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留茬覆盖模式对土壤蒸发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覆盖模式可显著影响土壤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本研究根据小麦机械收获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小麦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研究了不同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组合对冬小麦收获后土壤表层含水量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冬小麦留茬高度0~35 cm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蒸发影响较小,而覆盖会明显改善土壤含水量和降低土壤蒸发量。当留茬高度为0~15 cm、田间剩余秸秆覆盖量为0.348~0.470 kg/m2时,试验期间(31 d)土壤累积蒸发量较无覆盖减少了16%~51%。考虑机收特点,建议小麦留茬高度为5~15 cm,其余残留碎杆覆盖在土壤表面,以减少土壤蒸发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免耕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位于黄河流域半干旱区清水河县,设置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对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水热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3 a的免耕+轮作后,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留茬覆盖处理尤为明显。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团聚体在0.25~0.5 mm之间含量最高;常规耕作与留茬不覆盖在0.1~0.25 mm之间达到最高值。说明,留茬覆盖有利于形成大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留茬不覆盖处理对于土壤微结构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土壤总孔隙度在不同年际间均表现为留高茬覆盖留低茬覆盖留高茬留低茬常规耕作,可见,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免耕的前2 a,作物产量不稳定,甚至造成减产,第3年免耕增产效应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3.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下冬小麦田间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耕作处理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消长有很大的影响.传统耕作、免耕、秸秆深松覆盖、高留茬深松覆盖四种处理,以免耕条件下杂草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秸秆深松覆盖、高留茬深松覆盖是控制冬小麦田间杂革滋生的一种有效措施.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使冬小麦田间杂草种类与各杂草相对丰度均发生变化,各处理间Shannon多样性指教(H')和Mamc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造成各处理间生态环境、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不同,各种杂草的生长因而受其不同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病原线虫种类,对14个县(市)45个采样点小麦根腐线虫进行了分离调查,分别通过人工接种测定其致病性和杀线剂处理研究其危害性,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病原。结果显示:小麦根腐线虫在河南省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中北部的10个县(市)34个沙质土壤采样点均分离出小麦根腐线虫,而在南部土壤粘重地区的小麦根内和土壤中均没有分离出根腐线虫;15%涕灭威颗粒剂处理土壤后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较对照明显上升,产量增加13.6%;该线虫能够侵染小麦,并明显抑制小麦生长;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以敏捷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agilis为主。  相似文献   

5.
作为风蚀区主要保护性耕作措施之一,秸秆留茬覆盖可以通过增加地表粗糙度(Z0)减少近地表风速和侵蚀动力,并缩短风蚀颗粒的搬运距离和搬运高度,从而减少地表风蚀量.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风洞实验,测定并分析了陕北2种主要土壤类型(风沙土和黄绵土)在4个风速、3种小麦留茬高度和2种留茬行距处理下土壤风蚀强度和在0~60 cm风洞断...  相似文献   

6.
玉米矮化病株及其根际土壤内线虫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玉米矮化病的病原,采用Ludox TM悬浮法对从吉林和辽宁采集的玉米矮化病株及其根际土壤和健康株根际土壤分离的线虫进行了鉴定和种群比较,并对矮化病株茎基组织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健康株根际土壤分离出29属线虫,特有线虫是角咽线虫属Actinolaimus和木盾移线虫属Peltamigratus,矮化玉米病株根际土壤分离出28属线虫,特有线虫为锥线虫属Dolichorus,二者相同的线虫属有27个。矮化玉米病株根际土壤中植物线虫种类和数量明显比健康株根际土壤中高,线虫种群数量差异明显的主要是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和刺线虫属Belonolaimus,病株根际土壤中这3个属线虫总数约占病株土壤分离线虫总数的20.23%、11.27%和10.40%。玉米矮化病株茎基组织中短体线虫属和矮化线虫属数量占优势,2个属的线虫数量分别占测序总数的22%、14%(吉林长岭)和16%、20%(辽宁黑山)。表明玉米矮化病的发生与植物线虫相关,很可能是多种线虫共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7.
免耕条件下玉米残茬处理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东北冷凉风沙区采用的玉米垄作免耕方式,通过始于2003年的彰武县保护性耕作定点试验,比较研究留茬、覆盖和灭茬3种不同玉米残茬处理方式对农田表层(0~30 cm)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处理在改善土壤结构性能方面效果最明显。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率均为覆盖留茬灭茬,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在不同土层中,土壤容重表现为灭茬留茬覆盖,土壤总孔隙度呈现出覆盖留茬灭茬,且随着耕层加深,呈递减趋势。在不同土层中,覆盖处理的砂粒含量均低于留茬和灭茬处理,但随着耕层加深,各处理黏粒含量未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于2011-2017年对山西省主要市(县)小麦上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运城、晋城、临汾、长治、晋中、太原等市小麦产区百余个乡镇采集和分离小麦根及根围土壤样品1 131份,其中336份检出有孢囊线虫,检出率为29.7%;运城市和临汾市小麦根及根围土壤样品孢囊检出率高,分别达到42.3%和32.5%,晋中市、长治市、太原市以及晋城市等地区也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因地区、栽培制度和土壤质地等的不同,土壤中线虫的群体密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白雌虫密度最高的群体分布在运城市的一些地区(每100mL土壤中白雌虫数平均达到101个)。通过形态学鉴定明确山西省小麦上孢囊线虫群体种类较为单一,均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未发现我国小麦上另一重要的孢囊线虫种类——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小麦孢囊线虫在山西不同地区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山西省针对性地开展小麦上孢囊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玉米茬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耕层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朝阳半干旱区春季十年九旱的实际情况,在秋后玉米地设置了玉米地留茬、留茬覆盖玉米秸秆、翻耕、翻耕后覆盖玉米秸秆和翻耕后覆盖地膜5种不同处理方式,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春播前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春播前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大小顺序为翻耕后覆膜>翻耕后覆盖秸秆>留茬覆盖秸秆>翻耕无覆盖>留茬无覆盖,其中翻耕覆膜处理土壤含水率为17.03%,比留茬无覆盖处理高4.51%,比翻耕无覆盖处理高2.57%,比留茬覆盖秸秆处理高1.27%,比翻耕覆盖秸秆处理高0.66%.  相似文献   

10.
淡紫拟青霉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紫拟青霉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生防真菌在大豆孢囊线虫和蔬菜根结线虫病害防治上开始推广应用,本研究测定了该菌抑制小麦孢囊线虫病的效果,通过设置25、50、75、100kg/hm24种不同颗粒菌剂用量及5%涕灭威颗粒剂10kg//hm2计5个处理,以不施药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在小麦苗期,4种不同颗粒菌剂用量和涕灭威处理后,小麦根内孢囊线虫幼虫数量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 在小麦生长后期(抽穗至扬花期),所有处理与空白对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100kg//hm2的防效最好,达到40.22%,这一剂量导致收获期土壤中的孢囊数量较对照减少59.82%,可见淡紫拟青霉在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上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Susceptibility of spring wheat to infestation with wheat blossom midges (WBM) and thrips was studied in Central Germany in the two seasons, 2008 and 2009....  相似文献   

12.
关中地区麦田杂草危害状况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摸清目前关中地区麦田杂草种类、分布、感染危害情况,历时3个月对关中地区4市25个县(区)麦田杂草感染危害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关中地区麦田杂草不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危害普遍严重,其中以播娘篙、猪殃殃、荠菜和节节麦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平均每平方米分别是93株、84株、21株和19.5株,最多样方分别是1 0421、246、352和256株/m2。因此,麦田杂草防除,应在一定的轮作与土壤耕作的基础上,把各项除草措施综合在一起,以求高效、低投入。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68.75g/hm2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拔节期病指防效(乳熟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62.77%(56.21%)和60.58%(53.45%),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65%和21.30%;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32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0.78%(56.57%)和68.84%(46.86%),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5.44%和24.40%。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陕西和江苏四省的65份主栽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经土表接种抗侵染型鉴定,中抗品种有‘徐农0029’、‘西农511’和‘保麦6号’,中感品种有‘徐麦31’、‘瑞华520’和‘西农3517’等18份,高感品种44份;经单花滴注接种抗扩展型鉴定,中抗品种为‘西农511’,中感品种有‘烟5158’、‘西农889’、‘西农2000’等14份,高感品种50份。由此可见,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普遍较差,建议根据各地赤霉病发生程度,选择适宜抗性指标,结合现代育种技术,逐步提高主栽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复配制剂的研究对于延长新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缓解靶标生物的抗性、扩大防治谱、降低防治成本、提高药效和环境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筛选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增效复配配方,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8种农药单剂及复配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利用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出16组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并对其中15组进一步利用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得到有增效作用的5组配比,分别为烯啶虫胺与毒死蜱按1∶30配比以及吡虫啉与异丙威分别按7∶40、7∶200、7∶400和7∶1 000配比;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2.5、242.1、212.4、638.1、417.7,其中吡虫啉与异丙威按7∶400配比具有最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菜小麦邻作与小麦单作对小麦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在油菜-小麦邻作和小麦单作模式下昆虫群落的变化,为实际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将小麦田和油菜田交界处设为0m,在距0m处2、4、6、8、16 m(包括0 m)处设立试验小区,记录节肢动物数量,计算主要特征参数.[结果]临近油菜的小麦上蚜虫丰盛度最低,主要天敌丰盛度最高;距离油菜0m处麦蚜亚群落稳定性较好;距离油菜0m处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稳定性最高,16m处最低;邻作小麦田昆虫群落稳定性高于单作小麦田;油菜-小麦邻作可以降低6m以内蚜虫种群数量,增加6m内捕食性天敌的数量以及4m内捕食性天敌的多样性.[结论]油菜与小麦邻作对于麦蚜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但控制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麦叶和麦穗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残留的痕量、快速检测方法.麦叶或麦穗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用乙腈提取,NH2/Carb固相萃取柱净化,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噻虫胺在0.001~~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噻虫嗪和噻虫...  相似文献   

18.
小麦连作、迎茬和轮作对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8-12年长期连作、小麦-大豆-小麦迎茬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条件下麦田杂草群落变化。结果表明,小麦长期连作区杂草密度最大,杂草最多,小麦-大豆-小麦迎茬次之,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杂草最少。小麦-大豆-小麦迎茬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区之间差别小于两者与连作区的差别。3种茬口杂草密度、杂草数量顺序为连作区>小麦-大豆-小麦迎茬>玉米-大豆-小麦轮作。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小麦连作区一些杂草种类增加,同时也有些杂草种类减少。小麦连作10年增加的杂草有龙葵、鸭趾草、鬼针、苋及野苏,连作12年增加的杂草有问荆、扁竹菜和猪秧秧,而减少了龙葵、鬼针、野苏和苣荬菜。小麦连作区主要杂草为藜、龙葵、荠、稗、鬼针、鸭趾草和卷茎蓼。  相似文献   

19.
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BYDVs)侵染引起的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是世界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对小麦生产及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BYDVs的生物学特征、分类地位、致病机理及抗性育种等相关研究, 并基于相关研究进展, 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抗性基因挖掘、加快优异抗病基因克隆、加强抗病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建议, 旨在为我国小麦黄矮病抗性育种及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黄淮冬麦区小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产量与容重、硬度、出粉率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品质性状无显著负相关性,因此,高产与上述品质性状可以较容易达到同步改良;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提高产量可能会导致这些品质性状变劣,但在某些试验点和在某些品种中,它们无显著负相关性,甚至还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千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等产量性状与多数品质性状呈负相关,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与多数品质性状呈正相关或极微弱的负相关,因此初步认为,在高产、优质育种中,侧重于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的选择,有可能会协调高产与优质间的矛盾;面团流变学特性和产量性状间元显著矛盾性,较易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