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滇中地区乡土树种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整地方式、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等造林措施,对滇中12种乡土树种进行造林试验,测定造林5年后的生长状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整地方式以撩壕整地最好,而穴状整地则经济适用;氮肥和钾肥对提高参试树种生长量效果显著,而磷肥的效果不明显;施肥量以硝酸铵50~100 g/株,或硫酸钾30 g/株为宜,而施用硫酸钾100 g/株则会对多数参试树种的地径和冠幅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左琴  姜广争  李猛  席光超  陈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85-6287,6329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处理方式对造林苗木生长及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下沿植树造林试验地段,研究了4种覆盖处理方式(覆草、覆皮、覆膜、挡水墙)对参试树种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及其林下土壤速效氮含量影响.[结果]不同覆盖处理方式均显著提高了参试树种的成活率及苗高生长量,其中成活率均值达到77.87%,较对照组提高了33.25%,而新疆杨苗高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这与引种树种速生生理特性有关;覆盖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松、岷江柏、榆树林下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但其含量因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试验树种而呈现差异特征,对引种树种新疆杨林下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无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对干旱河谷区植树造林树种及营林模式选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壤保水剂荒山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山造林应用土壤保水剂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保水剂能显著地提高荒山直播造林效果。侧柏直播造林使用土壤保水剂,在青石山最佳用量为15 g/穴,当年出苗率达到97.8%,较对照提高32.0个百分点;在砂石山最佳用量为20 g/穴,当年出苗率达到85.4%,较对照提高32.2个百分点。刺槐直播造林使用土壤保水剂,在青石山最佳用量为20 g/穴,当年出苗率较对照提高26.1个百分点,各施用土壤保水剂处理平均高生长较对照提高38%;在砂石山最佳用量为25 g/穴,当年出苗率较对照提高24.4个百分点,各施用土壤保水剂处理平均高生长较对照提高48%。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直观比较,施用土壤保水剂对侧柏、刺槐直播造林出苗率和苗高生长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保水剂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在盐碱土、风沙土、棕壤中均具有保水和保肥性能,降低了土壤容重,促进了油菜的生长,提高了产量。试验前期,施用保水剂的棕壤(Z1)土壤速效养分显著低于未施用保水剂的处理(Z0);试验中后期,施用保水剂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未施用保水剂的处理;与未施用保水剂处理相比,棕壤施用保水剂后油菜产量提高18.67%,显著高于盐碱土(10.23%)和风沙土(10.85%)。因此,保水剂在棕壤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盐碱土和风沙土。  相似文献   

5.
不同抗旱造林措施对油松和柴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以油松、柴松为供试树种,通过对等技术进行不同组合的配套,比较了不同抗旱措施对造林树种成活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措施效果间存在差异,保水剂、控水袋及渗水膜三者共同应用后,对2种树种成活率、平均树高和当年新枝生长量的影响均比其他2种或1种措施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四翅滨藜2年生苗木造林试验,对影响四翅滨藜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因素修剪、生根粉、保水剂,进行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苗木生长停止后对成活及生长情况调查,经方差分析得知,试验处理因素对苗高生长量影响不显著,对成活率影响极显著,通过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修剪、生根粉处理与保水剂之间差异显著,而它们互相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河北平山研究区土壤肥力低下和造林树种生长缓慢的问题,该文以肥料施用技术为研究重点,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案,以平山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核桃、花椒、侧柏)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造林树种的生长量指标(株高、地径)和土壤养分含量指标,寻求主要造林树种的施肥方案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所有施肥方案都能显著促进造林树种的生长。施用纯化肥1年后核桃地径和株高生长量平均提高39.3%和106.9%;施用2年后地径和株高生长量平均提高13.7%和169.7%。回归分析表明,纯化肥施肥方案中以93 g/ 株施肥量(m(N)∶m(P2 O5)∶m(K2 O)=14∶8∶12)效果最佳。在纯化肥基础上增加微生物肥料,第1年的地径和株高生长量较纯化肥小,施用2年后地径生长量较纯化肥大(平均增加88.5%),表明微生物肥料可以缓解树木对化肥的奢侈吸收,使肥效更为长久。结果还表明,施用纯化肥2年后,核桃的株内土壤有机质增加43.00%,土壤全氮增加13.67%,有效磷增加16.27%,有效钾增加41.13%,有效锌增加21.15%,有效锰增加69.14%。这一结果表明通过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解决平山研究区土壤肥力低下造成苗木生长缓慢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滨海泥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造林是世界性的难题。采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大穴客土基盘和种基盘造林法在盐碱地进行试验造林,并通过桑苗和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种基盘配方配比等对盐碱地基盘造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盐碱地常规造林方法,采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下的桑苗的成活率高达98%,平均生长量提高了13.30 cm。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提高52.27%,平均生长量提高9.70 cm;不同盐碱地基盘造林法对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也影响较大,其中主要体现在种基盘配方中,复合肥的适量添加对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土壤防蚀剂的添加量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具有维持基盘形状的作用;在选用的耐盐树种中,国槐较其它耐盐树种更适宜滨海泥质盐碱地。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保水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的使用效果,试验对保水剂的保水性能及使用保水剂后3种造林树种植株的生长特征及根系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保水剂能显著促进造林树种植株的生长发育,使植株的基径、树高、侧根数、侧根长、总干重、根干重等比不用保水剂的对照植株明显增加,根冠比增大.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保水剂进行造林时,要选择适宜的剂型和造林季节,这是保水剂抗旱造林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以4种当地常见森林树种为对照,研究了黄波椤在山西中南部地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黄波椤的树高生长量处于参试树种的中间位置,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栽培后期(26 a)达到0.45 m,高于油松、落叶松、辽东栎和白桦4个树种;黄波椤胸径生长量处于参试树种的中间位置,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栽培后期(22 a)达到0.76 cm,高于其他4个参试树种;材积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处于5个参试树种的中间位置,黄波椤立木蓄积为24.654 9 m3/hm2,高于油松和辽东栎。因此认为,黄波椤树种可以很好地适应山西中南部的环境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水剂各处理间对柠条苗期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为我省干旱造林树种,为了提高出苗率和生物量,我们采用新科技保水剂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在一定的施用量范围内,三种保水剂对柠条出苗速度和出苗率有很大提高,表现为出苗快、出苗整齐;对植物根系生长和生物量亦有较大促进作用,主根长、侧根数和生物量等指标,施用了保水剂的处理明显较对照高。而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效果表现愈显著,综合起来看,综合保水剂效果较TC和KD-1保水剂好一些。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野外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整地深度、保水剂剂量、株行距等造林技术对鲁中砂石山区黑松林、板栗林、刺槐林3种水土保持林型土壤蓄水效益的影响,旨在为筛选鲁中砂石山区蓄水效益良好的造林技术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造林整地可以显著地提高蓄水效益。整地深度为50 cm的刺槐林最大持水量为2 142 t·hm~(-2),分别比整地深度40、30 cm的刺槐林蓄水效益提高29、117 t·hm~(-2);保水剂对蓄水效益也有明显提高,造林时,施用30 g保水剂的刺槐林有效持水量为2 184 t·hm~(-2),分别比施用20、10 g保水剂提高30、45 t·hm~(-2);土壤蓄水量与株行距呈显著正相关,与整地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能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进行了保水剂处理苗木方法试验、保水剂适宜配制浓度与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造林地应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1∶300浓度为保水剂浸根最适宜浓度;栽植穴内撒施10~25g的保水剂,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北疆地区荒山绿化造林中,应用NSI-415保水剂进行不同水平用量的白榆秋季造林试验。第二年的试验结果表明:NSI-415保水剂可显著提高北疆地区白榆秋季造林成活率,但对高、径生长影响不大,穴施法最优用量为60 g/株;NSI-415保水剂可以显著改善荒山栗钙土壤的物理性质,但对pH、有机质、总盐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3a的种植对比试验,对9个参试树种的适应性、生长量、抗逆性等生态特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比对,最终筛选出适合广西德保县岩石山区造林的树种是银合欢、任豆、苏木、茶条木等。  相似文献   

16.
石质山地君迁子直播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石质山地直播造林旱害和寒害等问题,提高出苗率和保存率,保证该类地区的植被恢复效果,以抗逆性较强的北方乡土树种君迁子为试验树种,研究了生根粉浸种、保水剂拌土、覆膜、覆草、覆石块对造林地土壤微环境及君迁子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地膜覆盖增加了土壤日平均温度;覆草和覆石块降低了土壤温度。②覆膜、覆草和保水剂拌土提高了土壤中的含水量和土壤抗旱能力。③覆膜、覆草、覆石块能显著提高出苗速率和出苗率,覆膜显著提高幼苗生长,保水剂拌土和生根粉浸种作用不明显。④播种180 d,各处理的幼苗保存率、苗高、地径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大田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保水剂种类(中大号、大号和超大号)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形成及农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的保水剂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田水分利用效率(WUE),与不施保水剂相比较,WUE分别提高了28.70%、50.35%和45.51%,以大号(2101L型)保水剂处理下的最高;施用保水剂明显降低了马铃薯薯块的小薯率和烂薯率,提高了大薯率、中薯率和单株薯质量,其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59.68%、60.49%和36.29%,亦以大号保水剂处理下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置标准地,选择标准木,对日本扁柏、日本花柏和日本香柏等柏木树种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胸径在造林后3~4 a基本没有生长,日本扁柏、日本花柏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8~9 a,日本香柏则是在造林后11~12 a,其连年生长量开始低于平均生长量,造林后8~15 a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期,应在造林10 a左右进行间伐。(2)树高生长量均在造林10 a内增长迅速,其旺盛生长期为造林后5~10 a,3个树种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9~11 a。(3)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早期生长缓慢,在造林0~20 a生长速度较为一致,而在造林20 a后,日本花柏材积连年生长量明显大于另外2个树种,解析木材积从小到大依次为日本扁柏(0.248 7 m3)、日本香柏(0.253 6 m3)、日本花柏(0.317 2m3)。(4)造林35 a后,3个树种林分均未到达成熟期,应对林分进行抚育管理等措施,达到培育柏木大径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施用土壤保水剂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B保水剂在旱地马铃薯上施用具有一定的保水蓄水、增产作用,可有效提高20~60cm土壤水分含量,对40~60 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加显著;保水剂施用要与地膜覆盖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保水剂蓄水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覆膜模式下,保水剂适宜施用量为4 g/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保水剂的吸水特性及不同用量保水剂对海南春植蔗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30.0、37.5、45.0kg/hm2能够提高甘蔗出苗率和分蘖率,促进甘蔗的生长,增加有效茎数;施用保水剂22.5 kg/hm2效果与不施用保水剂相似,差异不显著;施用保水剂37.5 kg/hm2效果和施用保水剂45.0 kg/hm2效果相似,从经济上考虑,施用保水剂37.5 kg/hm2对海南春植蔗的抗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