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揭示豆腐渣对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本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产气法对豆腐渣营养价值进行评定。测定豆腐渣的CNCPS营养成分与体外发酵参数,应用CNCPS公式计算碳水化合物(CHO)和粗蛋白质(CP)中各组分含量。结果显示,豆腐渣的CP含量为14%~25%,粗脂肪(EE)含量为1.9%~2.9%,代谢能(ME)为10~12 MJ/kg DM;易在瘤胃中降解的蛋白质(PA+PB1)和在瘤胃中缓慢降解的粗蛋白质(PB2+PB3)的含量相当,不可降解真蛋白质(PC)含量较少;潜在可利用碳水化合物(CA+CB1+CB2)较高;体外发酵产气量均达到70 mL,氨态氮(NH3-N)浓度在8~23 mg/dL,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在46~70 mmol/L。而不同来源的豆腐渣营养成分和发酵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且CNCPS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组分的优劣不同。凌源豆腐渣的最大产气量(B)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苹果渣(P<0.01),而各豆腐渣的产气速度(C)无显著差异(P>0.05)。辽源豆腐渣氨态氮(NH3-N)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饲料(P<0.01)。不同地方豆腐渣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来源的豆腐渣的总可消化养分(TDN)及其他能值差异较大,以新民豆腐渣的能值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苹果渣(P<0.01)。综上可知,作为反刍动物非粮饲料,豆腐渣为反刍动物提供的可利用能值高,利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体外条件下,探究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了解猪结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规律。以成年猪结肠内容物为微生物接种物,在结肠微生物发酵液中分别添加0(C组)、0.10(L组)、0.25 g/L(H组)酪蛋白水解物,厌氧发酵不同时间点(3、6、9、12、18、24 h),分别测定累积产气量、p H及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结果显示:1)发酵3、6 h时,L组和H组p H显著低于C组(P0.05)。2)L组和H组累积产气量均高于C组。3)L组和H组各时间点微生物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6 h时H组又显著高于L组(P0.05)。3)L组和H组各时间点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4)短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同时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蛋白质底物的添加促进了肠道微生物菌体合成,但是过多的蛋白质底物水平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肠道微生物发酵特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用体外发酵技术评价3种中药提取物对鸡盲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白羽肉鸡盲肠食糜为接种物,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分别以大蒜、马齿苋和黄柏水提物为发酵底物,中药水提物的添加水平为0.5 mg/mL,对照组无发酵底物,每个处理3个重复,37℃体外发酵24 h,测定微生物数量、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显示:大蒜组大肠杆菌(E.coli)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大蒜组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生成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其支链VFA/TVFA、pH、NH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大蒜水提物具有促进乳酸杆菌生长、提高肠道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潜在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固态发酵复合蛋白替代豆粕、菜粕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93.8±8.5)kg的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头猪。对照组饲粮采用豆粕和菜籽粕作为蛋白质饲料原料来源,试验组饲粮用12.9%固态发酵复合蛋白等蛋白替代对照组的豆粕和菜籽粕,2个处理组的消化能和蛋白质水平保持一致,试验期14 d。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选择4头猪屠宰,取盲肠和结肠中段肠道内容物样品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和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固态发酵复合蛋白组试验期末重、总增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0.85%(P=0.852)、8.6%(P=0.461)、8.67%(P=0.46)和3.91%(P=0.689),料重比降低3.24%(P=0.646);固态发酵复合蛋白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和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7%(P=0.953)和26.39%(P=0.563),结肠中段内容物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1.61%(P=0.117)、21.43%(P=0.264)和15.48%(P=0.538);结肠中段内容物氨含量固态发酵复合蛋白组比对照组降低11.16%(P=0.338)。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小尾寒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以小尾寒羊为瘤胃液供体,借助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对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4%、16%、18%的4种饲粮进行体外发酵,于投料前、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值、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值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氨态氮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水平显著高于12%、18%水平(P0.05);乙酸与丙酸的比值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乙酸、丙酸、丁酸影响不显著(P0.05);菌体蛋白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菌体蛋白含量有显著的影响,粗蛋白质水平为16%的饲粮最有利于小尾寒羊瘤胃内环境发酵。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健康且初始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含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作为唯一淀粉来源配制的3种饲粮,饲粮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5和0.44。试验预试期4 d,正试期42 d。于正式试验的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收集盲肠食糜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盲肠食糜的pH(P<0.05);2)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食糜中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P<0.05);3)对于肠道微生物氮代谢产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食糜中氨态氮、腐胺、总生物胺、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食糜中尸胺和色胺的含量(P<0.05);4)对于微生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普雷沃氏菌属的数量(P<0.05),而降低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增加了食糜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菌Ⅳ和梭菌ⅩⅣ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给育肥猪饲喂含有高直链的豌豆淀粉改变了其盲肠食糜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发酵模式,增加了部分有益菌的数量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含量,降低了潜在致病菌的数量和氮代谢产物的含量,这提示摄食含有高直链的淀粉有利于维持宿主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6):50-55
本试验以瘤胃体外发酵技术比较研究了不同物候期苜蓿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率。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瘤胃液供体,称量1 g苜蓿样品于含有10 mL瘤胃液和90 mL培养基的发酵瓶内,39℃体外发酵96 h,分别于发酵24,48,72以及96 h冰浴终止发酵,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底物降解率、pH、VFA、氨态氮及菌体蛋白浓度。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苜蓿的累计产气量、甲烷产量、底物降解率以及VFA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H呈逐渐降低趋势,初花期和盛花期苜蓿NH3-N浓度以及现蕾期和初花期苜蓿MCP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现蕾期苜蓿NH3-N浓度和盛花期苜蓿MCP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物候期苜蓿对累计产气量、底物降解率、氨态氮和菌体蛋白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现蕾期苜蓿累计产气量、VFA浓度显著高于初花期(P<0.05),现蕾期苜蓿底物降解率、氨态氮和菌体蛋白浓度显著高于盛花期(P<0.05)。综合苜蓿营养指标以及体外发酵情况,以现蕾期苜蓿营养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与纤维来源对生长猪盲肠液消化酶活性及水解能力的影响,为生长猪大肠消化液的模拟提供参考。试验1考察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饲粮1和饲粮2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03%和13.96%)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2头在盲肠安装瘘管的生长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5 d,正试期10 d。试验2在试验1结束并经过10 d恢复期后考察饲粮的纤维来源(饲粮3:玉米-大豆皮饲粮;饲粮4:玉米-小麦麸饲粮)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1。试验3在试验1和试验2获得猪盲肠食糜的基础上考察盲肠液的来源与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采用4×8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盲肠液来源设4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猪饲喂饲粮1、饲粮2、饲粮3和饲粮4后收集的盲肠液;底物为8个处理,包括饲粮1~4、2个玉米-豆粕饲粮(饲粮5和6)和饲喂饲粮5和6后获得的回肠冻干食糜。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饲粮1)与低蛋白质饲粮(饲粮2)相比显著降低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盲肠液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纤维来源对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盲肠液来源和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两者对还原糖释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盲肠液中水解酶活性高,饲粮纤维含量低,则盲肠液体外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多。盲肠液中木聚糖酶、葡聚糖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饲粮的消化能力,而木聚糖酶与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回肠末端食糜的消化能力。由此表明,饲粮营养水平虽然对生长猪盲肠液中6种水解酶活性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多种水解酶微小的差异叠加后引起了水解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瘤胃体外发酵技术评定了不同化学处理对稻草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瘤胃液供体,用复合碱、氨及尿素处理稻草后,称量1 g样品于含有10 mL瘤胃液和90 mL培养基的39℃发酵瓶内体外发酵,分别于24,48,72,96 h冰浴终止发酵,测定产气量、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及微生物蛋白浓度。结果表明,化学处理提高了稻草发酵的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以及微生物蛋白浓度。其中复合碱处理组的发酵速度最快,累计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次为尿素处理组和氨化处理组,对照组最低;尿素处理组的pH、氨态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氨化处理组和碱化处理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化学处理提高了稻草的体外降解率,其中复合碱化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与纤维来源对生长猪盲肠液消化酶活性及水解能力的影响,为生长猪大肠消化液的模拟提供参考。试验1考察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饲粮1和饲粮2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03%和13.96%)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2头在盲肠安装瘘管的生长猪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5 d,正试期10 d。试验2在试验1结束并经过10 d恢复期后考察饲粮的纤维来源(饲粮3:玉米-大豆皮饲粮;饲粮4:玉米-小麦麸饲粮)对生长猪盲肠液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1。试验3在试验1和试验2获得猪盲肠食糜的基础上考察盲肠液的来源与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采用4×8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盲肠液来源设4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猪饲喂饲粮1、饲粮2、饲粮3和饲粮4后收集的盲肠液;底物为8个处理,包括饲粮1~4、2个玉米-豆粕饲粮(饲粮5和6)和饲喂饲粮5和6后获得的回肠冻干食糜。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饲粮1)与低蛋白质饲粮(饲粮2)相比显著降低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盲肠液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纤维来源对猪盲肠食糜干物质含量、p H以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盲肠液来源和底物对还原糖释放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两者对还原糖释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盲肠液中水解酶活性高,饲粮纤维含量低,则盲肠液体外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多。盲肠液中木聚糖酶、葡聚糖酶、中性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饲粮的消化能力,而木聚糖酶与淀粉酶活性影响了对回肠末端食糜的消化能力。由此表明,饲粮营养水平虽然对生长猪盲肠液中6种水解酶活性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多种水解酶微小的差异叠加后引起了水解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不同可溶纤维、淀粉比值及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9 d断奶肉兔(公母各半)24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采用3个蛋白质水平(14%、15.5%和17%)×2个可溶纤维/淀粉(0.5和1.0)多因素方差设计,试验从断奶当天(29 d)开展到78 d,分为29~50 d和51~78 d两个阶段。结果显示:随着可溶纤维水平与淀粉比例的升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系数显著升高(P 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可溶纤维、淀粉和总能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 0.05);粗蛋白质和可溶纤维/淀粉对粗纤维和可溶纤维的影响表现为显著交互作用(P 0.05)。随着可溶纤维与淀粉比值的升高,盲肠pH显著降低(P 0.05),氨基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 0.05)。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盲肠挥发性脂肪酸水平,随着蛋白质水平升高,挥发性脂肪酸水平线性升高(P 0.05)。随着可溶纤维与淀粉比值的升高,29~50 d肉兔的日增重显著升高(P 0.05),而51~78 d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屠体重和肌肉滴水损失显著升高(P 0.05),而胃肠道的相对重量显著降低(P 0.05)。结果表明:高水平可溶纤维替代淀粉可以提高肉兔对养分的消化率,促进生长性能和盲肠的发酵效率。日粮蛋白质水平由17%降低至14%会线性降低断奶肉兔生长早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0 kg的杜×长×大三元猪120头,根据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水泥地饲养)和发酵床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期为53 d,旨在研究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常规营养成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床组猪背最长肌中粗灰分、钙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干物质、粗蛋白质及粗脂肪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在肉的脂肪酸方面,发酵床饲养可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生长肥育猪背最长肌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床组猪背最长肌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果说明,发酵床饲养生长肥育猪能提高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的含量,改善猪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3.
植物精油对湖羊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法来研究辣椒油、丁香酚及八角茴香油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压力渎取式体外培养法(RPT系统)测定产气量,气相色谱仪测定甲烷产量,培养24h后,测定挥发性脂肪酸、pH、氨态氮浓度。结果发现,添加辣椒油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烷产量升高,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和支链脂肪酸含量降低,但产气量却升高。而添加丁香酚和八角茴香油降低了甲烷生成量,但对产气量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粗饲料喂猪的原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小林  罗强华 《养猪》2003,(3):53-54
1猪利用青粗饲料的生理基础猪属于单胃、杂食、后消化道发酵动物。猪的大肠全长约4~4.5m,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猪的盲肠和前结肠每分种蠕动4~10次,前结肠的逆蠕动把食糜送入盲肠,盲肠的蠕动又把食糜推入结肠,这样食糜就在盲肠和结肠间来回移动,使食糜能在大肠中停留较长时间,增进消化吸收,并为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1][2]。研究表明,猪大肠内的微生物区系包含高活性的反刍纤维素分解菌属和半纤维素分解菌,其中包括琥珀酸生成纤维菌(Fibrobactersuccinogenes)、白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albus)、生黄瘤胃球菌(Ruminococcusflavefa…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作为淀粉来源的低淀粉饲粮条件下不同瘤胃降解淀粉(RDS)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组分别以不同RDS水平饲粮作为发酵底物,体外产气法测定培养48 h时产气量和瘤胃发酵参数以及24 h时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产气量、潜在产气部分和产气速率呈线性升高(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呈线性下降(P0.05),干物质消失率呈线性升高(P0.05);2)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发酵液微生物蛋白、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线性升高(P0.05),pH和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3)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24 h时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的相对数量呈线性升高(P0.05),黄色瘤胃球菌、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和溶淀粉琥珀酸单胞菌的相对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合考虑,低淀粉饲粮条件下提高RDS水平有利于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量法,以全日制混合日粮(TMR,精粗比60∶40)为发酵底物,比较了两种典型酵母制剂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ADY)和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对体外产气量、产气动力学参数、甲烷(CH4)含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同时根据24 h产气量预测了酵母制剂对底物代谢能(ME)、有机物消化率(OMD)及微生物蛋白(MP)产量的影响,旨在比较二者在体外瘤胃发酵影响上的差异,为进一步揭示其应用效果的差异机制及其合理应用奠定基础。结果显示,ADY及YC组产气量相近,但YC组12、24、48 h的产气量均高于ADY组;ADY组发酵前期的产气速率较对照组降低了15.3%(P>0.05),YC组较对照组升高了19.4%(P>0.05),YC组较ADY组升高了41.0%(P<0.05);与对照组相比,YC显著增加了CH4气体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H2及CO2的含量(P<0.05)。ADY显著降低了H2含量(P<0.05),但对CH4及CO2气体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ADY和YC对发酵液的pH、总挥发性脂肪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升高了发酵液中氨态氮(NH3-N)的浓度(P<0.05)。ADY对个别挥发性脂肪酸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YC有升高乙酸比例、降低异丁酸比例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ADY及YC对预测的底物OMD、ME及MP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YC组各预测指标均显著高于ADY组(P<0.05)。综上所述,YC与ADY在对发酵底物的体外瘤胃产气量、气体成分含量、产气速率及发酵参数的影响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及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对不同生育期老芒麦营养价值进行评定。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4个生育期老芒麦的体外发酵产气量及发酵参数;用CNCPS测定相应组分含量,评价老芒麦营养价值;并比较研究体外产气法和CNCPS 2种方法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老芒麦的生长,粗蛋白质(CP)和可溶性蛋白质(SOLP)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增加,中性洗涤不溶性蛋白质(NDFIP)、酸性洗涤不溶性蛋白质(ADFIP)含量减少,抽穗期和开花期与灌浆期和乳熟期差异显著(P0.05)。2)体外发酵至72 h结束时,产气量以开花期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3)随着老芒麦的生长,碳水化合物(CHO)组分中,CHO、缓慢降解碳水化合物(CB2)含量呈递增趋势,而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含量则相反;蛋白质组分中,抽穗期的不可利用蛋白质(PC)和开花期的非蛋白氮(P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P0.05)。4)CNSC、CA、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CB2、不可利用纤维(CC)、PA、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PC含量分别与不同时间点产气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P0.01),通过这几种组分与体外产气量的相关性建立了回归关系。综上所述,老芒麦于开花期营养价值最高,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依次次之,体外产气法和CNCPS评价牧草价值具有相关性,用体外产气量估测牧草CNCPS组分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蔗糖对泌乳奶牛体外产气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以泌乳中期奶牛为瘤胃液供体,设置0%、2%、4%、6%、8%共5个蔗糖添加水平,使用微生物发酵微量产气自动记录仪(AGRS-Ⅲ)记录发酵48 h产气量(GP48 h)并拟合产气动力学参数、计算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测定体外发酵0.5、1、2、3、6、48 h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含量。结果表明:GP48 h、理论最大产气量(A)、达到1/2产气量的产气速率(AGPR)随蔗糖添加水平提高线性增加(P<0.01),蔗糖添加水平对发酵48 h的IVDMD、发酵液pH、VFA和NH3-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体外发酵1、2h的发酵液pH线性下降(P<0.01);6%、8%组乙酸和丙酸比例低于其余3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较对照组而言,4%蔗糖组在不改变瘤胃发酵模式的同时,提高了体外产气速率和底物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粗饲料对驴盲肠体外发酵过程中各项参数产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体外盲肠发酵法比较研究苜蓿、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羊草、玉米秸秆和谷草的体外盲肠发酵参数,以谷草为对照组,不同粗饲料作为处理组。结果表明,在各项发酵参数中,苜蓿的产气量和氨态氮含量最高;全株玉米青贮菌体蛋白含量最高,谷草最低;苜蓿和燕麦草乙酸含量较高,玉米秸秆和谷草较低;全株玉米青贮和燕麦草丙酸含量较高,谷草最低;燕麦草的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最高,玉米秸秆和谷草较低。粗饲料多项组合效应值排序为苜蓿>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羊草>玉米秸秆>谷草。研究表明,苜蓿、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和羊草的体外盲肠发酵效果较好,玉米秸秆和谷草的较差。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莲叶在锦江黄牛体外发酵情况,采用体外培养法测定产气量、p H值、氨态氮、BCP、VFA、干物质消化率及用常规法测定莲叶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莲叶干物质消化率达59.13%,具有较高饲用价值;莲叶能提高瘤胃发酵功能,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促进瘤胃丙酸型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