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效和合理利用废旧木材是节约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缓和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对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刻不容缓。本文以国内废旧木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行业数据资料,应用SWOT-AHP分析方法,从废旧木材行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14个指标,对我国废旧木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废旧木材回收行业发展应采用SO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废旧手机所蕴含的经济价值,简述了当前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的一些方法、工艺技术。重点探讨了废旧手机中金属的回收利用技术,并对未来我国废旧手机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些合理性意见,从而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论述逆向物流的相关概念和原木逆向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原木逆向物流产生的环境因素和价值因素,并从完善原木逆向物流的理论框架体系,加强原木逆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原木逆向物流信息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推进原木供应链合作及实现系统的优化等方面探讨原木逆向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东省1995~2011年家电的社会保有量和家庭户数,测算出了1996~2011年家电的销售量。结合家电的寿命分布,采用市场供给A模型对广东省2012~2020年废旧家电的总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广东省2012~2014年废旧家电的总量快速增长,2014年将达到一个峰值,年度废旧量280673.9t,之后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5.
逆向物流是物品沿着供应链由下游节点至上游节点流动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作为物流的逆过程,逆向物流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逆向物流领域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逆向物流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逆向物流的认识,并指导相应的实施管理实践,促进逆向物流的发展和完善,对环保作出一定的贡献。首先从概念入手,探讨逆向物流与物流以及销售的关系;然后从驱动因素以及电子商务的影响方面介绍逆向物流的发展;最后对逆向物流的实施和管理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以及住所搬迁频繁,废弃木家具逐渐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负担,废弃木家具回收是家具制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节约成本和促进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与企业实力相匹配的废弃木家具回收模式,正成为家具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方法】结合废弃木家具回收逆向物流链的特点,分别构建了家具制造企业主导、家具零售企业主导、第三方回收企业主导和战略联盟式的四种回收模式,并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分析。以家具制造企业回收综合效益最高为总体目标,从财务、管理、技术和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废弃木家具回收处理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Fuzzy-AHP)进行了案例求解。【结果】一级指标因素的权重由大到小分别是财务因素(0.146 8)、管理因素(0.120 9)、技术因素(0.192 8)、服务因素(0.269 5)。模糊向量计算的结果是第三方回收企业主导模式和战略联盟式模式为企业带来高效益的可能性比较大,分别是63.87%和69.07%。【结论】家具制造企业在选择回收模式时,优先考虑的是财务因素,其次是服务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在构建企业回收模式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模式并无绝对的好坏,这为家具制造企业回收处理废弃木家具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家具制造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低碳化绿色化环保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回收模式的研究也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条废旧轮胎无人问津,回收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被称为“黑色污染”的废旧轮胎的回收和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强调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针对目前废旧人造板家具极少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等问题,通过对循环经济模式下废旧人造板家具生态利用进行资料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废旧人造板家具回收现状及问题,并以重构理论为基础,从时间重构(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重构(家具回收市场)、资源重构(家具资源分类和创新再开发)三个层面,对废旧人造板家具生态利用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重构策略。结果表明:可以在延长人造板家具产品生命周期、细化家具回收市场、创新材料再利用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生态改善和领域拓展。本文通过循环经济、生态设计和重构理论综合研究对中国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同时对全球家具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概述我国电子商务中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逆向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中逆向物流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逆向物流管理由于其所创造的各种效益而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如何提高逆向物流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从逆向物流的类型出发,结合逆向物流所创造的竞争效益、成本效益、质量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了目前在逆向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层次认识误区,并结合“谁受益,谁参与”的原则给出不同主体发展逆向物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再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家电制造企业进行再制造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企业内再制造回收中心选址方案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企业的选址方案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综合考虑废旧节能灯回收过程中的转运费用、固定建设费用、废弃处置费用以及向用户支付的费用等经济影响因素,采取构建整数非线性规划(INLP)的数学模型,并使用计算机利用交互式的线性和通用优化求解器lingo1 1.0软件进行算例分析以确定中转中心和再利用站的位置和数量以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和"产学研"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整合交叉重复课程,明确研究方向,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单位与企业二者的积极性、需求不同,满足不了教学要求等。结合物流工程专业特点,提出互惠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物流工程类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从业人员缺口大,迫切需要培养应用型的物流人才。对比发达国家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阐述我国存在的问题及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为例,提出了以工科特色为基础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完善配套教材,培养师资队伍,增加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从而使培养出的物流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我国物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蕾  王立海 《森林工程》2004,20(6):31-33
针对我国物流园区盲目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混乱的现状 ,提出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提出合理选择物流园区经营模式的基本思路 ,阐明了物流园区经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节能减排、低碳高效的运输方式,也是我国目前大力倡导推行的运输方式之一,甩挂运输不仅是发展低碳物流的手段,也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行之举.在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推动下,甩挂运输必将成为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甩挂运输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并针对甩挂运输的车队运营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将其分为4大类.结合图像对每一类运营组织模式的特点进行研究,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该类模式的适用情况.通过系统的比较和分析这4种不同的车队组织运营模式,从理论上为物流运输企业开展甩挂运输的车队运营组织模式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娜  张宛儿 《森林工程》2012,(5):118-120
目前民办高校物流人才供需矛盾导致毕业生在物流及相关行业就业率较低。办学特色模糊、专业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以及实践环节薄弱是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角度提出有利于学生就业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董长青  吴蒙  贾彦敏 《绿色科技》2013,(12):201-203
对欧、美、日、韩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建立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方式的可行思路:依靠纳入汽车生产准入、由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企业审查和产品抽查、利用现代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等方法和手段,从生产源头实现对汽车产品有害物质的控制,不断提高产品可回收利用水平,促进绿色汽车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SOA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SOA架构的物流信息服务进行研究,完成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以货物的出库服务为例,分析了出库流程步骤,并按照流程思路设计了Web服务。在物流管理系统中,以货物为主线,以货物作业单号为唯一标识,跟踪货物流转,实现退货入库操作。提出面向服务架构(SOA)构建空间物流系统合理有效的方案,为今后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的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澜  吴金卓 《森林工程》2014,(3):168-171
介绍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内外部各类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一套完善的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应用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的结构形式及训练原理,调查数据为样本,对该网络进行充分训练与检验,从而得到可对物流金融风险做出准确评价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