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兔瘟又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1984年中国学者杜念兴等首次报道~[1],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高度接触性、高度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一般2月龄以内的仔兔或哺乳兔多具有抵抗力,此病特征是青壮年兔先发病先死亡。该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有时与球虫病、巴氏杆菌病并发,对养户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兔出血症病毒属嵌杯病毒科兔病毒属,对绵羊、鸡、鹅和人的O型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可通过人的O型红细胞的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检测诊断。目前因兔瘟苗的普及,该病虽不常见,但仍有零星发生,并  相似文献   

2.
兔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徐玉崔尚金刘焕奇毕可东(山东莱阳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莱阳265200)兔轮状病毒(LaRV)是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成员,是引起幼兔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未曾感染过LaRV的兔群中有较高的致死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
环状病毒(orbivirus)是以蜱、蚊、蠓、白蛉等吸血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类虫媒病毒,可在脊椎动物与节肢动物体内繁殖,引起人与动物感染发病。环状病毒一些种类可引起人、畜发生严重疾病,如人类“病毒脑”、神经系统损害及畜类的蓝舌病毒病(BTV)、非洲马瘟病毒病(AHSV)和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病(EHDV)等;另一些种类与人类疾病有关,如克麦诺沃病毒(KEM)和昌硅诺拉病毒(CGL)等。科罗拉多蜱热病毒(CTF)原也归于环状病毒属内,因其基因组由12个双链RNA(dsRNA)组成,与其他种类较为不同,1991年国际病毒委员会将其分为另一属(Colti属)。国外对环状病毒研究起步较早,动物间疫情在20世纪初即已发现。近20年来,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国内调查研究资料散见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学术期刊中,由于没有开展全国性的调研,对该属病毒及其所引起的人、畜疾病了解还不多。环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具高度嗜神经性,引起人与动物的神经病变,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指出,环状病毒可能是我国夏季许多地区原因不明的所谓“病毒脑”的病原之一,因而倍受重视。1...  相似文献   

4.
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其病原属于正粘病毒科RNA病毒,可分为4个属:甲型流感病毒属、乙型流感病毒属、丙型流感病毒属和托高土病毒属。它们均由单股负链RNA组成,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低等动物及禽类,乙型流感病毒仅感染人,丙型流感病毒感染人和猪,但极少引起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鸡胚对雏番鸭细小病毒易感性的探讨娄华(福建泉州师专生物系362000)王政富(广东佛山农牧专科学校528231)引起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又称“番鸭小鹅瘟”)的病原过去一直认为是小鹅瘟病毒,但近几年来据有关报道及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本...  相似文献   

6.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陈志飞李树清(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hemorrhagicdis-easevirusofdeer,EHDV)又叫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是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一种虫媒病毒,能引起白尾鹿严...  相似文献   

7.
香港禽流感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8月香港首次报道了一起在人体分离到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后,又有18人的分泌物被证实存有这种病毒,其中有6人死亡。该事件引起香港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各界人士对该事件也看法不一致,我们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该事件作一综述。1禽流感病毒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在分类上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这也是正粘病毒科内唯一的一个属。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A、B、C(或称甲、乙、丙)3个血清型。其中,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而A型既感染人,也感染其…  相似文献   

8.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张大丙,郭玉璞,高福,苏敬良(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tis-DHV) ̄[1、2]属小RNA病毒科,主要引起5周龄以下的雏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DuckVi...  相似文献   

9.
动物轮状病毒病的防制黄光红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650212)动物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呼肠弧病毒科、轮状病毒属中的病毒。动物轮状病毒感染可引发新生动物腹泻。从马、牛、羊、猪、北美野牛、猴、羚羊、鹿、兔、鼠、狗、鸡、鸭和鸟等脊椎动物和人体内都...  相似文献   

10.
新的动物病毒—圆环病毒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动物病毒──圆环病毒科刘在新(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46)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是近几年确定而定名的,到目前为止仅有3个成员:猪的圆环病毒(PCVTischer1982)、鸡的贫血病毒(CAVYuasa1979...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A型流感病毒及禽流感对人的感染1 概述 流感自古以来就是动物与人共患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的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抗原的特点可分为A、B、C三型,而A型除感染动物外,还可感染人类。A型流感病毒目前已明确有15个HA(血凝素)亚型和9个NA(神经氨酸苷酶)亚型,每个A型流感毒株只有1个HA亚型和1个NA亚型组合。2 A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及其对人的感染情况(见表1)3 哺乳动物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情况3.1 猪:由于猪的流感在其体内具有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因此,通常都把猪作为A型流感病毒的“中间宿…  相似文献   

12.
犬瘟热病毒(CDV)与新近发现的海豹瘟病毒1型(PDV-1)和海豹瘟病毒2型(PDV一2)这三种病毒均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病原特性极为相似。人们发现犬瘟热病毒至少已有两个世纪(Jenner,1809),而PDV-1,PDV-2则是近些年才报道的。1988年丹麦和西北欧的海豹群暴发了传染病,引起港湾海豹(PhocaVitulina)及发海豹的大批死亡”’,据研究确是其病原为PDV-1。次年,海豹瘟又在前苏联的贝加尔湖流行起来,病原为PDV一2。这两种类型的海豹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极象犬瘟热,海豹感染后体内也出现CDV中和抗体。这三种…  相似文献   

13.
正犬瘟热,又称犬瘟、狗瘟,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犬类疾病,对于犬科、鬣狗科、鼬科、臭鼬科、浣熊科、猫熊科、鳍足亚目,以及一些灵猫科和猫科的易感动物均有较大影响。引起犬瘟热的病原为犬瘟热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单链RNA病毒。水貂作为犬科动物,同样对犬瘟热表现易感性。水貂犬瘟热病可分为四个类型:最急性型(神经型)、急性型(卡他型)、慢性型(皮疹型)、隐性感染(非典型)。这种病毒此前认为没有型  相似文献   

14.
“兔瘟”是由病毒所引起,其病原可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而且此种凝集现象可被相应的抗病毒抗体所抑制。为寻求更为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特进行本试验。材料及方法一、免瘟种毒:由自然病兔中分离,并经用江苏农学院制备的“兔瘟”组织灭活疫苗做免疫保护试验证实为“兔瘟”病毒。取人工接种第5代病死兔的肝、牌,-30℃保存作为种毒,代号RZ-5。  相似文献   

15.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  相似文献   

16.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3号令)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  相似文献   

18.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一种犬的急性、高接触性的病毒传染病,其病原为犬瘟热病毒(CDV),它于1905年首次报道,隶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其自然宿主包括大部分的食肉目动物。  相似文献   

19.
胥清芳  王庆华 《警犬》2011,(8):17-20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一种犬的急性、高接触性的病毒传染病,其病原为犬瘟热病毒(CDV),它于1905年首次报道,隶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其自然宿主包括大部分的食肉目动物。  相似文献   

20.
瘟热病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瘟热病毒是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ivirus)内对食肉目、鳍足目等动物致病的一类相关病原,包括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virus,CDV)、海豹瘟热病毒(Phocinediste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