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7,(5):16-18
万恢56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以广亲和材料02428与籼粳交恢复系万恢88杂交后,再先后与万恢86、江恢151和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复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新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中抗稻瘟病、耐热性强和米质较优等特点,于2016年7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所配组合万优956(万9A/万恢56)和万优56(万73A/万恢56)于2017年5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江恢364是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用恢复系泰引1号、IR30、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好、易制种等特点。用江恢364组配的冈优364已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品种审定,80优364、金优364和中优2号已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3.
成恢047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IR2588-5-1-2作母本,明恢6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灿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抗温性强,配合力好,米质优,已配制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稻瘟性好的组合,与不良系K17A配组育成的K优047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恢复系G402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利用中国水稻所基因工程组提供的转基因纯系TR4为供体品种,恢复系密阳46为父本,在单交组合的基础上,用早杂恢复系R402为轮回品种,经2次连续回交及多代自交后,育成的转基因纯系。该纯系不仅保持原恢复系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抗逆性强等特点,并对除草剂(Basta)有稳定抗性。1999年春在海南用该纯系与珍汕97A组配制种,同年早季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查结果:转基因组合汕优G402全生育期115天,株高95cm,穗长23.9cm,单穗平均总粒数151.2粒,结实率93.6%,千粒重27…  相似文献   

5.
1987-1989年从国外新引进稻种资源510份中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87份,根据育性恢育能力可分为3种类型,有30个恢复系测交F1结实率在80%以上,已对恢复能力强和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配制三系杂交稻组合,供深入研究与择优利用。  相似文献   

6.
P143是以扬稻6号为母本与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IR69713-127-2-1-3-2R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叶形态好,花粉量大,千粒重大,配合力强,生育期适中,含Pi9和Pita 2个抗稻瘟病基因,穗期耐高温能力强。已配组Y两优143等5个杂交组合通过品种审定,并在南方稻区有较大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7.
利用配子鉴定法研究从恢复系间杂交后代中选育更优恢复系的可行性,可恢复系间杂交F1与不育系配制三交种的单株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三交种AF1-3即组合NA6/NR1/NR3的单株产量变幅大,优良单株频率高,单株美元产量高,提供雄配子杂交组合(NR1/NR3)的优良配子频率较高,后代中较易筛选出与不育系配合力得到改良的优良恢复系,经过连续3全节代的配合测定及选育,已从恢复系统杂交组合NR1/NR3的后代中选育出优良恢复系。  相似文献   

8.
转bar基因水稻恢复系的生理性状和农艺性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杂交将转bar基因水稻亲本(Gulfmont、Bengal Hu-10和Cypress PB-6)中的bar基因转发转移到恢复系测64、明恢63和特青中,培育出6个抗除草剂(Liberty)的同型恢复系测64-B(G)、测64-B(C)、特青-B(C)、明恢63-B(G)和明恢63-B(C)。抗除草剂同型恢复系的大部分生理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原恢复系接近。将同型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选配出8个抗除草剂三系杂交组合和2个抗除草剂两系杂交组合,抗除草剂组合能保持或略高于原组合的产量水平,利用这项技术有望解决杂交稻制种过程中出现的纯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种恢2877是用五山丝苗与广恢308杂交F1代与恢复系华占复交后经3 a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较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米质优、矮秆多穗、抗稻瘟病等特点。利用中种恢2877已测配出多个杂交组合,其中,智龙优2877、吉优2877、金龙优2877、川种优3877等11个组合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成恢177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成恢177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籼型恢复系绵恢502与美国光身稻Lemont杂交,后代通过花药培养和病圃稻瘟病抗性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水稻恢复系。成恢177已配组出川香优2号、冈优177、中优177和D优177等4个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也作为稻瘟病抗性资源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加工专用型杂交中籼新组合绵2优15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2优151是用具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新不育系绵2A与高配合力恢复系江恢151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高(26.5%)、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可作为米粉加工型专用稻利用,于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高千粒重优质恢复系绵恢3728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恢3728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高千粒重恢复系辐恢838为母本、优质低垩白恢复系绵恢7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千粒重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紧凑,植株高大,千粒重38 g左右,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充足,制种易获高产,于2004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宜香3728(宜香1A绵/恢3728)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水稻重穗型恢复系宜恢1577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稻重穗型恢复系宜恢1577是用云南地方偏粳型紫稻与抗病恢复株系R16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株型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开花习性好、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宜恢1577组配的冈优1577、Ⅱ优1577、宜香优1577和N优1577等高产、优质型杂交水稻组合,已通过四川省审定,其中冈优1577、宜香优1577还通过了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4.
泸恢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蜀恢527/多恢57的杂交后代F7优良株系与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抗稻瘟病种质资源04R-1051杂交育成的籼型恢复系。泸恢37含有Pikm和Pik-1基因,具有高抗稻瘟病、恢复力和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的特点。泸恢37于2012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川香优37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水稻恢复系蜀恢362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恢362 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优质恢复系辐36-2 作母本,优良恢复系明恢63 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好、米质优,与不育系D汕A 配组育成的D优362 于1998 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将美国水稻Lemont与中国籼型恢复系871028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和花药培养技术,育成广亲和新恢复系成恢448。该恢复与籼稻和粳稻测验种杂交,F1代结实率分别为85.89%和69.04%;与5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不育系测交,F1代结实率平均为83.39%;已测交筛选出一批强优势组合,其中,汕优448和Ⅱ优448于1997年通过四川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9.07%和14.51%。讨论了利用美国稻种资源开展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籼型恢复系绵恢20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军  谢崇华 《杂交水稻》2003,18(6):10-11,13
绵恢2040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万恢228与多系I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粳稻亲缘的籼型恢复系,农艺、遗传性状稳定,具有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好、制种花粉量大、易获高产等特点;播抽期较明恢63短5d左右,温光反应特性与明恢63相似。所配组合B优840和C优2040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以父本相同的3个两系杂交组合及其父本为供试材料,研究其物质生产和分配及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各组合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高于父本,后期差异不大;(2)孕穗期至齐穗期各组合群体净同化率、作物生长率高于或接近于父本,但齐穗后则有高有低;(3)各组合齐穗期糖花比与茎鞘物质输出率的乘积低于其父本;(4)父本的穗颈节间输导组织性状优于杂交组合,但各组合穗颈节间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父本;(5)各组合结实率均低于父本,产量仅有陆18S/1125明显高于父本,其余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冈优88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寿  李平  李仁端 《杂交水稻》2000,15(3):7-8,22
首先用密阳46作母本与明恢63杂交选育出恢复系6323;然后从恢复系6323与粳稻天然杂交后代选育成籼粳亚种间重穗型恢复系蜀恢881,其穗平重可达4.31g,它与三系不育系冈46配组,培育出了籼粳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强优势组合冈优881。该组合产量高,米质好,抗瘟性强,适应性广,1995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