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TMS320LF2407结构及编程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讨论μC/OS-II的移植过程,主要分析移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并编写了一个应用软件来测试该系统移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凌云 《北方牧业》2014,(12):213-214
本文在研究TMS320LF2407结构及编程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讨论μC/OS-II的移植过程,主要分析移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并编写了一个应用软件来测试该系统移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牛体外胚移植及转基因胚移植的意义;详细阐述了利用非手术法移植牛体外转基因胚胎的技术过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移植的结果和经验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胚胎移植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便携式仪器的特点,并详细介绍基于Atmel公司Cortex-A5内核处理器和FPGA的平台系统相关硬件。本文给出了具体的硬件设计方法,并对设计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对基于μC/OS-II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特性和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完成了常用外围设备的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TS201上进行软件开发的几种方法,从工程实现的角度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指出C/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技术的优越性。之后详细阐述ccts编译器的C/C++运行时模型对Tiger Shark系列DSP芯片的C/C++混合编程所规定的调用规则和接口规范,并给出程序设计实例。对工程实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μC/OS-Ⅱ系统,采用STM32微处理控制器,来设计多功能的走失定位仪的程序,并给出了详细的系统设计过程。该定位仪简单方便,且可监督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发出语言提示,同时还能检测PM2.5浓度、GPS定位和自动发短信求救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了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和龙芯2F处理器,对基于龙芯2F平台的VxWorks系统移植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移植内容,包括文件的配置、中断管理、PCI库的实现和驱动程序等方面详细。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障工厂叉车安全运行,本文利用RFID技术,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以CC2530芯片进行RFID射频通信及室内定位,设计了叉车安全距离的检测方案,详细介绍了整体结构和相关的软硬件组成。  相似文献   

9.
构建重组鸡降钙素真核表达载体pCEP4-CT,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COS-1)并检测其表达。通过酶切方法自含鸡降钙素(CT)基因的克隆质粒pGEM-T-CT中扩增CT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EP4中。阳性克隆鉴定后,在PEI介导下转染非洲绿猴转化肾细胞(COS-1),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CT在COS-1中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所获重组质粒经过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在COS-1细胞中检测到了CT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在动物机体中调控钙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明鸡恒定链跨膜区特定氨基酸在形成MHCⅡ-Ii复合物聚合中的作用特征.用大引物PCR定点突变法将鸡Ii链跨膜区2个氨基酸Gln47和Thr50分别突变为丙氨酸(Ala),再连接到pEGFP-C1载体中,构建含Ii-GFP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同时还分别构建了含pDsRed2-N1-MHCⅡα、pDsRed2-N1-MHCⅡβ、pEG-FP-N1-MHCⅡa和pEGFP-N1-MHCⅡβ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这些重组质粒单独或共转染至COS-7细胞,培养48 h后经荧光显微镜检测野生型Ii和突变型Ii与MHCⅡ类分子的细胞定位,并通过免疫共沉淀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野生型Ii链与MHCⅡα或MHCⅡβ之间存在细胞内的共定位,而突变型Ii与MHCⅡα或MHCⅡβ在细胞中共表达后未出现共定位现象.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在野生型Ii链与MHCⅡa或(和)MHCⅡβ单转染或三者共转染COS-7细胞后,均能检测到MHCⅡa-li、MHCⅡβ-Ii和MHCⅡ-Ii复合物,而突变型Ii链与MHCⅡα或(和)MHCⅡβ单转染或三者共转染COS-7细胞后,均检测不到MHCⅡα-Ii、MHCⅡβ-Ii和MHCⅡ-Ii复合物.因此Ii链跨膜区Gln47和Thr50 2个氨基酸对于MHCⅡ-Ii复合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CPLD的数字时钟,采用原理图方式设计,使用自上而下的思想和模块化思想设计时钟系统,形成一个结构明晰的带有防机械按键抖动的多功能数字时钟。在ALTERA公司的开发平台Quartus II9.0上编译与仿真,得到正确结果,并在CPLD系列芯片EPM240T100C5芯片中下载实现成功,效果良好计时精准。详细介绍该数字时钟系统通过原理图方式实现的全过程,重点介绍动态刷新、防机械按键抖动模块的功能实现。加强了对数字逻辑器件的熟悉,能全方位锻炼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Zigbee这种新兴的技术,并结合μC/OS-Ⅱ操作系统实现家具照明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设计就是以AT89C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系统、矩阵键盘、LCD显示和报警系统组成。系统能完成开锁、超时报警、超次锁定、修改用户密码等基本功能。用C语言编写主控芯片的控制程序,可以完成密码的写入与存储修改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满足密码锁控制要求,并具有系统功能实用,成本较低等特点,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AT89C51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运用,通过单片机、AT89C51芯片﹑8*8点阵以及点阵工作原理、设计与制作。LED点阵显示屏在现代商业广告或信息指示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病毒免疫,常规杂交瘤融合的方法,获得了4株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duck/Shandong/093/2004(A/D/SD/04)株血凝素(HA)的单克隆抗体:A8E8、D2F8、A8C8和C3G4。其中A8E8可以与11株不同来源的H5N1 AIV发生交叉免疫抑制性反应(HI),具有广谱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用A8E8单克隆抗体测定A/D/SD/04株对COS-1和MDCK2种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50),结果显示,A/D/SD/04株在COS-1上的TCID50为10^-5.33/0.1mL,在MDCK上的为10^-7.33/0.1mL。将编码A/D/SD/04株的HA基因质粒与PR8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后,用A8E8进行IFA,能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这与鸡胚接种结果相符。表明,用此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检测到H5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秦山第二核电厂电站计算机系统及常规岛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改造背景、管理需求,详细介绍了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一些管理控制措施以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芯片以其特异、灵敏及高通量等特点已在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如蛋白质组学研究、新药的开发、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和疾病检测等。论文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芯片介质的种类及蛋白质的固定技术,论述了蛋白质芯片在传染病检测中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NXP公司的TFF1044HN设计四联高频头。该芯片可以应用在10.70GHz到12.75GHz Ku波段卫星接收系统中的通用四联和四驱高频头设计中,该芯片集成了高频头设计所需的各部分元件。本文详细介绍了TFF1044HN芯片的芯片功能,并对其前端接口的噪声系数和增益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MPC)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于靶肌肉内延缓失神经性骨骼肌萎缩。方法 :取GFP转基因C57小鼠后肢长骨进行MPC培养、诱导及鉴定。选取C57小鼠36只,随机分为MPC移植组、神经断离组及对照组,MPC移植组腓肠肌内散点注入5μL MPC悬液,神经断离组腓肠肌对应部位散点注入等量PBS,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小鼠后肢活动能力,术后2和4周测量腓肠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及观察超微结构,用Western blot检测α-actin、MHC及RT-PCR检测Myogenin。Myo D的表达。结果:术后2和4周,MPC移植组腓肠肌湿重及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显著高于神经断离组(P0.01);术后4周,MPC移植组肌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的退变及肌肉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神经断离组,α-actin、MHC、Myogenin、Myo D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神经断离组(P0.01)。结论:异体间充质祖细胞靶肌肉内移植可有效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为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11):1-4
旨在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选取正常大鼠(N组),造模后4周、8周PD大鼠(M4、M8组),BMSCs移植治疗4周、8周后PD大鼠(T4、T8组)纹状体匀浆液,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各组纹状体内DA的含量。结果表明,N组大鼠纹状体内DA的含量为(15.56±2.16)μg/g;M4和M8组大鼠损毁侧脑纹状体内DA含量为(10.67±1.54)μg/g和(10.50±2.32)μg/g,均显著低于N组(P0.05);T4和T8组大鼠损毁侧纹状体内DA含量为(12.70±2.91)μg/g和(13.71±2.42)μg/g,均显著高于M4和M8组(P0.05)。T8组DA含量显著高于T4组(P0.05),表现出随细胞移植时间的延长DA水平逐渐恢复的规律。说明BMSCs移植提高了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内DA的含量,提示移植的外源BMSCs可能通过分化为DA能神经元或促进其功能恢复,增加DA的分泌,进而改善PD模型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