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芳  曹岚  王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41-20946
对江西省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共有观赏蕨类植物47科97属233种,按生态类型不同可将其分为陆生蕨、附生蕨、石生蕨、藤本蕨和水生蕨共5类,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栽观赏、切花配叶等方面。可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种类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大石围天坑群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仕林  张婷婷  马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58-18560
[目的]掌握大石围天坑群区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对大石围天坑群区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地理分布及其药用价值进行了介绍。[结果]大石围天坑群区具有药用价值的鳞毛蕨科蕨类植物共有4属,分别为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Blume)、贯众属(Cyrtomium Presl)、鳞毛蕨属(Dryopteris Adanson)和耳蕨属(Polystichum Roth);共15种,其中,复叶耳蕨属有1种,为西南复叶耳蕨[Arachiodes assamica(Kuhn)Ohwi];贯众属共有5种,分别为贯众(C.fortunei J.Sm)、尖羽贯众[C.hookerianum(Presl)C.Chr]、尖耳贯众[C.caryotideum(Wall.exHook.et Grev.)Presl]、镰羽贯众[C.balansae(Chrit)C.Chr.]和山地贯众(C.forunei J.Sm);鳞毛蕨属共有5种,分别为黑色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 C.Chr)、奇数鳞毛蕨[D.sieboldii(van Houtte)O.Ktze.]、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L.)O.Ktze]、狭鳞鳞毛蕨[D.dickinsii(Baker)C.Chr.]和齿头鳞毛蕨[D.labordei(Christ)Ching];耳蕨属共有4种,分别为黑鳞大耳蕨[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革叶耳蕨(P.neolobatum Nakai)、乌鳞耳蕨(P.piceo-paleaceum Tagawa)和对马耳蕨[P.m tsus-simense(Hook.)J.Sm]。大石围天坑群区蕨类植物根据药物功效可以归为清热止痛类、平喘化痰类、解毒利尿类、止血收敛类、驱寄生虫类、治骨伤类、抗病毒和抗肿瘤类及镇惊、平肝、降压、安神类。[结论]大石围天坑群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蕨类植物的生长繁衍,蕨类植物资源分布数量与繁殖程度上较为丰富,是桂西重要的植物资源,且该地蕨类植物中的植物活性成分相对较高,保护这一重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及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鳞毛蕨科植物的药用及开发利用价值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有蕨类植物24科50属97种。其中,凤尾蕨科、碗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优势属为卷柏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毛蕨属、双盖蕨属,构成了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蕨类植物的主体。药用蕨类植物有11科13属13种,观赏蕨类植物有14科15属17种。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野生观赏蕨类植物有49科,111属,312种(含变种)。按照生态类型将其分为陆生蕨、附生蕨、石生蕨、藤本蕨、树蕨、水生蕨共6类。探讨了贵州观赏蕨类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浙江松阳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松阳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分布区类型,并与邻近地区山地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松阳蕨类植物共有38科72属161种7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卷柏科、铁角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凤尾蕨属、短肠蕨属、瘤足蕨属;科的分布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最多,种以东亚分布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本区与邻近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关系的密切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西南、华南、华中、日本、华北、西北、东北;与邻近的6个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的亲缘关系密切,可以划为同一自然区;与国内11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相比,松阳的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高;松阳拥有37种中国特有蕨类植物及一些珍稀蕨类植物,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石围天坑群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区共有水龙骨科蕨类植物13属37种,其中具备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8属13种.如石韦属有5种,分别为石韦、柔软石韦、相似石韦、光石韦、贴生石韦;瓦韦属有大瓦韦和瓦韦2种;伏石蕨属有伏石蕨;抱树莲属有抱树莲;骨牌蕨属有抱石莲;星蕨属有江南星蕨;水龙骨属有水龙骨;盾蕨属有盾蕨.调查结果显示,大石围天坑群区适合蕨类植物的生长,水龙骨科蕨类植物的资源比较丰富,并且药用蕨类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阳明山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地理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野外调查,对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阳明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44科,包括106属378种(含变种和变型);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表现明显,优势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耳蕨属、铁角蕨属和蹄盖蕨属.  相似文献   

8.
3种草本蕨类植物耐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隶属函数法研究了3种深圳常见草本蕨类植物-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线羽凤尾蕨(Pteris linearis)和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性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种蕨类植物的永久萎蔫率及叶片失水率表现一致,大小依次为华南毛蕨>线羽凤尾蕨>肾蕨。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3种蕨类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降幅大小为华南毛蕨>线羽凤尾蕨>肾蕨。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胁迫的加剧呈上升趋势,其中肾蕨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小,线羽凤尾蕨在干旱胁迫9~12d时呈大幅度上升,而华南毛蕨自胁迫开始即呈较大幅度的上升。3种蕨类植物的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的加剧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其中华南毛蕨的丙二醛含量始终高于其它2种蕨类植物。3种草本蕨类植物的耐旱性强弱依次为:肾蕨>线羽凤尾蕨>华南毛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阳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特点,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贵阳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贵阳喀斯特地区共有蕨类植物39科90属301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优势属为铁角蕨属、耳蕨属、鳞毛蕨属、卷柏属.在科、属的水平上,具热带性质,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类型占优势,表明贵阳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具有温带性质,属东亚区系.贵阳地区蕨类植物与重庆的关系密切,而与昆明西山、贵州红水河的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党辉  沈洁  罗安才  柳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75-17777
[目的]利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蕨类植物进行种属分类。[方法]以采集于重庆市缙云山的27种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其嫩叶为材料,用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蕨类植物的基因组DNA,用凝胶电泳和吸光值法对总DNA的质量进行检测,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这27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27种蕨类植物的SRAP标记聚类分析图谱表明,卷柏科与里白科、木贼科与鳞毛蕨科、乌毛蕨科与鳞毛蕨科、铁角蕨科与蹄盖蕨科、鳞始蕨科与鳞毛蕨科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试验结果与传统分类学中贯众属属于鳞毛蕨科有冲突。[结论]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很小,试验结果可以为重建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党辉  沈洁  罗安才  柳建平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9):1273-1275,1285
[目的]利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蕨类植物进行种属分类。[方法]以采集于重庆市缙云山的27种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其嫩叶为材料用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蕨类植物的基因组DNA,用凝胶电泳和吸光值法对总DNA的质量进行检测,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这27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27种蕨类植物的SRAP标记聚类分析图谱表明,卷柏科与里白科、木贼科与鳞毛蕨科、乌毛蕨科与鳞毛蕨科、铁角蕨科与蹄盖蕨科、鳞始蕨科与鳞毛蕨科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试验结果与传统分类学中贯众属属于鳞毛蕨科有冲突。[结论]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很小,试验结果可以为重建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大石围天坑群区蕨类植物的资源,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等方法,对大石围天坑群区内现有的蕨类植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区有蕨类植物227种,隶属40科84属,其中优势科有鳞毛蕨科(33种)、水龙骨科(32种)、蹄盖蕨科(22种)、铁角蕨科(16种)、风尾蕨科(15种)和金星蕨科(14种);优势属有凤尾蕨属(15种)、铁角蕨属(13种)、鳞毛蕨属(12种);小科和单种属较多,区内蕨类植物有明显的热带性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本研究可以为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贵州遵义地区的88号岩生蕨类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该区域岩生蕨类植物17科31属65种.整理分析发现,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为该地区岩生蕨类植物的优势科,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铁角蕨属Adiantum、贯众属Cyrtomium、耳蕨属Polystichum为该区优势属.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方法,对5种蕨类植物(肾蕨、凤尾蕨、蜈蚣蕨、铁线蕨、毛蕨)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蕨类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肾蕨各生理指标均好于其他蕨类植物,尤其在胁迫12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肾蕨的抗旱能力最强;复水后,5种蕨类植物的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该研究可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泰山蕨类植物新记录11种,即姬蕨Hypolepis punctata、细毛碗蕨Dennstaedtia hirsuta、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中日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棕边鳞毛蕨Dryopteris sacrosancta.、阔鳞鳞毛蕨D. championii、两色鳞毛蕨D. bissetiana、中华鳞毛蕨D. chinensis、华北鳞毛蕨D. goeringiana、贯众Cyrtomium fortunei、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其中姬蕨、中日金星蕨和华北鳞毛蕨为山东省蕨类植物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7种鳞毛蕨科的药用蕨类植物来探讨药用蕨类植物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情况.通过采用盐酸一镁粉、氢氧化钠、硼氢化钠和三氯化铝等不同显色方法来对上述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种类鉴定.以芦丁为参比标准物,用AJ(NO3)3显色法于510nm下测定上述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所鉴定的7种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在革叶耳蕨中发现了在蕨类植物中尚未见报导过的橙酮类化合物.在7种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占0.025 3%-0.809 6%(鲜重),其中含量最多的为对马耳蕨、含量最少的为贯众.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蕨类植物调查,结果表明,共有蕨类植物190种,隶属于43科83属,优势成分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铁角蕨科、金星蕨科等系统演化上较高级的类群为主。  相似文献   

18.
黔北丹霞地貌蕨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黔北丹霞地貌地区蕨类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有41科,96属,303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鹿角蹄盖蕨为贵州分布新记录种。②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等。③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其中热带、亚热带属63个,占总属数的65.6%,表明该区蕨类植物有较高的热带亲缘关系。④东亚地理成分的种有139个,占总种数的45.9%,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属于东亚区系。⑤该区蕨类植物与雷公山的亲缘程度高于与荔波的亲缘程度。  相似文献   

19.
赫章县位于黔西北的乌蒙山腹地,海拔1 230.0~2 900.6 m,平均海拔1 996.0 m,是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地理环境多样,蕨类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许多特有种和省内特有种。通过对其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境内共有蕨类植物34科70属185种。同时,赫章蕨类植物的组成和分布规律,根据蕨类植物的用途,可将其划分为5类:药用类蕨类、观赏用蕨类、化工用蕨类、食用类蕨类、饲用和肥用类蕨雷诺。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赫章县蕨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黔东南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有48科110属390种、2亚种、17变种和2变型。2)优势科、属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等,优势属有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耳蕨属、卷柏属和蹄盖蕨属等。3)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表明,该区蕨类植物有较高的热带亲缘;而从种来看,东亚地理成分的种有164个,占总种数的39.9%,说明,该区蕨类植物属于东亚区系。4)中国特有成分较丰富,有101种,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有性质。5)该地区蕨类处在热带亚洲和东亚2个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有44属在这里仅有1种分布,构成属多种少的格局,具有过渡性质。6)与贵州省贵阳市和云南省迪庆州相比,该地区蕨类植物最丰富,且与贵阳市蕨类植物的相似性更大、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