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莲花产量调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莲花是一种重要的非木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其资源产量及产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对于合理利用、保护金莲花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桃山林场金莲花为研究对象,通过GPS与GIS技术获得资源分布图与面积,采用对一级单位分层的二阶抽样方法调查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并通过逐步回归确定影响金莲花产量的光照与土壤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类型的金莲花面积与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差异较大,其中,沼泽草甸面积最大(48.185hm2),荒坡面积最小(1.952hm2);荒坡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大(7.502kg.hm-2),林下最小(1.518kg.hm-2);总体单位面积产量为5.530kg.hm-2,研究区域的金莲花总产量为434.543kg。影响金莲花产量的环境因子主要为直射率、土壤含水量与容重,且土壤浅层(0~10cm)比深层(10~20cm)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金莲花常见于河北省北部尤其是坝上地区,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花卉,其花美观、鲜艳,并且有清热解毒的良好功效,还经常用来做花茶、干花,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对于承德坝上地区金莲花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及采后分级标准的研究和掌握,对充分发挥承德金莲花的生产性能,加快承德市金莲花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MaxEnt模型的阿勒泰金莲花潜在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阿勒泰金莲花潜在适生区能够为新疆阿勒泰金莲花的科学规范种植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依据.以12个实际分布数据及42个环境因子为依据,采用MaxEnt模型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预测阿勒泰金莲花潜在适生区,用聚类分析法划分适生区等级,使用百分比贡献率分析其主要环境因子及生态位参数.结果表明:(1)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显示MaxEnt模型预测阿勒泰金莲花潜在适生区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AUC(ROC下的面积)值分别为0.943和0.994,表明模拟效果优秀.(2)影响阿勒泰金莲花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百分比贡献率是日照时数(24.63%)、4月降水量(24.29%)、年平均最高气温(22.89%)和11月降水量(17.91%);阿勒泰金莲花适宜生长在日照时数≥2868 h、4月降水量≤21 mm、年平均最高气温≤9.1℃和11月降水量≤14.8 mm的环境中.(3)阿勒泰金莲花潜在适生区总面积为46042.45 km2,其中最适生区面积7536.71 km2,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和哈巴河县的北部.阿勒泰金莲花潜在适生区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降水、日照和气温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在微波辐射下,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莲花多糖,Seavg法除去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金莲花中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索微波辅助下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测定比较人工种植与道地野生金莲花中的多糖含量,对人工种植金莲花的药用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种植金莲花多糖含量为2.53%,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20、微波辐射时间30 min、浸泡时间60 min;人工种植金莲花多糖含量较高,完全可满足药用。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金莲花中牡荆苷和荭草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PLC法测定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15∶8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40 nm.荭草苷在13.542433.333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32%,RSD=2.4%;牡荆苷在8.854283.333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1.4%.荭草苷的理论塔板数为5 998,牡荆苷的理论塔板数7 287.方法可靠.用丙酮提取色素后的金莲花残渣中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含量与金莲花原药中的荭草苷和牡荆苷含量相比稍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野生金莲花的引种栽培技术,通过引种庞泉沟野生金莲花资源,对其进行试验地选择、物候期的观察、综合适应性观察以及种子繁殖试验。引种的金莲花植株整个物候期内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开花等生理活动,综合适应性良好,基本适应当地生境,成功引种;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打破金莲花种子休眠起作用,能显著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动时间、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总结了一套田间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为野生金莲花在山西晋中地区引种及园林应用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金莲花幼苗(四月龄)为材料,在模拟干旱胁迫下筛选其能够缓解干旱的适宜的氯化钙浓度,旨在为金莲花的规模化栽培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的栽培依据。本试验的材料是金莲花幼苗,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营养液培养的方式进行,研究含不同浓度(0 mmol/L、5 mmol/L、10 mmol/L、15 mmol/L、20 mmol/L)Ca Cl2的溶液处理对金莲花幼苗生长过程中一些重要形态指标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定期观察不同浓度下金莲花形态指标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抑制了金莲花幼苗的形态指标,施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金莲花幼苗形态指标的抑制;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氯化钙有效提高了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的增长量,缓解了干旱胁迫对金莲花幼苗的影响,增强了金莲花幼苗的耐旱性。在模拟干旱胁迫下筛选出能够缓解干旱的适宜的氯化钙浓度15 mmol/L,通过定期的观察,在此浓度下金莲花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8.
<正>金莲花因其叶形酷似荷花、花色鲜艳而备受人们喜欢,在园林绿化中愈来愈多,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生产中,金莲花可用播种、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成本低、成活率高、成苗快而受广大花农欢迎。本文介绍金莲花扦插快繁技术。一、扦插前准备工作1.配制扦插基质金莲花茎嫩、易折断。金莲花扦插基质的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生产中扦插基质以腐叶土、蛭石、珍珠岩为主要土料,90%腐叶土(需过筛)、10%珍珠  相似文献   

9.
金莲花的生药鉴别与药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莲花系毛茛科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的干燥花,又名旱金莲,是佛教汉化过程中清代始见应用的一种草药.民间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上呼吸道和肠道感染.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引用<五台山志>云:"山有旱金莲,如真金,挺生陆地,相传是文殊圣迹."所谓旱莲花是相对于水生的佛教圣花"莲"而言,五台山又称清凉世界,山高水少,自然无莲为奉,满山遍野的金莲花成了替代品.经过寺僧"尝百草"的实践,发现其效用,并作保健茶饮用,又为酬客之土特产礼品.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外源激素对干旱胁迫下金莲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金莲花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PEG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脱落酸(ABA)、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烯效唑三种外源激素对干旱胁迫下金莲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外源激素均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干旱胁迫对金莲花幼苗的伤害,其效果排序为:烯效唑ABA6-BA。其中,烯效唑缓解效果最好,且烯效唑100 mg/L是缓解金莲花幼苗干旱胁迫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1.
金莲花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莲花或亚洲金莲花的开放花朵。其以花入药,属药食两用品种。上个世纪销量极少,价格低迷,不为市场所重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医药企业异军突起,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大力开发新药、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金莲花种子无菌播种、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初步建立金莲花离体培养的技术体系和方法,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前期的技术基础。以金莲花种子为外植体,筛选出适宜金莲花无菌播种发芽、离体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莲花种子用100 mg/L GA3冷浸4 d效果最佳,其发芽率为92.67%;用无毒级杀菌消毒剂爱力克配制成2 500 mg/L,与75%乙醇配合消毒20 min效果最佳;适宜金莲花种子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TDZ+0.5 mg/L IBA;适宜金莲花试管苗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0.05 mg/L TDZ+0.5 mg/L KT+0.5 mg/L IBA+100 mg/L PVP+40 mg/L维生素C;适宜金莲花试管苗壮苗生长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40 mg/L维生素C+100 mg/L PVP+0.5%活性炭。  相似文献   

13.
金莲花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衰老、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等药理作用,被收录于《中国药典》。金莲花中包括多糖、酚酸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萜类、甾醇类、挥发油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目前对金莲花成分活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上,对其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鉴于此,本文从金莲花多糖的提取方法、分离纯化、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相关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促进金莲花多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亚高山野生金莲花草甸在华北地区极具独特性和珍稀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由于金莲花自身的生态价值的稀缺性和分布生境的脆弱性以及面临的采摘、放牧等威胁,使得金莲花的种群分布急剧下降。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一珍贵自然遗产资源,对保护区金莲花的分布现状、生态价值及受到的威胁进行研究,并对金莲花草甸保护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主要措施有:加大对金莲花草甸生态价值及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对破坏严重的区域采取人工抚育的方法,推广金莲花人工栽培规范化技术及依法治理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金莲花当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在PEG人工模拟干旱胁迫下,研究外源激素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6-BA)和烯效唑对干旱胁迫下金莲花幼苗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处理对金莲花幼苗干旱胁迫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烯效唑处理效果最佳,ABA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莲花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金莲花中的生物碱类物质.方法 水溶法提取,部分粗提液用活性炭去除色素,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分析数据.结果 金莲花中含有四种生物碱组分,用甲醇作流动相在液相中的保留时间相差很小.结论 用活性炭去除色素会降低组分的含量.活性炭在吸附色素的同时吸附生物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新型的烟用天然香料,采用优化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莲花挥发油,并进行GC-MS分析和单料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金莲花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金莲花粉碎至0.38mm,加10倍量水浸泡2h后,水蒸气蒸馏提取5h。金莲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0%,主要香气成分有十六酸(20.89%)、十四酸(16.63%)、月桂酸(11.15%)、b-紫罗兰酮(0.83%)、金合欢基丙酮(0.57%)等。金莲花挥发油具有提高卷烟烟气的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刺激性和改善余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遮阴处理对金莲花生长发育和生理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金莲花生长发育和生理响应的影响,旨在寻求适宜金莲花生长的最佳遮阴度和最佳遮阴时间。【方法】以2年龄金莲花为材料,自5月5日至落叶期进行遮阴处理(0%(CK)、40%、60%和80%),测定金莲花形态指标(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叶柄长、冠幅、花径、单株开花量、群体花期)和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遮阴处理下金莲花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遮阴处理促进金莲花生长发育,其中,40%、60%遮阴处理提高了单株开花量和花径,延长了金莲花群体花期;60%和80%遮阴处理下叶绿体内基粒数、基粒厚度和基粒片层显著增加,淀粉粒数量显著减少;随生长发育期延长,金莲花对遮阴的生理响应不同。遮阴40 d时,遮阴对金莲花造成一定弱光胁迫,表现在:随遮阴度增加,叶绿素含量、SOD活性持续下降,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遮阴处理80 d时,遮阴促进金莲花生长,表现在:遮阴处理下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显著小于对照,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60%和80%遮阴分别极显著和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遮阴120 d时,遮阴不利于金莲花生长,遮阴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膜透性,极显著降低了POD活性。【结论】5月至6月中旬金莲花以全光照或40%遮阴为宜,夏季高温季节以40%和60%遮阴为宜,夏末、秋初应及时撤去遮阴棚。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大兴安岭地区地区科技产业扶贫项目需求,依托大兴安岭呼玛县嘎鲁河村的地理位置优势,引进金莲花新品种“中华一号”,在嘎鲁河村开展种植试验,掌握金莲花丰产技术,为科技产业扶贫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围场县结合当地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金莲花产业。目前全县金莲花种植面积达1.2万亩,可产干花480吨,成功打造金莲花系列产品4个。形成了金莲花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条,总结出金莲花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三"模式。注入"三要素",释放产业活力。一是政策扶持重引领,科学制定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增加以金莲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二是资金补贴扩规模,一方面整合财政资金670万元,对县域内集中连片新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片区,给予连续3年的资金补贴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天津对口帮扶资金9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