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17个高赖氨酸玉米(Opaque-2玉米,简称O-2玉米)的数量性状遗传,并应用三倍体模型对籽粒的主要性状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采用MiNQUE(1)估算方差分量以及预测遗传效应值方法分析了双列杂交试验资料,遗传估算方差结果表明,籽粒长度、宽度、厚度、百粒重、赖氨酸含量(Lyscontent)和每粒赖氨酸含量(Lys/Gra)都受母体植株基因和细胞质基因控制,另外,这些性状都容易受非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效应预测值分析表明,籽粒性状上直接效应不明显,最主要效应是母体加、显性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在某些性状上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方向相反,因此,在育种工作中必须考虑效应的重组,选择适当的杂交组合。在本实验所研究的性状中,只有籽粒百粒重杂种优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广义遗传模型分析得知,全茧量、蛹重的性连锁效应作用强度达50%左右,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的作用强度相近,为15%左右;茧层量、丝素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达50%左右,显性效应为25%左右,性连锁效应较弱,为5%左右;茧层率加性效应与性连锁效应的作用具同等强度,为30%多;显性效应作用较弱,为10%左右.母体效应在5个性状中的作用较弱,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对5个性状作用形式相类似.其中基因加性及显性与环境互作两项效应的作用略强.由本模型所得剩余机误方差很小,仅为5%左右,说明本模型比较合理.因此,在此基础上,对各个供试品种的遗传效应预测值的分析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科技》2005,(3):41-41
纳米,就象米、厘米、毫米一样,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我们把粒径在1纳米~100纳米之间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随着物质的超微化,使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四大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具备了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集群经济的规模经济和小城镇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群经济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小城镇效应,是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征兆。我国必须抓住机遇,积极鼓励、大力倡导、合理布局、扶持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集群现象规模经济效应和小城镇效应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小城镇和集群经济结合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1995年旱籼稻品种6个试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测定结果为试验材料,用多元分析法探讨了籽粒长、粒型、垩白率、垩白面积和透明度5个外观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和各效应内外观品质间相关关系;剖析了各的相地重要性,并用作提出了品种互作效应和各效应内外观品质间相关关系,剖析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并用作提出的品种互作效应简易检验方法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作了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分解,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技术进步视角,构建服务业FDI影响产业安全的理论模型,并采用1996-2013年的时序数据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FDI对技术进步的总效应为正;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揭示,服务业FDI对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并在技术进步的低中分位点上,服务业FDI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而在技术进步的高分位点上,服务业FDI的直接效应小于间接效应。研究证实,在技术进步的初期,服务业FDI会对产业安全发展产生直接的正向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业FDI会威胁其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花Ⅱ系四个世代的选育,分析了影响其生长性状的主要因素,除继代选育中的年度效应外,还有公猪效应、公猪内母猪效应和性别效应都是影响北京花Ⅱ系的性状选育提高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性连锁模型,分析了全茧量、茧层量、丝素量、茧层率、蛹重5个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基因显性效应、性连锁效应、母体效应以及各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的相互关系,丰富了性状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陆农产品出口台湾地区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定量分析了1992-2002年我国大陆农产品出口台湾地区的竞争效应、商品构成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构成。结果表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主要产品类型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草药等一些特定产品领域;竞争效应是大陆农产品对台湾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贸易顺差产生的关键因素;市场规模效应和商品构成效应对大陆农产品出口的增加起到了逆向作用,其中对台湾需求较高的农产品出口较少是造成商品构成效应不明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监狱环境色彩设计的发展应与现代监狱行刑方式的变革一脉相承,是服刑人员心理矫正技术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以色彩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为研究理论基础,从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原理与技术以及监狱环境设计等理论出发,借鉴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的色彩语言形象坐标和五色配色形象坐标,概述监狱环境中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主要目标,总结监狱环境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国内外典型监狱环境色彩设计案例,从而阐释符合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具有治疗效应、疏导效应、激励效应、平衡效应、调控效应或识别效应的监狱环境色彩,使其成为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类型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与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排序为:Ca>Mn>Zn>Fe>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809、9.915、7.988、6.025、2.205、0.024μg·g-1;米糠中为:Ca>Mn>Fe>Zn>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97.221、125.705、62.189、26.761、14.580、0.061μg·g-1.(2)6种元素在米糠中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在精米中的含量,其中,Mn在米糠中的含量是精米中的13.07倍,Fe为12.76倍,Cu、Ca、Zn、Se分别为7.48、5.07、3.56、2.71倍.(3)除黑米精米中Ca含量极显著高于白米、红米精米,白米米糠中Mn含量极显著高于黑米、红米米糠外,其余各元素含量在不同种皮颜色类型间差异不显著.(4)在3种环境下均表现显著正相关的包括:精米Zn与精米Mn、米糠Fe与米糠Zn、精米Se与米糠Se、精米Mn与米糠Mn,而米糠Fe与米糠Ca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01~2005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1~2005年,对江苏省水稻区试和预试品种(系)808份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被测的各种水稻类型中,籼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比粳稻好;在粳稻类品种(系)中杂交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又略比常规粳稻好;粳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籼稻好;常规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比杂交稻好;大部分被测水稻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早籼配米配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改善低质早籼米的食味,探讨早籼配米机理,采用混料设计法进行配米试验,并对得出的16大体上配米配方的米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3种,4种基米的配米中,4种基米的有最好和最稳定的食味;(2)晚籼米、糯稻质早籼米的食味,配米在拼配时要考虑其基米来源差异性,特别是香米作为基米有助于配米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杂草稻、栽培稻及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0对SSR引物比较来自不同省区的12份杂草稻、34份栽培稻及36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121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在2~6之间,平均为4.033个。杂草稻、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8 2、0.351 5和0.489 9,每个位点在杂草稻、栽培稻、野生稻中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2.10、2.27、3.5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大。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距离(0.049 4)明显小于其与普通野生稻间的遗传距离(0.583 8),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即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栽培稻的返祖退化。  相似文献   

15.
碎米和米糠制备营养米糊的工艺与配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制新型营养米糊,利用碎米和米糠为原料对制备营养米糊的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营养米糊最佳工艺条件为碎米中添加8倍水,在90℃水浴中煮制5min。米糊经干燥后过100目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营养米糊的最佳配方为:1.39%外层米糠、6.95%内层米糠、69.54%碎米、15.58%白砂糖、6.23%奶粉、0.31%蔗糖酯。产品具有良好的速溶性。  相似文献   

16.
稻曲在稻穗上的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稻曲在稻穗及稻穗小枝梗上的分布特点,对2010年早稻稻曲病发病稻田收集的180份病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180份样本中共有稻曲630粒,其中258粒分布在稻穗下部,占40.95%,中部306粒,占48.57%,上部66粒,占10.48%,稻曲主要分布在稻穗中、下部;稻曲在稻穗上的分布特点是随着病害加重,分布于稻穗下部的稻曲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中部稻曲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而上部稻曲所占比例在各个病级稻穗上变化不大,稻曲在小枝梗上的分布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水稻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苏省兴化市水稻试验区为例,利用单时相多极化ENVISAT 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进行水稻识别和生长参数反演。通过分析水稻和其他地物在该时相上的VV极化和HH极化后向散射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分类算法从影像中提取水稻分布。另外,利用实测水稻生长参数和获取的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VV极化后向散射强度与水稻形态结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水稻HH极化后向散射强度对水稻冠层含水量的变化更敏感。基于上述分析,建立反演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和NDVI等参数的关系模型。经过验证,水稻识别精度为84.36%,反演的水稻生长参数的空间变化和实际情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方式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4个当地主栽杂交稻品种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配置4个组合进行混合间栽组合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间栽区各品种的平均叶瘟和穗瘟发病率均比净栽区低,尤其对优质易感病糯稻品种,穗瘟相对防治效果达到46.90%~77.36%。混合间栽较之净栽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可达675.0~921.3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对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的7个品质指标中,不同收获时期处理间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米粒长宽比均无显著差异。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以黄熟期最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0份杂草稻和18份栽培稻的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异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株高、穗长、平均穗粒数、结实率、芒长、芒色、粒色等植物学特性均较栽培稻变异大。Neis遗传多样性值(h)明显高于栽培稻,表明杂草稻比亚洲栽培稻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