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以水稻岳优9113为对象,采用"3414"试验研究了化学肥料氮、磷、钾对水稻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13个施肥处理水稻平均增产25.1%;氮、磷、钾各养分的最高增产幅度分别为25.3%、14.9%和17.8%;从养分效率看,试验条件下施N 97.5 kg/hm2、P2O530 kg/hm2和K2O 75 kg/hm2时水稻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2009年扬州市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状况。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水稻、小麦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增产387.0~660.0、300.0~435.0 kg/hm2,平均增产477.0、376.5 kg/hm2,水稻、小麦生长季分别节约肥料(纯N、P2O5、K2O)36.0、9.0 kg/hm2。全年水稻、小麦节本增收效益分别为1 436.5、1 002.7元/hm2,合计达2 439.2元/hm2,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水稻平衡施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5.4%~69.6%,最佳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23.37、91.31、100.38kg/hm2,最佳产量为8261.58kg/hm2,最大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48.93、95.97、112.27kg/hm2,最大产量为8714.55kg/hm2。  相似文献   

4.
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庆山  杜立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7-5539
[目的]探讨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方法]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水稻单产≥9750 kg/hm2的最优施肥组合为:氮(N)242.0~283.4 kg/hm2,磷(P2O5)117.2~149.4 kg/hm2,钾(K2O)183.9~237.6 kg/hm2,概率≥95%。[结论]采用最优施肥方案,水稻单产可达10159.5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895.5 kg/hm2,增产9.67%,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施钾对湖南主要双季稻区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在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分别施以0,112.5,150.0,187.5 kg/hm~2的K_2O)对水稻单产和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洞庭湖双季稻区稻田中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均较高,土壤供钾能力强,土壤中钾基本上能够满足水稻对钾素营养的需要,能够获得较高的单产,施钾效果不显著.在2类双季稻区土壤上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明显大于施用钾肥的.由差值法测得,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早稻NPK_1,NPK_2,NPK_3处理的平均钾素利用率分别为28.8%,43.0%,晚稻NPK_1,NPK_2(1-1),NPK_3处理的分别为44.4%,26.5%.在每季水稻施钾量(施K_2O)为112.5,150.0,187.5 kg/hm~2的条件下,钾素平衡处于亏缺状态,但钾素的亏缺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洞庭湖双季稻区的NPK_3处理出现了钾素盈余).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张家港稻区进行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4点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6.66%、10.74%、7.94%.氮、磷、钾肥对产量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粒数,对粒重作用不太明显.水稻在产量水平为6 726.28 kg/hm2时,每100kg产量需吸N、P2O5、K2O2.18、0.98、3.26 kg.在氮、磷、钾三要素施肥缺区,水稻生长当季的土壤养分供应量依次为K2O>N>P2O5,土壤供N、P2O5、K2O的量分别为86.02、59.62、191.2 kg/hm2.在施肥缺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34、0.69、0.64,水稻对当季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表现为N(26.42%)>K2O(21.92%)>P2O5 (7.28%).  相似文献   

7.
贵州西南部中海拔地区水稻平衡施肥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贵州中海拔地区,采用平衡施肥技术,水稻增产显著,且品质改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平衡施肥产量为10.09 t/hm2,较习惯施肥增产33.11%;施钾肥可增产水稻0.88~2.18 t/hm2,增幅为11.13%~22.45%,产投比可达2.4~4.2。在中海拔地区,水稻施氮264 kg/hm2,磷(P2O5)243 kg/hm2,钾(K2O)2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探讨青贮玉米施肥量及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处理3(亩施用N6kg、P2O5 3kg、K204kg)、处理4(亩施用N10kg、P2O5 3kg、K2O4kg)、处理6(亩施用N8kg、P2O5 3kg、K2O 6kg)产量较高,亩产分别为4438.32kg、4777.38kg、4977.39kg,较处理1(ck)亩产3400.17kg,分别增产1038.15kg、1377.21kg.1577.22kg,增产率分别为30.5%、40.5%、46.4%。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2年4季的小区试验和49个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比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昭平县中低产田上进行水稻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用纯N、P2O5和K20分别为135.0kg、54.0kg和81.0k,科学配比为N:P2O5:K2O=1:0.4:0.6。每公斤纯N、P2O5、K20可增产稻谷分别为4.71k、9.43kg和11.52妇,均达极显著水平;肥料的肥效排序为:K>P>N;采用“氮磷钾配合,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的施肥策略,有利于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491.0kg/hm^2,增幅7.4%,达极显著水平。生产上为了降低推广难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完全可以简化为科学施用专用肥。  相似文献   

10.
水稻应用喷施宝肥表现为增产。均以处理4(基肥+追肥尿素(15kg)+喷施宝增产效果最好,比处理2(只施基肥)亩增产40.5kg、25.1kg、增幅6.12%~5.38%;处理4比处理1(常规施肥)亩增产14.2kg、22.3kg,增幅2.19%~5.0%。  相似文献   

11.
以规模经营农场4000hm^2粮田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平台ARCGIS上,利用GPS定位网格化采集土壤样品2002个,建立22个水稻高产千亩方示范基地。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土壤快速测定方法为当季水稻进行推荐施肥,水稻平均产量10402.5kg·hm^-2比常规9429.0kg·hm^-2,增产973.5kg·hm^-2,平均增产10.33%,增收1786.8元·hm^-1。研究结果为精准施肥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紫云英还田下水稻适宜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翻压后对后茬水稻(单季稻)化肥减量的水平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云英还田量2250 kg/667m2情况下,后茬水稻(单季稻)以施N 1.8kg/667 m2,N∶P2O5∶K2O为1∶0.4∶0.7为宜,过量施肥不能增产或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13.
不同专用配方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水稻专用配方肥及配套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在湖北省3个水稻主产县(市)布置田间试验,设不施肥(CK)、经验推荐施肥(ERF)以及湖北省农业推广部门推荐的3个品牌水稻专用配方肥,共计5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的水稻增产15.6%~119.9%;地上部N、P_2O_5和K_2O的吸收量分别增加了31.7~86.6 kg/hm~2、3.5~27.4 kg/hm~2和65.6~152.8 kg/hm~2;产值增加2 354~15 729元/hm~2,增幅为15.6%~119.9%。与经验推荐施肥(ERF)处理相比,配方肥1(RSF1)处理水稻产量在3个试验点分别增加14.8%、21.6%和-3.6%;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0.6%、0.7%和-22.8%;纯收入均有降低的趋势,降幅为4.7%~46.4%。配方肥2(RSF2)处理水稻在3个试验点均有增产,增幅为9.9%~43.2%;肥料偏生产力提高11.4%~28.8%;纯收入增加9.3%~55.6%。配方肥3(RSF3)处理水稻产量在3个试验点分别增产26.3%、-31.4%和18.3%;肥料偏生产力降低3.5%~15.1%;纯收入分别增加-2.3%、15.3%和-82.1%。可见,不同水稻专用配方肥在不同区域的施用效果差异显著,配方肥2的效果较好,配方肥1(RSF1)和配方肥3(RSF3)的配方及配套施用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16-17418
[目的]研究建立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空白无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平衡施肥-1处理;平衡施肥-2处理;平衡施肥-1+油莱秸秆(3000kg/hm^2)处理。其中,CK为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P2O5:K2O=180kg/hm。:75kg/hm^2:0,全部肥料作基肥,不追肥;平衡施肥-1处理氮磷钾肥用量为N:P2O5:K2O=180kg/hm^2:60kg/hm^2:90kg/hm^2,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0%:30%:20%分3次施用;平衡施肥-2处理氮磷钾施肥量同平衡施肥-1,但氮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0%:30%:30%分3次施用;油菜秸秆(有机肥)作基肥,所有施肥处理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结果]总体上,不同施肥处理均可以提高水稻生物积累量,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结论]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氮肥运筹方法不当,仍是目前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氮肥的施用上,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同时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增加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回收率,减轻氮肥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5.
在该试验条件下,对3种氮(纯N)、磷(P2O5)、钾(K2O)不同含量的50%高氮免追水稻专用肥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高氮免追水稻专用肥,水稻生育期延后;施用50%(含氮30%、磷9%、钾11%)和50%(含氮28%、磷11%、钾11%)两种高氮免追专用肥,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增产较为明显,公顷产量分别为9238.5kg、9345.0kg,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4.9%、6.2%,公顷纯效益分别为475.65元、720.75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豫南平原地区平衡施肥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处理植株对N、P、K吸收量分别比缺N、P、K处理提高46.64%、30.54%、19.13%,各养分的利用率分别为N:41.13%、P2O5:25.5%、K2O:66.33%,每形成100kg玉米籽粒吸收N3.08kg、P2O50.69kg、K2O3.94kg。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极为显着,平衡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比不施N、P、K分别增产32.9%、4.3%、11.61%,比不施任何肥料增产38.4%,每施1千克N、P2O5、K2O增产玉米籽粒10.4kg、6.4kg、10.92kg,氮磷钾肥料对玉米的增产效应顺序为N〉〉K〉P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掐尖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掐尖大豆产量和性状的变化,以确定最佳的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处理使对掐尖大豆产量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N 52.5 kg·hm~(-2),P_2O_5 105.0 kg·hm~(-2),K_2O 75.0kg·hm~(-2)的T5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30%以上。合丰50品种中还产生了一个有增产效果的处理,即施N 18.8 kg·hm~(-2),P_2O_5 75.0 kg·hm~(-2),K_2O66.0 kg·hm~(-2)的T1处理,较对照增产3.04%。  相似文献   

18.
当涂县水稻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处理相比,校正施肥区分别增产2 805、3 375 kg/hm2,增幅分别为44.52%、48.91%;配方施肥区产量分别增产2 205、2 660 kg/hm2,增幅分别为35.00%、38.55%。与习惯施肥区相比,校正施肥区分别增产1 110、1 386 kg/hm2,增幅分别为13.88%、15.52%;配方施肥区分别增产510、671 kg/hm2,增幅分别为6.38%、7.55%。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水稻机插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机插秧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亩施纯N 9.58 kg,N∶P2O5∶K2O=1∶0.28∶0.72配方效果最好,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0.4%,达显著水平,比采用当地人工栽插水稻所用配方施肥增产1.9%,未达显著水平。同时,采用机插秧配方施肥有利于增强水稻生长势,提高有效穗数,改善穗粒性状。  相似文献   

20.
以杂交稻中优608为供试品种,在施肥总量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7个不同施肥配比处理,探讨肥料不同配比对中优60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处理均比习惯栽培有显著增产效应,其中处理②(基肥:N、P2O5、K2O=102、135、96kg/hm2,蘖肥:N、K2O分别为51、108kg/hm2,穗肥:N、K2O分别为76.5、36kg/hm2,粒肥:N为25.5kg/hm2)肥料配比产量最高,为14014.5kg/hm2,比其他肥料配比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