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酥梨’‘红香酥’和‘玉露香’果实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梨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后果实经1.0μL·L-11-MCP处理12 h后,常温(20±1)℃贮藏30 d,每隔4 d测定各项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有效延缓几种脆肉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乙醇、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积累,贮藏后期(15~30 d)经1-MCP处理后的果实仍维持了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论】1-MCP通过维持抗氧化酶活性而达到延缓梨果实品质下降和衰老,延长贮藏保鲜时间,1-MCP处理后货架期30 d内食用梨果实品质保持良好,货架期延长10 d以上。  相似文献   

2.
1-MCP结合不同保鲜袋对半地下通风库贮藏酥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半地下通风库的温湿度变化,明确‘金顶谢花’酥梨适合的保鲜处理方式。【方法】以不同保鲜袋包装结合1-MCP处理,在半地下通风库贮藏条件下,探讨‘金顶谢花’酥梨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1)保鲜袋包装有利于维持酥梨果实的原有色泽。贮藏期间果实的L*值均高于对照,a*值上升幅度也明显小于对照,结合1-MCP处理,效果更明显,其中以微孔袋+1-MCP处理效果最好。(2)保鲜袋包装显著降低了果实失重率。贮藏200 d时对照失重率高达11.1%,微孔袋包装失重率在0~1%,打孔袋包装在2%~3%,差异比较显著。(3)保鲜袋包装可有效地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良好的果实风味;1-MCP处理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明显影响,同种保鲜袋包装,经过1-MCP处理的变化幅度均小于未处理的,微孔袋+1-MCP处理效果最好。(4)1-MCP结合保鲜袋处理保持了贮藏过程中梨果实抗氧化活性,保持了POD活性,降低了PPO活性以及MDA含量等,同时推迟了POD、PPO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5)综合各项生理指标,在微孔袋+1-MCP处理下,宁陵酥梨最佳贮藏期限在135 d以内,最多不超过170 d。【结论】‘金顶谢花’酥梨不宜裸果贮藏。保鲜袋结合小包装1-MCP既操作方便,又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其中以微孔袋+1-MCP处理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9月底开始贮藏的酥梨最佳贮藏期限在135 d以内。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e,MT)诱导梨果实抗采后黑斑病的作用,以‘翠冠’梨为材料,测定MT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作用和诱导果实抗黑斑病的效应。结果表明,0.025~0.300 mmol·L-1 MT处理对A. alternat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MT处理梨果实可显著降低黑斑病发生,其中0.100 mmol·L-1 MT诱导梨抗黑斑病的效应最高可达45.04%。与对照相比,0.100 mmol·L-1 MT处理显著提高了梨果实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有效降低丙二醛(MDA)积累,暗示MT处理诱导梨果实对黑斑病的抗性可能与其调控活性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冷藏‘砀山酥梨’适宜的保鲜膜包装。【方法】研究不同保鲜膜包装的‘砀山酥梨’果实在(0±0.5)℃低温条件下冷藏150 d和210 d,常温20℃条件下放置24 h和货架9 d时果实呼吸强度、乙醇质量分数、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以及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果实贮藏210 d+20℃货架9 d时,CK(裸果)果实呼吸强度和乙醇质量分数高,可溶性固形物(SSC)和硬度低,果皮颜色暗、黄,虎皮严重,风味异常,由于失水导致果皮皱缩,果柄干枯、褐变严重,商品价值降低;与CK相比,PVC薄膜袋虽能抑制果皮转黄,保持果实的硬度和果柄的新鲜程度,降低货架期果实的呼吸强度,但由于冷藏期间PVC袋内CO2体积分数高(2.30%~2.70%),O2体积分数低(17.0%~17.9%),导致果实中乙醇积累,造成货架期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严重,引起风味劣变;PE薄膜袋扎口包装的果实风味基本正常,贮藏效果稍好于PVC包装;PE薄膜袋掩口和高渗出CO2保鲜袋能保持贮藏和货架期果实较高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以及较低的乙醇质量分数,而且果实风味和外观颜色正常,无虎皮,果心褐变轻微。【结论】‘砀山酥梨’不宜裸果贮藏。相对于PVC和PE薄膜袋扎口包装来说,PE薄膜袋掩口和高渗出CO2保鲜袋对‘砀山酥梨’长期贮藏、保持货架期果实品质和抑制褐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抗坏血酸对采后菠萝果实黑心病发生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巴厘’菠萝为材料,分别用清水和0.2%(m/v)抗坏血酸浸泡处理,研究采后贮藏过程中黑心病发病情况及H2O2含量变化,分析抗氧化物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并结合转录组数据探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抗坏血酸处理有效延缓了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发生,降低了菠萝果实黑心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了菠萝果实H2O2含量,抑制了内源抗坏血酸(As A)含量的减少,增强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在黑心病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关键酶基因显著响应抗坏血酸的处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GR)均显著上调。【结论】菠萝果实采后贮藏前外源As A处理能够延缓贮藏过程中菠萝果肉As A含量的下降,降低果肉H2O2含量,提高内源GSH抗氧化物含量,同时增加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防御系统中关键酶的活性,增强菠萝果实的抗氧化性能,延缓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发生,延长采后菠萝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槜李’果实为材料,分别进行外源乙烯、减压浸钙和低温贮藏处理,研究各处理条件下‘槜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ACS和AC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槜李’果实软化过程中,硬度逐渐降低,乙烯释放量和ACS活性的峰值同时出现在软化后期;外源乙烯(0.5μl·L^-1)处理后,果实硬度迅速下降,乙烯跃变提前,乙烯释放量增大,ACS活性增强,促进果实迅速软化;用2%CaCl2溶液浸泡处理显著减缓果实软化,降低乙烯释放速率;低温贮藏显著抑制果实硬度下降,表明一定条件的低温贮藏对乙烯释放速率及其相关酶活的控制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前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梨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采前Me JA浸泡处理对梨果实抗病性的影响。【方法】将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MeJA的PDA(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上并在1周后测量其病斑直径,筛选出能有效抑制黑斑病病原菌生长的MeJA浓度;以‘新梨7号’为试材,在果实成熟前30 d每隔10 d用有效浓度的MeJA浸泡处理1次,清水浸泡为对照;采后用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孢子悬浮液对果实进行损伤接种,发病后测定病斑直径以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结果】7 mmol·L~(-1)的MeJA能有效抑制黑斑病病原菌的生长,其病斑直径比对照降低了91%。果实损伤接种后第5天开始,对照果实发病率为85%且病斑直径持续增加,采前MeJA浸泡处理的果实一直未发病。采前MeJA浸泡处理提高了梨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β-1,3-葡聚糖酶(GLU)、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T)等活性。【结论】MeJA可以抑制黑斑病病菌的生长,通过采前MeJA浸泡处理能提高梨果实抗病相关酶的活性,激活果实抗病防御系统,抑制成熟梨果实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采后NO处理对冷藏期间板栗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以'金优2号’板栗果实为材料,采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浸泡处理果实,观察处理对冷藏条件下板栗果实腐烂率的影响,分析测定SNP处理后果实抗病相关酶、果胶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贮藏期间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SNP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冷藏期间板栗果实腐烂率,贮藏180 d时,SNP处理果实腐烂率为18.89%,显著低于对照,为对照的43.60%;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SNP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板栗果实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降低了贮藏期果胶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少了果实丙二醛的积累。【结论】NO采后处理可提高板栗果实冷藏期间抗病相关酶活性,抑制果实PG酶和PPO酶活性,减少果实MDA的积累,进而降低板栗果实的腐烂率。  相似文献   

9.
施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氨基酸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延缓叶片衰老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2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和6-BA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施硒及6-BA对叶片衰老期间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氨基酸硒和6-BA处理显著延缓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减慢了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的上升速率,延缓了叶片衰老。2个品种间比较,‘意大利’叶片衰老缓慢,在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氨基酸硒和6-BA处理可有效提高叶片的抗衰老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相似文献   

10.
以‘红香酥’梨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果实品质和果实腐烂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能明显抑制贮藏期间‘红香酥’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1-MCP处理能明显延缓‘红香酥’果皮转黄,提高果皮色泽和亮度,提高好果率,贮藏后期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和风味,延长贮藏期;1-MCP处理对‘红香酥’果实硬度的影响不明显。常温(20℃)条件下,经0.5μL/L和1.0μL/L 1-MCP处理,‘红香酥’贮藏期可延长12 d以上,果实商品价值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华硕’苹果采收期的有效判定方法,并确定‘华硕’苹果的最佳采收期。【方法】对不同采收成熟度的‘华硕’果实进行淀粉染色,分析品质指标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对不同采收期‘华硕’苹果进行低温与货架期贮藏,测定主要品质变化情况。【结果】乙烯释放速率、淀粉染色指数与糖酸比是可以判定‘华硕’苹果采收成熟度的可靠指标。采收期Ⅱ的‘华硕’苹果在采收时以及冷藏和货架期均表现出较好的品质。货架末期,采收期Ⅱ的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52 N·cm~(-2)、9.50 g·100 g~(-1)和0.58 g·100 g~(-1),均高于其他2个采收期,早采或晚采都不适宜‘华硕’苹果采后果实品质的维持。【结论】采收期Ⅱ是‘华硕’苹果适宜的采收期,该采收期果实的淀粉染色等级为3~4级,乙烯释放速率为(10.65±0.60)μL·kg~(-1)·h~(-1),淀粉指数为(3.40±0.20),糖酸比为(10.57±0.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果实发育期间多次喷施赤霉素结合采后热水处理对‘苹果梨’低温贮藏过程中黑皮病的控制。【方法】以‘苹果梨’为材料,用50 mg·L-1赤霉素分别于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对果实进行喷施,果实采后用45℃的热水浸泡15 min,研究低温(0±1℃)贮藏条件下果皮黑皮指数的变化,分析酚类物质含量、细胞膜完整性及抗氧化酶活性,观察表皮结构及表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赤霉素及热水单独或复合处理均可有效降低‘苹果梨’冷藏期间的黑皮指数,其中以复合处理效果最好,贮藏120 d时,黑皮指数仅相当于同期对照的30.8%。处理均抑制了酚类物质积累,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复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复合处理减少了果实表皮裂缝,增厚了表面保护组织,维持了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结论】果实发育期间喷施赤霉素结合采后热水处理可有效减轻冷藏期间‘苹果梨’的黑皮病,黑皮病控制机制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酚类物质积累、增加果实表面保护组织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次氯酸钙在金柑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为材料,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15、0.6 g·L~(-1)的次氯酸钙水溶液浸泡金柑果实2 min(温度10~12℃),然后在室温为(10±2)℃、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贮藏30 d,每隔5~7 d取样1次,研究次氯酸钙处理对金柑果实腐烂率、品质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0.6 g·L~(-1)次氯酸钙处理的果实总酸含量较低,在0.3%左右;贮藏第30天失重率达到4.2%,与对照相比提高1.4%;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上下波动且差异不显著;次氯酸钙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小果实青霉病病斑直径,提高贮藏过程中金柑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减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速率,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少过氧化氢含量,从而延缓果实衰老。【结论】次氯酸钙可有效延缓金柑果实衰老,在金柑贮藏保鲜中,不同采收期的金柑所需的次氯酸钙浓度不同,对于采收较晚的金柑,0.6 g·L~(-1)次氯酸钙浸泡2 min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处理对采后杧果(Mangifera indica L.)贮藏保鲜的影响,为杧果贮藏保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芒6号’杧果为试验材料,采后经25 mg·L-1的CPPU浸果处理5 min后,在25℃条件下贮藏,采用气相色谱定期测定乙烯释放量,并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杧果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外源CPPU处理杧果,可以有效降低杧果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病情指数,延缓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在贮藏15 d后,处理果实的病情指数比对照果实低20.99%,TA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73.37%、30.42%;同时,在贮藏过程中,CPPU处理推迟杧果呼吸乙烯高峰2 d、延缓了PG(polygalacturonase)和Cx(cellulase)2个酶活性高峰3 d;同时,CPPU处理延缓了果实POD(peroxidase)和CAT(catalase)酶活性峰值的到来。【结论】外源CPPU处理杧果可以有效延缓采后杧果的衰老进程,是采后杧果贮藏保鲜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乙酰水杨酸采前处理诱导哈密瓜果实的采后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果实发育期喷洒乙酰水杨酸(ASA)对哈密瓜果实采后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苯丙烷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西洲蜜17号’哈密瓜为试材,分别在果实幼果期(花后14 d)、膨大期(花后21 d)、网纹形成期(花后28 d)和成熟期(采前2 d)4个时期采用1.0 mmol·L-1ASA进行喷洒,并对采后果实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观察处理对病斑直径及常温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率的影响,测定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代谢产物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采前处理有效抑制了采后粉红单端孢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扩展,显著降低了果实常温贮藏期间的自然发病率,贮藏28 d时处理果实的自然发病率仅为对照的一半。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采收时肉桂酸-4-羟化酶的活性,以及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处理果实贮藏期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此外,处理还显著诱导了果实采收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论】果实发育期采用ASA多次喷洒可有效诱导采后哈密瓜的抗病性,该诱抗作用与处理激活果实的苯丙烷代谢途径、增强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冷藏过程中‘肥城桃’果实内挥发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将生理成熟期的‘肥城桃’果实用不同浓度NO气体熏蒸3 h,考察冷藏过程中桃果实内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的释放量及其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冷藏过程中,‘肥城桃’果实内醇类和醛类物质总量基本呈下降趋势,而酯类总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NO处理延缓了‘肥城桃’果实中醇类、醛类物质总量的下降和酯类物质总量的增加,10μL·L-1NO处理比5μL·L-1NO处理效果更明显。NO处理使桃果实中醇酰基转移酶(AAT)、乙醇脱氢酶(ADH)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NO参与桃果实中一些挥发性物质的合成,NO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冷藏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维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7.
砂梨果肉褐变与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丽红  张玉星 《果树学报》2012,(6):1022-1026
【目的】为了探明砂梨褐变的内在机制,为砂梨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品种选择和褐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砂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测定总酚与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GSH含量、PPO、SOD、CAT、PAL、POD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酶促褐变程度有很大差别,‘新兴’和‘早生黄金’褐变较重,而‘秋黄’和‘丰水’较轻。绿原酸、儿茶素、芦丁和没食子酸是梨果肉中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总酚含量与果实褐变度相关性最高,绿原酸次之,儿茶素最低。【结论】梨果肉褐变相关酶活性与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对其酶促褐变的影响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梨果肉酶促褐变与总酚和绿原酸含量的相关度高于与酶类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4-30’油桃果实发育后期及采后萘乙酸处理下果实硬度和乙烯的变化。【方法】以‘24-30’油桃为试材,检验其果实的硬度和乙烯释放量,以及经采后萘乙酸处理下乙烯生物合成基因(ACS1、ACS4、ACO1)和果实软化关键基因(PG1)的表达量。【结果】‘24-30’采前采后过程中果实硬度和乙烯释放量变化均不明显;与对照果实相比,经NAA处理果实的硬度明显下降,乙烯释放量迅速增加,且处理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实时定量表达分析表明,经NAA处理果实与对照相比,PG1和ACS1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处理浓度越高,基因上调表达越明显。NAA处理对ACS4和ACO1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结论】‘24-30’油桃采前和采后果实一直维持较高硬度是由于乙烯释放量较低。采用萘乙酸处理‘24-30’油桃果实,可以促进‘24-30’油桃ACS1基因的表达和乙烯的释放,进而导致重要细胞壁相关基因PG1表达上升,加速果实软化。  相似文献   

19.
1 - 甲基环丙烯处理荔枝果实减轻其贮藏中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桂味’荔枝果实采后1 - 甲基环丙烯( 1-MCP) 处理对其0℃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2MCP处理有效推迟了冷害主要症状即果皮褐变的出现, 延缓了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下降, 抑制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 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1-MCP处理提高了果实冷藏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 降低了果皮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 抑制了后期过氧化物酶( P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 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等果实内在品质差异对耐贮性的影响,明确‘鸭梨’SSC等内在品质贮藏期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贮藏后期果实生理病害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果实品质无损快速检测设备,对同期采收‘鸭梨’SSC进行无损检测,依据所有样本SSC正态分布情况,将所有果实分为SSC10.0%、SSC:10.0%~10.9%、SSC:11.0%~11.9%及SSC≥12.0%4个级别,将果实缓慢降温后(8℃入库,每3 d降1℃),于-0.5℃、相对湿度85.0%~90.0%条件下正常贮藏,分别于贮藏4、6和8个月取样,调查不同SSC‘鸭梨’果实取出当天和货架10 d后生理病害发生情况,测定相关生理品质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贮藏6和8个月后,不同SSC‘鸭梨’贮藏品质及生理病害发生情况差异明显,SSC相对较高的果实贮藏后期果实黑心指数显著降低,且SSC与黑心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不同SSC级别间果实虎皮指数无明显变化规律;同时贮藏后期,SSC相对较高的果实级别其可滴定酸含量(TA)和抗坏血酸含量(AA)相对较高;但与采收时相比,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均显著降低,贮藏4、6和8个月后,各组别果实平均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与采收时相比分别下降45.32%和49.96%、51.46%和54.43%、53.80%和68.34%;另外,贮藏后期各组别间果实呼吸和乙烯代谢差异明显,贮藏8个月后,果实呼吸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SSC≥12.0%)(SSC:11.0%~11.9%)(SSC:10.0%~10.9%)(SSC10.0%);乙烯代谢规律与呼吸代谢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11.0%)‘鸭梨’果实贮藏后期黑心病发生情况显著减轻,SSC与黑心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及呼吸和乙烯代谢速率与‘鸭梨’黑心指数呈显著相关,可作为‘鸭梨’黑心病采后重要的预警及防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