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冬小麦施磷方法及磷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冬小麦的施磷方法及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进行不同磷肥用量的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得磷肥指数PFI=2.16 mg/kg或11.31 kg/hm~2,通过田间试验测出磷肥临界值K=28.2 mg/kg,得出施磷量(kg/hm~2)公式为Q_1=2.25×2.16×(28.2-P_0)×2.29或Q_2=11.31×(28.2-P_0),测定土壤基础有效磷的含量P_0,根据公式计算施磷量。田间试验考察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穗数呈先增后减趋势,粒数先增加后平稳,千粒重则是从平稳到下降,对植株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无多大影响。同时测得小麦对磷肥的利用率很低,仅为1.9%~9.9%。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探讨冬小麦的施磷方法及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进行不同磷肥用量的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得磷肥指数PFI=2.16 mgP/kg或11.31kgP2O5/hm2,通过田间试验测出磷肥临界值K=28.2mg/kg,得出施磷量(kgP2O5/hm2)公式为:Q1=2.25×2.16×(28.2-P0) ×2.29或Q2=11.31×(28.2-P0),测定土壤基础有效磷的含量P0,根据公式计算施磷量。田间试验考察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穗数呈先增后减趋势,粒数先增加后平稳,千粒重则是从平稳到下降,对植株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无多大影响。同时测得小麦对磷肥的利用率很低1.9-9.9%。  相似文献   

3.
4.
新型磷肥—干法磷肥一号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09,(7):9-9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提出《对磷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将加强引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盲目扩张并对缺乏资源、管理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实行关停,力争经过3—5年努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从磷肥大国向世界磷肥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6.
白磷肥在花椰菜上的肥效表现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磷肥是一种新的磷肥品种。在灰红泥土上进行花椰菜肥效试验,在等磷量下,施用白磷肥的菜花产量最高,比不施磷肥的增产18.7%,与普钙、钙镁磷差异不明显,但优于磷酸一铵,白磷肥肥效速缓相济,后效期长,磷的利用率高、单价低,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载试验探讨部分酸化磷肥的适宜酸化度及肥效。在湖北省黄棕壤上和部分酸化磷肥对大麦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酸化度以50-75%较好,与完全酸化的过磷酸钙具有同等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稀土磷肥与磷肥活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环境安全的农田磷肥施用量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合理控制磷肥施用量,使磷素既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又不至于过量积累,是农田磷素管理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壤测试磷水平和土壤固磷能力确定农田磷肥施用量的方法。研究表明,施入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指数(Fp,施磷后土壤有效磷的增加量与磷肥施用量的比值)与土壤氧化铁、无定形铝和黏粒含量等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根据土壤中氧化铁铝和黏粒含量计算土壤中磷的有效度指数。并根据下式确定磷肥施用量:单位面积耕地磷的施用量=W×(Olsen P目标-Olsen P初始)/Fp,式中W为每公顷耕地表层土壤的重量。  相似文献   

10.
磷肥合理施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书新 《湖北农业科学》1992,(11):38-40,F003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湖北省小麦施磷效果及磷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北省小麦主产县(市、区)进行不同磷肥用量的70组田问肥效试验,以阐明湖北省小麦施磷效益及磷肥利用率现状.结果表明,小麦施磷增产效果显著,与不施磷对照处理相比,施磷后小麦平均增产1 449 kg/hm2,增产率为27.0%;施磷平均经济效益增加1 798元/hm2,产投比5.8;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剐为78.8 ...  相似文献   

16.
应用"肥料量级"试验结果建立吉林省适宜春玉米生产体系的磷肥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以相对产量75%,90%和95%为标准,=将吉林省土壤有效磷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级;并用一元二次加平台模型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磷肥用量.结果表明:当吉林省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等级(Olsen-P<5 mg/kg)时,磷肥(P2O5)用量应为83 kg/hm2;中等(Olsen-P 5~21 mg/kg)时.磷肥用量为60 kg/hm2;高等级(Olsen-P 21~34 mg/kg)时,磷肥用量为45 kg/hm2;当土壤有效磷高于34mg/kg时,短期内无需磷肥施用.  相似文献   

17.
在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条件下,磷肥不仅当年增产显著,而且有明显后效,施磷量越高,后效越大。带田小麦对磷肥的反应明显大于玉米。等量磷肥逐年分施的增产率与一次性施用相近,但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一次性集中施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铃薯磷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种植马铃薯667m2施P2O53~12kg均有增产增收效果,且效果明显;667m2施P2O59kg、6kg增产增收效果比其它各处理尤为明显。建议在今后马铃薯生产中,确定磷素最佳经济施用量,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P2O56~9kg/667m2为佳。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末施有机肥料的处理区的土壤磷肥指标值高于施用有机肥料的处理区;在等磷不等氮的纯化肥区,施氮处理区的土壤磷肥指标值又略高于施氮肥区;这是由于7年间各处理区土壤磷素收支不平衡所致。根据磷指标法原理,计算出土壤有效磷在≤30mgkg^-1的5个处理区小麦需施磷肥的数量,其结果完全符合这些处理区土壤磷素的实际状况,据此应用磷肥指标耕确定Lou土施磷量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建议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磷肥减施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减量施用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P2O5施用72~90 kg/hm2、晚稻P2O5施用48~60 kg/hm2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改善水稻的光合特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与常量磷肥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90、60 kg/hm2)相比,磷肥减量1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81、54 kg/hm2)和磷肥减量20%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72、48 kg/hm2)的早、晚稻不减产,磷肥利用率提高4.37%~24.29%,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1.39~4.27 kg/kg;磷肥减量3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63、42 kg/hm2)处理的早、晚稻减产显著,减产幅度达5.05%~6.06%,磷肥利用率降低5.66%~11.77%。综合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在试验所在地的双季稻生产中,磷肥减量10%~20%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