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黄龙溪镇的局部景观更新实例,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其“神龙见水”主题生态景观带中龙潭广场、真龙街、龙潭湖的景观设计,归纳其景观更新中的值得借鉴的生态设计手法,以其为城镇景观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贾鲁河郑州段植物多样性与景观格局梯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郑州市2009年航片与1990年郑州市地形图、2005年土地利用图,结合2007年郑州市绿地普查数据及2009年8月份的野外调查数据,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景观距离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丰富度、pielou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对贾鲁河郑州段的景观格局及植物多样性梯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依赖于耕地、林地、河流等景观的生态系统的减少,景观多样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下游河流区、上游近郊区、上游远郊区、城市河流区;景观距离指数及破碎化指数顺序表明城市河流区与下游河流区的生境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与人类干扰的程度关系密切,明显高于郊区河流区;城市河流区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而上游远郊区的优势度最高。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贾鲁河郑州段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许伟 《农技服务》2011,28(4):511-512,562
伴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深入人心,滨水区域段因其独有的生态特质,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口袋公园作为穿插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绿洲,已成为城区市民活动交往、承栽城区文脉的重要场所之一。就金寨县潘冲河口袋公园设计为例,探索出能够引起县城市民情感共鸣的新景观概念——乡土景观。希望金寨县潘冲河口袋公园能够成为金寡县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地标性景观。  相似文献   

4.
郭朋 《农业与技术》2014,(3):199-199
景观是指土地、物体和空间组成的综合体,通过景观设计可以反映各个时代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的综合意识形态。景观设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设计和人工景观设计。人工景观的主要设计要素包括建筑物、广场、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等。自然景观的主要设计要素包括河流、海洋、园林植物、古树名木等。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及具体应用,提出几点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月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24-11825,11838
概括分析了鸭绿江河流廊道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变化过程,提出了鸭绿江河流廊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针对鸭绿江河流廊道上游高山峡谷区、中游水库回水区和下游冲积平原区3种景观类型区的不同特点,给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提出了城市带状滨河景观空间塑造的原则,并以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流城区段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和滨河景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流生态健康需水量的概念,针对太子河本溪市城区段河道的输沙、自净、供水、景观等主要功能,采用本溪水文站资料分析、计算太子河城区段生态健康需水量为8.18*108m^3,折合流量为14.1m^3/s。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开发,滨水景观的设计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焦点。该文通过对滨水景观构成、特点进行分析,以通扬河北岸景观设计为例,根据海安的特色、文化和通扬河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景观设计,创建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性景观河道。  相似文献   

9.
滏阳河武强段滨河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滏阳河武强段滨河景观规划,从设计构思、河流生态改造、植物规划等方面,对"有序的多元"型的综合性生态滨水景观的营造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认为须根据规划创意理念,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展现滨水绿地空间景观特色,建造滨水园林景观和湿地保护景观,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基于对滨水区的理论研究.本文对泰安境内两条重要的河流——渿河、梳洗河的滨水景观进行了调查、评价、分析,提出景观改进建议,旨在寻求一条有泰安市特色的滨水区景观规划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用地较为紧张的滨水绿地,不仅承担着景观的作用,还有防洪的功能,因此它对滨水城市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实践案例龙山县果利河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介绍了其生态廊道、梯度横断面、立体景观交通体系和滨水植物景观设计,为城市滨水公园构建景观安全格局、完善区域绿地系统生态设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丽  伍杰  邓微  刘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55-7056,7083
从水文化传承的角度对都江堰文化广场、离堆公园、杨柳河、南桥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考察,探讨了适合都江堰园林景观设计的水文化传承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07-709,71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菏泽赵王河公园概况,实地调查其植物景观现状,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基本理论,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空间类型、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赵王河公园的植物景观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菏泽市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对武烈河(安远庙至双峰寺段)及其周边现状植物种类、群落、潜在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段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旨在使河流景观适应城市发展,保持河流自然特征、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满足市民休闲游憩的需要,彰显城市风土文脉,最终实现河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满慧  李飞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41-244
排洪水道是城市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设计时应兼顾生态和社会需求。以无锡市基康里排洪渠改造项目为例,从排洪水道的平面设计、断面设计、生态护岸设计以及乡土植物配置等方面,探讨了排洪水道的"近自然"生态设计方法,以期对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伊河洛阳新区段滨水景观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虹  陈茜  张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54-6656
分析了伊河洛阳新区段的总体概况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从水体、驳岸、植被、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对伊河洛阳新区段的现状加以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伊河滨水景观规划在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强调伊河洛阳新区段滨水景观规划应遵循生态性原则、文化性与地域性原则、公共服务性原则、可达性原则以及人本性原则。以期为伊河洛阳新区段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以此推动伊河洛阳新区段滨水景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文化构筑景观,景观传达文化,景观设计是将文化从抽象转化为具象的过程。景观设计师、景观感知者与场所三者本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影响了景观内容,从而形成特有的景观特征。针对当今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创新要求,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景观设计策略。以环县环江旅游风情线为例,详细分析了环县自然资源文化、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对带状绿地景观构建的影响,具体阐述了基于环县多元文化的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策略。为恶劣环境下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对勐仑镇(段)滨江河岸现状及现有地形进行调查,通过评价滨江河岸景观在城镇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在城镇滨江河岸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设计思考、主题立意、景观构思、设计表达直至空间布局等几个基本设计步骤,对烟台市夹河景观带的设计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探讨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个性化营造,以期为今后的滨河景观设计提供相关思路和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19-7121
介绍了生态驳岸的类型、特点和功能,分析了生态驳岸设计的要点、植物配置以及亲水空间的构建等,最后以阜阳市中青河、西青河和泉河风景为例研究了如何将生态驳岸形式运用于城市河道的景观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