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北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土壤资源,中国东北黑土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具有肥力高、结构良好、质地疏松、适宜农耕、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特点。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加强黑土保护和治理,依据多年研究成果,着重阐明了黑土的现状、退化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下降、黑土耕层变薄、土壤养分库容偏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制定黑土资源保护中长期规划,建立黑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长效机制,制定法律法规,启动国家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农业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针对黑土开发、利用与保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长期系统研究,设立黑土保护利用试验示范区,同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以东北为主体的黑土资源保护与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位于寒地黑土核心区的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为例,阐述寒地黑土核心区生产绿色食品水稻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黑土带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流转、土地退化问题成为黑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根据实地调研结合资料,分析了东北黑土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加强农业发展规划;保护黑土区耕地,农耕技术上改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黑土资源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基于吉林省黑土资源概况及利用优势,探讨了吉林省黑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宏观管理、农田建设、土壤肥力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前景 ,分析了庆阳市发展绿色食品的自然资源优势 ,主要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资源 (地理位置、光热资源、土地资源、空气质量、土壤质地、水质资源、气候雨量等 )和物产资源 (粮食、经济、果品、畜禽、野菜等动植作物品种 )及社会环境条件等资源优势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对策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发展可持续农业 ,大量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 ,拓展国内外市场 ,振兴庆阳经济。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土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土壤资源,但由于多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本文从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黑土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近年来黑土肥力日益退化,而黑土肥力的退化必然影响土壤氮循环。文章根据黑土区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转化与输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氮循环模式通过降水、人工施用含氮化肥、作物根及秸杆还田输入黑土生态系统氮素,土壤中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对黑土生态系统氮素转化,以及反硝化作用、淋失、作物产出等氮素输出阐述黑土区生态系统氮循环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垦区位居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2016年垦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220万hm~2,有机农作物面积达到16.37万hm~2,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3个106.42万hm~2,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12家,认证产品292个。在充分发挥垦区生态优势的基础上,垦区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现将牡丹江管理局在全力打造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绿色、特色、品牌农业,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上做出的有益实践进行  相似文献   

10.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贯穿全境的嫩江是全国未被污染的内江之一,土壤、水和空气质量优良,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通过几年的基地创建实践,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效地推动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种降解秸秆的丝状真菌的分离和定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单的分离秸秆降解丝状真菌的方法,用此方法从东北寒地黑土中分离出真菌56株,其中丝状真菌46株.这种分离方法简述为:先用土壤或者堆肥浸渍秸秆至接近腐烂,再用酒精对接近腐烂秸秆进行表面灭菌,最后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并分离秸秆中微生物,这样分离的微生物大多为产丝真菌.用添加或者不添加硝酸铵、酵母粉和黑土浸液等辅助物的秸秆粉制成不同培养基,这些培养基用来比较其对分离的微生物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区别很小,同一培养基不同微生物生长区别较大.选择了只含秸秆粉而不添加辅助物的培养基作为微生物是否降解秸秆的定性培养基,对分离的56株真菌以水稻、大豆和玉米3种秸秆进行降解定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筛选的46株丝状真菌都能降解3种供试秸秆.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寒地村镇景观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寒地村镇景观塑造存在的诸多问题;综合分析了寒地村镇景观塑造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为寒地村镇特色景观的打造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旨在提升寒地村镇的魅力与宜居性,打造具有寒地特色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粮食安全、生产力和可持续性贡献极大,尤其是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多物种及其可利用性可为不同条件下农业生产和多种生态过程提供支持。黑土区生态类型多样,是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区域。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黑土区耕地开始退化,湿地、林地等半自然生境面积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严重制约黑土区农业绿色发展。本文在分析黑土区农田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对照和借鉴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的经验,指出了黑土区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黑土区集约化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以期为黑土地生物多样性复原及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地质量评价能够为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航空高光谱技术凭借光谱分辨率高、数据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等优势,在黑土地质量指标调查中已初步显示出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发挥高光谱技术在黑土地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航空高光谱的黑土地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以黑龙江省海伦地区为例,在裸土期和农作物生长期分别获取CASI/SASI航空高光谱数据,地面同步开展样品采集,通过实验室分析获取养分指标、环境指标和农作物长势指标三大类共15项指标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反演各项评价指标的含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实际地块为评价单元获得研究区黑土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反演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建模精度最高,R2达到0.813,养分和农作物指标的建模精度均超过了0.7,重金属元素的建模精度均超过了0.6,总体上获得了较好的反演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块等级均在二等及以上,其中一等(优质)地块面积占全区的38.38%,二等(良好)地块面积占全区的61.62%,整体土壤质量较高。评价结果与地面验证结果一致率达到97.60%,表明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能够为田块尺度的黑土地质量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东北黑土区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水力侵蚀是我国东北黑土区主要土壤侵蚀类型,为更加有效地防治黑土区水力侵蚀,保护当地生态安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涉及到黑土区水力侵蚀发生机理、影响因素、预测预报技术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可观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东北黑土区水力侵蚀的研究成果,认为目前黑土区水力侵蚀研究较为全面、深入,但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领域:水力侵蚀机理的定量化研究、水力侵蚀效应系统评价研究、黑土区水力侵蚀预测预报研究和黑土区水力侵蚀综合防治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找出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空间变异规律,从而为黑土资源的合理利用、黑土退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对吉林省中部黑土区进行定点采样,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结果]与休闲黑土及第2次土壤普查进行对比,土壤中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分布产生变化且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锰含量呈现中间地区低、南北两侧地区高的趋势;有效铜含量从南到北呈现降低的趋势。3个地区土壤中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低于公主岭休闲黑土,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减少趋势。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空间上存在差异,不同元素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结论]适当增加3个地区锌、铜的投入,为吉林省中部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11-5112
寒地黑土是一种适宜农耕的高肥力土壤,是稀缺、存续相当脆弱,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黑龙江省绥化市位于我国寒地黑土的核心区域,目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降低、物理性状恶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必须认真采取、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寒地黑土产权制度,推广适用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保护这一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做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现状并诊断效益提升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基于2000—2020年中国黑土区耕地利用过程中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数据,从经济、社会和生态角度构建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耕地利用效益,并运用问题诊断模型识别效益提升中的问题,比较分析所涉各省(自治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及问题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黑土区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呈现明显的整体上升态势,其中综合效益呈现“前期低速发展,中前期快速提升,中后期缓慢增长,后期波动提高”的变化趋势;2)社会效益是目前制约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截止到2020年,人均粮食产量、单位面积耕地产值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是限制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提高的主要影响因子;3)从省域角度来看,2000—2020年各省(自治区)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综上,目前制约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效益提高的是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而吉林省应注意缓解对生态子系统的压力,辽宁省经济和生态效益问题较显著,内蒙古自治区应关注社会和生态效益。本研究可为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山区寒带小麦综合新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酵素菌"肥为主线,考察该微生物肥料在东天山北坡寒区环境下的适应性,辅以承担单位新疆农科院核生所、植保所比较成熟的技术开发成果拌种剂、种衣剂等作种子处理副试验,最终组装配套形成该区春小麦施用酵素菌肥的综合新技术体系.2000年在巴里坤县试验面积0.147hm2,试验区较对照平均提高产量11;,减轻小麦叶锈病、黑胚病的为害,并提高小麦品质,试验示范区小麦基本达到优质小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