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五彩甜糯1号'是以‘申W93'为母本、‘wh-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籽粒为五彩花色的优质鲜食甜加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6 d,生育期比对照‘申糯2号'(CK)晚1.4 d,产量(去苞叶鲜穗净重)12 688.6 kg/hm~2,比‘申糯2号'增产9.6%,品质综合评分89.2分,口感糯中带甜,是优质鲜食甜加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紫黑色糯玉米“沪紫黑糯1号”选育及其转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沪紫黑糯1号"是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74和申W71杂交选育而成的紫黑色鲜食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成熟期比对照"苏玉糯1号"平均短2 d,产量增加26.8%以上,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转色试验表明,该品种上色快,采收期长,鲜食籽粒完全上色为紫黑色时,糯性仍然较好.品质优良.口感香甜糯,商品外观性优良.  相似文献   

3.
车卓  王春明  周天旺  郭成 《农学学报》2020,36(4):118-122
为明确不同鲜食玉米品种抗丝黑穗病差异,本研究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于2015—2017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89份甘肃省区试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89份鲜食玉米品种中,9份材料‘彩糯1号’、‘甘甜糯1号’、‘秦粮糯902’、‘九洋双色蜜’、‘AP358’、‘酒糯4103’、‘雅玉1号’、‘禾糯1号’和‘田福糯1号’表现高抗(HR);5份材料‘保糯1号’、‘田福糯2号’、‘甘垦糯2号’、‘金辉306’和‘瑞糯260’表现抗(R);9份材料‘华甜玉6号’、‘白玉909’、‘朝糯606’、‘12009’、‘银玉16号’、‘黄糯90’、‘白甜糯828’、‘原玉糯505’和‘仲甜5号’表现中抗(MR);其余36份和30份表现感(S)和高感(HS);高抗、抗、中抗、感、高感分别占供试玉米品种的10.11%、5.62%、10.11%、40.45%和33.7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以早熟性为突破口,在育成早熟、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13”和“申W22”基础上,选育出早熟、优质鲜食糯玉米单交种“沪玉糯2号”。通过国家东南区试验,该品种熟期比“苏玉糯1号”早6 d,增产11.8%,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沪玉糯5号'是以W109为母本、W124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5 d,生育期与对照‘苏玉糯5号'相近;产量(去苞叶鲜穗净重)14 665.7 kg/hm~2,比‘苏玉糯5号'增产32.4%。该品种株型紧凑,具有较强的抗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沪玉糯3号”是早熟、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48和申W22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穗型鲜食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熟期比“苏玉糯1号”早3d,增产13.6%以上,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7.
以‘沪玉糯5号’(紧凑型)和‘沪玉糯2号’(平展型)为材料,研究了3种施肥方法对2种株型玉米产量和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施肥方法A2下平均产量最高,为11 531 kg/hm~2;‘沪玉糯5号’的产量达12 997 kg/hm~2,极显著高于‘沪玉糯2号’(9 168 kg/hm2)。3种施肥方法在秃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方面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秃尖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百粒重无显著差异。因此,适宜的尿素施用方法是苗期315 kg/hm~2,拔节期135 kg/hm~2;紧凑株型‘沪玉糯5号’产量显著高于平展株型‘沪玉糯2号’,性状表现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态型聚优方法培育出优质早熟高配合力糯玉米自交系申W22,经DUS测定,在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方面符合国家标准,获国家新品种权。该自交系具以下特点:①优质,糯性品质好,支链淀粉/粗淀粉含量98.88%。②早熟性状遗传稳定,以申W22为亲本组成的杂交种生育期介于双亲之间,比双亲平均值缩短,并倾向于早熟的申W22亲本。③配合力高,以申W22为父本育成的沪玉糯一号、二号、三号,产量高,比对照苏玉糯一号增产5%-22、9%左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市鲜食玉米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育种研究相对滞后。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了适合在广西、上海及周边推广,产量、品质及其他特性优良的白色糯玉米新品种‘申糯8号’。‘申糯8号’是利用自选自交系N176作母本,自选自交系N001作父本培育而成,具有出苗快且整齐、幼苗长势旺、果穗外观优、感官品质好、蒸煮口感佳、综合抗性强等特点。2012年,参加上海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穗产量963.7 kg/亩,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29.8%,品尝品质综合评分86.7分。  相似文献   

10.
糯玉米作为一种主要谷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沪玉糯2号’和‘沪玉糯3号’为试材,利用质量浓度为0(CK)、0.5%、1.0%、1.5%、2.0%的NaCl溶液对糯玉米种子进行预处理,分析其在质量浓度为0、0.5%、1.0%、1.5%NaCl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无预处理情况下,与对照相比,‘沪玉糯2号’在1.5%NaCl胁迫下其发芽率开始显著下降,而‘沪玉糯3号’则在0.5%NaCl胁迫下开始显著下降; NaCl预处理对‘沪玉糯2号’种子正常萌发影响较小,而2.0%NaCl预处理可能损害‘沪玉糯3号’种子的正常萌发;在0.5%盐胁迫下,1.5%NaCl预处理显著提高了‘沪玉糯3号’的耐盐性;在1.5%盐胁迫下,0.5%NaCl预处理提高了‘沪玉糯2号’的耐盐性,其他预处理则降低了其耐盐性,而1.0%、1.5%和2.0%NaCl预处理显著提高了‘沪玉糯3号’的耐盐性。综上,不同NaCl溶液预处理对提高盐敏感糯玉米品种的耐盐性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最近,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邮码:650205, 电话:0871- 5892503)培育成功的紫色、白色、红色、黄色和灰色五彩甜玉米,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 该所选育的五彩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早熟约 20天,且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每 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 1500公斤,水溶性糖含量高达 30%.食用五彩甜玉米时,既甜且带有一定糯性,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浦东新区玉米品种结构,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浦东新区引进彩色玉米新品种"沪五彩花糯1号"进行了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为生育期短、穗型大、籽粒饱满、色彩丰富、产量高、口感糯、适口性佳等,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42份鲜食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鲜食玉米品种对由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玉米丝黑穗病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引起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差异,于2019年通过人工接种对42份鲜食玉米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对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表明,在42份鲜食玉米品种中,未发现高抗材料;‘盛甜糯9号’和‘三禾甜加糯6号’表现抗病;‘盛彩甜3号’‘福王9号’和‘脆甜1号’3份材料表现中抗;16份材料表现感病;21份材料表现高感。对瘤黑粉病的鉴定结果表明,3份材料表现高抗,分别为‘脆甜168’‘金陇12’和‘原玉黄糯1168’;‘盛甜糯10号’和‘陇糯2号’表现中抗;9份材料表现感病;28份材料表现高感。参试材料中未发现同时兼抗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品种,由此说明,在鲜食玉米上,对黑粉类病害的抗性品种较为匮乏,需进一步加强抗性材料的筛选利用,并加快多抗组合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比较了普通小麦‘镇麦10号’和糯质小麦‘扬糯麦1号’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性、茎蘖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生产及转运特性以及产量形成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镇麦10号’和‘扬糯麦1号’的生育期差异较小;‘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茎蘖数较‘镇麦10号’多39.7%;‘扬糯麦1号’的花后叶片功能持续期较长,且SPAD和LAI较大;‘镇麦10号’的营养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较多,‘扬糯麦1号’的营养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较多,但两者总转运率相近;从产量构成看,‘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较‘镇麦10号’多,但千粒重较小;‘扬糯麦1号’和‘镇麦10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403.4kg/m2和6810.5kg/m2。通过比较普通小麦和糯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差异,可以为不同应用条件下小麦栽培方式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4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对2个供试品种进行DNA指纹鉴定,确定‘沪玉糯3号’的真实性。通过在‘沪玉糯3号’及其双亲间扩增,发现SSR标记umc2007y4、bnlg1940k7、bnlg2305k4、bnlg1702k1、umc1125y3、phi080k15能在样品与‘沪玉糯3号’间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条带,因此,认为这6对SSR引物可用于‘沪玉糯3号’品种真实性的快速鉴定。此外,筛选出6对共显性SSR核心引物(bnlg1940k7、bnlg2305k4、umc1536k9、bnlg249k2、bnlg2235y5和phi233376y1),可用于‘沪玉糯3号’的纯度鉴定。SSR标记bnlg1940k7和bnlg2305k4作为首选,可同时对‘沪玉糯3号’种子进行真实性和纯度鉴定。为加强‘沪玉糯3号’的产权保护及种子质量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糯小麦灌浆期籽粒质量和主要营养物质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糯小麦灌浆特性及其灌浆期籽粒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在大田条件下,以1个糯小麦新品种(‘长糯麦1号’)和1个非糯对照品种(‘扬麦20’)为试验材料,在花后7d、14d、21d、28d和35d测定灌浆过程中籽粒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质量分数和粒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长糯麦1号’与‘扬麦20’灌浆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其渐增期的灌浆速率及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粒质量积累量均显著低于‘扬麦20’。但‘长糯麦1号’可溶性糖降解速率低,成熟籽粒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高于‘扬麦20’。二者的蛋白质积累动态趋于一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扬麦20’支链淀粉积累动态与‘长糯麦1号’存在显著差异,其在灌浆初期支链淀粉质量分数迅速增加,于花后28d达到顶峰,之后呈下降趋势;而‘长糯麦1号’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增长缓慢,在花后21~28d呈"停滞"状态,于花后35d达到最大值。成熟期‘长糯麦1号’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接近于零,总淀粉质量分数和粒质量均显著低于‘扬麦20’。综合分析认为,‘长糯麦1号’灌浆、可溶性糖转化、淀粉积累能力明显低于‘扬麦20’。因此,在糯小麦新品种选育中应把灌浆速率、可溶性糖降解转化能力和支链淀粉合成速率的提高作为重点改良方向,以提高糯小麦粒质量,进而为糯小麦育种和生产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糜子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淀粉积累与相关合成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糜子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及淀粉积累规律,选用糯性和粳性糜子品种各2个,分别为‘龙黍21号’、‘晋黍5号’和‘榆糜2号’、‘陇糜8号’,分析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糜子开花后,粳糯品种籽粒脂肪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粗蛋白含量不断减少,其中谷蛋白含量最高。各氨基酸中,谷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最高。淀粉含量变化呈S型增加,积累速率先增加后减小。4种淀粉合成相关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BSS)以及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显示出单峰曲线变化。粳性品种中SSS酶主要调控直链、支链及总淀粉积累,Q酶主要调控总淀粉和直链淀粉,AGPP酶参与直链淀粉的积累;而糯性品种直链、支链及总淀粉积累主要受到SSS和Q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连玉糯1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鲜食糯玉米杂交新品种,苞叶包被完整,新鲜嫩绿,籽粒饱满,排列整齐,籽粒白色,有光泽,秃顶少,商品率高,还具有风味好、色泽佳、糯性高、皮薄渣少、抗倒性强等特点。2013年参加多点异地品比试验,平均鲜穗12 60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5.6%;2014年上海市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穗12 991.5 kg/hm~2,比对照‘申糯2号'增产12.2%;该品种生育期89.4 d左右,品尝品质综合评分85.5分,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籽粒颜色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和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浦东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经济效益,对16个不同籽粒颜色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情况、产量结构、品质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色品种中,“申糯3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具有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彩色品种中,“彩丰”、“天彩2号”和“重庆彩糯7299”的产量、品质均优于对照“彩糯2号”,且抗病性强;紫色品种中,对照“沪紫黑糯1号”的产量高、糯性好、风味佳.以上品种适宜在浦东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陇东地区热量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特点,筛选适宜在陇东旱塬种植的高水分利用效率和高光合效率的复种玉米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油菜收获后复种‘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CX350’‘金顿302’‘新玉40’‘新玉54’6个玉米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6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表现为‘德美亚2号’最大;6个品种开花后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在花后50d内‘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的Pn和Gs始终高于其他品种.6个品种胞间CO_2浓度(Ci)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其中‘金顿302’在花后50d内具有较高的Ci,最高达306.7μmol/mol,且该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百粒质量和产量均为‘德美亚2号’最大,较最小的‘金顿302’分别高20.23%和16.50%.【结论】综合以上指标,认为‘德美亚’品种是当地首选的复种玉米品种,其次可选‘新玉’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