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魔芋新品种———清江花魔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江花魔芋’是恩施州魔芋研究中心从武陵山区地方魔芋种质资源中通过系统选择育成, 产量324115 kg/ hm2 , 干魔芋含葡甘露聚糖5114 % , 鲜魔芋含干物质1714 % , 全生育期125 d 左右, 较抗白绢病和抗软腐病, 比目前主栽品种增产10212 % , 成为了恩施州及武陵山区魔芋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魔花15、楚雄花魔芋2号、丽江花白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富源花魔芋(CK)6个云南花魔芋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花魔芋种芋大小、干物质含量、球茎高等对球茎质量影响较大;干物质含量、球茎直径、球茎高等与葡甘露聚糖含量呈显著性相关:球茎质量、葡甘露聚糖、球茎直径等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云南花魔芋品种可聚为3个类群,富源花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魔花15分布在第1个类群里,丽江花白魔芋、楚雄花魔芋2号分别聚成另外2个类群.  相似文献   

3.
‘万源花魔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栽培的魔芋尚在“种(Species)”的层次,历史上以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种为主,1984年以后逐渐增加了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 Liu et Chen sp.nov.)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调查搜集全国魔芋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从各地花魔芋农家品种中选出15个进行4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优选出‘万源花魔芋’,其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较强,199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成为大巴山区的主导品种。‘万源花魔芋’生长势强,叶绿色,三全裂,裂片羽状分裂或二次羽状分裂,或二歧分裂后再羽状分裂,最后的小裂片呈长圆形而锐…  相似文献   

4.
云南不同花魔芋品种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魔花15、楚雄花魔芋2号、丽江花白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富源花魔芋(CK)6个云南花魔芋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花魔芋种芋大小、干物质含量、球茎高等对球茎质量影响较大;干物质含量、球茎直径、球茎高等与葡甘露聚糖含量呈显著性相关;球茎质量、葡甘露聚糖、球茎直径等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云南花魔芋品种可聚为3个类群,富源花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魔花15分布在第1个类群里,丽江花白魔芋、楚雄花魔芋2号分别聚成另外2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D74’对魔芋的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供试放线菌‘D74’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采用皿内拮抗试验研究表明,‘D74’对魔芋软腐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拮抗圈直径为11.0 ~ 18.3 mm。用‘D74’无菌发酵滤液10倍稀释液处理甜瓜种子,其发芽率、简明活力指数、胚轴和胚根长度分别较对照增加34.9%、82.4%、66.4%和31.5%(P < 0.05)。盆栽条件下,拌土单接菌剂D74和菌剂与病原菌混接处理对收获期魔芋的相对防效分别为100%和17.0%。菌剂D74在单接和混接条件下能提高盆栽魔芋叶片光合作用、叶片绿色度(SPAD)、生物量及产量,亦能改善魔芋球茎品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菌剂D74穴施,魔芋叶片光合指标、生物量及产量较对照增加。研究表明,放线菌‘D74’对魔芋软腐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D74’活菌制剂对魔芋有良好的防病促生效果,对魔芋品质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杨梅的花粉直感效应。【方法】以‘东魁’‘荸荠种’为母本,选用黄岩、舟山的雄株作为花粉源进行人工授粉,并以自然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且测定2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杨梅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结果】以‘荸荠种’为母本的授粉组合中,单果质量比对照低6.5%~18.6%,果实纵径比对照低4.62%~9.16%,亮度比对照低5.1%~16.4%,总糖含量比对照低14.17%~16.67%,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低6.73%~10.3%,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高17.1%~20.3%。以‘东魁’为母本授粉组合中,与自然授粉相比,果实质量、果实横纵经、可食率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色差比对照低8.1%~9.3%,‘东魁’×黄岩花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1.95%、3.06%、25.39%。杨梅人工授粉不同雌雄组合表现出花粉直感现象。SPS活性在5月19日和6月19日最高的分别是‘荸荠种’×舟山花粉和‘东魁’×舟山花粉。SS活性在5月19日和6月19日最高的分别是‘荸荠种’×黄岩花粉和‘东魁’×黄岩花粉。【结论】‘荸荠种’×舟山花粉、‘东魁’×黄岩花粉为最佳组合,‘荸荠种’和‘东魁’都与黄岩和舟山的杨梅花粉有亲和力。从容易取材及品质改良两方面综合考虑,黄岩和舟山的杨梅雄株在品质改良中有着一定的优势,舟山的杨梅花粉为‘荸荠种’授粉对品质的改良更好,黄岩的杨梅花粉为‘东魁’授粉对品质的改良更佳。  相似文献   

7.
云南花魔芋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收集云南各地的14个花魔芋优良品种作为材料,对发病率、产量及干物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丽江花白魔芋与对照品种富源花魔芋的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综合表现较好。罗平花魔芋、魔花15和魔花38产量相对较低,但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尤其是魔花15,其抗病性在参试各品种中最强,可用于花魔芋抗软腐病育种。  相似文献   

8.
梨花柱S糖蛋白对离体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张绍铃  平冢伸 《园艺学报》2000,27(4):251-256
应用CM和SP琼脂糖凝胶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法从‘新水’梨花柱可溶性蛋白质中分离纯化出具有RNase活性的S糖蛋白 ,将其加入花粉培养基 3~ 12h ,新水花粉 (自交不亲和 )的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受到强烈抑制 ,当浓度为 1.2 5μg·μL- 1时 ,分别为对照的 6 5%和 38% ,低浓度 (0 .4 μg·μL- 1)抑制作用不明显 ;与新水杂交不亲和的‘幸水’花粉也出现同样的结果 ;而与其杂交亲和的‘长十郎’花粉萌发率不受影响 ,仅花粉管生长受到轻微的抑制 ,其长度为对照的 79%。不含S糖蛋白的花柱可溶性蛋白质对自花及异花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18个柑橘品种中克隆角鲨烯合成酶(squalene synthase,SQS)基因,分析其序列和表达特性,通过遗传转化研究该基因在柑橘类柠檬苦素生物合成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除了‘融安金柑’和‘小果罗浮’外,SQ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 242 bp,编码413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18个品种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为97.1%~100%,‘小果罗浮’‘融安金柑’和‘4号宜昌橙’等品种在CDS区第14位碱基发生G/C非同义突变。系统进化树显示,‘小果罗浮’‘融安金柑’和‘4号宜昌橙’的SQS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qRT-PCR结果表明,柑橘SQS基因在花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成熟茎中其次,幼嫩茎、根和叶片中再次,幼果中最低。‘琯溪蜜柚’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SQS基因表达水平与类柠檬苦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株SQS基因干扰的‘锦橙’株系(SiN-1~SiN-4)叶片中的SQS基因表达水平为对照的61.00%~79.00%;柠檬苦素含量为对照的35.83%~81.56%;SiN-1和SiN-2叶片中的诺米林含量分别为对照的80.11%和94.94%,而SiN-3和SiN-4中的诺米林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2.76%和35.30%。SQS基因干扰植株中控制三萜类和甾醇类生物合成的氧化鲨烯环化酶(oxidosqualene cyclase,OSC)基因出现差异性调控,大多数OSC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以上结果表明,SQS是控制类柠檬苦素、三萜类和植物甾醇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能显著影响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0.
以‘宁海白’枇杷为试验材料,采用0.1%、0.5%和1.0%3个魔芋葡甘聚糖浓度涂膜处理果实,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4±1℃贮藏,定期观察并测定各项指标,筛选最优保鲜贮藏方法。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处理后置于4℃贮藏可以有效降低‘宁海白’枇杷腐烂率,延长保鲜期,其中以0.5%处理效果最好,腐烂率低,可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速度,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马铃薯干腐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真菌性病害,极易侵染马铃薯块茎,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是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马铃薯干腐病症状、传播、致病机制、鉴定方法,以及我国马铃薯干腐病发生情况、种类分布进行总结,并对马铃薯干腐病防治措施进行归纳,以期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研究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3种土壤消毒剂对芹菜根腐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了98%棉隆微粒剂、35%威百亩水剂、氰氨化钙土壤净化剂对芹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土壤消毒剂均对芹菜根腐病有一定的防效,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98%棉隆微粒剂、氰氨化钙土壤净化剂、35%威百亩水剂的田间防效分别为68.03%、57.98%、35.60%,比对照分别增产35.19%、28.43%、13.20%,98%棉隆微粒剂可作为防治芹菜根腐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从霞浦县马铃薯种植区采集马铃薯黑胫病病样分离病原菌,通过菌落形态、致病性、16S rDNA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序列分析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采集的5 个菌株均有致病力,马铃薯植株被侵染后茎部出现黑腐症状,块茎组织发生浸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6%氢氧化铜可湿粉剂1 000倍液和2%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300倍液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提高,综合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嫁接辣椒根腐病抗性及其与苯丙烷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接种根腐病菌,观察不同品种辣椒砧木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变化,发现卫士发病晚,发病率低,病情指数最小,说明卫士的抗病性最强。以卫士为砧木,以赤峰特选甜椒(Capsicum annuumL.var.grossum Bailey)为接穗,自根辣椒为对照,研究嫁接对辣椒根腐病抗性及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高于砧木。接种前砧木与嫁接辣椒根系中的可溶性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叶片中的显著低于对照;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与对照差别不大。接种后辣椒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PAL活性、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先逐渐升高,10d后趋于平稳或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砧木和嫁接植株根系中的PAL活性、可溶性糖、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中除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嫁接可显著提高辣椒的根腐病抗性,其抗病机理与苯丙烷类物质代谢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京秋70号为中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70~75 d(天),植株半直立,株高38.1 cm,开展度67.8 cm,外叶绿色,叶柄白色,叶球合抱,中桩,炮弹形,顶部抱合好,叶球高30.0 cm、直径16.9 cm,球形指数1.8,结球紧实,净菜率75%,单株净菜质量3.3 kg左右,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6 000 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适合北京、河北东北部、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紫玉糯839是以自交系白糯9103为母本,以自交系彩糯81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甜糯玉米一代杂种。中熟,从出苗到采收约100 d(天),株型半紧凑,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抗倒伏,总叶片数17~19片,株高230 cm,穗位高107 cm。鲜穗锥形,穗长20.3 cm,穗粗4.9 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2粒,籽粒紫白相间,每667 m~2鲜穗产量1 000~1 200 kg。品质优,籽粒支链淀粉(占淀粉)98.03%。抗病性强,中抗茎基腐病、矮花叶病,抗红叶病。适合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刘钊  王生武  武玲萱 《中国蔬菜》1981,1(11):98-100
丰满一代是以自交不亲和系10Y-1-1-6 为母本,以自交系09Y-2-2A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萝卜一代杂种,生育期80 d(天)左右。株型半直立,花叶,绿色。肉质根圆柱形,出土部分皮绿色、光滑,入土部分皮白色,肉浅绿色,肉质脆,含水量适中,生食无辣味或微辣,品质优良;根长20~22 cm,入土部分7 cm 左右,横径9~11 cm,单根质量1.25~1.50 kg。每667 m2 产量5 000 kg 左右,田间对黑腐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绿宝,适宜山西省及周边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云春白4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14215和CM13241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70~80 d(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合抱H型,外叶浓绿,心叶金黄;株高32 cm,开展度58 cm,球高23 cm,横径10~11 cm,球形指数1.8,净菜率71.6%,一般净菜产量5?300 kg · (667 m~2)~(-1)左右;品质优良,可溶性糖含量2.21%,VC含量219.0 mg · kg~(-1),耐抽薹性强,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春月黄相当,适于1?600~2?000 m高海拔区域的贵州、云南蔬菜主产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漯紫薯1号是以烟337为母本、冀薯9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单株结薯数3~4个,结薯整齐集中,商品薯率90%以上,熟食味好,高抗蔓割病、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一般每667m~2鲜薯产量1500~2300kg,薯干产量400~650kg。花青素含量平均为134.9mg·kg~(-1),适宜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春夏薯区种植,已累计示范推广1300hm~2。  相似文献   

20.
湘紫薯174 是以浙紫薯1 号为母本、浙紫薯3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 紫红色,薯肉紫色,结薯较集中整齐,单株结薯4~5 个,大中薯率82.7% 以上,熟食味好,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线 虫病和薯瘟病;每667 m2 鲜薯产量1 913~2 359 kg,薯干产量549~736 kg;花青素含量为714.5 mg · kg-1(FW)。适宜在湖 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春夏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