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春苗 《北方园艺》2017,(10):122-126
以壳聚糖、PVPP、皂土、凹凸棒土、明胶为澄清剂,采用单一澄清和复配澄清的方法,研究了南国梨酒的最佳澄清条件,以期获得最佳的南果梨酒澄清方法。结果表明:壳聚糖与PVPP的复配比例为2.5∶1,水浴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60min,此条件下得到的南果梨酒的澄清度为90.5%,感官评分为94分,并且复配澄清剂对南果梨酒的理化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在对红枣汁制备和澄清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菊花红枣酒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红枣汁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取汁时烫漂5min,红枣果肉与水的质量比为1:8,澄清时壳聚糖用量为0.5g/L,温度50℃,时间30min。菊花红枣酒最佳配方为:酒精度12%,枣汁24%,菊花汁6%,糖度8%,柠檬酸0.2%。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试验,使用复合澄清剂、酪蛋白、PVPP、明胶和蛋清粉对银杏葡萄酒进行澄清处理,再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5种澄清剂对银杏葡萄酒均有较好的澄清效果,其中,蛋清粉0.06g/L以上,明胶0.09g/L以上时更佳,澄清后酒样透光度达80%以上。稳定性结果表明,各个澄清剂的每个处理稳定性良好。综合比较,对银杏葡萄酒澄清效果最佳的为蛋清粉,加入量0.09g/L。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山楂酒透明度低、易浑浊沉淀的质量问题,连续三年对山楂酒进行了下胶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对山楂酒采取0.015—0.02%的明胶下胶量效果最佳,酒液清亮透明,稳定性好,透光率高达90%以上。下胶时添加单宁对山楂酒的澄清无效果。此外,下胶澄清后酒液色泽略有减褪,这与花青素沉淀有关。国内市售的山楂酒经常出现透明度低、浑浊沉淀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山楂酒的销售和生产。中小型果酒厂对山楂酒的澄清多采用自然澄清法和单宁—明胶法,前者需时太长而效果差,后者常因用量不一而影响澄清效果。为解决山楂酒透明度低、易浑浊沉淀的质量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山楂酒下胶澄清技术的试验研究,从小试、中试到生产上推广应用,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黑木耳深加工的新路,研究了黑木耳补血饮品的生产工艺。应用了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该饮品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补血饮品的最佳配方为黑木耳汁20%、红枣汁50%、桂圆汁10%、赤砂糖5%、结冷胶0.02%、卡拉胶O.08%、黄原胶O.02‰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红枣多糖在红枣清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果浆酶以及不同澄清剂对枣汁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酶解可提高红枣多糖含量,经澄清、超滤、吸附后红枣多糖含量明显降低。因此对酶解工艺和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出果浆酶PECTINEX SMASH XXL能提高多糖含量和出汁率,采用复合澄清剂能提高枣汁稳定性,但不能提高枣汁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以鲜食品种的枣为原料,加工制成鲜冬汁,破碎打浆后的原料要经高温瞬时杀菌、保温酶解、压滤、脱胶、冻融澄清、粗滤、硅藻土过滤、加热和气压精滤等过程,即可以生产出澄清枣汁。产品保有鲜本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不浑浊,不分层,无沉淀。试验确定了加工鲜枣澄清汁的工艺流程和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8.
李冬 《山西果树》2004,(2):55-55
①选料、破碎。选果、洗净、去核 ,切成小块 ,然后加水煮 ( 60℃~70℃ ) 1 5~ 3 0min(分钟 ) ,并加少许维生素C、柠檬酸和食盐 ,以利护色。②压汁、过滤。将处理过的杏肉立即压榨 ,第 1次压榨后的渣子可加少量水浸泡几小时后再压 ,并用过滤网滤掉悬浮物和杂质。③澄清。将杏汁置密闭容器中自然澄清 ;也可加入 1 %单宁和明胶 ,可加快澄清速度。④均质、脱氧。用均质机均质 ,加入少量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除去汁中的氧。⑤调整糖、酸量。用浓糖液和 0 .1 %柠檬酸液调整杏汁糖酸比为 1 3~ 1 5∶1。⑥装灌、杀菌。将杏汁加热至 80℃~ 90℃ ,趁…  相似文献   

9.
香菇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仁德  赖健 《食用菌》2004,26(1):45-46
香菇汁饮料生产工艺作研究结果表明,以香菇子实体为原料,经100℃烫漂1分钟后破碎、榨汁,再用复合果胶酶澄清处理,最后经调配、精滤、灌装和灭菌等过程可制成风味独特的香菇汁饮料。添加少量的食盐有利于保持和改善香菇汁饮料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黄峰华 《北方园艺》2012,(10):38-39
以黑龙江省地产小苹果K9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不同浓度添加量、澄清时间、澄清温度对小苹果汁透光率和色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澄清工艺的最优组合为A3B2C2,即添加量0.4g/L,澄清温度50℃,澄清时间180min,透光率最高可达95.47%。  相似文献   

11.
李冬 《河北果树》2003,(4):44-45
1 选料和破碎 选口味好、酸度稍高、汁多、无伤病的成熟杏果 ,洗净去核 ,切成小块 ,加水煮 15~ 30min ,温度控制在 6 0~ 70℃ ,使果肉充分软化 ,同时可加少许维生素C、柠檬酸和食盐 ,以利于护色。2 压榨与粗虑 经破碎工序处理后的杏肉要立即用压榨机压榨 ,第 1次压榨后的渣子加少量的水 ,浸泡几小时后再压榨 ,然后用过滤网滤掉悬浮物和杂质。3 澄清和精滤 此工序为的是去掉杏汁内的胶体 ,使其清晰透明。采取的方法有 :1)自然澄清法。将杏汁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贮存 ,杏汁中的单宁和蛋白质形成的不溶性物质便自然沉淀。 2 )加明胶和单…  相似文献   

12.
以山荔枝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发酵得到山荔枝低酒精饮料,并对发酵温度、初始糖度以及酵母接种量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比了四种澄清剂(壳聚糖、果胶酶、明胶、硅藻土)对山荔枝酒精饮料澄清度的影响,最终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发酵工艺。另外,对优化后的山荔枝酒精饮料的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荔枝酒精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初始糖度180 g/L、酵母接种量0.8%,澄清剂为果胶酶。优化后的山荔枝酒精饮料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富含槲皮苷、木樨草素等多酚黄酮类物质,且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经过此工艺优化获得的山荔枝酒精饮料具有较好的功能性和产品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龙眼有益智、骊珠等别称,因其种子圆黑光泽,种脐突起是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将其晒干后便是我们常用、常食的桂圆。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比蚯蚓粪对桂圆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a生草本花卉桂圆菊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比例蚯蚓粪和沙壤土作为混合栽培基质对桂圆菊的株高、冠幅、花序数、花序直径和开花时间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蚯蚓粪和沙壤土作为混合栽培基质栽培桂圆菊,可以促进桂圆菊的生长发育,明显增加株高、花序数,增大冠幅、花序直径,提早开花时间等;混合栽培基质中蚯蚓粪和沙壤土比例为1:1时,对桂圆菊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用于玉米须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澄清剂的用量、提取液浓度、温度、pH值等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壳聚糖用于玉米须的最佳澄清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为1∶5,温度40℃,絮凝剂用量为0.7 mL.g-1,pH为5.0。  相似文献   

16.
王英臣 《北方园艺》2012,(14):154-156
以新鲜苹果汁、山楂汁和葡萄汁为原料,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复合果酒的酿造,并通过单因素水平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复合果酒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果汁的最佳配比为苹果汁∶山楂汁∶葡萄汁为7∶2∶1,酵母添加量为5.0g/L,发酵温度26℃。同时对复合果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以皂土作为澄清剂,用量为0.15%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茯苓葡萄酒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果胶酶、皂土、壳聚糖、PVPP 4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其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剂为皂土,最佳澄清条件为皂土浓度2.80g·L~(-1)、温度16.56℃、澄清时间2.79d。在此条件下,茯苓葡萄酒透光率可达(97.90±0.57)%,并经冷热处理和静置处理试验验证,处理后的酒体稳定性良好。经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的茯苓葡萄酒澄清工艺参数可为发酵型果酒的工业化澄清工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酒的浑浊和沉淀现象严重影响其感官品质,为了减少葡萄小麦复合酒浑浊对发酵的影响,保证酒的感官品质,本试验探究了三种澄清剂(果胶酶、皂土、壳聚糖)对葡萄小麦复合酒A、B澄清效果的影响,以花色苷含量、色度和透光率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葡萄小麦复合酒A、B的最佳澄清方式及澄清剂浓度。结果表明,复合酒A的最佳澄清剂为40 mg/L果胶酶,澄清12 h后,色度7.7,透光率26.8%,花色苷含量146.3 mg/L,澄清效果最佳,花色苷等营养物质损失少,透光率、色度均较好。复合酒B的最佳澄清剂为30 mg/L果胶酶,澄清12 h后,色度3.5,透光率63.6%,花色苷含量5.3 mg/L;该方法对复合酒B的澄清效率高、效果好,颜色保留完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水打浆法制取黑穗醋栗汁,并使用蜂蜜加果胶酶澄清,效果好且简便易行。同时筛选出了三种较好的饮料配方。  相似文献   

20.
目前,饮料已成为人类食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已由单一的果汁和蔬菜汁向混合汁方向发展。目前我国人均软饮料年消费量约3升,仅为发达国家的1%,品种也只有两三百种,而美国则高达上千种。为了繁荣我国饮料市场,增加花色品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我们对澄清果蔬混合汁作了一些初步研究,着重对几种澄清方法进行了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