林>粗放经营竹林,孔隙度及毛管孔隙度及土壤持水能力表现为粗放经营纯林>杉-竹混交林>集约经营竹林:说明粗放经营的毛竹纯林及混交林土壤具有较好的水文生态功能.粗放经营的毛竹纯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混交林和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土壤全氮含量最低,水解氮、速效磷等养分则为混交林最高,说明集约经营竹林由于产出的增加,导致土壤肥力耗损,应加强平衡施肥等生态经营技术在毛竹林经营实践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毛竹红锥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分别营造毛竹红椎混交林及毛竹和红锥纯林,各林分管理措施基本一致,12年后对比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毛竹红椎混交林可形成复层的林分结构,林分空间利用率高,混交林各组成树种的生长状况均优于纯林,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达到68.91 m^3/hm^2,分别较毛竹和红锥纯林提高13.94%和43.50%;混交林的林分土壤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和持水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均优于毛竹和红锥纯林。毛竹红锥混交经营模式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毛竹丰产林生态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毛竹林生态培育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毛竹自然生产力 ,实施分区、分类指导经营 ,在毛竹最适宜区的最适宜带发展高产高效毛竹丰产林。在竹林培育和利用的循环过程中 ,采取生态系统管理 ,恢复竹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 ,以调整竹林结构为主 ,尽量降低土壤垦复强度 ,防止水土流失。应用生态营林技术 (如竹蔸施肥、EM生物肥、生物增肥改土 ) ,分别不同低产林类型 ,分类改造 ,特别是科学经营好现有竹木混交林 ,遏制毛竹纯林的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多竹种混交、竹桉混交和竹橡胶混交对林木生长及林分土壤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竹种混交以及竹树混交其林木生长状况及土壤条件均优于纯林;竹子纯林、多竹种混交林、竹树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的林分其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排序为:多竹种混交林 > 竹子纯林 > 竹树混交林 > 乔木纯林。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林和橡胶林中适当套种竹子可以改善桉树林和橡胶林的生长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林地生产力、维持土壤肥力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桉树和橡胶树纯林的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毛竹林经营重视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许多毛竹林地力衰退,毛竹生长不良。文章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对毛竹林生长及林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毛竹低产林进行适当疏伐、调整林分结构,再加上林地除草、垦复、施肥等抚育措施,可以大大改善毛竹林的生长条件,促进毛竹林生长,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同时也明显改善林地的土壤条件,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相对于将毛竹低产林转变为毛竹纯林而言,转变为保留一定数量杉木的混交林,林分生长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低产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内物种是丰富的,但较大部分物种是脆弱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显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粗放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竹阔混交林向毛竹纯林转型时,林下木本植物部分丧失,而草本植物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毛竹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的毛竹生长效果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混交林对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控制病虫害以及维护毛竹林分长期的生产力具有效果。竹杉林、竹阔林的林分密度较毛竹纯林明显增大,分别增长48.9%、54.3%,毛竹+杉木的混交方式对促进毛竹生长效果为最好,其林分立竹量、平均胸径、新竹产量最大,而毛竹+阔叶树的林分由于乔木所占比重稍大,影响了毛竹行鞭发笋和胸径生长,但其毛竹生物量最高,比毛竹纯林增加了20%。竹阔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竹杉林、毛竹纯林,全N含量也相应增大,但磷素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类型毛竹天然混交林内设置58块标准地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8竹1杉1阔、7竹3杉+阔、6竹3杉1阔+松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合理,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退笋产量、新竹质量、新竹、退笋经济收入均不同程度大于纯竹林,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长指标大于纯竹林;8竹1松1杉+阔和7竹2松1杉+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次之,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新竹、退笋经济收入略大于纯竹林,但每株母竹出笋、新成竹数和退笋产量则低于纯竹林;6竹3松1杉+阔、5竹4松1杉+阔、4竹4松1杉1阔、3竹5松2阔+杉混交林,由于林分结构组成较差,其出笋、成竹各项生长指标以及每公顷新竹、退笋经济收入均不同程度低于纯竹林。  相似文献   

16.
在闽南沿海贫瘠丘陵山地开展不同类型林分造林试验,研究其持水性和改土能力。结果表明: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具有较强的持水性能,能较大地提高土壤肥力;而湿地松和马尾松纯林保水效果差,土壤肥力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竹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研究、野外调查和专家研讨和咨询等研究方法,从中国竹林经营现状和世界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简称森林认证)发展趋势入手,对中国开展竹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快速生长和更新特性使竹林具有一定的可持续经营性,同时,中国现有的竹林经营技术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可持续经营的要求。但是,中国有较大面积的人工经营天然次生竹林,长期高强度集约经营对整个竹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完整性也造成了很大影响,由此引发了很多集约经营的生产性竹林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病虫害频发等生态问题,威胁着竹林可持续经营。根据我们的研究,按照目前森林认证发展趋势,竹林可持续经营认证作为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激励手段之一,是值得研究和尝试的。在中国开展绩效性的竹林可持续经营认证,不但有利于中国竹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克服绿色贸易壁垒,保持竞争优势,也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中国竹林的可持续经营实践。总体上竹林认证是必要的。但在可行性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鉴于竹林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竹林经营的技术特点、竹林产品为非木质林产品的特殊性以及我国较为普遍的分户经营特点,可开展小范围试点研究,解决如何开展中小农户的联合认证问题和认证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确保中小农户的利益和竹产品的公平贸易,为进一步的推广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在研究和推进竹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中国现有竹林经营的行业标准和经营实践相衔接和适应。除了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森林认证的理论、技术和经验,还必须充分与竹产业的生产、教学和研究人员进行磋商,充分利用现有竹业经营和开发的经验和技术。以期通过可持续经营认证,保护中国竹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中国竹林可持续经营实践的发展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不同类型毛竹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的土壤容重大小为对照地竹杉林竹阔林毛竹纯林;土壤总孔隙度大小为毛竹纯林竹阔林竹杉林对照地;各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大小为毛竹纯林竹阔林竹杉林对照;最小持水量大小为毛竹纯林竹杉林竹阔林对照;三项持水量依次是对照值的1.04~1.19倍、1.06~1.14倍、1.09~1.14倍。毛竹林分在0~60 cm土壤层的质地较为疏松,孔隙增多,透气性好,有利于水分的运输与贮存,适宜毛竹鞭根生长,因此,科学合理地经营毛竹林分,避免过度人为干扰可有效改善林分的水分物理状况,促进竹林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