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使用《新疆统计年鉴》与"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等统计数据与资料,从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居民收入等农业生产成果、耕地资源与人口资源等农业生产资源、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基层农业经营组织的变化特征等方面,分析阐述新疆农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包含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新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疆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由于国家实施了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新疆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重化工业发展态势明显,而环境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重点发展产业中就有环保产业,并且是重点规划产业和投资领域。新疆也响应国家号召,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新疆发展资源循环型社会与产业资源循环经济战略报告书中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计划吸引海外资金、外来技术,用来促进新疆本土资源循环型产业经济的发展,使经济走向新型工业化之路。基于此,了解环保产业概念及意义,研究新疆环保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疆奶资源丰富 ,发展奶业潜力巨大 ,但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乳品市场相对狭窄 ,因此要大力发展奶业 ,就必须立足新疆 ,面向全国 ,认真研究产品定位问题 ,在引导消费、拓宽本地市场的同时 ,建立外向型乳品企业 ,开发科技含量高、差异性大的乳制品。提出有机奶、功能性液态奶、牛初乳制品、配方奶粉、干酪和干酪素等产品 ,应成为新疆乳制品的研究开发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格尔木市属资源开发型地区,"十二五"时期随着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格尔木市人口将大量增加,预计人口将由现在的27万人增加到"十二五"未的30万人,对农畜产品的需求也将稳定增长。因此,农牧业必须抓住"十二五"发展的重大机遇,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农牧业发展潜力,发挥农牧业资源条件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现代农牧业,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立足于为资源开发服务,进一步提高满足资源开发和城乡居民对粮、油、肉、奶、禽、蛋、蔬菜的消费需求,提高自给率,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河南发展的第一资源。河南省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的关键在于树立人才资源"四个第一"理念,以人为本、加大人才资源开发与教育投入力度,注重人才机制与激励政策不断创新。建议重点确定"四大方略",优化河南"两大环境",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6.
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新疆的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为中国植物栽培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新疆及周边国家包括农作物、林木、药用植物及野生植物等植物种质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存储和查询,对于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在研究制定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采集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关系数据库构建技术、ASP软件开发技术和WEB信息发布技术,设计开发系统软件.[结果]通过设计开发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于INTERNET网络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查询与发布.[结论]设计开发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合理、功能实用,运行稳定,满足了对新疆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及国内外种质资源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醴陵市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限制因子修正法,估算了醴陵市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同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醴陵市土地的开发空间和生产潜力较大,水稻、玉米、花生3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指数分别为74.28%、86.52%、84.94%.尚有较大的土地生产潜力有待开发;在现有条件下,醴陵市的土地资源可以满足当地人口"小康型"的生活标准,但是醴陵市面对不断激增的人口和人民广泛的致富要求,还需不断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努力提高土地生产力;控制人口增长,缓解用地矛盾;切实保护耕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耕地后备资源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土地开发程度较低,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耦合模型探究新疆耕地后备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疆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各地州生态环境指数整体偏低,大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地区属于中、重度失调发展类型。昌吉、阿勒泰、塔城地区耦合程度较好。针对新疆特殊的地域类型和巨大的生态压力,提出在开发前要重点评估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干空气能、生物质能等资源,开发条件优越。试图分析新疆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新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加速新疆新能源领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已进入相对贫困阶段。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是治理相对贫困的前提。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消费支出、基本生活需求等为依据对新疆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标准和规模进行探讨,对新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7 000元、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比在1以下可作为新疆"十四五"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标准;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在517万人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40%左右,其中应重点巩固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在200万人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15%左右。基于新疆农村低收入人口比重大的情况,必须加快健全新疆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监测机制,并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的精准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阳光、大气、水、土壤是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对资源的盲目利用和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气污染严重,环境不断恶化,资源逐渐枯竭,生态失去平衡,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新疆草地资源出现严重退化,不仅给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也加剧了沙漠绿洲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文章以新疆草地退化现状为例,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探讨引起草地退化的因素,分析草地退化对土壤生态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指出草地退化带来的严重危害,并针对性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吉林西部草原的退化现状,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和发展对策。通过对草地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可以抑制草场退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遗传资源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农业遗传资源面临着生物多样性退化、生物海盗剽窃、育种材料奇缺、遗传资源开发程度低等现实问题。公共资源的公共性、稀缺性、非排他性、效用综合性等决定公共资源治理中的实时多元化制度需求,如果社会缺乏灵活高效的制度变迁机制,由此带来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必然最终导致公共资源治理中的“公地悲剧”。借助制度供给的理论框架,以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为对象,分析了我国公共资源治理的制度供给现状和问题,剖析问题成因,提出健全制度变迁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鲍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820-9822
阐述森林资源匮乏与草地资源退化严重是导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威胁着国家的生态安全。林草资源的统筹发展,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退化是阻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它使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失去生态基础。初步介绍了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运用功能分区的原理,初步集成组装了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4种模式及相应的技术体系并对其进行探讨,为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烟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角度对烟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诊断,总结了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推动国家和省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本文通过“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明确了吉林省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整体发展水平。吉林省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较小,人才配置上也存在严重的失衡情况,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优化创业环境,提升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推动吉林省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升级。  相似文献   

20.
江涌起  彭万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17-10219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是受寒地黑土资源退化、财政拮据、经济落后等不利因素影响的农业区,其发展绿色食品再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采取如保护寒地黑土资源、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相关配套设施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