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后外源亚精胺处理对‘早酥梨’黑斑病的控制效果、诱导抗病机制及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酥梨’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浸泡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梨果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分析测定外源亚精胺处理后果实组织活性氧及其产生或清除相关酶活性和贮藏期间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亚精胺能有效地抑制‘早酥梨’黑斑病的扩展,其控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性,其中1 mmol·L-1亚精胺在5 d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55.1%。进一步研究表明,亚精胺处理促进贮藏后期果实组织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及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下降,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亚精胺处理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的释放量,并延迟呼吸和乙烯高峰,可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采后处理可通过调节‘早酥梨’果实活性氧代谢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进而有效保持梨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鸭梨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颉  李里特  丹阳  叶青 《园艺学报》2003,30(6):722-724
 以鸭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一100 kV/m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心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使鸭梨果实的呼吸跃变推迟了60 d,但不改变峰值的高低,同时使乙烯释放高峰推迟60 d,且峰值只有对照的1/2左右。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和果心褐变具有显著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使铁离子的代谢紊乱,呼吸链电子传递受阻可能是其抑制呼吸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亚精胺对葡萄耐旱性的影响,以红提葡萄为材料,在干旱条件下,喷施亚精胺1mmol/L,处理30d,研究在干旱条件下喷施亚精胺对红提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精胺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时清除干旱所引起的植物体内积累的活性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减轻干旱胁迫对葡萄的伤害,提高葡萄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4.
亚精胺对猕猴桃采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亚精胺处理对猕猴桃采后抗氧化酶活性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猕猴桃果实采后(8 ±2) ℃条件下贮藏12 d , SOD 活性达到高峰; POD、CAT、ASP 活性高峰相对SOD 推迟约13 d。不同亚精胺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延缓了SOD 活性高峰的出现, 提高了SOD、CAT 的活性, 减少了MDA 的积累,降低了POD、ASP 的活性峰值, 延长了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期, 其中以Spd 与NAA 结合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陈学好  于杰  徐强  郭绍贵 《园艺学报》2005,32(4):632-637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 ) 单性结实品系EP26与非单性结实品系ZR22为试材, 研究外源亚精胺( Spd) 和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处理对子房(幼果) 内源多胺含量和蛋白质组成的影响及其与黄瓜单性结实和幼果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前2 d对ZR22不授粉子房施用外源亚精胺能显著提高子房内源亚精胺、精胺与腐胺水平, 促进其单性结实和果实生长, 而花前2 d对EP26不授粉子房外源施用MGBG则显著降低其子房内源亚精胺和精胺水平, 提高了内源腐胺水平, 导致子房萎蔫。运用SDS-PAGE法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和MGBG处理后子房中可溶性蛋白质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 ZR-2用外源Spd处理, 开花当天至花后3 d的子房中出现了分子量为55 kD与37 kD的两种特异蛋白质, 花后1 d至花后3 d又出现了88 kD与82 kD两种特异蛋白质; 单性结实品系EP26用MGBG处理子房, 开花当天至花后3 d出现了47 kD与25kD两种特异蛋白质, 引起85 kD、45 kD与10 kD蛋白质的消失。这些结果表明, 外源多胺和多胺合成抑制剂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内源多胺水平和蛋白质合成而影响单性结实和子房(幼果) 发育。  相似文献   

6.
以‘早熟优’枣树为试材,设置常温喷蒸馏水(HckW)、高温喷蒸馏水(HW)、常温喷1 mmol·L-1亚精胺(HckS)、高温喷1 mmol·L-1亚精胺(HS)4个处理,研究了亚精胺对枣树抗高温胁迫的调节机制,以期为枣树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的枣树生长指标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常温对照和喷施亚精胺处理的枣树;高温处理的枣树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升高;高温下喷施亚精胺(Spd)的枣树叶片内源脱落酸(ABA)含量先升后降;内源腐胺(Put)、精胺(Spm)、Spd含量上升明显,在处理7 d后基本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喷施亚精胺之后缓解了枣树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外源IBA和PAs对苹果幼苗新根形成,多胺及核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洪强  黄天栋 《园艺学报》1995,22(2):123-126
外源多胺(精胺、亚精胺、腐胺)可增加苹果幼苗新根数量,但效果不及IBA;IBA能够促进多胺与核酸的积累,有效期20~27天;多胺亦可增加RNA、DNA的含量;处理和对照内源多胺与核酸含量均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温胁迫下耐热性不同番茄多胺水平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番茄4个耐热和2个不耐热品种体内腐胺、精胺和亚精胺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开花期,不耐热品种叶片和花器官中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在昼/夜温度33/25 ℃下显著高于对照(25/20 ℃),38/28 ℃下显著低于对照;耐热品种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8/28 ℃时最高。在25/20 ℃ 、33/25 ℃下,不耐热品种的精胺和亚精胺含量与耐热品种相当或者高于耐热品种,在38/28 ℃高温下耐热品种显著高于不耐热品种。所有参试番茄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中腐胺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夜间温度对薄皮甜瓜果实膨大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果实内源多胺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果实膨大之间的关系,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夜间温度对果实膨大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 ℃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纵径最大,其次是15 ℃处理,18 ℃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纵径显著低于15 ℃处理,而9 ℃处理又显著低于18 ℃处理。从果实多胺含量变化情况看,除精胺外,果实总多胺、亚精胺、腐胺均随着果实的发育而减少,但不同夜温处理间存在差异,在夜温处理6 d内的果实快速膨大期,腐胺、亚精胺、精胺和总多胺含量均是9 ℃夜温处理显著低于12 ℃、15 ℃和18 ℃处理,18 ℃处理又显著低于12 ℃和15 ℃处理,而15 ℃和12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腐胺、亚精胺、总多胺含量与单果质量增长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夜间温度对薄皮甜瓜果实膨大的影响可能与多胺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低氧胁迫对无土栽培网纹甜瓜幼苗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洪波  郭世荣 《园艺学报》2005,32(1):121-124
 研究了低氧胁迫处理对无土栽培网纹甜瓜幼苗叶片生长及游离态、结合态、束缚态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氧胁迫显著抑制了植株叶片的生长, 幼苗3种形态的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提高; 但耐低氧性强的‘星光’比耐低氧性较弱的‘西域一号’幼苗生长较快, 而且游离态、结合态、束缚态的3种多胺含量较高, 表明较高多胺可能参与了网纹甜瓜耐低氧能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姚愚  胡哑萍 《长江蔬菜》2010,(22):64-65
介绍了一种适合防止粉虱成虫入侵温室的直流电网吸收器。该吸收器利用高压直流电源、铜导管等制作而成,利用其产生高压静电吸收并杀死害虫,在田间防治粉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丁兵  佟友丽  李玉花 《园艺学报》2007,34(3):803-803
 地被菊‘火玫瑰’ (秋艳×多父本) 、‘神韵’ (富丽×多父本) , 是用多父本混合杂交的种子, 经166.67~200 kV /m高压静电场辐射, 从其后代中选育而来。‘火玫瑰’花色深红色, ‘神韵’花色浅粉色。这两个新品种株型丰满, 花色艳丽, 抗寒性强, 抗病性强, 是东北地区秋季绿化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空间电场与CO2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炳惠  王秀峰  丁飞 《园艺学报》2009,36(3):431-436
 于塑料薄膜拱棚中研究了空间电场和CO2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和CO2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净光合速率(Pn),增强植株的光合能力,并且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各处理间差距也增大。各处理间光合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电场和CO2处理间黄瓜表观量子效率(AQY)无显著差异。电场显著降低黄瓜CO2饱和点(CSP)和CO2补偿点(CCP),显著提高植株的羧化效率(CE)和RuBP最大再生速率,同时显著提高植株的光呼吸速率(RP)。CO2能显著降低黄瓜光补偿点(CCP)。  相似文献   

14.
柑桔果实采后某些生理变化与多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锦橙、脐橙、peng柑贮藏期多胺、呼吸强度、营养物质(糖、酸、有机酸、维生素C)、果皮电导率、枯水发生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3个品种果实在后期衰老过程中,Spm、Spd含量相对降低,而Put含量相对提高。3个品种果实衰老过程中,糖、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逐渐降低,与Spm、Spd含量变化成正比,与Put含量变化成反比。锦橙、脐橙在后期衰老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降低,与Spm、Spd含量变化成正比,与Put含量变化成反比;而peng柑这段时期呼吸强度逐渐提高,与Spm、Spd含量变化成反比,与Put含量变化成正比。3个品种果实在衰老后期果皮浸泡液电导率提高,果皮细胞渗性与Spm、Spd含量变化成反比,与Put含量变化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以甜樱桃为母本、中国樱桃为父本进行了种间远缘杂交,研究了静电场对远缘亲和性及杂种胚萌发生长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对杂种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用强度为333~434 kV.m-1的静电场处理花粉对提高樱桃远缘杂交坐果率、克服杂交不亲和性具有明显作用;2)用场强为333~474 kV.m-1的静电场处理后的花粉进行樱桃远缘杂交,在胚抢救过程中,其杂种胚的萌发生长率、生长状况及多丛芽诱导与增殖能力等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适宜场强的静电场处理确实对杂种胚萌发生长以及多丛芽的诱导与增殖具有积极作用;3)研究发现,MS+6-BA 0.6 mg.L-1有利于减少胚芽梢继代增殖过程中的玻璃化现象,是樱桃远缘杂种胚多丛芽诱导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4)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测杂种1号和杂种2号均是倍性为三倍体的真杂种。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樱桃远缘杂交的胚抢救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鸭梨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对叶片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同,低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了叶片内源多胺的含量,而高浓度的水杨酸则抑制内源多胺的合成.在田间试验中,5月26日至7月26日腐胺和亚精胺含量显著提高,精胺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几种天然防腐剂对腌制小萝卜贮藏特性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然防腐剂植酸、乳酸链球菌素、洋葱熏蒸处理腌制小萝卜,研究天然防腐剂对腌制小萝卜在贮藏过程中总酸度、脆度、亚硝酸盐含量、颜色、感官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植酸和乳酸链球菌素在贮藏1个月内有一定的防腐效果,但贮藏后期防腐作用不明显;洋葱熏蒸处理有一定的杀菌效果,熏蒸后真空包装的小萝卜贮藏性很好,没有出现生膜、胀袋现象,颜色和脆度也保持的较好,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防腐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早熟甜椒新品种中椒10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椒105是以优良自交系78090-3-1为母本,以05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甜椒一代杂种。中早熟,始花节位9~10节,定植后35 d(天)开始采收青果。果实灯笼形,果色浅绿,果面光滑,3或4心室,纵径10 cm、横径7 cm,典型单果质量130~150 g。抗逆性强,兼具较强的耐热性和耐寒性,抗烟草花叶病毒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疫病。丰产、稳产,中后期仍能保持较好的结果率和商品性,一般产量3 000 kg·(667 m2)-1左右。主要适于露地早熟栽培,也可用作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以小果形辣椒Criollo de Morelos 334(CM334)和大果形辣椒Early Calwonder(EC)为试材,研究了在不浇水干旱胁迫开始时和胁迫期间喷施外源亚精胺(Spd)对辣椒幼苗叶片耐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辣椒叶片萎蔫指数(WI)、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升高,而外源喷施Spd可以缓解这些生理指标的升高,且在胁迫初期喷施亚精胺会使缓解作用更加明显。EC幼苗叶片中这些生理指标均低于CM334,说明前者的耐旱性高于后者。干旱胁迫和外源喷施Spd均未对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