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秀珍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制、灭菌等条件下的理化性状对其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装袋后放置时间超过4 h,会导致理化性状劣变,对菌丝营养和子实体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培养料袋经1~5次常压灭菌处理后,其容重和电导率(EC值)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升高,通气孔隙度、含水量和pH值则下降。上述5个处理组菌丝满袋时间分别为42,49,56,63和70 d,生物转化率分别为52.26%,45.85%,45.19%,40.10%和40.91%,说明灭菌次数与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呈现负相关性。研究表明,培养料装袋后4 h内采用常压灭菌,100 ℃下保持10 h,可保持良好的理化性状,有利于秀珍菇栽培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一、培养料准备1.培养料要求配方1:棉籽壳50%、阔叶木屑30%、麸皮10%、玉米粉6%、生石灰3%、石膏粉1%,pH值调至8~9,料水比为1∶1.30~1.35。配方2:阔叶木屑40%、棉籽壳30%、阿魏草(杆)10%、麸皮10%、玉米粉6%、生石灰3%、石膏粉1%,pH值调至8~9,料水比为1∶1.30~1.35。2.培养料配制将棉籽壳、阔叶木屑、麸皮、玉米、石膏粉按比例称取置于拌料场,干拌混匀。将石灰水泼洒到培养料上,用搅拌机拌和3次,含水量控制在63%左右,然后堆成堆,并盖膜闷2小时后,即可装袋。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栽培种生产要求食用菌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拌料、灭菌、接种等几个工艺步骤。1、拌料。所有的原辅材料和化学投入品准备齐全之后,可以进行拌料。拌料的场地必须是干净的水泥地面,四周有排水设施,不能有积水。拌料完毕后,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菌种瓶或菌种袋,不论装瓶还是装袋,要求装料松紧适度,以适宜食用菌菌丝生长为宜。2、灭菌。搅拌好的培养料,需要灭菌消毒,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虫卵和害虫等。杀菌的  相似文献   

4.
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温室熟料栽培技术,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强 《农家致富》2015,(1):29-30
一、培养基配方木屑78%、糠20%、石膏粉1%、蔗糖1%、适量的水,料水比1∶1.2。拌料应在干净的水泥地或木板地上进行,以含水量50%~55%,p H值5.5~6为宜。为防止杂菌污染,夏季配制培养料时加1%多菌灵效果好。二、装袋灭菌使用密封性好的袋子,先将其底制成方形,用装料机装袋。一般袋的规格为:33~35厘米长、17~30厘米宽。人工装料时,一边  相似文献   

6.
1.菌袋基质欠佳表现在接种后,杂菌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料袋灭菌不彻底,潜存杂菌;料袋质次,多针孔,以致污染严重成品率不高;有的因培养料配制时水份过高,也会引起杂菌污染;还有的因拌料装袋时间拖长,袋内微生物发作,使基料酸败,PH值上升,菌种无法吃料定植。2.栽培季节失误银耳室  相似文献   

7.
一、培养料的配制要求.栽培香菇的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配制培养料时先把木屑、麦麸等主要原辅料,分别用2~3目的筛子过筛,后将麸皮或米糠、石膏等加入,同时将尿素、蔗糖、过磷酸钙等溶于水后,加入培养料,混匀.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见水而不滴为宜.培养料拌匀后,堆放片刻,待原料吸水稍软后再装袋.原料要在4~6小时内装完,并随即上锅灭菌,防止发酵变酸.  相似文献   

8.
林文 《北京农业》2003,(2):13-13
由于春季环境温度低,菌丝生长慢,而菇农又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石灰拌料时增加石灰用量,由3%提高到5%.使拌好的pH值在8~9之间,即可抑制杂菌生长,又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 2.直接装袋生料拌好后不经发酵直接装袋.这样能使袋内培养料产生较多热量,从而加快发菌速度.  相似文献   

9.
由于春季环境温度低,菌丝生长慢,而菇农又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石灰拌料时增加石灰用量,由3%提高到5%.使拌好的pH值在8~9之间,即可抑制杂菌生长,又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 2.直接装袋生料拌好后不经发酵直接装袋.这样能使袋内培养料产生较多热量,从而加快发菌速度.  相似文献   

10.
<正>1.培养料配比。粉碎玉米芯100千克、湿豆腐渣80千克、白灰6千克。2.拌料装袋。首先将湿豆腐渣、白灰加水稀释后倒入玉米芯里拌匀,调至培养料含水量达65%。选用50×25×0.05厘米的聚乙烯低压塑料筒装料,边装边压实(每袋装干料约1.25千克),两头用绳扎紧。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阐述了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管理、出耳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微孔发菌 培养料的选择、配科、拌料、发菌等同常规。不同点是在装袋前用缝纫机在菌筒上打3行针孔,作为菌丝生长期间供应空气的微孔通道。也可在常规装袋后,待菌丝萌发时,用针在菌种层内扎孔。  相似文献   

13.
液体菌种在白灵菇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棉籽壳、玉米心等培养料发酵后,装袋灭菌,接入液体菌种生产白灵菇。白灵菇品种为天山2号。菌袋在22~25℃下培养,经过40 d左右培养菌丝长满袋,给予冷热或光线刺激诱导出菇。出菇温度在12~16℃,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生物学转化率达60%~80%。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新式袋栽程序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牧、采收后管理等.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1.培养料配方:以玉米心或稻草为栽培主料,另加辅料麦麸20%、玉米面粉5%、石灰2%、石膏1%、蔗糖1%,料内含水量65%。2.装袋灭菌:采用17厘米×45厘米×0.04厘米的耐压聚乙烯塑料袋,将拌匀的料装入袋中,松紧适宜,两头线绳扎紧。然后上砖砌式常压无菌灶灭菌,当温度达100℃时,维持恒温8~10小时,之后熄火,自然冷却,然后取出置于接科室内。3.接种培养:将灭过菌的料袋,搬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金针菇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时间与方法、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与分化期管理、子实体生长期管理、采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金针菇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香菇栽培技术,以为香菇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汉光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32-132,137
介绍了黄背木耳袋料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选种与季节安排、栽培材料与配方、培养料配制、培养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菌管理、采收与干制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塑料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树 《农技服务》2008,25(10):46-47
从季节选择、培养料制作、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金针菇的塑料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1培养料变酸变臭培养料装袋接种后,料内散发出一股酸臭味,影响菌丝生长。1.1原因。培养料不够新鲜干净,有大量杂菌,特别是经过夏天雨季的陈料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料内的各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