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特谱唑防治小麦白粉病研究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主要病害,目前生产上靠粉锈宁防治,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已开始显示出抗药性,为了开发新品种,取代粉锈宁或与粉锈宁交替使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从1991~1994年连续4a进行了12.5%特谱唑可湿粉防治小麦...  相似文献   

2.
怎样应用粉锈宁防治小麦纹枯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陈杨林,张淑香,万安民化学防治是控制小麦纹枯病危害的重要手段,其中粉锈宁(三唑酮)是有效药剂,可明显压低病情,减少损失。据我们与兄弟单位协作,进行了多年多点粉锈宁防治纹枯病试验,取得以下比较...  相似文献   

3.
1980年8月24—29日在山东太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会议对小麦全蚀病的病菌来源、防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分析了农作物根病,特别是小麦全蚀病与土壤微生物、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关系。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根病,其发生发  相似文献   

4.
粉锈宁拌种是防病保丰收的重要措施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顾卫东小麦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4,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5%左右。因此,抓好小麦生产是稳定发展我省粮食总量的重要一环。但是,影响我省小麦稳产高产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盛秀兰,胥昕,金秀琳赵继龙杨天军(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甘肃省永昌县农技中心)(甘肃省景泰县植保站)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是甘肃小麦产区主要病害之...  相似文献   

6.
带状种植轮作倒茬防治小麦全蚀病师存恩,田玉丹,周景武,王军(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植保站,015000)近年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全蚀病发生较为严重,现已发生27万亩,并有逐年扩展蔓延和危害加重的趋势。由于本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近50%,所以实行常...  相似文献   

7.
现将试用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情况报道如下 按播种量的0.015%、0.02%、0.03%粉锈宁(有效成分25%下同)拌种;按播种量的0.02%粉锈宁拌种,小麦灌浆期用25克/亩喷雾防治1次;小麦挑旗、灌浆期各用25克/亩喷雾防治1次以及清水对照6个处理。小区面积20米~2、3次重复。冬前、返青,乳  相似文献   

8.
羟锈宁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锈宁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孙钦洪,贾中金,薛希国(山东莒南县农业局,276600)小麦全蚀病在我县的常年发病面积达到3333.3hm2,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30%以上,甚至绝产,每年给我县带来3500t粮食损失。过去药...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硅噻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推荐浓度下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小麦出苗、苗高没有显著影响;咯菌腈的防效与苯醚甲环唑相似,但对小麦出苗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他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将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等交替或混合使用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湖北植保》2001,(5):28-29
近两年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 ,主要有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等 ,特别是河北省植物检疫对象小麦全蚀病发生逐年加重 ,直接影响正定县小麦繁种和商品粮的调运。据今年 5月底调查 ,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已达 1 5万亩 ,造成小麦减产 3 2 0 0吨 ;小麦根腐病发生也较重 ,小麦黑胚直接影响了农民公粮的交售。今年 ,田间存在大量菌源和虫源 ,抓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为此 ,根据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制定了 2 0 0 0年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望各乡…  相似文献   

11.
控制小麦全蚀病扩展蔓延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蔓延扩展迅速,为害严重。减产轻则1~2成,重的可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丰润县近几年小麦全蚀病迅速扩展,成为制约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县植保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蚀病防治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扩展。1 传播侵染特点 小麦全蚀病是1种土传病害,病菌寄生范围广,可寄生小麦、大麦、玉米等多种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过腐生生活。所以,潜伏在病残体上的菌丝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种子带菌和夹杂在种子、粪肥  相似文献   

12.
小麦全蚀病在我国早于二十年前曾在内蒙、河北等地有发生记载,并做过一些调查研究。近十年来,随着耕作制度改革、水浇面积扩大及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变,病害发展较快,初步调查,全蚀病已在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小麦产区相继发生。纵观全国情况,目前多数小麦产区仍属无病区,有些地方全蚀病只是在局部地块零星发生。全蚀病主要集中在水流充足、小麦连作区的一些高产单位,这些地方病害发生普遍,受害程度较重,对小麦产量威胁很大。小麦罹病后,一般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因此,在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工作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无病区、控制零星病区、减轻重病区为害的防治策略,是关系到防治工作成败的关键,现就有关这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3.
药剂拌种结合土壤处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种衣剂分别拌种,结合播前以20%三唑酮乳油处理土壤,在河南博爱开展小麦全蚀病防治试验,调查各药剂处理的安全性、防治全蚀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麦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效果最优:处理后的小麦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未见药害;拔节期病株防效为98.62%,乳熟期白穗防效为92.04%;处理区小麦产量较清水对照区增加54.37%,均为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防治小麦白粉病多采用特效药粉锈宁。但因药源不足、成本较高,在生产上不易被普遍接受。1984—1986年,本所及有关县11个点的室内及田间试验示范结果均表明,粉锈宁与氟硅脲减量混用的防治效果与粉锈宁常量单用时相仿,而持效期有所延长。其中“10%氟硅脲膏剂250克/亩+20%粉锈宁乳油10毫升/亩”是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较理想的混用配方。  相似文献   

15.
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各大小麦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对其防治还没有好的抗病品种和特别有效的化学农药。自从成功地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防治小麦全蚀病以来,生物防治逐渐成为防治该病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措施[1]。近几年,内生菌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但对其防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作者对健康小麦上获得的5株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及其培养:小麦全蚀病菌9826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简称Ggt)与小…  相似文献   

16.
粉锈宁对小麦叶锈病和白粉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锈宁是目前1、2、4三唑类杀菌剂中长效、高效、广谱的一个品种,具有内吸传导性能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为了寻找能防治多种小麦病害的新药剂,1978—1979年,我们在进行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的同时,又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对小麦叶锈病和白粉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取得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麦根病又名抽死秧、白穗病,是由全蚀病菌、镰刀菌属真菌及离蠕孢属真菌混合侵染的土传病害。造成成片小麦死苗及后期白穗,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是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北方小麦产量的病害之一。一、田间症状小麦根病包括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苗期不明...  相似文献   

18.
加强植物检疫控制小麦全蚀病的传播危害山东省苍山县植保站张洪才苍山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每年种植小麦60000hm2左右。是临沂地区重点产粮县之一。从1980年我县开始对小麦全蚀病进行了普查,1988年开始发现小麦全蚀病,据统计发生分布一个乡镇一个村和县...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在许多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也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70年代此病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发生,损失严重。近年来,宁夏、山东、甘肃、内蒙、河北等省(区)许多地区又反映小麦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病原种类不清,对小麦全蚀病的为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7—1990年,作者对宁夏和山东等地小麦根腐,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小麦白粉病常发区——鄂北麦区进行的2a观察试验表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基础工作是播种期用粉锈宁拌种。轻病年1次拌种即可控病增产;中等发病年,须在拌种基础上,后期再进行粉锈宁喷雾防治1次,遗漏拌种田也可在孕穗期喷雾防治1次补救;重发病年,除拌种田须后期喷雾防治1次外,未拌种田应在孕穗期和扬花期连续进行2次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