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茶开采期测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2年至1987年连续对茶树越冬芽萌发生长规律,春茶开采期进行观察研究,每年都向茶区发布春茶开采期预报数期。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用求萌动期与各时段不同下限温度积温相关的分析方法,求出了各类型品种茶树越冬芽的萌动起点温度及萌动至开采期所需的有效积温:特早芽型品种迎春为8℃,134.0±15.3℃;早芽型品种福鼎大白茶为10℃,128.3±10.1℃;中芽型品种福安菜茶为10—12℃,137.6±15.7℃;迟芽型品种政和大白茶为14℃,121.8±9.2℃。二、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揭示了各类型品种春茶开采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上年12月至各类型品种春茶开采期,整个时期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三因子综合对特早芽,早芽种开采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芽种;对迟芽种的影响最小,上年12月份至3月上旬的当年3月各月的气象三因子中,以2月份平均气温与特早芽种开采期相关最密切,3月份平均气温与早、中、迟芽种开采期相关最密切。三,研究提出三种春茶开采期预报方法:1.生育期间隔天数预报法;2.积温预报法;3.多个气象因子逐步回归方程预报法。廿五年的预报实践证明,生育期间隔天数预报法的效果准确,且方法简便,容易掌握,便于茶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我所茶叶气象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春茶开采期测报研究,求算出种类型品种茶树越冬芽的萌动起点温度及萌动至开采期所需的有效积温;提示了各种型品种春茶开采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三种春茶开采期预报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已通过技术鉴定。2.求算出闽东茶区各轮茶叶产量的农业气象模式,初步探明闽东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3.初步探明温度与幼龄茶树热旱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中泽  谢继金 《茶叶》2005,31(2):95-96,112
春茶开采期与乌牛早相当或比乌牛早迟1~2天,属于特早TG茶树品种;单位面积树冠的春茶芽叶萌发密度和产量略高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春茶的茶多酚含量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是加工扁型和单芽名优绿茶的优质品种."香山早1号"茶树品种对倒春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六年的各类型品种春茶开采期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开采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拟合出各类型品种春茶开采期预报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上年12月至各类型品种春茶开采期,整个时期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三因子综合对特早芽、早芽种开采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芽种,对迟芽种的影响最小;整个时期的平均气温对特早芽种开采期的影响最大,降水量对早芽、中芽、迟芽种开采期的影响最大;上年12月至当年3月各月的气象三因子中,以2月份、3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与特早芽种开采期相关最密切,3月份平均气温与早、中、迟芽种开采期相关最密切,当平均气温较高时,春茶开采期相应较早。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连续廿五年的春茶开采期测报研究成果,于1987年下半年,由福建省农科院组织鉴定,经农牧渔业部、省内外农业、气象高等院校、茶叶研究所、主要茶区共12个单位的13位教授、专家代表(高级8人,中级5人)认真评审,通过技术鉴定。参加评审的代表认为:该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目标明确,设计合理,观测项目基本齐全,连续时间长达廿五年。研究内容既有不同芽型品种茶树越冬芽萌动起点温度和春茶开采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等基础研究,也有春茶开采期预报方法等生产应用研究,比较全面。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基本相符,说明研究成果是比较可靠的。其中茶树越冬芽的萌动起  相似文献   

6.
过婉珍  朱永兴 《茶叶》1991,17(4):28-29
茶叶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摘质量的好坏,而适时开采对提高整个春茶的鲜叶质量有很大作用,它能显著提高1~3级茶的比重。如能在15~2。天前对春茶适采期作出准确的预报,这对及时安排好整个春茶生产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好采茶工、作好初制茶厂生产准备、以及协调好各项其它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一般生产中常利用气象因子预报春茶适采期。目前常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单909(ZD909)与安农591(AN591)两个夏玉米主栽品种,调查雌穗基、中、顶部花丝伸长动态与叶片和穗轴关系特征。结果表明,雌穗基、中部花丝比顶部花丝先发育、先吐丝、先脱落。当有效积温达到900℃·d时,基、中部花丝开始发育,穗轴发育到最终长度的10%;当有效积温达到1 000℃·d时,基、中部花丝发育到最终长度的70%、60%并开始吐丝,穗轴发育到最终长度的50%左右,吐丝期前后花丝发育长度占总长度的65%以上,是决定花丝伸出苞叶的关键时期;当有效积温达到1 100℃·d时,花丝发育完全并脱落,穗轴发育到最终长度的80%以上。ZD909和AN591两个品种上述关系表现出了一致性。随后运用Logistic模型对花丝与穗轴动态伸长进行拟合,量化了花丝和穗轴发育进程。本文精确描述了花丝与穗轴伸长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对花丝与穗轴伸长发育的模拟上。  相似文献   

8.
春茶适采期预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浙江省临安县和余姚市两地共20年各主要气象资料及与其相应的春茶适采期等调查资料,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程序,从45项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影响春茶适采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3月下旬有效积温,3月份日照时数,上年10—12月的蒸发量和晴雨指数和4月上旬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晴雨指数,并建立了适采期预报的主体模型。同时,根据多年多点观察结果,得出茶园海拔、茶树品种、坡向等因子对适釆期预报值的修正值,利用分析过程中得到的一系列中间数据和信息。笔者还对适采期预报模型的研究方法、不同时期影响茶树生育的主要气象因子等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利用湘中地区198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2007—2017年湘中地区双季早稻产量资料和3个水稻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采用M-K突变分析了湘中地区双季早稻播种适宜期调整,同时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双季早稻各生育期内农业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筛选出4个主要农业气候指标,并探索其适应性调整,最后利用气候指标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湘中地区1980—2017年春播期稳定通过10℃初日的突变点在1997年,湘中地区双季早稻的播期可由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3下旬至4月上旬,提前至3月中旬至4月初,提前约7d;通过灰色关联法和多项式法确定影响双季早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候指标及其阈值分别是:拔节至成熟期10℃以上积温≥1546.9℃、拔节至成熟期日照时数≥291.1h、秧田期10℃以上积温≥476.8℃和移栽至分蘖期平均气温≥19.8℃;最后气候指标适宜度评价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这些农业气候指标适宜应用到湘中地区双季早稻的实际生产中。本研究结果为湘中地区双季早稻气候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更新、产量预报和种植制度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景宁县白茶品系性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蓓  叶丽敏  朱焕明  刘饶  王建林  刘慧平 《茶叶》2010,36(3):156-158
白茶是我国特有的茶树品种资源。通过对景宁白茶6个品系性状特征观测比较,春茶生化品质检测和加工产品感官评审,为该县茶叶品质提升和白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09,(5):41-41
测定记录了春茶生产期间18个小气候因子及每天的茶叶产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春茶产量与小气候因子的同归模型,并对茶树生长的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以找出决定春茶产量的小气候因子及其组合。结果表明,春茶产量与大多数小气候因子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可以此对春茶产量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2.
磐茶1号是从群体种木禾种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的新品种.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茶一芽一叶期比福鼎大白茶稍晚.春茶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76.6%,比龙井43高99.6%.适制多种名优茶,品质优.制烘青绿茶,外形紧结略卷曲、嫩绿带翠显毫,汤色浅嫩绿清澈明亮,香气高鲜显花香,滋味甘醇鲜爽,叶底肥嫩较嫩绿明亮.抗寒性中等,...  相似文献   

13.
影响春茶开采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带或亚热带气候域,茶树生长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性。冬季由于寒冷茶树的营养芽呈休眠状态,芽的外面被覆着鳞片越冬,翌年春季回暖时越冬芽再开始萌发生长。越冬芽萌发期及春茶开采期迟早,不但直接影响春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个茶季以至整年的茶叶生产。春茶产量约占全年的一半,而且品质优于夏秋茶。特别是现在茶叶市场竞争激烈;春茶以早,优取胜。因此,探讨影响春茶开采期的因素,对于指导茶区适时修剪、施肥和采摘,多采制高档茶,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辽宁有记录以来的农业气象资料,分析发现辽宁省水稻适宜移栽期与播种到移栽期≥10℃有效积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根据有效积温和环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筛选出高相关、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的环流因子,建立起水稻适宜移栽期的长期预报模型。该模型通过历史拟合和预报检验,预报模型准确率基本在95%以上,预报结果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气候与茶芽的伸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叶经过精制加工而成的.因此,春季茶芽萌动得迟早、伸育得快慢,不但直接影响着春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个茶季、全年和次年的茶叶生产状况.影响茶芽萌动和伸育速度的因子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因子,包括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例如茶园的地形、  相似文献   

16.
巴渝特早是从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以福鼎大白茶(CK1)和龙井长叶(CK2)为对照,对茶树品种巴渝特早在陕西汉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渝特早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春茶物候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比龙井长叶晚;鲜叶产量较高;制绿茶品质优;抗寒性较强,抗旱性强;适宜在汉中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伴着迟来的春风,新茶的芽叶在经过霜雪洗礼的树枝悄然萌动。今年的新茶由于雪灾的原因,是有些迟,但在云南省凤庆县茶乡,3月8日春茶收购开称。尽管开称的鞭炮已经响过,但笔者有意到安石走访,发现所有的茶园还都处于春茶开采前的沉默,有些茶农耐不住已步人茶园,开摘着茶树上春天的讯息,但更多的茶园还在沉默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东茗1号发现于新昌县东茗乡东茗村,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法育成茶树新品种,为灌木型、直立、早生种,生长势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但春茶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7.4%,春茶经济效益好。春茶一芽二叶茶样平均约含氨基酸4.8%、茶多酚19.4%、咖啡碱3.1%,水浸出物49.1%,适制烘青和扁形名优绿茶,所制干茶外形优,烘青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扁形茶品质达到龙井43水平。根据田间调查结果,东茗1号表现为抗茶小绿叶蝉,高抗茶炭疽病,且较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具有更强抗性,适宜在浙江杭州、浙东茶区及相似生态条件和生产茶类的地区种植。东茗1号目前正在申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  相似文献   

19.
鄂茶1号是由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用茶树剥花授粉技术,以福鼎大白茶种为母本,梅占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199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茶树品种审定,2003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力强;成叶深绿,叶形长椭圆,富光泽,叶质柔软;芽叶黄绿,茸毛中等;生长势旺,节间较长,一芽三叶百芽重91.5g;育芽能力和芽叶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一叶开采期在4月上旬。一芽二叶干茶含氨基酸3.0%、茶多酚28.8%、咖啡碱3.4%、儿茶素总量18.8%,酚氨比适中,制绿茶外形紧结细嫩,色泽深绿,汤色绿亮,清香独特,滋味清爽,叶底黄绿明亮。全国区试期间平均产量比福鼎大白茶种高99.8%,具有优质、高产、遗传性状稳定、移栽成活率高、抗逆性强、成园快、扦插出圃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福鼎大白茶、保靖黄金茶1号、槠叶齐、碧香早4个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盆钵法分别进行不同组合时间施氮处理。结果表明:氮肥早施处理有利于促进福鼎大白茶、槠叶齐茶树生长和提高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但保靖黄金茶1号和碧香早则稍有差异,其春茶品质以晚施处理最佳。茶园施氮时间应考虑品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