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GIS技术在宁阳大枣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宁阳大枣生长发育所需气候条件,运用山东省1∶50 000地理信息数据和泰安市及泰安周边县市1970~200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了泰安市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小网格推算方法和气候要素地理推算模型对宁阳大枣适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宁阳大枣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9月14日,在结束了2天的会议交流后,"2018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会议组织者将与会代表从山东省泰安市区班师到了泰安市新泰市(县级市),参观了规模宏大的新泰农光互补设施农业产业园。新泰市坐落在鲁中腹地,泰山东麓,地处  相似文献   

3.
利用樱桃春季生物学特性,分析2009年五莲樱桃减产的气象条件原因,研究春季气候时樱桃产量的影响,找到减少春季恶劣气候对樱桃产量的影响,达到樱桃增产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樱桃春季生物学特性,分析2009年五莲樱桃减产的气象条件原因,研究春季气候对樱桃产量的影响,找到减少春季恶劣气候对樱桃产量的影响,达到樱桃增产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樱桃春季生物学特性,分析2009年五莲樱桃减产的气象条件原因,研究春季气候对樱桃产量的影响,找到减少春季恶劣气候对樱桃产量的影响,达到樱桃增产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燕 《山东农业》2002,(12):34-35
自1988年国家立项进行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新泰、肥城、宁阳、东平六个县市区先后被国家列为农业综合开发区和世行二期项目区。自开发以来,泰安市始终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独立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发展的矛盾,为推动泰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共扶持了岱岳区的蔬菜、新泰的航天育种和宁阳的蔬菜制种、肥城的肥桃、东平的特种水产养殖等4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和产品收入在当地农业收入的比重占60%以上。200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125元,比全市平均高出169元。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改造中低产田,打牢农业产业化的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泰安市共改造中低产田8.2万公顷,使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得到了  相似文献   

7.
针对樱桃危害较大的低温冻害,结合樱桃2001-2018年产量资料和1974-2019年3月1日至4月30日近46 a的气象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法,筛选耦合的气象条件,找出制约樱桃产量的气象因子,建立樱桃花芽萌动期和盛花期冻害等级预报模型。并针对灾害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为今后充分利用地方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樱桃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山东省农村科技大王史新阳,于1993年领头创办了新泰市食用菌研究所。经过多年来的滚动发展,研究所已配置科研楼和培训楼两栋,并具有研究、生产、加工、仓储等设施,资产额逾百万元,是一所集科研、推广、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大型民营科研机构,被评为泰安市优秀民营科技企业、泰安市十大青年科技推广基地,并被新泰市委组织部列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示范服务基地。  相似文献   

9.
“天正红珠、红玛瑙”是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樱桃番茄新品种.2005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山东省济南、桓台、阳谷、禹城、新泰、苍山、东营等地区推广种植,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宁夏气象局2008年第3次气候区划成果,选取了3个能够反映水稻种植热量条件的农业气候指标,对中卫市气象局观测地段水稻单产与气候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建立推算模型,将沙坡头区16个自动站的气候指标资料代入推算模型计算出各站点的气候产量,再根据气候产量的大小将沙坡头区水稻种植区划为适宜种植区(单产≥7 967 kg/hm2)、次适宜种植区(单产在5 534~7 967 kg/hm2)和不适宜种植区(单产5 500 kg/hm2)3个种植类型区。  相似文献   

11.
陈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30-231
针对文成县茶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植基地选择和气象灾害防御等问题,在调查取得的数据基础上,利用全县36个区域站多年气候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根据茶树栽培气候区划指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茶树栽培气候区划,将文成县的茶树栽培区划分为适宜栽培区、较适宜栽培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2.
汪圣洪  赵仕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03-14406
[目的]根据贵阳市不同区域(乡镇)不同季节的气候规律,研究贵阳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种植的可行性和分区布局。[方法]以贵阳各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和贵阳市1∶250 000地理信息数据为材料,运用GIS技术,根据蔬菜种类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蔬菜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结果]结合当地土壤类型、灌溉条件以及专家意见,通过建立各气候要素与地理地形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模型,将各气候因子推算订正到乡镇点上,从贵阳市乡镇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出发,再根据贵阳市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贵阳市蔬菜种植在发展正季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以解决贵阳市蔬菜淡季的问题;并对不同季节蔬菜种植的合理布局以乡镇为单元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区。[结论]该研究为贵阳市可大力发展反季节(错季节)蔬菜生产和充分合理利用蔬菜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调整蔬菜产业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都江堰市海沃特猕猴桃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都江堰市海沃特猕猴桃的观测资料及考察资料,探讨了气候条件对海沃特猕猴桃生产的影响,找出影响海沃特猕猴桃种植的关键气象因子与影响海沃特猕猴桃种植区域布局的指标因子,根据指标因子的空间分析模型,利用1∶50000地理信息资料和GIS分析技术将都江堰市海沃特猕猴桃种植区域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种植区域,为合理调整海沃特猕猴桃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寻乌县脐橙种植气候地形土壤综合区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脐橙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和寻乌县的地形条件,确定了寻乌县脐橙种植综合区划指标。采用寻乌县气象站及其附近7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和地理数据,建立区划指标的高程推算模型。运用GIS技术和寻乌县1∶5万的DEM数据将气候要素值计算到寻乌县地图网格点上,并结合寻乌县TM遥感影像数据和GPS考察数据,对寻乌脐橙种植进行气候地形土壤综合区划。区划结果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寻乌县脐橙种植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GIS支持下的广西龙眼冻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龙眼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冻害强度的关系,确定龙眼冻害的等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30年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冻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根据龙眼冻害分级指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广西龙眼低温冻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无冻害、轻度、中度、严重冻害等4个区域的分区结果,为广西龙眼生产趋利避害和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揭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可为优化双季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区域和年尺度选取影响中国水稻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利用双季稻的地理分布信息及其对应的气候资料,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并构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结果】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年降水量、最暖月平均气温和稳定通过18℃持续日数,它们对双季稻种植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潜在气候因子的99.1%;基于主导气候因子和最大熵模型构建的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中国双季稻种植区分布;中国适宜种植双季稻的国土面积达174万km2,远大于目前种植面积;根据待预测区双季稻的存在概率给出了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分区,并分析了各气候适宜区的主导气候因子特征。【结论】利用最大熵模型构建的中国双季稻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揭示了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从气候适宜性角度来说,中国双季稻种植面积还有很大的扩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广西八角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技术开展八角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的步骤和方法.根据八角生产对气候、地形等环境条件的要求,确定八角种植的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通过建立区划指标数学模型的方法,将区划指标因子推算到1 km×1 km细网格单元上,实现了气候资源分布的细化;采用GIS技术划分出八角种植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为八角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了气候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临夏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特征入手,利用临夏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蚕豆生长期的光、热、水气候条件以及蚕豆生长关键期的气候特征,制定了蚕豆气候区划指标并划分了4种不同类型的适宜种植区。从气候资源、土地面积、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临夏地区种植蚕豆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辽宁省大豆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辽宁省大豆种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利用1981—2015年辽宁省54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大豆产量及大豆生育期资料,根据大豆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气候区划指标,采用GIS技术对大豆各区划指标进行网格推算并予以空间分析,进而将全省大豆种植划分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个区域。通过分区评述和分析,提出辽宁省发展大豆种植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潜江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潜半夏资料和潜江市气象站1980—2019年气候资料,分析潜江市气候生态特征对潜半夏人工种植的影响,探讨潜半夏种植存在的气候风险。结果表明:潜半夏生长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人工种植潜半夏生长主要风险为寒潮、高温、暴雨、干旱,其中高温风险最大。半夏种植地建议选取排水灌溉设施齐全、地势高的田块,高温时应采取遮阴防御方法,可采取仿野生式与大豆、油菜或棉花套种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