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林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轻工造纸、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优势学科资源,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了强化林业企业案例教学研究、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三位一体”实践创新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适应能力强;为专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不科学,管理人才属"流水线"培养状态,专业特点不鲜明,课程设计公式化、模式化。围绕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造就模式弊端及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和的培养过程,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需求差异化、专业门类细化、教育信息化等新形势。为了建设"人有我优"的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浙江农林大学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改革、建设复合的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了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但是,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目前仍面临着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一是要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兼顾学校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明确以培养适应先进制造业、绿色农林业、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二是要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行业+管理"和"科技+商业"两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开发跨学院的复合型课程;强化由多类型实践构成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和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四是要加强课程建设,重视课程群的建设,促进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加强案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五是要优化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复合型师资的引进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六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共识与共赢;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共生型和"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定向培养模式的探索,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报告将创新和教育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新农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建设难以融合优势学科和行业资源、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专业特色、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改革的措施:一是要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具有"新农科"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农科专业的特色;三是要构建"新农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要建设师资队伍,增强教师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有序开展,并在专业特色、实训条件和硬件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等林业院校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成为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在简单介绍美国创新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注重紧跟社会需求,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强调选拔关口前移,严格大学培养过程;多种手段并用,通过建立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的课堂教学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等,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科研工作锻炼机会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针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缺位、教师创新团队力量薄弱等问题,在借鉴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推进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树立尊重个性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构建重视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开放宽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打造"引""育"结合的教师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出发,研究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专业技能体系的构建;把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的技能划分为4个方面,即风景园林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园林建筑艺术和园林工程与监理,并基于这4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课程;设计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教学进程表;提出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实施模块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该文强调,高职院校应在师资队伍、教学实训条件、教学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满足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的达成,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和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向。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一部分,新林科建设旨在通过改革创新重点解决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研学结合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科建设和林业的新发展脱节等。为此,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林业发展趋势,对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导向、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产教研融合、加大本科核心课程和"慕课"建设力度的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于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在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一是重新修订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理想信念、林业情怀、人文素养、理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审辩思维、创新创业、交流协作、全球视野和学习发展等10个方面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遵循标准,整体优化;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学科融合、协同育人"的原则,构建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科研与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二是通过优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开设创新性综合实验等推进科教融合,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通过对林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化设计,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了由专业综合实习、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特色拓展平台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木材加工行业发展的需要,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遵循"强化基础、突出特色、优化实践、注重创新、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改革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五平台"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结合"质量工程"项目,推动实验教学平台、校内实践平台、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实践证明,重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输送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针对林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林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学科基础薄弱、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和实验室建设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的平台。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第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向外校输送的研究生越来越受到导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针对聊城大学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老化、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缺少"双师型"师资队伍等问题,探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基于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的根基。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应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第三,搭建实践创新平台;第四,建设"双师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确保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园林专业毕业生基本达到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的培养标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卢艳敏 《绿色科技》2020,(3):243-244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才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面临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尤为重要。分析了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实验室建设、教学监控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为促进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为了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家具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出发,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制的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改革为例,在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首先以教学安排为主线,构建多样化合作联动的运行机制;其次以能力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第三,设置专业合作改革试点项目,大力推进合作办学;第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各方联动的实训体系;第五,利用合作资源和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第六,构建"双线运行、强化外部,四维一体、注重实践"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第七,根据种植业、制造业、工程建设、咨询服务等行业、产业的不同特点,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八,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经过改革,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丰富了专业内涵,凝练了专业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在学科建设上,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丰富学科内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形成完备的人才梯队;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改革教学模式,推行研究型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并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合作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人才队伍得到加强,教学平台条件得到改善,学科育人能力与水平显著增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吴怡蓓 《绿色科技》2019,(7):283-284
指出了森林昆虫学是林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铜仁学院为例,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基于普通教材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稀缺、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结合该校办学思想及专业定位,提出了在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改革中,以项目带动课程实践教学发展的这种新型教学途径完全契合我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达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双赢的效果;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达到服务地方与人才培养的互惠互利;结合该校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达到校园绿色发展与人才培养共赢的效果。试图探索出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林学专业学生真正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现代林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河南农业大学对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第一,把握林学特色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做好专业特色凝练,提出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第二,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优化林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设林业信息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林业等专业方向;二是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林学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育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完善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并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第四,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实施"导师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组建学生创新训练兴趣小组等,逐步形成"教"与"学"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重点开展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改革、构建以核心知识为链条的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模式、建设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等,提升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核心课程,组建林学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7.
高等农林院校的实验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对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所开设实验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调研,在对高等农林院校师生对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认识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指出高等农林院校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验课的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不能体现各专业的不同特色,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忽视对学生专业热情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岩土力学"实验课为例,根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所要求的提供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开展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从实验课教学目标的修正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采取加强实验内容与各专业典型实例的结合、增设室外实验、开设综合性室内实验、增设开放性实验课题、结合专业的典型实例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措施,对高等农林院校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钱桦  赵东  撒潮  陈劭  张建 《中国林业教育》2009,(Z1):127-130
北京林业大学是以林业、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大学,机电类专业规模相对较小,如何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工科专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值得探索的问题。2003年来,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体现创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服务行业、彰显特色"的改革与建设思路,通过把优势专业作强、积极建设新办专业、集中优势建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台、引入科技竞赛机制、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和机制等措施,构建了机电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系及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现状,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具有林业院校特色、适应专业发展、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发展森林保险的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开设"保险学"课程,创新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培养森林保险专业人才,对从根本上解决森林保险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前瞻价值。为此,在阐述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高等林业院校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当前森林保险教育滞后于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的特色不明确;受理论研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投入明显不足,相关教材短缺;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最后,从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4个方面阐述了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并提出森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采取明确特色培养目标、加大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搭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高等林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完善森林保险教学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