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板栗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九山1号’、‘九山2号’、‘处暑红’3个板栗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SPAD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量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个板栗品种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到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带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值进行检验得出均无显著差异,可以通过SPAD值采用回归方程预测不同品种板栗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2.
杨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杨树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建立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线性函数、乘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拟合方程,并根据决定系数(R2)确定最佳拟合曲线,以探讨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杨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PAD值与叶绿素a含量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004 219SPAD1.630 2(R2=0.918 7);SPAD值与叶绿素b含量最优函数模型为y=0.071 308e0.055 468SPAD(R2=0.927 9);SPAD值与叶绿素总量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003 24SPAD1.792 1(R2=0.924 3)。通过对9个不同品种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统计检验发现,叶绿素a与总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通过回归方程来预测杨树叶片叶绿素的绝对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能快速简便地预测桃叶叶绿素绝对含量的方法,从而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指导,以随机选取的桃树叶片为试材,分别采用SPAD-502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桃树叶片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分析了两者间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了线性方程、二次多项式方程、对数方程、指数方程和乘幂方程的拟合方程,根据R2值确定了最优方程。结果表明:桃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呈极显著相关。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最优拟合方程分别为:y=0.074 9 VSPAD-1.256 9,R2=0.880 7;y=0.041 4 VSPAD-1.075 5,R2=0.869 0;y=0.116 3 VSPAD-2.332 4,R2=0.883 8。文中还对6个不同桃品种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发现,实测值与预测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可以用线性方程来预测桃树叶片叶绿素的绝对含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不同氮水平下高山杜鹃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叶位的SPAD 值,分析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总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第1轮和第2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新梢生长期第1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强,而叶绿素各参数中对SPAD值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b的含量。在不同氮水平下, SPAD值及相对叶色差与单位干重的总氮含量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SPAD值的变化能够反映60%的单位干重叶氮含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对高山杜鹃进行快速、无损的氮素营养诊断。  相似文献   

6.
10种园林树木叶绿素与SPAD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测定10种常见园林树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的SPAD值,探讨了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园林树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显著相关,且各自表现为不同的相关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6年生紫叶杜仲和对照绿叶杜仲扦插苗为试材,测定了杜仲叶片中花色素苷、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等叶色相关物质含量及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pH值在叶色表达期随时间(8-10月)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叶色变异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PAL活性、pH值的相关性,同时对紫色杜仲叶进行遮光处理并探讨光对叶色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杜仲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PAL活性均高于绿叶杜仲的,而紫叶杜仲叶绿素含量和pH值却低于绿叶杜仲;在8-10月,其叶绿素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表现出升高趋势;通过紫叶与绿叶杜仲的对比可以看出,紫叶杜仲叶片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其花色素苷含量和M值显著高于绿叶杜仲;影响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PAL活性、温度、pH值、光照等,而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色素苷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8.
贾朋  罗树凯  王方 《广东园林》2022,44(2):85-89
为探讨3种木兰科植物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和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叶片SPAD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SPAD叶绿素计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三者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片SPAD值的差异主要...  相似文献   

9.
以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临沧市的5个县收集保存的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为材料,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和分光光度计测定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风吹楠6个家系90株1 35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51.00~82.00,总叶绿素含量在6个家系间的变幅为2.11~3.75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大叶风吹楠4个家系60株90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48.00~72.00,总叶绿素含量在4个家系间的变幅为1.79~2.59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共10个家系150株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来估测叶绿素含量。风吹楠与大叶风吹楠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光胁迫对中华金叶榆叶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光照对中华金叶榆叶色发育的影响,以2a生的中华金叶榆作为试材,进行不同梯度的光照胁迫。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中华金叶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不断增加,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花色素苷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则不断的下降;叶片花色素苷含量不断增加;叶片pH值小于7,pH值不断增大,逐渐偏向中性;光照强度的降低抑制PAL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随光照强度的降低不断增加,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运用SPAD-502叶绿素仪,对来自江西、浙江和福建的9个不同油荼无性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PN7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同为福建省当地无性系的△51-2和○65-7的值明显偏低.不同油茶无性系叶片多以叶基部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叶尖部最低.每个无性系不同节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大小顺序不统一,植株中部叶的叶中部位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标准误相对较低,比较稳定,可作为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最佳测定部位.  相似文献   

12.
以琴叶风吹楠2年生苗木叶片为试验材料,比较叶面积法和称重法,95%乙醇、80%丙酮、丙酮-乙醇(2∶1)、试剂盒等4种提取液,和叶样研磨、不研磨处理对提取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叶面积法得到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系数远大于称重法;在直接浸提条件下,叶面积法4种提取液得到叶绿素总含量均值分别为3.9686、5.9621、6.0023、6.5956 mg/dm2,称重法得到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1.7353、2.4773、2.6695、2.7669 mg/g,提取效果排序为试剂盒丙酮-乙醇(2∶1)80%丙酮95%乙醇;混合提取液的提取效果均显著高于单一乙醇提取液,而混合提取液之间无显著差异;4种提取液提取研磨处理叶样的叶绿素总含量均值分别为6.088、6.513、6.429、7.278 mg/dm2,不研磨处理提取的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2.698、5.969、5.627、5.751 mg/dm2,研磨法提取效果较好。试验表明,用叶面积法,叶样研磨处理,以丙酮-乙醇(2∶1)为提取液的方法是较好的琴叶风吹楠叶绿素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苗期施肥对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对黎蒴栲实生幼苗进行不同梯度的配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T_4(N 0.112 5 g/株、K_2O 0.050 0 g/株)、T_5(N 0.075 0 g/株、P_2O_5 0.350 0 g/株)均较有利于黎蒴栲幼苗的生长。施氮肥处理的黎蒴栲苗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T_3,P_2O_5 0.175 0 g/株、K_2O 0.100 0 g/株)和对照的,施氮肥有利于黎蒴栲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积累。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施肥前期,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后期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可通过叶片叶绿素含量了解植物对氮肥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含有大量元素(A)、微量元素(B)和亚硒酸钠(C)等营养元素不同配比的自制液态富硒肥对毛竹林进行竹腔施肥试验,研究富硒施肥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硒施肥可提高毛竹叶片比叶重、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对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其中大量元素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影响最大,硒元素对毛竹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影响较显著。采用A1B2C3配方的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杏李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6年生杏李树为研究对象,设置杏李栽植中常见3种栽植密度(4 m×3 m、4 m×5 m、2 m×5 m),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进行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栽植密度与杏李光合特性、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关系,筛选适宜的栽植密度。【结果】在不同物候期,不同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果实转色期达到峰值,在成熟期缓慢下降;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3种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各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4 m×3 m、2 m×5 m、4 m×5 m,树冠外围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高于内膛叶片,且差异显著;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4 m×5 m、2 m×5 m、4 m×3 m,且树冠内膛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高于外围叶片。说明在弱光环境下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充分利用光能。各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由高到低依次均为4 ...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紫丁香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估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明  邢艳秋 《森林工程》2013,(3):39-41,44
近红外具有快速无损检测特点,利用该特点能够对紫丁香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进行估测。采用的试验方法是采取东北林业大学城市示范实验林场中的紫丁香叶片60片,从中随机抽取40片作为建模集,其余20片为验证集,并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建模集的叶片的近红外光谱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模型。再利用该模型来估测验证集紫丁香的叶绿素含量。本次试验,建模集的预测集和校验集的R2分别达到0.86和0.73,相关系数均达到85%以上,并且验证集的R2值达到0.82,相关系数为90.85%,说明近红外技术具有应用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估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对灵石山米槠林不同海拔优势种群不同年龄叶片的SPAD值进行野外测定,分别对各海拔不同年龄不同优势种以及各年龄不同海拔不同优势种的叶片SPAD值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群叶片SPAD值存在叶龄、种间以及海拔梯度问的差异。对不同海拔米槠林优势种群不同年龄叶片SPAD值与室内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氮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PAD值与叶片单位面积叶绿素及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SPAD值是叶绿素含量的真实反映,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可以快速有效的诊断种群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3种不同肥料配方的3个浓度梯度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红花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提高了土壤的EC值,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使土壤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处理效果一般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施肥增加了红花槭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2.6%~21.3%,4.4%~16.3%和10.5%~20.1%,不同的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以Ⅰ2、Ⅲ3、Ⅱ1处理效果较佳;土壤肥力的提高尤其是土壤中N含量的增加,促进了植物光合色素的合成,进而提高植株的光能固定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光胁迫对蒙古栎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的影响,以蒙古栎2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光照胁迫梯度,以全光照为对照组,采用石蜡切片法,生物显微镜下测量不同光胁迫处理下蒙古栎叶片各组织结构变化趋势,采用丙酮法、烘干法和阿贝折射仪分别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结果显示:(1)随光胁迫程度增加,蒙古栎幼苗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主脉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片结构紧密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随光胁迫程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2)随光胁迫增强,总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整体呈降低趋势,结合水含量、结合水占总含水量比例先减少后增加。(3)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随光胁迫程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叶绿素b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减弱呈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叶绿素a/b随光胁迫程度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研究表明:蒙古栎幼苗叶片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其叶片对光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叶片生理生态会随着光照环境的变化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适当的遮阴处理有助于叶片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的影响,在水稻抽穗期,剪去穗部1/3枝梗,形成不同的库源比,测定了叶绿素a、b含量、比值及总含量。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库源比较大,库源矛盾突出,抽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快,后期叶绿素a/b值显著增加;剪去穗部1/3枝梗,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两组合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降低叶绿素a/b,源更不足的两优培九较汕优63更为明显,说明库源比越大,叶绿素a/b上升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