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防震减灾规划现状,我国防震减灾规划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及在西北地区开展区、县级防震减灾规划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例,详细分析了西北地区的区、县防震减灾规划现状与存在的特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我国西北地区防震减灾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防震减灾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地震灾害在我国农村地区破坏性极大,防震减灾规划已成为新农村规划时必须考虑的一环。笔者从地震灾害的破坏概况入手,结合当前村庄防震减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防震减灾规划要点,对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村镇建筑防震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95-21697
基于我国村镇地震灾害特点和村镇建筑防震减灾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提高和加强我国村镇建筑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中防震灾减灾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对生态城镇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西北地区生态城镇规划现状,针对西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极大制约区域城镇的发展,并给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指出西北地区生态城镇规划的重点是协调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适应区域城镇发展的生态城镇规划策略,进一步指出生态城镇不仅包括生态城镇规划建设,还应包涵生态城镇的经营管理,以期促进西北地区城镇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农民进行培训则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种有效途径。以陕西、甘肃和宁夏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和县(区)、乡(镇)、村制度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民素质现状、西北地区农民培训需求现状、培训供给现状、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并提出弥补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完善西北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地区胡麻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麻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健康食用油油料作物,属于特色旱作农业,特别适合西北地区种植和发展。介绍了胡麻油的营养价值,分析了西北地区发展胡麻产业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扶持建议,为促进西北地区胡麻产业发展、合理规划我国油料生产区域布局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邓州市王寨村新农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翌娜  张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41-14342
以邓州市王寨村新农村规划设计为例,从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电信工程规划、环卫设施规划、防震减灾规划等方面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的最优化方案,为后续的新农村规划方案实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是我国"三农"及生态问题等各种矛盾最集中、最突出、最普遍的地区.西北地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典型地区和重点地区.然而,西北地区的农业在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市场等方面有其特殊的现状和特点;农村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制度、城镇化和工业化等方面也有其特殊的现状和特点;此外,西北地区的农民也有其特殊的一面.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从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殊性出发,探索建设模式,寻找建设重点,设计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至今),从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数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学者们的研究特点,分析了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至今),从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数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学者们的研究特点,分析了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文献查阅、网站浏览、参考咨询、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调研了西北地区45所普通本科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现状.通过分析移动图书馆的开通方式、访问路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情况,发现近年来西北地区高校在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推行上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对实际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通过对西北地区高校移动服务开展现状的分析,以期促进西北地区高校移动服务的良性发展,同时为促进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均衡发展,期望未来有更多学者关注该地区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湘西北地区小城镇虽然破坏性的地震发生较少,但是地震发生频率高,本文结合防震减灾建设现状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了临澧县各级指标的防震减灾能力,针对湘西北地区小城镇防震减灾现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规划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 ,西北地区县域旅游规划发展迅速。在旅游规划中 ,客源市场的分析预测是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决定着旅游开发的方向。本文基于实践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不仅分析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文章中简称肃南县 )客源市场结构和发展方向 ,还尝试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对旅游客流量进行了较精确的近期预测 ,从而为肃南县旅游开发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希望能为西北地区其它县域的客源市场分析和预测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2016~2020)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种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制定本规划。1发展现状与需求1.1现状与问题我国水稻生产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呈"南籼北粳"分布,形成了东北稻区、北方稻区、长江下游稻区、长江中游稻区、西南稻区、华南稻区等六大稻区的  相似文献   

15.
规划场地为秦皇岛海港区及北戴河区两区交界处,为城市内海岸线重要组成部分,场地南部为新河入海口,形成了一处鸟类生态栖息地,现状空间较为混乱,人与自然、人的活动与鸟类栖息矛盾较为突出.本方案为了解决城市内海岸线存在的系列现实矛盾,从规划场地现状实际问题出发,以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对场地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决,从而对城市海岸线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56~2003年的NCEP资料(2.5°×2.5°)和西北地区5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中东部(甘肃河东和宁夏南部)的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连阴雨次数在20世纪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连阴雨的环流形势,在高纬为一槽一脊或二槽一脊,中纬度短波活动较多,青藏高原为一槽区,西北地区中东部受西南暖湿气流的控制且为高能区,短波活动带来的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西北地区中东部不断交馁,造成降水过程;对流层中部500 hPa欧亚环流形势相对稳定,乌拉尔山的长波脊和中亚低槽维持,该区域的偏南气流为该区输送了大量的水汽,从而形成了西北地区中东部持续的连阴雨天气;当西风带中纬度新疆高压脊建立,副热带高压东移南退时,西北地区中东部的连阴雨天气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推广无水洗车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北地区水资源、汽车拥有量、水洗车的现状出发,说明无水洗车技术在西北地区亟待推广.探索、推广无水洗车技术的有效途径,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西北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星燕  黄山江  赵海江  顾润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99-9901,10021
[目的]分析近50年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Key海区海温异常的关系。[方法]利用近50年西北地区月平均降水资料和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SVD分析方法,探讨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对我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对于西北地区春季降水,选取前一年8~9月为海温关键时段,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区为海温关键区,简称Key海区(125°~85°W,5°S~10°N);相关分析表明,近50年西北地区春季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区,尤其是Key海区海温(前一年8~9月平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SVD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具有同位相分布的特征,前一年8~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有较大的正相关系数,尤其在Key海区区有显著的耦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旱涝的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制定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的内涵,阐述了制定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西北地区区情与林情,林业生产自身的特点,林业发展趋势.为制定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为多民族杂居、混居城市的多民族社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已是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多民族社区中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进行浅析,对未来西北地区多民族社区中发展社会工作进行了思考,为拓展民族社会工作提供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