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选取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态度和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4方面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根据大学生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和个性差异等特点对统一性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目标进行有机分解,构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分层目标,以期为后续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生态意识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而大学生则是未来生态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是未来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结合舟山市3所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提出、探索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一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在总体上而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但是在生态文明认知程度、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因而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一平台,加大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意识的坚定传播者,在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一定要让大学生在心中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意识,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这必然会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步。本篇首先阐释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有关的概念以及内涵,然后再进一步的探讨通过怎样的路径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党员是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者,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当前,在校大学生党员在生态文明方面存在一些意识淡薄与行为失范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分析其在学校生态教育、基层党组织、生态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成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来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如创新党支部设置方式和党建工作模式、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提升党员服务能力、开展实践活动、构建党员评价体系等,以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生态文明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梦"的主旋律影响下,与生态文明有关话题引起人们热切关注。在高校"两课"课堂中融入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意识,促进校园、社会和谐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两课"的课程内容和特点,有效联系生态文明知识及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情和存在的问题,怎样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促成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他们的环境法律法规,是"两课"目前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密切,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梦"与大学生息息相关,与生态文明教育紧密相连,从"中国梦"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二者的内在关联出发,探求在"中国梦"这一全新视阈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子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为实现"中国梦",应大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行为,要把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共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不断取得新突破。在理论教育方面,要努力完善有关课程体系,使公共课与专业课发挥合力,同时构建多方参与的教育体系,多主体共推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教育方面,要通过社会实践促成生态文明理念涵养与践行,通过打造文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生态氛围,通过应用新型媒体工具助力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提出了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自身的规律可循的。因此,把握融入不同课程侧重点,遵循融入的共性原则和要求,要整合思政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内化于心,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环保意识;外化于行,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平  夏法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43-3845
生态文明的兴起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环境教育和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切实抓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农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21-13922
生态文明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农业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生态文明教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农业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弘扬生态文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95-296
通过对泰州市本地五所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抽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生态文明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为"美丽中国"视野下,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2.
海洋意识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灵魂作用,是我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历史要求、战略需要和核心动力。海洋意识是人类海洋事业发展、构建海洋策略、打造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在动力;海洋生态文明则是海洋意识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是海洋意识在客观实践领域对认知的基本反映,是海洋意识优化与提升的基础。文章对高校海洋意识培养教育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在对海洋意识培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涉海高校应充当海洋意识培育的主力军。针对当前国民海洋意识薄弱的情况,高校应从海洋自然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海洋经济意识和海洋政治意识等方面研究海洋意识培养与教育策略。因此,建立完善大学生海洋意识培育体系并服务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与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生态自然观、生态法制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平等观、生态价值观五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问题,并从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课堂、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生态文明宣传载体、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群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胡赟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6):353-353,371
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拓展了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模式,本文着重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从"必要性"和"重要性"向"如何引导""如何融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对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了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着力强化实践环节等有效路径,以期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以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为例,指出地方政府需要统筹高等教育等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建议强化高等院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完善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012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火地塘实验林场,连续开展“秦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基本上形成了“五个一”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包括:一个功能完备的教学基地、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一套探究体验式现场教学与考察线路体系、一套精品化的课程体系和一套优质化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并因此成为学校特色化的品牌社会实践课程,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生态文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性研究,剖析生态文明中蕴含的伦理道德因素,进而寻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中,可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促进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农民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塑造乡村生态文化、推动实现乡村生态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民生态文明教育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相对薄弱、教育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人才较为匮乏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充分利用多方力量激发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丰富农民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创新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加强农民生态文明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农民生态文明教育,助推乡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20.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的主要着眼点。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环境形势,高校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时代新人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时代内涵进行分析,充分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并从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师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绿色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对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