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茶毛虫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茶毛虫是我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幼虫取食量、取食嫩叶和成叶的比例,并进行人工摘除成叶模拟茶毛虫取食成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茶毛虫幼虫的平均取食量为1468.9mg,第1、2、3代幼虫取食嫩叶占取食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23%、58.96%、64.92%;根据防治费用、茶叶产量、茶叶价格、幼虫存活率和防治效果的调查,每公顷年产干茶2250kg的茶园,第1、2、3代茶毛虫的防治指标分别  相似文献   

2.
杨扇舟蛾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扇舟蛾是湘北平原湖区欧美杨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1年发生5代。主害代第3-4(6-8月),每头幼虫的平均危害量分别达到143.27cm^2和141.42cm^2。人工模拟第3代幼虫的危害状况,受害1次就能对当年材积生长材积生长造成极显影响。经测定分析表明,50%的失叶量为受害的允许临界值,并确定第2代幼虫的防治指标为3头/100片叶,第3-4代幼虫的防治指标为20头/100片叶。  相似文献   

3.
霍山县茶树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县茶叶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8000多公顷,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茶树害虫以茶毛虫、茶蚕、茶假眼小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等为主,间隙性重发。1茶毛虫1.1发生与危害茶毛虫在霍山县1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6月,第2代幼虫危害期在7~9月。以卵在茶树中、下部  相似文献   

4.
芒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incertus(Baker)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地区1年发生8-9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若虫)成虫越冬,越冬态不明显,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第1个发生高峰,是全年发生危害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第2个发生危害高峰期,对梢,叶的危害率分别为100%,96.4%,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其危害率分别降为4.7%,6.2%。  相似文献   

5.
茶毛虫发生规律及性诱剂防治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茶毛虫是中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也是长沙地区主要茶园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代。茶毛虫危害主要是幼虫,第一代幼虫发生量最大,一般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茶毛虫成虫白天多静伏在茶丛间叶背,黄昏后开始活动,晚上7—11时活动最盛。采用人工捕杀防治、化学防治、性诱剂诱杀3种处理后,茶毛虫第二代幼虫田间虫口密度均极显著低于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对照,3种防治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诱剂诱杀方法可在生产实践中替代化学防治,作为茶毛虫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生产有机茶叶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复配杀菌剂“云植一号”防治烟草黑胫病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复配杀菌剂60%“云植一号”可湿性粉剂,经1993-1997年对烟草品种K326,G28,红花大金元的黑胫病防治进行小区试验试验和大田示范,小区试验中敏公顷施用云植一号2.25kg和3kg对烟草黑胫病儿达73.58%,83.07%、87.6%,比对照药甲霜灵锰匀每公顷施用2.25kg的防效高22.52、1和24.4个百分点。大面积每公顷用药了2.25kg防治示范1万hm^2,平均发病指数1.9,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以来,落叶松缓尺蠖在鸡西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内连续发生,严重影响树林生长为此,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剂防治最佳时间在7月10-13日、用5%林丹杀虫剂防治3-4龄幼虫试验,用药疸为7.5kg/hm^2防治面积2000hm^3,防治效果达93.5%;喷雾防治幼虫最佳时间在7月5日前后,用25%灭Ⅲ号胶悬剂防治3龄虫试验。用药量为150g/hm^2,防治效果达89.85%;喷粉防治成  相似文献   

8.
桃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8月间在浙江省临安县泉口实验场桃茶间作园内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密植园光强减少60%,稀植园减少40%。0cm地温日较差,纯茶园比稀植园大7.1℃,比密植园大11.1℃;空气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晴天密植园比稀棺园大2.0hPa和8%,阴天大1.1hPa和6%,密植园与纯茶园离地120cm高处的空气湿度差,白昼为4.0hPa-6.2hPa和7%-9%,夜间为0.4hPa-2.8hPa和2%-5%;离地120cm高处的日平均风速,纯茶园为0.49m·3 ̄(-1),稀茶园为0.9m·s ̄(-1),密植园为0.4m·s ̄(-1)。  相似文献   

9.
一叶一心期(以下简称苗期)珍汕97A、协青早A1hm2分别喷施多效唑(简称MET)0.9、1.2kg,各对水45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秧苗分蘖,提高秧苗素质;1hm2分别增加有效穗37.2万、85.5万;分别提高柱头外露率5.1%、3.6%;提高结实率5.6%、4.9%;分别增产36.3%、49.1%。在水稻幼穗分化3~7期,1hm2制种田对明恢63、2DZ57喷施0.9~1.5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2d;对珍汕97A、协青早A1hm2喷施1.35~2.7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3d。MET剂量越大,延迟始穗效果越好。但恢复系施用大剂量后株高降低过多,授粉态势差;而不育系株高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授粉态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川西平原水旱连作高产田作物群体生产力和复种模式。结果表明,麦稻两熟和麦稻秋玉米(或马铃薯)3熟制都可高产,产量分别为15217.5kg/hm ̄2,15740.25kg/hm ̄2和16557.0kg/hm ̄2。年光能利用率,经济产量分别为0.91%,0.94%和0.99%,生物产量分别为1.96%,2.29%和2.42%。每公顷产6000kg以上小麦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为5.5~60,最高苗为692.65~769.12苗/m ̄2,经济系数为0.43~0.44。每公顷产9000kg以上水稻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为7~8,最高苗为393.10~461.47苗/m ̄2,经济系数为0.48~0.49。在麦稻秋玉米中,每公顷产7500kg左右杂交水稻品种宜选用早熟类型,秋玉米提早育苗保证95~100天的生育期。秋马铃薯提前7~10天催芽,保证70天左右的生育期。  相似文献   

11.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12.
 以硅钙钾肥(陕西华县荣昌钾肥厂提供)为试材,研究了该矿质肥料在生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有设置的7个处理中,以施肥1500kg/hm2增产最高,鲜、干重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44%和40.57;施肥量750kg/hm2的产出投入率最高,其鲜药产出投入率为6.53,干药为18.81;经回归分析,得出硅钙钾肥的最佳施用量,鲜重为2086.95kg/hm2,干重为2062.2kg/hm2,最高产量分别为24.79t/hm2和6.53t/hm2。  相似文献   

13.
低丘红壤低产茶园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红黄壤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其中一部份为低丘红壤。实践证明,茶树是红黄壤地区农作物生态体系和经济效益较好的战略性经济作物之一。石门农垦场以茶为主,1979年以前连年亏损。1979年开始在摸清茶园基础的前提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4063亩低产茶园进行了综合治理,历时9年,从根本上改观了茶园面貌,改善了土壤条件,提高了茶园单产,增加了经济效益。1979年至1987年茶园平均亩产173.46公斤,比1978年提高118.6%,1987年3400亩采摘茶园,平均亩产达到211.3公斤,使茶叶总产量、单产、总产值、上缴茶叶税收和茶叶净利润分别比1978年增加2.34倍、1.66倍、5.98倍、2.49倍和6.95倍。种茶工人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506元,比1978年增长9.44倍。  相似文献   

14.
金钱松小卷蛾危害金钱松,在湖南省和浙江省莫干山1年1代,以卵越冬,以幼虫缀叶危害。4月上旬幼虫孵化,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期,有较强趋光性。雌雄性比3.5~4.0:1.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病虫防治时,推荐使用0.6%苦参碱水剂600倍稀释液(1 125.00 m L/hm~2),在茶尺蠖1~2龄幼虫期每公顷对水675 kg于傍晚均匀喷雾到茶树全株,既节约成本,又达到最佳防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广西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主要种类及其年生活史和习性,为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果园设置定点标准地对木蠹蛾类害虫进行调查,并于每年3月上旬~4月上旬在澳洲坚果树上采集越冬代幼虫作为第1代虫源,在实验室内对第1代虫源进行饲养,以获得第2、第3代害虫,观察各虫态生活习性,结合野外调查,绘制年生活史.[结果]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Swinboe)和相思拟木蠹蛾(A.baibarana Matsumura)在广西一年发生1代,前者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5 d,成虫见于4月初~6月初,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后者以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4月上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约20 d,成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下旬,幼虫5月上旬开始孵化.咖啡豹蠹蛾(Zeuzers coffeae Niether)在广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0 d,第1代成虫出现于4月上旬~6月上旬,第2代成虫出现于8月中旬~10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第2代幼虫于8月底开始孵化.[结论]荔枝拟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和咖啡豹蠹蛾是广西澳洲坚果树的主要蛀干类害虫,其以幼虫蛀人枝干为害,防治难度较大,生产中可采取剪除虫枝、药剂涂刷树干或灌注孔洞、诱杀成虫及利用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用经不同浓度离体纯茶多酚处理的同品种菊叶分别饲育茶尺蠖幼虫,结果证实茶多酚对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且随茶多酚浓度和茶尺蠖幼虫单位时间内取食茶多酚的增加而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有机专用肥对云烟97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剑阁和叙永烟区不同有机专用肥对云烟97烟叶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专用肥能有效增强烟株生长势,提高烟叶产量,增加烤烟综合效益。剑阁和叙永烟区ZY+SL有机专用肥配合施用对云烟97的综合效益最佳。与对照相比,剑阁点产量每公顷增加356.32 kg,增产率达21.99%,产值每公顷增加4799.89元,增值率达24.66%;叙永点产量每公顷增加140.79 kg,增产率达7.68%,产值每公顷增加3912.08元,增值率达18.55%。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百合负泥虫(Lilioceris lilii(Scopoli))是贝母生长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害虫和发现的负泥虫亚科新纪录种.每年发生1代,成虫多在近溪流的岩石缝隙里越冬.越冬成虫从4~6月底相继出现,幼虫出现于5~6月底,卵、幼虫和成虫在田间重叠明显.产卵于叶背面,孵出的幼虫立即啮食寄主嫩叶.为躲避早春冰冻,1~2龄幼虫钻入地下鳞茎内部蛀食造成多数孔道.成熟幼虫在地下10cm处化蛹.5~6月是虫口发生的两个明显高峰.不同地点诱捕试验证明:早春的砂贝母(Fritillaria karelinii(Fish)Baker)和秋天的木山茄(solanum depila-tum kitag)和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willd)kitam),对百合负泥虫是强效的诱虫植物.试验表明,栽培1;的诱虫植物,远比为防除成虫、幼虫和卵,在整个贝母田间喷洒杀虫剂或沸水的效果好得多.从而避免了残余杀虫剂对药用鳞茎和花枝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黑角直缘跳甲1年发生1代,附着于盐肤木枝干上的越冬卵块于4月中,下旬孵化,幼虫群聚取食盐肤木幼嫩叶片,共3龄,末龄幼虫5月上,中旬老熟,转移至地面钻入表土层营造土室化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