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高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能力,提出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分析方法。方法构建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光谱成像模型,检测模型中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成分,建立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融合检测模型,建立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聚类分析模型分析和特征检测,构建定量递归分析模型。结果实现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的可靠性检测和污染物分类识别。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检测,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和监测的能力,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环境土壤中部分毒害性有机污染物的多残留监测确证技术,采用符合实际的采样方案,应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前处理及净化手段,充分发挥气相色谱(GC)双柱双检测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优势互补技术,建立了环境土壤中艾氏剂等10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残留检测确证方法。充分挖掘GC和MS的互补优化技术,通过标准添加和对实际样品的监测,证明方法具有前处理简洁、速度快、定量检测和定性确证结合、适合批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云和有机梨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云和县有机梨生产基地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及雪梨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基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及雪梨中污染物的含量均达到国家有机食品生产标准,适宜发展有机梨产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保证生鲜食品安全,提出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生鲜食品化学污染物残留监测方法。方法采用边缘轮廓检测和特征聚类构建分子印迹成像模型,利用纹理检测方法对分子印迹信息进行增强处理,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与高分辨信息重组方法进行污染物残留内部分子结构信息检测,从而实现生鲜食品化学污染物残留监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生鲜食品化学污染物残留监测,各组份检测的准确性较高,污染物的浓度和含量等参数估计能力较好。结论该方法能够为生鲜食品安全提供充分保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快速溶剂萃取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溶剂萃取是固体物质中污染物监测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选择合适的溶剂,高效、快速地萃取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的待测物。本文论述了该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展望了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通讯》2006,(5):64-64
从召开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验收会上了解到,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了219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50种农药,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22种兽药,并研制出了81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盒)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集多项检测技术于一体的食品安全监测车不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成为移动式检测实验室,在2005年松花江水环境污染实时监测等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还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和预警系统,构建了全国共享的污染物监测…  相似文献   

7.
任越  解宏  周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19-120
介绍了我国有机污染监测现状,指出了我国有机污染物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与对策,为我国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生藻类的环境指示作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监测水环境中的氮磷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笔者论述了水生藻类对水体环境中相应污染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以及污染物对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种群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分析了污染物对水生藻类的毒理和富集等。由此表明:水生藻类对一些水环境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该方法便于直观快速地调查分析相应水体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而成为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点、种类及近年来我国水环境中POPS的污染现状、检测技术和消除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生物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和分析中的应用入手,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特别是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病原性微生物和生物污染物检测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生物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分析和检测手段,在环境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解决现代环境分析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扩展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自动监测项目,提升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引进、开发了适用于黄河水体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并对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备CMS5000与自动站现有监测设备的集成和应用改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详述了国内外河水及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现状,我国部分河流受到有机氯和多环芳烃类等有机物的污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控制对策:健全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及加速有机标样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网箱养鱼水域底部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网箱养鱼水域底部沉积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其中酚类化合物和低价的含硫化合物含量特别高。经检测分析结果揭示的网箱养鱼水域底部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可为综合治理网箱养鱼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扩展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自动监测项目,提升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引进、开发了适用于黄河水体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并对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备CMS5000与自动站现有监测设备的集成和应用改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吉营  孟祥周  段艳平  陈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73-10576
利用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的总量评价其生物有效性,会过高估计其环境风险。Tenax提取有机污染物浓度与其生物有效性之间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因而成为表征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介绍了Tenax提取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综述讨论了其在沉积物、土壤和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有机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如各类农药、石油化合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中,最新出现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其高效、环境友好和修复成本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论述了有机污染物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原理、形式及其在污染土壤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环境中有机污染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辽河流域水体中VOCs污染状况,本文对12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水体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出该流域水体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其含量,通过对其数据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了VOCs在流域内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畜禽养殖污染气体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升我国规模化畜禽空气污染物监测技术水平,就国内外在采样、检测、通风三个重要监测环节中所采用的方法、技术、设备进行系统的总结对比,为我国自动化、精准化养殖空气污染物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标准化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吸收、迁移和代谢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趋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植物吸收、迁移和代谢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机理,重点介绍了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对有机污染物吸收的过程及规律,指出利用脂质-水分配系数(Klip)代替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以及考虑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探讨了利用蒸腾流浓度因子(Transpiration stream concentration factor,TSCF)指示有机污染物从根部往地上部迁移能力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在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及所涉及的酶系;进而从加强吸收机理研究、考虑有机污染物的代谢和毒性、完善预测模型构建等方面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临夏市槐树关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对该保护区土壤环境中理化指标、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