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世海  孙凤 《畜禽业》2008,(4):75-76
<正>蹄病是危害养牛业的常见病之一,在蹄病中腐蹄病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统计,其发病率高的牛场腐蹄病发病率可达到30%左右,占牛蹄病的40%~60%。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  相似文献   

2.
王春福 《畜禽业》2010,(6):84-85
<正>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2000年—200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8)
牛沙门氏菌病为养牛临床常见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常见的种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纽波特沙门氏菌;牛感染后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母牛引发流产;选择性培养基可对该菌进行鉴定,用于实验室诊断;预防该病需要强化牛场管理,加强消毒和增强牛群的综合抵抗力,抗生素对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4月初,我市某规模牛场的杂交牛发生一起以发热、咳嗽、流涕、腹泻、消瘦、贫血、黄疸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感冒并发附红细胞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牛病毒性腹泻又称牛黏膜病,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以发热、口腔及其他消化道黏膜糜烂或溃疡、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笔者在门诊时多次遇到牛口腔溃疡、流涎病例,采取紧急免疫接种、控制继发感染的治疗方案,收到理想效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0年11月26日,我市某牛场张某送来一病死牛,主诉:在刚修好的养牛场,原计划进行规模养殖肉牛,于本月7日从黑龙江省某一交易市场购回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某西门塔尔种牛场牛消化道寄生虫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西门塔尔种牛场寄生虫感染情况,提供防治建议,随机采集新鲜粪样30份,进行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虫卵,结果表明:粪样虫卵总检出率40.0%,检出吸虫卵7份,检出率为23.3%,检出线虫卵6份,检出率为20.0%,同时检出吸虫卵和线虫卵1份,检出率为3.3%。对不同类别西门塔尔牛寄生虫虫卵检出情况进行比较,22头母牛5份检出线虫卵(22.7%),6份有吸虫卵(27.3%);4头公牛1份检出线虫卵(25.0%),1份有吸虫卵(25.0%);4份犊牛粪样均未检查出寄生虫虫卵。结果显示,该牛场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不同牛群感染率不同,犊牛未检出。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7)
新晃县米贝乡大唐村一养牛场发生的一种发病急、死亡快、致死率高的传染病,发病7头,死亡2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分析,初步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对后发病的6头病牛进行诊治,死亡1头,其他病例痊愈;同时对该牛场及邻近村寨的耕牛,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观察15~21 d后,未出现新的病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易造成牛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在冬季提高牛场的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加强牛冬季传染病的防治,降低牛发病后的死亡率。根据经验总结归纳出冬季牛常见的传染病并介绍这些传染病的防治方法。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魏子彪 《畜禽业》2007,(1):26-27
“冷配三率”即引用冷冻颗粒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受配率、受胎率、犊牛成活率。我县某牛场引用冷冻颗粒精液改庭本地黄牛,该牛场共有黄牛57头.其中可繁母牛31头(9头处女牛,4头年老体弱牛)。实际受配25头,受配率80.6%。受胎18头,受胎率72%。产犊18头。犊牛成活率100%。现笔者就我场的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宋恒 《畜禽业》2015,(2):20-22
牛的养殖已成为凉山州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受环境条件、文化水平、养殖习惯等因素影响,凉山还处于粗放的养殖阶段。为推进凉山州现代养牛业发展,提高肉牛养殖效益,从牛场址的选择、牛场规划与布局、工艺与设施、牛舍建筑、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牛场绿化、牛场管理、生产技术规程等方面介绍了标准化肉牛场建设。  相似文献   

11.
牛布氏杆菌病是养牛临床的重要人畜共患病之一,是由布氏杆菌感染牛所引起,本菌可产生内毒素和透明质酸酶,对牛的生殖器官具有侵害作用,母牛发病较多,主要表现妊娠后期流产,公牛感染后表现睾丸炎,部分牛会出现关节炎的症状;实验室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加强环境消毒和牛场器械工具的消毒可有效防止本病的传播;每年定期对牛群进行疫苗免疫,及时淘汰感染牛,通过不断对牛群净化,最终将本病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2.
徐斌 《畜禽业》2023,(8):75-77
牛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引发,多发于春秋两季,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根据感染后病牛表现的症状不同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2种类型,前期表现呼吸道症状,后期会发展为全身症状,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病死率低的特点。该病应以预防为主,流行季节需要提前采取措施,加强消毒工作,对牛场进行封闭式管理,提升整体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该病无特效抗病毒化学药物可预防,首选中药进行辨证施治,同时配合对症用药来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6)
<正>牛在饲养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导致牛生长发育缓慢,花费大量的医药费,给养牛场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失。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经验,对牛场中常见的一些疾病进行总结,得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几种牛的常见疾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牛肺疫又名牛出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牛场在不断的扩大饲养规模,这就需要对犊牛进行良好饲养管理,在犊牛饲养管理做好了,牛场的规模和牛场的经济效益才会有相应的提升。很多牛场对犊牛的管理没有做到科学合理,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这不利于犊牛的良好发展。针对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可以为广大牛场提供一些在犊牛饲养管理方面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11)
随着畜牧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牛场饲养管理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与其效益息息相关,对提高牛场管理技术的几个要点进行探讨,以促进牛场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4)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针对伊犁州直中小规模牛场发展现状和疫病发生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促进伊犁州直中小规模牛场标准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母牛是规模化牛场的重要繁殖载体,其繁殖率直接影响牛场可持续发展和养殖经济效益。分析了母牛繁殖率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为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做好母牛繁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晓维 《畜禽业》2015,(4):75-76
<正>东北地区冬季气候比较寒冷,诸多原因造成牛群传染性胃肠炎病多发,影响着牛群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给畜牧生产带来许多危害。该病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牛的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流行病程很快,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牛均有易感性,发病率达到80%以上,但如果防控措施得当,成年牛死亡率不高,病情发展能够基本得到控制,采用中西合并治疗,牛群大概一周左右能够陆续恢复健康,4周龄以内的犊牛由于胃肠道发育还未健全,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病后死亡率颇高。下面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吴敏  王丽  邱华平 《畜禽业》2012,(4):75-76
<正>乳房炎是牛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对牛业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牛乳房炎多发生于泌乳期,妨害正常生产,影响牛奶产量、质量,使奶业蒙受的经济损失比其他任何疾病都大。1发病症状牛乳房炎的发病有病原微生物侵入,感染、隐性3个阶段。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变性,乳  相似文献   

20.
李新生 《畜禽业》2001,(11):41-41
据科研部门调查,我国饲养的牛,80%的网胃中含有异物,其中绝大多数是铁质杂物.这些异物进入牛体,重者刺穿牛胃甚至邻近器官,常导致牛的死亡,轻者也引起牛网胃炎症或溃疡,影响生产性能.我国的牛场,特别是个体养殖户,大多数没有草料磁选装置,饲料中铁质异物较多,导致牛多发创伤性网胃炎.根据我国养牛业的实际情况,除了日常对饲料进行细心选检外,给牛投喂磁笼是防止牛遭受网胃中异物伤害的有效手段.磁笼是一长椭圆柱状的塑料笼,中间装有一磁棒.使用时将磁笼经牛嘴投送到牛网胃中.牛网胃中的铁质杂物被吸引并固定在磁笼中,从而避免了异物伤害.磁笼有大小不同的一系列型号,以适应不同品种大小不同的牛.山东省多年来一直在推广使用磁笼,大大降低了牛的异物伤害率,绝大多数牛不用再动手术取出异物.如果异物装满,可以使用配合设计的磁性强力取铁器将异物从牛胃中吸取出来,从而避免了开刀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