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春玉米不同播种期试验,探讨了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植株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春玉米不同播期与避旱减灾和种子发芽出苗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春玉米成熟期推迟,易遇季节性干旱危害,产量降低;在选择早熟品种、适当提早播种、加强培育管理的前提下,能避开季节性干旱,有利于春玉米高产稳产,其适宜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玉米产业化的发展,湖南省宁乡县春玉米发展迅速,但春玉米播后常遭遇到低温阴雨的天气,造成缺蔸少苗,生长瘦弱,产量下降。35%好安威是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豆间作行比对早熟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6和春玉米湘康玉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间作行比对早熟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3的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能形成最佳的玉米与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早熟春大豆能充分利用玉米间剩余资源,此复合群体经济效益高,可达15 475.59元/hm<'2>,比清种大豆、清种玉米分别高56.9%和13...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索江汉平原地区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进行了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时播种,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1月气温资料,地膜覆盖的可提前到3月10—15日播种,露地播籽的可提前到3月20日左右;春玉米播期不宜迟于3月30日,秋玉米播期不宜迟于7月30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春玉米合理套种夏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夏大豆主推品种桂夏1号和玉米品种正大619为供试材料,于2011年在广西3个有代表性的夏大豆产区进行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试验,研究适宜与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的最佳种植模式.[结果]垄上双行种植平均产量最高为2754.87 kg/ha,垄沟单行种植(CK)平均产量为2466.57 kg/ha,最低为垄上双行隔行种植,产量为2160.70kg/ha.[结论]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最为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春玉米后期垄上双行套种夏大豆.  相似文献   

6.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四单19、东农250和丰禾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钾素用量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钾能有效的提高春玉米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减少秃尖长,提高玉米产量。但过量施钾对玉米产量的提高会产生不利影响。四单19以每公顷施K2O100kg产量最高,东农250和丰禾10以每公顷施K2O150kg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武陵山区的第一大旱粮作物,针对每年夏秋季节性干旱对武陵山区的春玉米造成严重减产的情况。本人与刘宇知在2021年3月至10月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茅岩河镇安坪村,展开夏秋季节性干旱对不同熟期玉米的灌浆至成熟期天数、秃顶率、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秋季节性干旱对武陵山区春玉米上要农艺影响是:迟熟>中熟>早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本地推广面积较大、适应性较强的2个玉米品种‘莱农14'和‘登海605'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割苗期对春玉米花期根部特征及果穗性状的影响,明确了不同割苗期处理条件下,春玉米开花期根冠比、单根干重、根重指数及成熟期果穗性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割苗处理会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减少植株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春玉米植株的抗倒性,且以4叶期割苗处理对春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影响最大。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种子根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提高地下节根单根干重,同时,对地上节根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品种间表现有差异。割苗处理有助于春玉米根部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分布密度和根系质量,为植株抗倒伏性的提高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割苗处理可以通过提高穗行数、行粒数、单穗干重和百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娟  张扬  韩霁昌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37-2039,2060
[目的]为了研究在裸岩石砾地不同覆土厚度作物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春玉米产量的变化。[方法]在2011~2012年陕西富平基地设置裸岩石砾地,通过30、40、50、60、80和100 cm 6种不同覆土厚度,分析各不同覆土厚度下土壤化学性状、农艺性状和春玉米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覆土厚度对土壤0~5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10~30 cm土层,C50处理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分别比C30、C40、C60、C80和C100处理高3.92%、12.51%、17.51%、3.39%和11.26%。在0~30 cm土层,C50处理土壤的平均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30、C40、C60、C80和C100处理高14.57%、9.57%、2.31%、4.14%和4.91%;在0~50 cm土层,C50处理土壤的平均速效钾含量最大,为112.51 g/kg,即C50处理较其他处理具有保肥作用。不同覆土厚度对春玉米株高、生物量影响显著。覆土厚度不同,直接影响春玉米干物质积累。C50处理春玉米从拔节期到灌浆期的平均株高最高,为150.03 cm;春玉米从拔节期到灌浆期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8.65、69.09、72.48、68.91、69.10和68.12 g。不同处理对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C50处理平均籽粒产量最高,为6 832.89 kg/hm2;各处理春玉米的平均籽粒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50处理>C40处理>C60处理>C80处理>C30处理>C100处理。[结论]C50处理具有保肥作用且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河西灌区不同覆盖对土壤水温和玉米增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西灌区研究地膜覆盖春玉米栽培技术,探求不同覆盖方式对当地旱地春玉米土壤水温变化规律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全膜覆盖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膜上覆土次之;覆盖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玉米生长前期。不同的覆盖处理均能够有效起到提高玉米产量的效果,砂田覆盖的推广潜力存在但推广难度较大,综合膜上覆土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增温保温效果仅次于全膜覆盖,产量仅次于砂田覆盖。因此,膜上覆土能够为河西灌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提供保障,为大面积种植提供推广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表现,为解决广西季节性抗旱、提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迪卡008、桂单0810为主处理,以6个不同覆盖物和覆盖方式及增施保水剂为副处理,探讨其对南宁地区春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对于迪卡008,秸秆和地膜覆盖加保水剂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茎叶干重,不同处理春玉米茎叶干重表现为秸秆垄背覆盖(459.13 g)>地膜垄背覆盖>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地膜完全覆盖>对照(普通栽培,317.0 g),秋玉米茎叶干重表现为地膜全覆盖(351.29 g)>对照>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秸秆垄背覆盖>地膜垄背覆盖(272.01 g).迪卡008不同处理春、秋季玉米产量的变化幅度为7.63~9.08和8.42~9.28 t/ha,分别以对照和地膜完全覆盖处理最高(9.08和9.28 t/ha),以秸秆完全覆盖和地膜垄背覆盖处理最低.不同处理中,以地膜和秸秆完全覆盖处理的迪卡008春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相对优于对照,以地膜全覆盖处理的秋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处理;地膜完全覆盖处理的春、秋季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其垄背覆盖处理.对于桂单0810,地膜两种覆盖处理的春、秋玉米茎叶干重相对较高,分别为351.25、304.63和351.20、337.24 g,普通栽培加保水剂和对照处理的春玉米茎叶干重高于秸秆覆盖处理但秋玉米表现相反.桂单0810春、秋玉米产量的变化幅度为8.39~9.26和8.91~9.43 t/ha,不同处理分别表现为秸秆垄背覆盖(9.26 t/ha)>地膜完全覆盖>秸秆完全覆盖>地膜垄背覆盖>对照>普通栽培加保水剂与地膜完全覆盖(9.43 t/ha)>地膜垄背覆盖>秸秆垄背覆盖>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对照;秸秆完全覆盖处理的大部分春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不如对照,其他处理的大部分穗部性状指标与对照相差较小;普通栽培加保水剂处理的秋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地膜、秸秆处理和对照.[结论]地膜和秸秆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秋季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穗部性状和产量影响有所不同;与普通栽培相比,地膜或秸秆覆盖不利于春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但对干旱时期秋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产值在GDP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玉米是我国种植农作物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其中一种。对于春玉米种植而言,其品种以及种植密度的大小均会对植株性状、耗水特性产生影响。为了有效探究密度调控下的玉米生长其耗水状况。本文便以具有代表性的丹玉12以及中地77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两种春玉米品种的植株状态、耗水量和植株密度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承单20号是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需活动积温2 700℃左右,抗病性和适应性较好,适宜北方春玉米区种植推广.设置5种不同的密度处理研究了承单20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得出其在北方春玉米区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1 725株/hm2,并明确了不同密度处理对各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灌溉是解决农业需水矛盾的主要措施,合理的灌溉定额能为作物生长创作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探索干旱区春玉米耗水特性及农业性状对灌溉定额的影响,于2022年4月-10月在景电灌区开展不同灌溉定额试验,设置5000 m3/hm2、4500 m3/hm2、4000 m3/hm2、3500 m3/hm2、3000 m3/hm2、2500 m3/hm2共6个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春玉米耗水量随灌溉定额增加而增加,表现为CK>T4500>T4000>T3500>T3000>T2500,而T4500耗水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春玉米生育期递增,耗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拔节期至抽穗期达到最高,整体耗水量在141.89~192.33mm,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2.72%~25.15%,其次是六叶期至拔节期,整体耗水量在134.53~167.92mm之间,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0.59%~21.55%,而播种至六叶期耗水量最低,仅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7.80%~8.47%。当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时,能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提升春玉米农艺性状,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同时在该灌溉定额下春玉米经济效益最高,达到24612.40元/hm2。因此,4500 m3/hm2为景电灌区最佳定额,可在景电灌区春玉米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爱华  蒋燕  罗冬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97-97,96
玉米是毕节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5%,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玉米的丰欠在全区粮食总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兴农进程的推进,杂交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地区历年春、伏旱极为严重,人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化控剂玉黄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以京农科82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10叶期喷施玉黄金,分析玉黄金施用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指标、茎秆力学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玉黄金能够降低株高、穗位高,缩短节间长度,提高穿刺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实现增产。玉黄金处理后,京农科828品种在60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高6.04%、17.09%和20.64%;在67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4.53%、13.77%和15.55%;在75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7.83%、15.84%和27.93%。化控剂玉黄金可以提高玉米茎秆的压碎强度和穿刺强度,改善春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和植株生长指标,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增加玉米产量,易于机械收获,为春玉米区玉米高产及实现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综合评价东华北春玉米组的33个参试玉米品种,选取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并筛选优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倒伏(折)率、空秆率、秃尖长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选取前5个主成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聚类分析进行验证,将33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筛选出金园23和吉农玉1898两个优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采取品种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春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为天津市春玉米品种选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京农科728”较其他4个参试品种以及“郑单958”(CK)生育期更短,植株农艺性状、穗部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构成因素比其他4个参试品种更具显著优势,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参试品种,但低于“郑单958”(CK);在参试品种中,“京农科728”产量最高。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海河平原春玉米易获得高产的最佳品种为“京农科728”,产量接近12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密度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密度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灌区春玉米品种选择与增密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方法]以玉米品种宁单41号、宁1530、宁玉51号、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82500、90000、97500和105000株/hm24种密度处理,分析密度对穗部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部性状的...  相似文献   

20.
9个玉米新品种引种试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9个已在外省通过审定,且在我区2006年春季的试验中产量性状表现突出的玉米新品种进行引种试种,以桂单22号为对照.结果表明,9个品种2006 年两季平均单产均比对照高,其中云瑞4号、贵玉1号、大丰2号、永科6号、湘玉9号、农华7号、川单30由于产量高、综合抗性较好,被推荐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区种植;盛玉216由于秋季产量稍低、抗锈病能力较差,被推荐在桂中、桂北中等肥力以上的春玉米区种植;中正4号由于秋季产量稍低、抗锈病能力较差,被推荐在桂中、桂南中等肥力以上的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