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为京海黄鸡的肉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研究不同日粮蛋白和能量水平对京海黄鸡肌肉中IMP和IMF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试验4组公鸡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在腿肌中IM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IMP含量随着蛋能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在相同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4组公鸡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1),在胸肌中的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试验2组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结论]不同蛋能水平与京海黄鸡肌肉中IMP的沉积呈正相关,与IMF沉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洪山鸡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洪山鸡肉质脂肪酸进行含量分析,结果发现,洪山鸡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且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主体.在放养状态下,洪山鸡公鸡和母鸡之间除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外,各类脂肪酸的含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洪山鸡母鸡中,放养状态下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的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状态下的,而其他肌肉脂肪酸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在笼养状态下,洪山鸡母鸡腿肌和胸肌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岭南黄母鸡(P相似文献   

3.
主要在第13周龄(上市期)、第24周龄(产蛋期)、第51周龄(成年期)等不同饲养阶段对黑羽番鸭不同部位(胸肌、腿肌)的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有检测的脂肪酸指标中,黑羽番鸭胸、腿肌中均是油酸含量最多(38.47%~44.35%),其余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棕榈酸(20.47%~25.31%)、亚油酸(12.79%~18.33%)、硬脂酸(6.10%~12.36%)、棕榈油酸(1.08%~5.44%)、芥子酸(1.23%~4.06%)等;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含量在不同检测周龄、不同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脂肪酸种类含量分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多(63.43%~69.12%),必需脂肪酸含量最少(18.12%~19.78%),在不同性别间几乎都存在显著差异;而饱和脂肪酸含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且在不同周龄、不同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京海黄鸡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肌肉中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方法]以112日龄京海黄鸡(J×J)、70日龄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组合(B×J)、70日龄B×B3个鸡群体为试验材料,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结果]3个群体公、母鸡胸肌中的肌苷酸(IMP)和校正肌苷酸(IMPc)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腿肌(P<0.05或P<0.01),且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新鲜度分别为96.11%~98.16%和87.22%~93.07%,且胸肌新鲜度较腿肌高;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0.36%~0.75%和1.84%~2.38%,且不论性别,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混合后,J×J群体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低于B×J群体(P<0.01),但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中IMPc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鲜味、风味存在一定差异,但3个鸡群体间鸡肌肉鲜味、风味相当。  相似文献   

5.
黄羽肉鸡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西黄鸡、安卡鸡、鲁安杂交鸡、安鲁杂交鸡4种黄羽肉鸡为试验动物,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鸡肉样品中8种脂肪酸的组成。测定结果按品种、部位、性别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肉豆蔻脑酸(C14∶1)、棕榈油酸(C16∶1)的含量均是鲁安鸡最高,安鲁鸡次之,都高于两亲本;亚油酸的含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鲁西黄鸡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鸡种,鲁安鸡的含量和鲁西黄鸡的相近,但二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大部分脂肪酸含量腿肌和胸肌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33.52%)低于胸肌(36.73%),差异极显著(P<0.0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腿肌(66.39%)高于胸肌(63.26%),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之间只有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四川部分地方鸡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变化规律,选取不同日龄(81、119、154、210日龄)泸宁鸡、米易鸡、草科鸡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浸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IMP、IM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草科鸡与米易鸡4日龄段胸肌IMP含量以及81、119日龄腿肌IMP含量均高于泸宁鸡;米易鸡154日龄腿肌IMP含量极显著高于泸宁鸡、草科鸡(P0.01),210日龄草科鸡腿肌IMP含量显极著高于泸宁鸡与米易鸡(P0.01);各日龄段草科鸡、米易鸡、泸宁鸡均表现出胸肌IMP含量显著高于腿肌;81、119、154日龄的泸宁鸡、米易鸡IMP含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154日龄后则表现出增加减缓或下降的趋势,而草科鸡则从81日龄起,IMP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81、119、154、210日龄米易鸡的胸肌、腿肌IMF含量均显著高于泸宁鸡;81、119日龄草科鸡的胸肌、腿肌IMF含量较泸宁鸡高,154日龄的则表现为较泸宁鸡低;泸宁鸡、米易鸡、草科鸡在81、119、154、210日龄段胸肌IMF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米易鸡胸腿肌IMF含量与泸宁鸡胸肌IMF含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草科鸡胸肌IMF含量从81日龄起表现为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腿肌IMF含量则下降至154日龄后回升。综合看来,优质肉鸡中IMP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到154日龄左右时,优质肉鸡体内的IMP含量增加缓慢或开始下降,而IMF则表现为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以上趋势在不同鸡种间呈现出时间先后的差异,且在不同组织间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淮南麻黄鸡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酶(FASN)、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120,150和180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日龄公、母胸肌和腿肌肌肉品质(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及pH、蒸煮损失、剪切力)、IMF含量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荧光定量表达检测脂肪沉积相关基因FASN和LPL的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血脂指标和FASN、LPL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公鸡和母鸡胸肌L~*、pH、腿肌蒸煮损失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其余肉质指标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腿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腿肌IMF含量在150和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除公鸡HDL浓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外,公母鸡各血脂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均有显著差异。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血清HDL浓度显著正相关,与VLDL浓度显著负相关;腿肌IMF含量与HDL浓度极显著正相关,与TG和LDL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血清T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公鸡肝脏、胸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腿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母鸡肝脏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胸肌和腿肌FASN和LPL基因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均与胸肌FASN基因表达量显著正相关;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肝脏FASN和LPL表达量均显著正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腿肌LPL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日龄对淮南麻黄鸡肉品质、血脂水平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血脂TG浓度间接选择IMF含量。FASN参与调控公、母鸡胸肌IMF含量,LPL参与调控母鸡腿肌IMF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对光大梅黄1号黄羽肉鸡肉质进行分析。对统一屠宰取样的90日龄光大梅黄1号肉鸡胸肌进行肉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母鸡胸肌中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略高于公鸡,但差异不显著,而粗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母鸡显著高于公鸡,肌苷酸含量却是公鸡显著高于母鸡;母鸡的pH45 min、pH24 h和系水力均表现为母鸡略高于公鸡,但差异不显著;滴水损失公鸡高于母鸡;剪切力表现为公鸡显著高于母鸡;公鸡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母鸡,肌纤维密度极显著低于母鸡;公、母鸡胸肌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和花生三烯酸,五者的含量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参考有关文献分析表明,无论光大梅黄1号公鸡或者母鸡,其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pH值和肌纤维等指标均处于较理想水平,属于优质黄羽肉鸡范畴。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6,(3):73-76
为评定不同体重长白山野猪的肌肉营养成分,采集(80±5)kg和(100±5)kg体重的长白山野猪背最长肌,分别利用甲醇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情况,比较了80 kg和100 kg体重的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高体重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5),游离水含量显著低于低体重个体(P0.05),肉豆蔻酸、棕榈酸相对含量极显著低于低体重个体(P0.01),而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1);高体重个体鲜肉中棕榈油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极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显著高于低体重个体(P0.05)。上述结果说明:屠宰体重对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泰和乌骨鸡肌肉肌苷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遗传力估测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以4~28周龄泰和乌骨鸡为材料,研究胸肌和腿肌肌苷酸(IMP)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肌肉中IMP含量随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②体重与胸肌和腿肌IMP含量呈极显著中等负相关(P<0.01,r分别为-0.3457、-0.3722),胸肌和腿肌在IMP含量上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P<0.01,r为0.5196);③应用回归分析建立了泰和乌骨鸡肌肉IMP含量依周龄和体重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④4~28周龄,各周龄肌肉IMP含量具有中等遗传力(0 4133~0 6025)。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肉用仔鹅肌肉脂肪酸和硫胺素(维生素B1)含量,以扬州鹅纯繁群体(A♂×A♀、B♂×B♀)为对照组,以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为试验组,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脂肪酸和硫胺素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B×A、K×A胸肌中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胸肌中大部分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个对照组;腿肌中,试验组C×A部分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B,试验组K×A、D×A部分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A×A。对照组B×B肌肉硫胺素含量(母鹅胸肌除外)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试验组D×A胸肌硫胺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由此可见,相对于扬州鹅纯繁群体,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脂肪酸含量,但硫胺素含量并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选取1日龄乌鬃鹅、丰城灰鹅和兴国灰鹅,饲养至69日龄,测定分析其生产性能指标及腿肌、胸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兴国灰鹅日增质量、料重比最优,乌鬃鹅和丰城灰鹅差异不大。69日龄灰鹅母鹅中,兴国灰鹅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翅膀质量,显著高于另外2种鹅(P0.05);其余指标不存在差异或者品种间部分存在差异(P0.05)。69日龄灰鹅公鹅间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屠宰率、半净膛质量、半净膛率、全净膛质量、翅膀质量、全净膛率、腹脂质量、腹脂率、腿肌质量、腿肌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3个品种灰鹅腿肌氨基酸含量,兴国灰鹅的异亮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丰城灰鹅(P0.05),其它氨基酸指标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品种灰鹅胸肌氨基酸含量,兴国灰鹅的缬氨酸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乌鬃鹅的色氨酸显著高于丰城灰鹅(P0.05),胸肌中其它氨基酸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丰城灰鹅腿肌中的十四碳酸、花生酸显著低于乌鬃鹅(P0.05),丰城灰鹅的油酸显著高于兴国灰鹅和乌鬃鹅(P0.05);兴国灰鹅胸肌中的亚麻酸、二十碳一烯酸含量显著高于丰城灰鹅(P0.05),兴国灰鹅的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其余脂肪酸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总体来说,3个灰鹅品种,兴国灰鹅在生产性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丁鱥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微量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丁鱥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有明显差异。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饱和脂肪酸总量,亲鱼均高于幼鱼和成鱼、成鱼均高于幼鱼;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总量,成鱼和亲鱼均高于幼鱼;同时,成鱼和亲鱼肌肉中高不饱和脂肪酸花生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烯酸和EPA、DHA含量明显高于幼鱼肌肉。成鱼和亲鱼肌肉中微量营养元素铁和锰含量显著低于幼鱼(二指标两者均P<0.05);亲鱼肌肉中锌含量显著低于成鱼和幼鱼(两者P<0.05),成鱼显著高于幼鱼(P<0.05);亲鱼肌肉中铜含量显著低于咸鱼和幼鱼(两者P<0.05)。  相似文献   

14.
伊犁马不同部位肉食用品质与脂肪酸组成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伊犁马不同部位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含量,分析不同部位对伊犁马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9匹1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采集三角肌、背阔肌、臂三头肌、腹外斜肌和臀中肌肌肉样本,分别测定其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含量,计算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熟肉率三角肌极显著低于腹外斜肌(P<0.01),失水率背阔肌和臂三头肌显著低于臀中肌(P<0.05),十三烷酸(C13∶0)含量三角肌极显著高于背阔肌、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P<0.01),二十碳二烯酸(C20∶2)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腹外斜肌(P<0.01),二十碳三烯酸(C20∶3N3)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二十四烷酸(C24∶0)含量背阔肌、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三角肌与背阔肌显著高于腹外斜肌(P<0.05)。【结论】 不同部位伊犁马肉失水率、熟肉率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具有高开发价值的肉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40只85日龄的新扬州鸡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氨基酸在不同肌肉代谢池中具有相对遗传稳定性,但胸肌中的组氨酸显著高于腿肌。不同性别的同一肌肉库中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通过918个相关系数的分析,发现母鸡胸肌中甲硫氨酸与谷氨酸呈负相关。初步认为赖氨酸、精氨酸在胸肌中沉积多,有阻滞青年鸡生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日粮中菊苣添加比例对鹅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日粮中菊苣的添加量对扬州鹅屠宰性能、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确定鹅对菊苣的最大耐受度。结果显示:在菊苣与饲料的比例为12∶1组中鹅的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中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翅膀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差异;日粮中菊苣的比例增加,显著提高了鹅胸肌和腿肌的水分含量和肉色(P<0.05),显著提高胸肌的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胸肌中蛋白质含量(P<0.05);菊苣添加过量有致使胸肌和腿肌中氨基酸含量下降的趋势,尤其是组氨酸含量在12∶1组中都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日粮中菊苣添加比例增加,显著提高胸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差异不显著,无论胸肌还是腿肌,亚麻酸的含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其中在胸肌中的提高幅度较大。结果说明,菊苣过量添加对扬州鹅的屠宰性能影响较小,但是会影响鹅肉品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日粮中菊苣添加量越多,鹅肉中的亚麻酸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7.
以120日龄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等6项性状指标,公鸡优于母鸡、差异极显著;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分别为89.15% 、82.40%、24.05%,显著高于母鸡,其他性状指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腿肌肉色OD值、p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系水力、熟肉率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水分、粗脂肪含量腿肌高于胸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腿肌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研究表明,公鸡、母鸡均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优良的肌肉品质,但屠宰性能方面公鸡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mRNA在不同日龄清远麻鸡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量,为进一步阐明H-FABP、A-FABP在鸡IMF含量和腹脂沉积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鸡H-FABP和A-FABP基因及参照基因GAPDH序列设计引物,以鸡心肌、胸肌、腿肌、肝脏和腹脂mRNA逆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版,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6和120日龄清远麻鸡A-FABP、H-FABP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量。【结果】H-FABP、A-FABP和GAPDH的基因融解曲线均为单峰,无杂峰及二聚体,定量准确。120 d时清远麻鸡的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高于56 d;H-FABP基因mRNA 120 d时在心肌、胸肌和腿肌的差异表达量显著高于56 d,且同一日龄时在心肌的差异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和腿肌(P0.05)。120 d时清远麻鸡A-FABP基因mRNA在腹脂和肝脏的差异表达量显著高于56 d;同一日龄时,A-FABP基因mRNA在腹脂的差异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A-FABP基因在心肌、胸肌和腿肌中不表达。相关分析表明,H-FABP基因mRNA差异表达量与胸肌、腿肌IMF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A-FABP基因mRNA差异表达量与腹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H-FABP基因主要在鸡肌肉组织的肌内脂肪中表达,而且在心肌中高度表达,与IMF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其是IMF含量的下调基因;A-FABP基因主要在腹脂与肝脏中表达,且在腹脂中高度表达,与腹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是脂肪细胞的上调基因,且为正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了解欧洲肉鸽Ⅱ系和塔里木鸽的生产特性,对2个纯系的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肌肉纤维和胸肌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洲肉鸽Ⅱ系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极显著高于塔里木鸽,腿肌率显著高于塔里木鸽,但胸肌率显著低于塔里木鸽。欧洲肉鸽Ⅱ系的心脏指数和肠的指数极显著低于塔里木鸽。两个品种(系)间腿肌和胸肌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在营养成分方面,欧洲肉鸽Ⅱ系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塔里木鸽,钠和锌的含量显著低于塔里木鸽。欧洲肉鸽Ⅱ系胸肌中的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塔里木鸽。欧洲肉鸽Ⅱ系胸肌中的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塔里木鸽,油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塔里木鸽,肉豆蔻烯酸、棕榈油酸和肉豆蔻酸含量显著高于塔里木鸽。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品种(系)资源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上市日龄和羽色对文昌鸡肉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75只110日龄和170日龄上市母鸡的胸、腿肌肉样的理化特性、常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等指标。170日龄母鸡肌肉的pH值、烹饪损失、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10日龄母鸡,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110日龄母鸡(P〈0.05)。不同上市鸡母鸡同一部位肌肉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并无太大差异,但脂肪酸组成有一定差异。170日龄母鸡和110日龄母鸡相比。腿肌增加了C16:2和C22:6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但未检测出C20:2脂肪酸组分,胸肌增加了C18:3、C20:4和C22:6脂肪酸组分。除了珍珠色鸡的失水率和剪切力比其他羽色鸡稍高外,不同羽色鸡在其他理化特性和常量化学成分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