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仔猪附红细胞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所引起仔猪的一种热性、溶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皮肤发红。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红细胞或血浆中而引起猪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主要以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为特征,可引起猪只特别是仔猪的大批死亡。1病原病原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养羊场波尔山羊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病理学检验。结果显示,山羊的可视黏膜苍白贫血,红细胞明显变形,红细胞表面有附红细胞体附着;实质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脏变性明显,淋巴结失去正常组织结构,淋巴细胞大量消失,脾脏内红细胞溶解。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6,(11)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主要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导致的贫血、黄疸和呼吸道症状及发热为特征,其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细胞体表面、血浆和骨髓中,附红细胞体病危害各个阶段猪群,尤其是母猪、仔猪危害最严重。2015年6月,甘井子区某猪场一起仔猪发烧、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贫血、偶有喘气,发病猪日益增多,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EH)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国内外曾有人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病、类边虫病、赤兽体病和红皮病等。EH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广泛的组织器官损害,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不但可使畜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动物生育能力下降,甚至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是由血浆以及骨髓所引起,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贫血以及黄疸等。该病对动物和人都会造成很大的健康威胁,所以,应该重视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本研究介绍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并且主要讨论鸡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鸡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细胞上或者是附红细胞体游离在血液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各种家禽都有可能感染。鸡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以及黄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等症状.近年来,该病对猪只的危害比较严重,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为此,笔者就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谈一些个人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猪(特别是仔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怀孕猪流产,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死亡。近年来该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在流行病学特点上,附红细胞体病具有发病动物种类广泛、隐性感染率高的特点。附红细胞体相对宿主有特异性,也有互感性,如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兔;绵羊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人;牛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2]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及媒介昆虫4种[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仔猪痢清口服液对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和中性红吞噬法测定仔猪痢清口服液对猪淋巴细胞转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猪淋巴细胞的转化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口服液具有良好的促进ConA诱导的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和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作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2.
皖北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来景辉  范红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10-5011
[目的]研究皖北地区猪水肿病的发病规律。[方法]对皖北地区猪场及各乡镇发生猪水肿病(EDP)进行较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发现猪水肿病在皖北地区呈零星散发,具有传染性,发病率在0.69%~2.14%,死亡率在0.21%~0.94%,病死率18.0%~46.0%。[结论]溶血性大肠杆菌是引发猪水肿病的病原,环境卫生、饲料、管理、微量元素、应激因素等是该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有效检测仔猪球虫卵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检测仔猪球虫病的3种方法(直接涂片镜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Teleman法)进行比较,研究检测仔猪球虫卵囊的有效方法。[结果]比较3种方法分别对仔猪球虫卵囊阳性检出的效果,结果表明,Tele-man法能观察到较清楚的圆形球虫卵囊,是检测效果最好的方法。对仔猪球虫卵囊检出率的比较结果表明,Teleman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是较好的仔猪球虫卵囊检出方法,而检出比率Teleman法最高。饱和盐水漂浮法、直接镜检法都由于粪便中存在脂肪颗粒等异物而影响检测效果。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近年来乐山仔猪球虫病发病率有所升高。[结论]Teleman法是最有效的卵囊检出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梅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67-4869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瑞香狼毒根中提取瑞香狼毒粗提物,并测定了其对进小鼠的毒性。[结果]小白鼠灌胃LD50为2 083.33 mg/kg,灌胃后表现为:身体无力,全身蜷缩,皮毛无光泽,抽搐、挣扎甚至死亡。剖检症状为:肺呈红色;肝、脾呈暗紫色;胃壁浆膜下有出血斑,胃黏膜广泛出血,内容物色红。病理变化为:心肌变性,横纹消失,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肝细胞颗粒变性、脂肪变性,中央静脉扩张,瘀血;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肾间质血管扩张充血;脾窦高度扩张,含有大量红细胞,脾小梁结构不完整,断裂肺血管及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有出血,肺泡壁增厚,有中性白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扩张,肺泡壁断裂,细支气管扩张,管腔中有浆液性渗出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肠黏膜血管扩张充血,黏膜层上皮细胞溶解,呈网状。[结论]为今后瑞香狼毒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健康仔猪肠道内分离并鉴定乳酸菌。[方法]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鉴定方法。[结果]共分离到10株疑似乳酸菌,有9株菌株属于乳杆菌目,其中C1、C2、C6属于链球菌属;C3、F2、F3为约氏乳杆菌;C4、F4为屎肠球菌;C5为嗜酸乳杆菌;[结论]该研究可为仔猪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菌株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朱孟玲  陈超  马国辅  徐孝宙  吴井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61-18862,18865
[目的]研究有机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5日龄断奶的健康长梅仔猪(长白公猪×小梅山母猪)36头,平均分成3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5%柠檬酸、基础日粮+1.0%柠檬酸,并在试验初期和末期进行采血和称重,分析有机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日粮中添加柠檬酸能显著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其中添加1.0%的柠檬酸日粮的促生长效果最显著(P〈0.01);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尿酸水平,提高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结论]柠檬酸能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并可有效减轻仔猪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运输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肝脏、鳃、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提高种苗运输存活率,为其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四指马鲅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对照组(未运输)、混合组(运输,同时添加抗应激混合物)和空白组(运输,不添加任何抗应激剂),抗应激剂为维生素C∶谷氨酰胺=1∶1.混合组和空白组幼鱼经6h运输后分别取样(肝脏、鳃和脾脏),经石蜡切片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测定肝脏、鳃和脾脏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生活及生理状态.[结果]对照组幼鱼表现正常,未出现死亡现象,混合组幼鱼的累计死亡率为12.5%,空白组的累计死亡达27.5%.对照组幼鱼的各组织均呈正常形态;混合组幼鱼的肝脏部分区域细胞排列疏松,肝小板结构不清晰;空白组幼鱼的肝脏组织整体失去固有形态,肝小板结构消失不见,大部分细胞核变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混合组幼鱼的鳃丝排列混乱,少数鳃小片末端或整体肿胀,血窦内红细胞出现部分堆积现象,线粒体丰富细胞体积变大;空白组的鳃小片整体肿胀,血窦加粗,部分鳃小片因红细胞过多而胀破,线粒体丰富细胞体积变大且数量增多.混合组幼鱼的脾脏白髓区域相对增大,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数量及大小均有所增加;空白组幼鱼的脾脏组织红髓区域占据大部分,白髓区域相对较少,呈零散分布,巨噬细胞中心减小.[结论]运输胁迫导致四指马鲅幼鱼肝脏、鳃及脾脏组织损伤,抗应激剂混合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8.
中药野牡丹治疗仔猪白痢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彩霞  李军成  覃军  张民腾  蓝同星  周如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31-12232,12277
[目的]探索野牡丹煎汁对仔猪白痢的防治效果。[方法]用野牡丹煎汁和氟哌酸对仔猪白痢进行灌服、拌料预防治疗试验。[结果]野牡丹煎汁比氟哌酸灌服治疗刚断奶仔猪白痢的效果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20 ml/头是该中药煎汁灌服治疗的最佳用药量;野牡丹煎汁比氟哌酸拌料对50日龄仔猪白痢治疗效果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50 ml/头是该中药煎汁拌料治疗的最佳用药量;野牡丹煎汁比空白对照组拌料预防35日龄仔猪白痢的效果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15 ml/头是该中药煎汁拌料预防的最佳用药量;对有食欲的发病仔猪,拌料用药是首选途径。[结论]该研究为野牡丹煎汁对仔猪白痢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制备中草药复方注射剂。用不同剂量(0.25、0.50和1.00 ml/kg)的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人工感染的仔猪腹泻进行治疗试验。[结果]经过3 d治疗后,3个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60%~9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剂量以0.5 ml/kg为佳。将制备的复方注射剂和临床用的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噻呋混悬、硫酸黄连素和博落回注射剂对人工感染的仔猪腹泻进行疗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注射剂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8.0%,明显优于其他注射剂。[结论]该中草药复方注射剂是临床上治疗仔猪腹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临床上选用仔猪白痢疫苗与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0份仔猪白痢病料,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析其血清型并检测其耐药性。[结果]从40份病料中分离出36株大肠杆菌,其中3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对16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最高为100%,最低为6%。所有分离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其中22株分离菌为4耐以上的菌株。32株致病菌分布在9个血清型中。[结论]张家口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白痢病原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8、O149、O141和O54,占已定型菌株的59.3%。对仔猪白痢病原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头孢噻肟钠、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和新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