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个难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应仅仅是就地保护,还应与社区发展相容相依。基于此,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围绕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促进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保护当地的珍稀的动植物资源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内部林业资源丰富。以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出现的问题,如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林业资源的管理不到位以及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该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建议,以完善林业保护的法律制度,开展生态旅游,协调林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草海保护区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海湿地是我国云贵高原岩溶湿地中的独特类型,地处金沙江上游,不仅起到调节下游水量平衡,以及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也是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湖盆淤积,水环境、黑颈鹤栖息生境等生态环境特征变化以及当地社区湿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变化与现行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关系,说明三级模式下的湿地生态环境管理激化了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必须加强草海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研究,制定合理的保护区功能分区,切实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与开发保护区的信息资源,基于GIS技术研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并以小五台山为例开展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采用3层结构体系,构建4个保护区数据库,设计8大功能模块和6项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保护区的管理需求.该系统可实现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综合集成,促进业务部门协同和数据成果共享,形成对保护区信息资源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直观展示相结合的新型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者更加向往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受到广泛关注。自然保护区具有先天优势,开发生态旅游相对合适,且存在完整的生态体系,耗资小,更受游客欢迎。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也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科学开发,如果在开发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还会造成生态资源浪费。所以,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入手,分析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提出相关对策,以确保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平衡中,动植物资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当前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AAAA级旅游景区,其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是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以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来已久,其自然资源丰富,但却由于占地和气候等条件使得各方面矛盾突出,保护区管理难度较大。基于此,分析祁连山保护区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社区群众力量、积极进行宣传引导和专项资金支持等策略,促进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魏遐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57-162
国内外旅游需求的扩大在客观上推动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利用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分析了保护区旅游发展现状,并对10年来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检索,将研究内容分为4个方面,即旅游资源方面研究、客源市场方面研究、旅游开发影响研究及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等。并对此进行了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保护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习水自然保护区提出战略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游憩对莲花山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游憩活动对植被的冲击程度依次为:紫霄宫>保护区管理局>唐坊滩--沙河滩>莲花宝殿.在这4个调查节点中,紫霄宫与其它3个节点存在较大差异.调查发现,游憩对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景点和地段的植被造成冲击,但对保护区整体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林业是可再生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我国一直以来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以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作为例子,从众多不同立场与角度做了分析,然后对保护利用林业资源的对策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几点既全面又合理的方案,望自然保护区中的工作人员根据这些方案来保护林业资源,促进林业资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通过对保护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加强金秀瑶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代生态农业》2005,14(1):120-120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90781公顷,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  相似文献   

14.
<正>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上杭县、连城县和新罗区交界处,为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的玳瑁山脉的一部分,俗称"梅花十八洞",主峰海拔1 811 m,为闽西第一高峰。保护区东西宽约20 km,南北长近19 km,总面积22 168.5 hm~2,森林覆盖率达89%。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加入国家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1994年列入中国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名录和森林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名录,被誉  相似文献   

15.
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万hm2,占青龙河流域总面积的70%,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如何充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变被动条件为有利因素,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辽西乃至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析了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内旅游 ,区外服务”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措施 ,并强调“区内旅游”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科学规划 ,突出区域特色 ,以人为本和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经亚太组织批准,加入“东亚-澳洲涉禽保护区网络”,成为首批19个国际成员之一;1997年3月被批准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成为首批16个成员之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一黄河的人  相似文献   

18.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慧  钱谊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60-364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别山区仅有的次生植被保存较完整的北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本研究选用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人类干扰、面积适宜性和稳定性等7项指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等级化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各单项指标赋值,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对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评价。评价结果得 出,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指数为0.78,表明其生态质量较好,保护价值较高。最后分析了鹞落坪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是我国唯一以华南虎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提高保护区生态等级功能,妥善解决保护区内人工林历史遗留问题,对该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区人工林改造提升方案,为今后该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代生态农业》2005,14(1):136-136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面积241776公顷(由勐腊、尚勇、勐仑、勐养、曼搞五大片组成),1958年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198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重新区划调整,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