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叠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是我市近年来在蚕桑生产中大力推广并应用的一项新设施,它改变了共育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小的状况,提高了小蚕的共育质量。其特点是具有自动控温、补温等功能,且投资小、效益高、劳动强度小,共育的小蚕体质强健。目前全市有叠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150个,每期共育蚕种10000张。现就该设施的建造、使用技术关键及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叠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由电器化控温设备系统和共育室及操作室组成。可将温度控制在目的温度±0.5℃,每室可共育蚕种60~80张。其优点是可增加共育室有效容量、小蚕体质强健、降低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小蚕共育率。  相似文献   

3.
桑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由电器化控温设备系统和共育室及操作室组成。可将温度控制在目的温度±0.5℃ ,每室可共育蚕种60~80张。其优点是可增加共育室有效容量、小蚕体质强健、降低劳动强度 ,从而提高了小蚕共育率  相似文献   

4.
小蚕叠式蚕台育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采用叠式蚕台进行小蚕共育,蚕具专用,能提高共育室的有效容量和共育质量。从1991年春季起,几年来相继在许河、许乐、丁河、高中等10个村推广,效果良好。现把我镇推广使用的情况介绍于后。一、小蚕叠式蚕台育的好处通过几年来的推广使用,小蚕叠式蚕台育与普通育比较,有三点好处:1.增加了共育室的有效容量。根据对比,使用叠式蚕台能使有效容量增加一倍,育种数量也相应增加一倍。这样,可提高集中  相似文献   

5.
杭忠宝  杨斌 《江苏蚕业》2004,26(4):31-32
<正>东台市经过多年探索和完善,在小蚕共育的蚕具,加温设施方面进行了革新,形成了小蚕叠式蚕台电气化共育的规范化技术,促进了小蚕共育率和共育质量的提高,为东台市连续多年蚕茧优质高产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叠式蚕框育蚕,操作方便,程序简化,蚕房、蚕框消毒方便,节省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共育室及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小蚕共育质量,是取代传统蚕框育蚕的良好的育蚕方式。  相似文献   

7.
严相顺  杨斌 《四川蚕业》2001,29(3):30-31
<正>电器化控温规模共育的配套技术是我市为适应蚕桑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广省力化育蚕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摸索出的一套小蚕工厂化共育模式。一期可育蚕100张种以上,采用电热加温、自动控温、叠式蚕台育蚕、快速收蚁技术配套,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大容量、密集型、省工、省力、省  相似文献   

8.
黄扬文 《广西蚕业》2007,44(4):33-35
叠式木框小蚕共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蚕座温度偏高而引起小蚕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发育不整齐,同时会出现夜眠现象,增加小蚕共育的用工量,增加成本;二是由于叠式蚕框育在共育过程中,框与框的上下距离、幢与幢框之间的距离都较近,蚕座的湿度较大,蚕常发生僵病、细菌病、脓病等蚕病。笔者根据叠式木框育共育小蚕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掌握并完善了叠式木框育小蚕共育技术,从而保证了叠式木框小蚕共育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9.
搞好小蚕共育是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小蚕期在人力、物力及用桑量等方面虽然只占整个蚕期的 5 %左右 ,但是小蚕饲育的技术与环境要求很高 ,共育户风险大 ,担子重。为了使广大共育户尽快地从繁琐用工中解脱出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1998年起 ,我县在陈洋镇洋角村二组进行了小蚕电器化叠式蚕台省力化育蚕试验 ,取得了成功 ,逐步向其它重点乡镇推广 ,深受共育户的欢迎。这项省力化技术的推广 ,能提高共育室的有效容量和共育质量 ,具有节省投入、省工省力、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1 电器化共育室的安装与使用一般是在原有的五有标准共育室中改建 ,也可单独建造。要求共育室能保温保湿 ,每间共育室配自动温控仪和加温电热线。离地面 2 0cm和离顶棚60cm处订上固定钩 ,将电热线排在墙两壁 ,线与线间距为 2 0cm。墙壁一侧安装温控仪 ,温控仪上连接一个探头 ,探头伸到共育室中央 ,通过探头探测到的温度传到温控仪上来控制温度。共育时 ,每个龄期只需按标准温度来调节温控仪 ,室内温度达到标准温度则温控仪自动断电停止加温 ,反之亦然。2 叠式蚕台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叠式蚕台常用木材制成 ,木框长 112cm ,宽82cm ,高 5...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搞好村级小蚕共育室,使小蚕共育向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集约化方向转化,促进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经请示县政府同意。海安县多管局和海安农业发展基金委员会联合行文,对乡村级标准共育室在经济上给予补助,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共育小蚕150张以上,每座共育室补助1.5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共育小蚕100——150张,每座补助1万元。乡村级共育室的标准:水泥地面、水泥天花、消毒池、贮桑池、木制叠式蚕具、门窗结构合  相似文献   

11.
在小蚕共育室中首次创新性安装水帘式系统进行温湿度控制。应用水帘控温保湿技术,对小蚕共育室进行有效的通风、降温补湿、除尘,改变小蚕共育室内环境,满足小蚕的健康成长要求,达到减少蚕病的发生,提高养蚕成功率,同时减少小蚕的给叶次数,节省人工。  相似文献   

12.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育是养蚕的关键。小蚕叠式蚕框育因其具有省工、省叶等优点,目前在我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掌握小蚕叠式蚕框育的十日三眠日眠控制技术,可提高小蚕共育的质量,增加种桑养蚕效益,推动我区小蚕共育向商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云 《蚕桑通报》1999,30(2):61-61
为适应蚕桑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广省力化育蚕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几年来,我市模索出一套小蚕工厂化共育模式,期育100张以上,采用自动控温,快速收蚁,叠式蚕台育蚕,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大容量、密集型、省工、省力、省本。这项技术的成功,极大地节省了育蚕的投...  相似文献   

14.
共育大户顾维才18年来每年都进行春、秋2季小蚕共育,每期共育220多张,经他共育的7200多张蚕种的小蚕,分发给蚕农饲养后期期高产,得到了广大蚕农的信任,成为全县闻名的共育大户。他的共育经验是高标准建设共育室和配套共育设施,在共育中加强消毒防病、做好补催青工作、控制好共育室的温湿度、使用收蚁袋收蚁、精选良叶坚持试喂蚕、稀放饱食做好眠起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精心饲养小蚕;同时,为确保小蚕共育质量,建立了小蚕共育成品蚕的标准、安全防范、跟踪服务等共育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报告了近年来掘港镇小蚕共育体系中出现的共育室及设施老化、共育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不齐,共育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小蚕共育质量下降,共育体系难以维持。笔者认为小蚕共育是当前及今后稳定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资金、技术扶持,确保小蚕共育体系的稳定,充分发挥小蚕共育在蚕桑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进 《广西蚕业》2016,(1):60-62
通过分析墨江县小蚕共育推广的现状,总结得出小蚕共育存在共育室条件差、共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小蚕共育效益差、共育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加强蚕农对小蚕共育认识的正面引导、完善共育设施和人员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严格共育技术规范、以优惠政策对小蚕共育扶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蚕托养共育是小蚕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小蚕托养共育具有确保小蚕共育用叶叶质、提高小蚕质量、减少共育室劳动力投人等作用,能更好地解决当前专业化共育室叶质下降和请工难的矛盾。采用小蚕托养,可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介绍柳城县小蚕共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小蚕共育创新技术的创新经验和推广成效,进一步分析小蚕共育存在共育室之间发展不平衡、商品小蚕质量不稳定、商品小蚕市场竞争有恶化趋势等问题,并提出需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共育设施和配套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商品小蚕市场生产销售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广西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志新 《广西蚕业》2008,45(1):49-54
广西的小蚕共育事业是在不断变革中得到发展,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现有共育室3415家,年共育蚕种274.93万张,共育率为49.03%。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必须推行设备设施规范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技术服务社会化等。  相似文献   

20.
宜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县级市,其小蚕共育情况对宜州经济发展和蚕茧产、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宜州市小蚕共育室的规模、设施、消毒、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为宜州市小蚕共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