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用 9个普甜玉米 (ZeamaysL saccharataSturt)自交系作测验种 ,用新选育的 10个普甜玉米自交系作待测系 ,采用NCⅡ交配设计和相关分析的方法 ,对待测系的配合力测定中测验种最少数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若对测验种加以筛选 ,被筛选出的测验种只用其中一个 ,就能较准确地测定待测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 (GCA) ;若对测验种不加筛选 ,则能够准确地测定待测系产量GCA的最少测验种数目为 3个。对 8个农艺性状进行测验种测定效果评价时 ,株高、生育期、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及千粒重对测验种的选择不太严格 ;而秃尖长对测验种的选择严格  相似文献   

2.
选用表现较好的9个普甜玉米(Zea mays.L.saccharata Sturt)自交系作测验种,用新选育的10个普甜玉米自交系作待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待测系的配合力测定中测验中最少数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对测验种加以筛选,被筛选出的测验种只有其中一个,就能较准确地测定待测系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若对测验种不加筛选,则能够较准确地测定待测系的产量GCA的最少测验种数目为3个。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测验种测定效果评价时,株高、生育期、穗重、穗粗、行粒数及千粒重对测验种的选择不太严格;而秃尖长对测验种的选择较严格。  相似文献   

3.
选用9个普甜玉米(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自交系作测验种,用新选育的10个普甜玉米自交系作待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对待测系的配合力测定中所需测验种最少数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对测验种加以筛选,被筛选出的测验种只用其中1个,就能够较准确地测定待测系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若对测验种不加筛选,则能够较准确地测定待测系的产量GCA的最少测验种数目为3个。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测验种测定效果评价时,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株高及生育期对测验种的选择不太严重;而秃尖长对测验种的选择较严格。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玉米三类测验种(综合种、单交种、自交系)测定待测系一般配合力(GCA)的测定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定产量GCA时,测验种的类别是筛选优良测验种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综合种是较优良的测验种类别,它们基本上都可单独用作测验种;单交种、自交系经严格筛选也能选到优良测验种。在测定农艺性状GCA时一般不必对测验种作严格筛选。  相似文献   

5.
23份超甜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3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并评价其综合指数和育种潜力,为超甜玉米优良自交系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个超甜玉米被测系(A1~ A20)和3个超甜玉米测验系(B1~B3)为材料,采用NCⅡ设计得到60个组合,测定各组合出苗至吐丝天数、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小区...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测验种测定玉米育种材料配合力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四种类型测验种(自交系及其相应的单交种、双交种和综合品种)评价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系或单交种测验种与待测系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几个自交系或相应单交种的分别测交结果不尽一致;多个自交系或单交种的测交平均值与其相应的双交种测验种的分别测交结果趋势大致相同.而且与待测系的一般配合力变化趋势相吻合.因此单个双交种可以准确地反映待测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同时测验种自身的一般配合力高低对其测交结果的可靠性没有显著影响,故选用多个高配合力的自交系或其组成的测验双交种来评价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6个新选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新选甜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以5个自育骨干系为测验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30个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及群体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TM-2、TM-4和TM-6 3个自交系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可以作为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筛选获得了TM-2×TF-4、TM-3×TF-2、TM-6×TF-1和TM-6×TF-3等4个综合表现较好的组合。各性状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和单穗重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较高,可进行早代选择,其余性状则在晚代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甜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配合力,为培育优良杂交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3个甜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调查单株产量、果皮厚度、可溶性总糖、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秃尖、百粒重等11个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结果】根据单株产量、果皮厚度与可溶性总糖的配合力测定值鉴定出自交系B6为高产-优质型自交系,B10、B11为高产自交系,B13为优质型自交系;并且依据配合力效应值对13个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结论】通过对13个自交系的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情况作出科学评价,探索了各性状的遗传规律、相互关系以及杂种优势群的划分,为今后合理利用甜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与自交系筛选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 3个自交系及其导入热带种质的 3个改良系为被测系 ,以 5个外引系为测验种 ,按NCⅡ设计配制 30个组合 ,分析 10种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自交系“4S”在百粒重和单株产量上的一般配合力较高 ,用其作母本配制的组合具有较好的稳产性 ,“75”和“2 49”在矮化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导入热带种质的改良系与对应自交系相比 ,株高、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显著增加 ,穗粗和轴粗的一般配合力亦有增加的趋势 ,其余性状则随自交系遗传背景不同而异 ;多数性状同时受父母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 ,因此高产组合的选配必须同时兼顾两种配合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云南部分玉米种质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7份美国自交系和7份本地自交系进行测交,通过9个性状研究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为利用外来种质拓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开辟途径。结果表明:在被测系中,美国自交系HQPSSS株高、穗位高、行粒数、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效应,千粒重为正值,穗长、穗粗的一般配合力为较小的负值,本地自交系LA94-8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特别是单株产量的GCA效应值最高,这是两个一般配合力较好的自交系。在测验种中,DAN340和LA8593B的多数性状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HQPSCB×LA8593A,LA97-16×LQ16-2在各自的测交试验中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13.68%和23.8%. 在选育高产组合时,必须重视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鲜食甜玉米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甜玉米(Zea mays L.cv.Sweet)杂交组合为对象,对其鲜质量以及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茎粗、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和穗位叶宽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与鲜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植株田间农艺性状与鲜质量相关程度较小;穗粗、行粒数、穗长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粗、行粒数、穗长对鲜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穗行数对鲜质量的间接影响较大.认为在高产甜玉米育种中,应重视穗粗和穗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甜玉米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甜玉米的鲜穗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生育期>鲜百粒重>空秆率>秃尖>株高>黑粉病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鲜出籽率>倒伏倒折率>双穗率.[结论]为了更好的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应着重对与产量关联度大的生育期、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空秆率等性状的选择,进而选育高产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效应及变异系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自交系日超经育种卫星搭载,返回地面后进行3造的种植观察,发现1个突变株,其株高明显增加、穗位变高、果穗变大变粗、花粉量变大,而株叶形态、果穗形状、籽粒色泽、食用品质等其他性状保持稳定,对该变异株连续5代自交和穗选,获10个变异系。以10个变异系为被测系,4个甜玉米骨干系HZ3、265OR1、N16及C5-1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变异系产量及相关性状、株高及穗位高等进行配合力分析和自身表现评价,结果发现:717、725、726及730 4个变异系具有较好的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且自身表现出生长势强、食用品质优、抗逆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从其所配组合中筛选出730×N16、717×C5-1两个苗头组合,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 238、1 072 kg,食用品质评分分别为90.2和88.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种粤甜16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解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优良自交系,开展育种潜力评价.[方法]测定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花期、株高、穗位高)、产量性状(鲜苞穗重、鲜穗重、鲜粒重等)及品质性状(皮渣率、糖度、粗蛋白、粗淀粉、脂肪含量等).选择产量、糖度、皮渣率最优的前50%自交...  相似文献   

15.
8个掖478玉米近缘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丹340、郑22、868作父本,8个掖478自交系近缘系作母本,采用NCⅡ设计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24个F1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24个组合9个性状的F检验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父本自交系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8个掖478母本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除株高、穗位极显著外,其余7个性状均未达显著水平。株高、穗位、单株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轴粗表现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穗长、茎粗受加性、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福建甜玉米区试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2011年福建甜玉米区试品种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鲜果穗产量、出苗至采收日数、穗粗、行粒数、鲜百粒重、鲜出籽率年份差异不显著;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年份间有差异;甜玉米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百粒重、穗粗、出苗至采收日数、穗行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鲜出籽率、株高呈不显著负相关。甜玉米纹枯病发生普遍,病情较重,大斑病、小斑病、锈病中等发生,茎腐病、粗缩病轻发病。参试甜玉米品种品质平均得分83.35分,接近对照(粤甜3号,85.25分)。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骨干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密度为主区,自交系为副区,材料均为华北地区近40年34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偏向关等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株粒数>空秆率>行粒数>千粒重>叶向值>秃尖度>穗位>生育期>ASI>倒伏率。只有通过提高单株粒数,才能加大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粒数。同时通过保持穗位、生育期在适当水平,强化耐密性的选择,选择千粒重高、雌雄协调、株型上举耐密且抗倒能力强的自交系,才能最终提高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因此,提高株粒数是提高玉米自交系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