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勇 《农家致富》2006,(15):38-38
一、中鹅(22~60日龄)的饲养管理 中鹅,又称生长鹅或青年鹅。一般指4周龄以上到进入育肥期前的鹅.俗称仔鹅,其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淮安市部分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雏鹅相继发生一种精神沉郁、严重下痢,引起雏鹅大量死亡的传染病,发病多为20日龄以下的雏鹅,15~20日龄为发病高峰,发病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有的养鹅专业户雏鹅发病率高达90%左右,死亡率达60%,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经诊断为小鹅瘟并发沙门氏菌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吴川市黄坡镇某养鹅专业户于2005年2月10日购进雏鹅800只,3日龄时注射小鹅瘟疫苗,20日龄突然发病,次日开始有雏鹅死亡,第4天达到死亡高峰,4天共死亡雏鹅130只,死亡率达16.2%。曾用氨苄氰霉素、亚莫西林等药物饮水治疗,效果不理想。报我所后经派人诊断,用药3天后不再出现雏鹅死亡,鹅群健康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4.
<正> 春夏秋季,正值循环养鹅旺季,现介绍圈养鹅的关键技术措施: 1.选择优良鹅种 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 2.雏鹅保温饲养 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1~2日龄为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兴化市城东镇养鹅户倪某2006年11月12日从苏南购进二批隆昌鹅,共1650只,11月20日开始发病,每天死亡70~80只。至11月28日余1200多只。1症状病鹅饲养于半开放式简易棚内.网上平养,相距5cm隔板。据畜主反映。近日来,鹅群陆续发病,患病雏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腹泻、食欲不振或废绝,有的出现气喘,张口呼吸,使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未见效,  相似文献   

6.
6月29日,河南大白鹅集团和台湾养鹅协会合作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双方决定在良种鹅繁育、孵化、屠宰、鹅裘皮加工、裘皮服装、禽肉深加工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签约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国台办经济局相关负责人高伟,省台办主任王海鹰,省农业厅厅长朱孟州,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石亭峰,台湾养鹅协会理事长刘顺隆及河南大白鹅集团董事长刘晓国等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7.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养鹅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小鹅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闵浩 《农村科技》2006,(12):55-55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一、温度与湿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可逐渐脱温。二、饲养密度群养雏鹅以每群500~600羽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型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传染源病鸭、病鹅和带毒鹅(鸭),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鹅均可感染。雏鹅尤为敏感,但以15—20日龄幼鹅最易感染,死亡率也高。本病发生和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夏之际和秋冬流行最为严重,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相似文献   

10.
一、养鹅综合效益好首先,鹅产品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时尚。据分析.鹅肉的营养非常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为22.3%(鸭21.4%、鸡20.6%、猪14.8%).比牛肉羊肉高得多。其氨基酸含量也高于鸡肉。鹅肉中的脂肪含量也仅为11%,比鸡、鸭、猪肉都低,且多为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鹅产品中的鹅肥肝含有卵磷脂、DNA、RNA等多种营养物质.为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不敢吃动物脂肪的人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1.
冬季肉鹅主要是对雏鹅进行育肥。雏鹅长到40日龄,进入中鹅阶段,此期是鹅骨骼和肌肉生长最快的阶段,短期育肥20-30天,平均体重可达5-7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洗浴池水体是水禽饲养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洗浴池水体污染对于水禽生长发育的具体影响仍知之甚少. 由于骨骼发育是影响鹅生长性能的重要指标,本试验以20日龄马岗鹅为试验对象,以不同的洗浴池换水频率构建不同的洗浴池污染程度,来检测洗浴池水体污染对雏鹅胫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发现不同的换水频率显著影响了水体总菌落数.通过胫骨测量、HE染色等方法发现,洗浴池水体污染在雏鹅27日龄时显著降低了胫骨直径和髓质厚度,而在34日龄时则显著降低了胫骨的骨质厚度.本研究为今后通过改善鹅养殖环境,提高鹅生长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和剧烈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番鸭,对其它畜禽无致病性。发病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  相似文献   

14.
惠恩举 《农村科技》2004,(12):21-21
冬育肉鹅主要是利用立冬至冬至这段时间进行雏鹅育肥。雏鹅长到40日龄,进入中鹅阶段,此期是鹅长骨骼和肌肉最快阶段,短期育肥20~30天.平均体重可达5~7千克。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它禽类均不易感染。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20日龄以上较少发病,有些可能自行康复,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雏鹅和番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近年来一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该病的流行呈一定的周期性,在大流行的年份。患病雏鹅和雏番鸭以及带毒种鸭和所产的带毒种蛋都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被污染的用具、饲料、场地、孵坊及运输T具等都可使本病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诊治     
1发病情况我站于2003年4月13日开始为我县养鹅户分批次接雏。从5月20日开始,养鹅户饲养的12日龄、20日龄、26日龄三批鹅分别发病,每天死亡50多只,并且呈上升的趋势,经有关单位剖检,初步诊断为鹅大肠杆菌病,用氯霉素纯粉拌料、诺氟沙星饮水,同时加强环境和用具的消毒,病情不见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2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2个微卫星标记中3个为高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其余均为中度多态座位。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太湖鹅(0.7105),最低的是皖西白鹅(0.5838)。织金白鹅与溆浦鹅遗传距离最近,为0.0417,而太湖鹅与四川白鹅最远,为0.7259。通过UPGMA法15个地方白羽鹅聚为3大类:织金白鹅、溆浦鹅、闽北白鹅、右江鹅、莲花白鹅、武冈铜鹅、同始鹅、浙东白鹅、籽鹅聚为第一类,广丰白翎鹅、皖西白鹅聚为第二类;酃县白鹅、百籽鹅、太湖鹅、四川白鹅聚为第三类。本研究证明中国地方鹅群体的遗传多性样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月4日,常熟市沙家浜镇唐东村徐伟江鹅场因雏鹅出现批量死亡后向沙家浜动物防疫站报告疫情,同时请求常熟市畜牧兽医站会诊。当天接报后,常熟市畜牧兽医站专业人员会同沙家浜包片动物防疫员到发病鹅场开展禽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病诊断。经现场了解.这次因种禽公司的出壳苗鹅体型较小。就在2011年12月22日由辛庄张桥某孵坊购进1300羽,苗鹅进场后一直有零星发病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此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经消化道传染,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20日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5日龄以内雏鹅发生此病,死亡率高达100%. 症状.患病初期鹅排灰白色稀粪,继而粪呈水样,带暗红、黄绿色或墨绿色,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缩颈.少吃或不吃,喜饮水.10日龄发病的雏鹅伴有咳嗽和甩头现象.病后期出现扭颈、转圈和仰头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