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家禽、野禽身上拔取的雕毛和绒毛,分为鸡毛、鹅鸭毛、彩色羽毛和雕翎四大类。我国所产羽毛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是传统出口商品。羽毛收集方法如下。 (1)鸡毛 由于采拔部位及其经济价值不同,鸡毛分为公鸡三把毛、母鸡两把毛和乱鸡毛3种。公鸡三把毛,是指公鸡颈部的项毛,背部两侧的尖毛,尾部的泳毛和尾毛。母鸡两把毛,是指母鸡背部,尾部的羽毛。乱鸡毛,是指冬春两季生产的,除公鸡三把毛和母鸡两把毛以外的公、母鸡各部分的羽毛,以及夏秋两季生产的公鸡、母鸡的全身羽毛。采拔羽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拔法,即将鸡杀死后,趁其血将要流尽而鸡体尚未变凉时,将鸡毛干拔下来。公鸡三  相似文献   

2.
1仔鸡公母的鉴别方法仔公鸡声音粗哑、行动快捷,体格较大,外形结实,头大、颈粗、冠厚润而缺刻较深,肉髯及鸡冠呈鲜红色,背部宽阔,羽毛生长缓慢,脚胫粗大,尾部有箭毛为特征。而仔母鸡声音尖锐、行动较慢,体格较小,外形清秀,头颈细小,冠小,呈淡红色,背部较窄,羽毛生长较快,脚胫细短。2阉割的适当时期阉割公鸡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阉割时期,一般以公鸡开始啼叫时较适宜。此时鸡龄约45-90d,体重约0.25-0.50kg。超过90d以上的公鸡阉割操作较困难.180d以上的公鸡阉割时常因出血过多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3.
1过度交配的表现 种鸡群如果公鸡过多就容易出现过度交配现象,鸡群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北都会明显降低.在公母混合群的早期,某些种母鸡头部及尾根部羽毛移位、磨损是正常的.安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到羽毛脱落,就是一种过度交配的信号.如果公母比例不减少,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将引起种母鸡背部大面种脱毛,被抓破、撕破皮肤.造成种母鸡体况下降,产蛋率降低.当种公鸡的羽毛过分损时也表明种公鸡数量过多.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清远麻鸡白羽系114和120日龄体重、体尺、羽毛早熟性(通管)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同日龄公鸡的体重、冠高、胫长、胫围均大于母鸡,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日龄公鸡间与母鸡间比较,体重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P0.05),但冠高、胫长、胫围差异均不显著。2同日龄不同性别通管性能为母鸡的尾部和翼部通管值均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公鸡120日龄尾部和翼部通管值均极显著高于114日龄(P0.01);母鸡120日龄尾部通管值显著高于114日龄(P0.05),而翼部通管值差异不显著(P0.05)。3除120日龄公鸡体重与翼部通管值达中等强度的显著正相关(r=0.28,P0.05)外,其他指标相关均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120日龄公母鸡均达上市要求,母鸡羽毛早熟性优于公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场饲养文维菌种鸡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c一、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目标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其成功的交配要靠较长的腿脚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的背部,并低贴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人母鸡的泄殖腔内的阴道口,腿脚短粗和胸部丰满的公鸡在交配时,不容易平稳地抓牢母鸡的肩背,往往容易滑落和抓伤母鸡,也较难把精液准确地输人母鸡的生殖道。因此,肉种公鸡的饲养标准为腿长、平胸、雄性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  相似文献   

6.
鸡毛扫也叫鸡毛掸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品,具有实用和美观双重作用,深受人们喜爱。利用农闲时节扎鸡毛扫出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简便易行之路。鸡毛,一般分为雄鸡毛、雌鸡毛及混合鸡毛三类。雄鸡的尾毛、颈毛、背毛(俗称“公鸡身上三把毛”),可用于加工鸡毛扫等。现将鸡毛扫的加工方法介绍如下:l.集毛。在宰杀时,趁湿分别拣出“三把毛”,并剔去脚皮、嘴壳等杂质。将拣出的“三把毛”分别置于竹席上晒干,剩余下来的下脚毛可作肥料。如果毛的数量较多,可摊放在水泥坪上晒,并随时用竹制的长柄抓耙翻动,将毛尽快晒干。为了防…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快慢羽基因对育成期体重与羽毛生长的影响,了解羽毛脱换规律,为饲养管理提供参考,对坝上长尾鸡快慢羽类型体重与尾羽长度进行了测定分析,观察了主翼羽、副翼羽、轴羽的脱换过程。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育成期间快慢羽公鸡体重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的生长要早于慢羽母鸡,但育成结束时快慢羽鸡的体重并没有显著差异。育成期间快羽鸡主翼羽、副翼羽的更换要显著早于慢羽鸡,母鸡主翼羽、副翼羽的更换显著早于公鸡;8~14周龄主翼羽的更换速度比较快,而14周龄以后更换速度变慢,育成结束时快羽鸡仍有1~2根主翼羽未更换,慢羽鸡则有2~3根主翼羽未更换。育成期同系别母鸡的第一副翼羽和轴羽脱换要比公鸡早,同性别快羽鸡的第一副翼羽和轴羽脱换要比慢羽鸡早。坝上长尾鸡尾羽较长,育成前期快羽鸡的尾羽生长较快,而后期慢羽鸡的尾羽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区种鸡场在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工作中,采用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鸡分饲,产蛋后期补充后备公鸡等措施,使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指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积累的经验、教训介绍给大家供参考。1种公鸡的饲养目标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口。腿胫较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交配时很容易从母鸡背上滑落,抓伤母鸡和不能准确输精。因此,种公鸡的选育标准是腿胫长、平胸、雄…  相似文献   

9.
某祖代鸡场,1997年9月7日从国外一个知名的育种公司引进祖代蛋鸡雏3000套,经过长途运输鸡雏健康到场,验收共4277只。其中:A系公鸡108只,B系母鸡467只,C系公鸡414只,D系母鸡3288只。这批种鸡是白羽四系配套鸡,经对鸡雏羽毛鉴别发现,A、B、C  相似文献   

10.
(一)贵妇鸡生物学特征 1.形态特征:贵妇鸡头戴凤冠,身披蓝黑间白花羽毛;三丛冠,脚上有距,五爪(脚内侧两爪较小),公鸡发出嗄嗄叫声,母鸡常发出哆哆叫声.成年母鸡体重1.1~1.25千克,公鸡1.5~1.75千克.  相似文献   

11.
<正> 1.羽毛全呈银白色的鸡,是典型的公鸡。 2.一般的公鸡,背部羽毛有四条平行的纹,这四条纹颜色深浅有所不同,但只是微小的差异,最中心的两条往往重合到一起。 3.背部羽毛有条较宽的浅棕色的纹,头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清远麻鸡快慢羽群体共200只,通过对初生羽毛长度、体重、鸡冠高度和羽毛成熟性等指标的测定,并对初生羽毛长度和羽毛成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清远麻鸡快慢羽系各阶段生产性能的差异,解析初生羽毛长度与早熟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日龄快羽R2型的主翼羽长度和平均羽毛长度均极显著长于慢羽倒长型(L2)(P<0.01),但其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度差值极显著短于慢羽倒长型(L2)(P<0.01);(2)42日龄时,慢羽倒长型(L2)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快羽R2型(P<0.01);110日龄时,快羽R2型母鸡的冠高显著高于慢羽母鸡(P<0.05),同时,快羽R2型母鸡羽毛成熟性也极显著优于慢羽倒长型(L2)母鸡(P<0.01);(3)快羽R2型鸡羽毛成熟性与初生翼羽长度呈中度正相关(r=0.264~0.322),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清远麻鸡快慢羽系中最常见的快羽R2型和慢羽倒长型(L2)的各阶段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差异,快羽R2型的初生羽毛长度可对羽毛成熟性实施间接选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场饲养艾维茵种鸡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 一、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目标 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其成功的交配要靠较长的腿脚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的背部,并低贴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  相似文献   

14.
种鸡群如果公鸡过多就容易出现过度交配现象,可导致鸡群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率明显降低。在公母混群的早期,某些种母鸡头部及尾根部羽毛移位、磨损是正常的,但当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到羽毛脱落,就是一种过度交配的信号。如果公母比例不减少,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并会引起种母鸡背部大面积脱毛,被抓破、撕破皮肤,造成种母鸡体况下降,产蛋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鸡群啄毛是养殖户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头痛问题的之一,不仅影响了肉鸡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更会影响鸡群销售价格,给饲养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群啄毛的原因较为复杂,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际治疗中的体会,现将导致肉鸡啄毛的相关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由个别鸡只啄其背部、翅膀或尾部的羽毛,被啄的鸡只大声呜叫,四处乱跑,往其他鸡堆里钻。而其它鸡只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开始互相追赶,啄斗,造成全群不安,产生应激。被啄的鸡只生长缓慢,羽毛残缺,皮肤出血,溃烂,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 (1)生产性能 骆驼绒毛是养驼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重要出口物资和毛纺工业原料。驼毛一般分为保护毛和身毛。保护毛是驼体一定部位着生的长毛,包括肘毛(前膊周围)、嗉毛(颈下)、鬃毛(颈上)、额毛(头顶部)和峰顶毛(两驼峰顶端)等。身毛布满全身。  相似文献   

17.
观赏鸟特别是鹦鹉,常常会发生啄毛和食毛的现象,开始多是先啄胸部的羽毛,有的鸟还把啄出的羽毛吃掉,慢慢变成恶习,连新长出来的羽毛也同样啄出、吃掉。有的鹦鹉把自己全身的羽毛也啄去,只剩下头部的羽毛。  相似文献   

18.
乌鸡黑凤种鸡体虱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0月黑龙江省嫩江农场一乌鸡黑凤 (黑丝毛乌骨鸡 )种鸡场发生鸡体虱病 ,发现 30 0 0套 9月龄种鸡 ,产蛋量有所下降 ,鸡群骚动不安 ,少量种母鸡后背部、尾部羽毛脱落 ,有的裸露后背和尾部。经仔细检查 ,发现有大量鸡虱在死鸡肛门附近爬动 ,存活鸡群亦发现有大量鸡虱寄生 ,特别是背部和尾部、胸和肛门附近处最多 ,虫体比较大、淡黄色。据确诊为鸡羽虱中的鸡体虱病。采用市售杀虫剂“魁星”、“满堂红”、“8分钟新火力杀虫气雾剂”等 (主要成份 )胺菊酯≥ 0 .72 % ;氯氰菊酯≥ 0 .0 4% )对每层笼里的乌鸡进行鸡体喷雾 ,着重于鸡体背…  相似文献   

19.
1淘汰不良公鸡如果种公鸡数量较多,可及时淘汰掉不能使用的公鸡,笼养种鸡时可通过显微镜下检测,将无精子或精子活力较低的公鸡挑出淘汰,平养种鸡时可将公鸡分成A、B、C三个群体,A群体中的公鸡羽毛光亮,体重偏大,好争斗,在鸡群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保护着母鸡但并不会与母鸡交配,而  相似文献   

20.
公鸡的外生殖器不很发达,其成功的交配要靠较长的腿脚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定地抓紧母鸡的肩背并低贴前身且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内的阴道口。腿脚粗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在交配时就不容易抓牢母鸡的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