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奇 《河北渔业》2019,(4):45-47
2018年对兴城邴家湾增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养殖贝类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重金属铅含量。数据表明,该养殖区水质、沉积物、生物体符合国家标准。单因子标准评价水域水质Pi值小于0.5未受到铅沾污;沉积物铅Pi值小于0.5未受到铅沾污;贝类铅Pi值介于0.5~1.0之间,生物体受到铅沾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6年5、7、8、10月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水体、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的各环境要素监测,综合考虑该养殖区三大介质超标要素、超标频次和超标程度三种因子,得出四个月份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分别为100、100、97、97分,综合全年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98分。结果表明,2016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优良,满足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丹 《河北渔业》2020,(2):34-35,57
根据2018年8月、2019年8月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紫贻贝养殖海域水质石油类、沉积物石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石油类污染状况,做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养殖区连续两年8月份水质石油类环境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未受到污染;沉积物石油类除2018年XY-6站位超过国家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受到轻微污染,其余站位在被调查时间内均符合国家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未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4.
王琪  李丽  李奇  李丹 《河北渔业》2014,(6):19-20,70
2013年通过采集兴城市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总汞含量,综合监测数据对该养殖区渔业环境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评价。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总汞含量范围在0.012~0.194μg/L;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在0.008 4~0.057 6mg/kg;养殖贝类总汞含量为0.006 10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以100g/(人·d)的水产类摄食量估算,食用贝类汞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1.4%;甲基汞摄入量占PTWI值的4.2%;占美国EPA设定的甲基汞RfD值的9.7%。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汞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5.
2018年对辽东湾葫芦岛近岸海域海水、沉积物汞污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近岸海域水质环境中汞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沉积物中汞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沉积物汞污染指数Pi值小于0.5,均未受到沾污。  相似文献   

6.
王琪  李丽  董凤才  王雨霏 《河北渔业》2014,(7):27-28,41
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中砷含量,对该养殖区砷污染状况及贝类消费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测得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砷含量范围在0.149~1.74μg/L;沉积物砷含量范围在1.50~2.63mg/kg;养殖贝类砷含量为0.006 75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所产食用贝类砷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砷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0.002%;无机砷摄入量占PTWI值的0.005%。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砷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7.
<正>兴城邴家湾海域是葫芦岛市重要的海水增养殖区之一,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出现赤潮现象。为了了解该海域营养盐浓度对水质的影响,在2015年5、7、8、10月分别对该海域的海水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并做出评价。1监测区域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奇 《河北渔业》2019,(7):39-42
2018年采用单因子评价标准对葫芦岛市绥中止锚湾增养殖区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和养殖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做出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止锚湾贝类养殖区海水重金属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各项监测指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养殖贝类铅污染指数介于0.5~1.0,其它监测指标均满足国家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要求。绥中止锚湾海水增养殖区中重金属含量满足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9至2018年三沙湾海水增养殖区水质、沉积物和养殖生物监测数据,按照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评价三沙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状况。结果发现,近十年三沙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2009年环境质量等级仅为及格,个别时段不能满足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2010至2012年转为较好,一般能满足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2013年以来均为优良,能满足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但2018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略有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与近年来三沙湾水产养殖业、临港工业的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分析评价近十年来三沙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状况,掌握养殖环境变化趋势,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第二节 海水鱼、虾、贝、藻类养殖区环境状况 1999年-2000年我国海水鱼、虾、贝、藻类养殖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对8个区域66个测点的监测分析,主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石油类,见图10-图16。 监测的重点养殖水域中,无机氮平均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占88%,在汕头海域经济鱼类网箱养殖区(Ⅵ)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05mg/l;超标水域在乐清湾鲈鱼、鳗鱼、蚶类、对虾、青蟹等鱼虾贝类增养殖区(Ⅳ)平均值为0.44mg/l,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0.5倍。 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占37%,在…  相似文献   

11.
东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毗邻行政海域海岸线413 km,负15 m等深浅海水域面积约4 800 km~2,滩涂洼地约12万km~2(180万亩)。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捕捞、海水制盐等传统海洋产业群稳定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海洋与渔业产业政策的调整,海水增养殖、海洋石油、海洋娱乐旅游、海洋运输、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群已形成规模,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  相似文献   

12.
东营市濒临渤海,海岸线长413km,滩涂约12万hm^2,负10m等深线浅海水域面积4800km^2。近几年,随着海洋与渔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大,海洋产业不只是传统的兴盐渔之利、舟楫之便,形成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滨海娱乐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新兴产业群,海水增养殖火热不降,海水利用及淡化已破题展开。  相似文献   

13.
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1995年6-9月对乳山湾的综合调查,初步摸清了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分布。该水域内砷的浓度范围为0.72-6.80μg/L,其平均值为1.94μg/L;底质中砷的含量范围为5.0-9.6mg/kg,平均值为7.77mg/kg;  相似文献   

14.
深沪湾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1998年5月和9月深沪湾海域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深炉湾海水、表层沉积物及褶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深沪湾海水中Cu、Pb、Cd、Zn、Hg等含量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而表层沉积物的Pb、Zn含量大部分已超标,近岸水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Cu、Pb、Cd、Zn的含量明显高于湾中心水域,湾顶水域高于湾口水域。Hg的含量是湾南部水域高于北部水域。文中还根据全国海岸带污染综合调查专业组制定的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对2种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深沪湾的养殖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湄洲湾20个点位4批次水样,1次沉积物样,用原子荧光、原子吸收和多功能极谱仪测定海水和沉积物中砷及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湄洲湾水域海水和沉积物中的砷及重金属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湄洲湾水域海水中的砷及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Pi〈1,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内梅罗指数I〈1,总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沿海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2006年—2007年对广西沿海钦州茅岭近江牡蛎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文蛤养殖区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分析无机氮超标的原因来自养殖区外源污染而非贝类养殖的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17.
祝立 《福建水产》2004,(3):60-63
2003年5至10月对平潭县海坛海峡贝类监控区的养殖环境及贝类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对该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菲律宾蛤仔的汞、砷、铅、镉、铜、锌6个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海水中汞的含量较高。但是由于特殊的底质状况与水文条件,海水中较高含量的汞并未过量富集在该海域底质中,沉积物中的6项重金属指标全部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在良好的底质环境条件下,菲律宾蛤仔体内Hg、As、Cu、Zn的含量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但Pb、Cd有部分样品超标。尽管该海域海水中汞的含量较高,但贝体并未受到汞的污染。据此认为影响贝类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因素除了养殖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外,还与养殖环境的地理、水文条件以及贝类的养殖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以来,对汕头市近岸海域进行环境质量监测、赤潮监测监视,对主要海水增养殖区生态环境和养殖生物质量、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海域环境进行监测,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进行定期监测。这些监测点基本覆盖了汕头市近岸海域、重要的渔业水域、主要海洋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一、主要养殖种类种质退化的原因分析 1.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国家海洋局调查:2008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海洋污染物的80%来自陆地,有机物及重金属浓度足以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大面积浅海养殖区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该区域的养殖种类长期受到污染的压力,会诱发病变,影响正常代谢,降低生长速率,甚至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日益严重的海区污染,使海水富营养化而形成赤潮,对养殖种类自然群体的种质资源也破坏巨大。  相似文献   

20.
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祝立 《福建水产》2006,(2):24-28
福清龙江近几年水质严重恶化,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福清湾。本文利用2004~2005年对龙江入海口及其邻近水域的监测结果进行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龙江入海口海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磷酸盐、石油类、BOD5、无机氮、COD的含量均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磷酸盐、无机氮、COD、BOD5甚至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中的重金属汞和铅阶段性的超标。龙江水经过邻近海域的海水稀释之后污染物浓度虽有所降低,但是到了福清湾顶平均污染指数仍然高达3.2。表层沉积物的几种污染物中只有邻近海域的石油类的含量超标,其他项目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龙江入海口海域与福清湾是水产养殖区,受到污染的养殖环境会影响该养殖区水产品的质量,龙江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